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链接     
中泰两国今年10月实现 果蔬产品零关税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中泰两国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 根据该协议,中泰两国将自2003年10月1日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提前实现中泰之间水果和蔬菜产品的零关税。这一安排主要包括食用菌和木薯、甜菜根等植物块茎,以及苹果、柑桔、龙眼、荔枝等食用水果和坚果类产品。 商务部有关官员表示,中泰两国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框架下提前实现水果、蔬菜…  相似文献   

2.
以2001~2016年中泰水果贸易数据,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泰水果贸易的竞争及互补性状况,得出泰国水果产品的竞争力高于中国,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较强的结论,从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水果出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2001~2016年中泰水果贸易数据,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泰水果贸易的竞争及互补性状况,得出泰国水果产品的竞争力高于中国,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较强的结论,从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水果出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29日,中泰两国签署了《中国水果输泰检验检疫条件的议定书》和《泰国热带水果输华检验检疫条件的议定书》。按议定书条款规定,自签署之日起,6个月后即2005年4月29日议定书将全面生效。2005年4月29日,中泰两国将全面执行《中国水果输泰检验检疫条件的议定书》和《泰国  相似文献   

5.
2003年6月18日,中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对两国的200多种水果和蔬菜的进出口关税,从10月1日起由过去的30%降为零关税.从此为两国果菜进入对方各地市场,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平等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6.
《世界农业》2005,(8):60-60
近日,中泰两国全面执行相关协定,涉及中国输泰的8种水果和泰国输华的5种水果。今后,水果出口泰国将有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关于辽宁果业生产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省是全国水果重点产区之一。 2 0 0 1年全省水果栽培面积约为 73万hm2 ,总产量 32 5万t,人均水果占有量 80多kg ;水果总产值 5 7亿元 ,占全省种植业总产值的2 5 % ;1 6 0万户果农户均收入 2 0 0 0多元 ,上交特产税达 2亿多元 ;出口水果 1 0万t,创汇 75 0 0万美元。 1 994年果业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农业七大主导产业之一 ,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卖果难”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调查结果表明 ,“卖果难”现象在辽宁省水果产区并不带有普遍性 ,卖难问题突出表现在质量差的老品种上和水果销售前期。反观果树…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是海南省热作产业惊心动魄、困难重重,又成绩卓著的一年,热作产业经济总体情况良好,橡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克服,香蕉等热带水果与国内主产区上市高峰错开,生产总量和出岛量增加,价格创历史高位,经济效益显著。据预测,全省热带作物和热带水果种植面积达1156.75万亩,增加22.26万亩;总产量317.87万吨,增加27.63万吨,增长9.5%;总产值163.05亿元,增长1.7%。全省农民人均热作收入3326.5元,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增长9.2%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世界知名的水果产地,泰国水果远销全球,而中国是泰国水果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生效,中泰2国取消了80种水果产品的贸易关税。不过泰国《曼谷邮报》4月25日报道称,泰国商业部国内贸易厅目前正联合相关部门,对超过1 000家来自中国或中泰合资的水果贸易商、中间商进行资质检查。根据泰国1999年颁布的《外商经营企业法》,泰国国内水果零售或批发业务不对外国人开放。  相似文献   

10.
中泰两国水果既有品种上的差异性,又有季节上的互补性。将中国对泰国水果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分析水果出口增长动态特点。得到结论:2000—2013年,水果出口增长主要由出口数量扩张引起;分时期看,出口品种和出口单价对水果出口增长的贡献度增加,出口数量的作用下降;《中泰蔬菜水果零关税协议》的签订促进了水果出口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出口价格降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对泰国水果出口采取控制出口品种、增加原有品种出口量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2005,(7):33-33
从4月29日起,《关于中国水果输泰检验检疫条件的议定书》和《关于泰国热带水果输华检验检疫条件的议定书》在中泰两国全面执行。  相似文献   

