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沙地柏春季压条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促进沙地柏造林 ,根据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气候特点和立地条件 ,在春季对 1 5、2 0、2 5、30 cm4个长度段的沙地柏枝条进行了压条造林 ,催生愈合组织 ,夏季在不同立地类型的沙地上进行了移栽造林试验。结果表明 :沙地柏压条造林在枝条长度为 2 0 cm以上时 ,在草甸沙地、固定沙丘和阳坡山脚等不同立地条件下均能成活 ,适宜大面积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2.
沙地柏是优良的灌木树种,在造林绿化中用途广泛,利用沙地柏造林绿化,成本低、成活率高、成林快。榆林市沙地柏苗木储量大,建议在造林绿化中广泛应用沙地柏。  相似文献   

3.
新型常绿草坪——沙地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地柏 ,属柏科园柏属常绿匍匐灌木 ,枝条密集 ,高不及 0 .5m。自然生长于石山坡和林下。其抗旱、抗寒 ,耐土壤贫瘠 ,适应性强 ,可在钙质土壤、微酸土壤上生长。其根系发达 ,萌芽力强 ,可长期忍受风蚀沙埋 ,适应干旱环境 ,是一种较理想的园林绿化树种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与普通草坪比较 ,沙地柏有以下优点 :( 1)沙地柏四季常青 ,绿化效用持久。( 2 )沙地柏抗污染能力强 ,吸尘、减消噪音 ,能有效地吸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其柏香浓郁 ,有益人体健康。( 3 )沙地柏适应性强 ,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 ,且移栽成活率高 ,抗病虫害能力强 ,生长速…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根粉浓度和扦插方式对沙地柏插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不同浓度生根粉浸泡沙地柏天然林的2~5年生侧枝条6 h,将浸泡的插穗按照不同扦插角度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在浸泡6 h时,生根粉浓度120 mg.kg-1提高沙地柏插穗生根率和成活率作用最大。沙地柏插穗与畦面夹角在35°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沙地柏插穗生根率、成活率;生根粉浓度在120 mg.kg-1,结合插穗与畦面夹角在35°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沙地柏插穗成活率;用低浓度下(0~60 mg.kg-1)生根粉浸泡沙地柏插穗6 h,扦插角度与沙地柏插穗生根率差异不大;用高浓度生根粉在60~180 mg.kg-1浸泡沙地柏插穗6 h,扦插角度与沙地柏插穗生根率差异大;随着生根粉浓度的升高,生根粉浓度与扦插角度对沙地柏插穗成活率的交互作用呈增大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乌审旗加强对沙地柏的保护马世瑞乌审旗生长有天然灌木沙地柏3984.8公顷,主要分布在图克、纳林河、陶利等地。沙地柏是乌审旗唯一的常绿天然固沙灌木。由于多种原因,沙地柏分布数量不断减少,已被列为该旗珍稀濒危树种。乌审族采取了三项保护措施,加强了对沙地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太行山干瘠山地植被恢复技术。[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土层厚度15 cm条件下,以耐瘠薄植物沙地柏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微生境改良技术,研究不同微生境改良措施下沙地柏生长、叶绿素含量、露点水势及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株高增长量中,石块覆盖(ST)、塑料地膜覆盖(DM)、液态地膜覆盖(YM)、菌根处理(JG)、枯落物覆盖(KL)均显著高于对照(CK),且分别比CK高385.75%、403.03%、1 330.00%、1 490.00%、1 533.00%;冠幅增长量中,ST、DM、JG、KL处理均显著高于CK处理,且分别比CK处理高185.03%、160.36%、239.80%、161.67%;7月ST处理主根长度显著高于JG,10月DM、KL处理显著高于JG;不同微生境改良处理对沙地柏叶片叶绿素含量产生影响,且ST、YM、JG和DM、KL分别在2016年7月和2017年6月显著高于CK;相对于CK处理,除4月外,不同月份微生境改良会增加沙地柏叶片露点水势,且各处理间大部分不显著,仅7月份ST处理显著低于DM、JG、KL;不同处理对沙地柏地上、地下生物量积累产生的影响不同,且JG处理影响最显著;不同处理对沙地柏生物量分配的影响随时间变化,其中,10月ST处理下的地上/地下干质量比显著高于YM、KL,且CK显著高于KL,第二年6月KL显著高于CK、DM,其他月份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生境改良技术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显著提高太行山干瘠山地沙地柏株高、冠幅、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露点水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通过对比不同微生境改良技术,发现菌根处理明显优于其他微生境改良技术;建议在太行山土壤厚度为15 cm的干瘠山地开展以沙地柏为植物材料的植被恢复时,应结合菌根处理微生境改良技术,可有效提高植被恢复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沙地柏的生物学特性和园林绿化特点;论述了沙地柏高接苗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效果;同时,也详细介绍了沙地柏高接苗的嫁接和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沙地柏的扦插繁育和栽培以及对呼和浩特市区多年来在沙地柏扦插繁育技术方面的经验总结,研制出沙地柏扦插繁育及苗木栽培技术标准,为规范沙地柏在呼和浩特市区繁育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沙地柏压条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沙地柏能迅速大面积造林,我们在塞旱坝林场搞了不同枝条长度、不同立地类型的沙地柏压条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枝条长度在25cm以上时,沙地柏在草甸沙地、固定沙地和阳坡山脚下压条造林均能成功。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人为樵采和过度放牧,沙地柏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为探讨人工更新复壮野生沙地柏的效果,在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沙地柏分布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区域,通过建设原生境保护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将重点保护的沙地柏种群与外界隔离保护起来,同时采用人工更新复壮,促进其自然更新,以保障沙地柏的稳定,维持该区域的生态平衡,为半干旱区的绿化造林和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沙地柏容器育苗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地柏因其特有的生物生态特性,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地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综合多方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沙地柏的形态特征,生物生态价值,并结合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着重介绍和研究了沙地柏容器苗繁育技术及其在固沙造林和园林绿化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提高沙地柏有性繁殖的主要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沙地柏进行不同播种期、温汤浸种、不同激素、药剂处理以及超声波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沙地柏人工育苗的播种期应在8月中下旬为宜;种子处理以60~80℃水浸3~5 d效果最好;播种深度以1.0~1.5 cm为宜;以沙子覆盖效果最佳,出苗率达88%;激素、药剂、超声波辐射等处理种子效果均不如温汤浸种处理。  相似文献   

13.
半干旱区沙地矿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榆林沙地矿区为例,通过3个试验研究,探讨了半干旱区沙地矿区植被恢复技术。结果为引进