12.
水果是红河州继烤烟产业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个农业支柱产业,截至2019年,从数据上看全州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7.28万hm~2,产量260.2万t,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一。红河州水果总面积占全省的27%,占全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4%(烤烟3.47万hm~2占4.8%;甘蔗1.8万hm~2占2.5%;蔬菜13.7万占19%;茶叶2.63万hm~2占3.6%),排在全省第二位,是昭通市的3倍;总产量占全省23.6%,是排在全省第二位大理州的2倍。从1993年跃居全省第一以来,红河州水果产业已经独占全省水果产业鳌头26年。按可比价格计算,2019年全州水果产值达到62亿元,占全州种植业产值的26.3%,超过1/4。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64.7亿元,是推动红河州乡村振兴、引领产业振兴当之无愧的"第一产业"。红河州水果产业有今天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从1978年起至今,水果产业经过了放开、积累、快速发展三个时期,到现在,仍然处于快速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3.
湖南是以柑桔为主的多种水果产区。2000年末统计,全省果园面积33万公顷(不含果用瓜7.87万公顷),水果总产量150万吨。2001年水果产量预计达到230万吨,其中柑桔产量在200万吨以上。 虽然我省水果种类繁多,规模也不小,但整体素质不高。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合理。时鲜水果所占的比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泰国际贸易物流合作中,蔬菜水果总是打头阵。随着投资9000万美元的"中泰昆明国际水果加工交易中心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有望搭建一个中国与东南亚的大型水果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地处热带北缘,是我国唯一能较充分地满足菠萝生态要求又无低温寒害的地区.因此,菠萝历来是海南四大传统水果之一.2004年全省种植面积为18.75万亩,占全省水果种植面积的7.7%;产量20.3万吨,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14.2%.  相似文献   

16.
中泰两国企业日前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签订协议,云南的蔬菜和泰国的石油将进行易货交易。到2010年,将有1000万吨蔬菜换回150万吨石油,贸易额约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云南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生产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伊洛瓦底江、怒江、红河、南盘江、澜沧江等流域海拔1400米以下低热河谷地区 ,具有北热带和南亚热带两种气候类型。涉及全省15个地州市、85个县(市) ,总面积8.1万平方千米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9%,占全国热区总面积的16.9 %。一、云南热作生产情况“十五”开局以来 ,全省热作生产总体形势较好。据2003年5月的业务统计 ,2002年全省热带亚热带作物总面积103.04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11.39万公顷 ,比“九五”末增加18.58万公顷 ,增长率22%;热带亚热带作物总产量达到1846.48万吨 ,比上年增加142.6万吨…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以来,四川省以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创建活动为契机,坚持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的发展方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热作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省热作面积达到728万亩,产量698万t,产值94.5亿元,分别较2010年增加2%、6%和8%;热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50元,增加11.1%。一、抓特色示范园创建目前,四川省共打造出"一园一特色的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4个,通过农业部认定的有8个,包括荔枝、龙眼、芒果等主要热带水果品种。2012年又向农业部热作办申报了早市枇杷、咖啡、莲雾等11个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创建,有力地促进了特色作物向  相似文献   

19.
《广西热带农业》2005,(6):15-15
近日,中泰两国全面执行相关协定,涉及中国输泰的8种水果和泰国输华的5种水果。今后,水果出口泰国将有新要求。据悉,中国出口泰国的苹果、梨、柑橘、葡萄和枣等水果(以下简称水果)必须符合以下6个条件:一是水果必须来自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注册的果园和包装厂;二是水果不得携带泰方关注的限定性有害生物、枝、叶和土壤;三是柑橘如果来自橘大实蝇、蜜柑大实蝇或番石榴实蝇的发生地区,须经过有效的除害处理;四是水果包装应使用干净和未使用过的包装材料,水果包装箱上须用英文或泰文标出果园、包装厂和出口商以及“输往泰王国”的信息;五是出入境…  相似文献   

20.
正陕西省澄城县王庄镇水洼村果农杨进花,2003年新建长富6号红富士果园0.3公顷,精细的修剪和科学的施肥,让园貌整齐,枝叶旺盛。2010年全园套袋6.0万只,80果占到85%,产果1.25万千克,收入5.7万元。2011年套袋8.2万只。那么,杨进花的经验是什么?水肥管理是基础水果水果离不开水,水是根本,只有满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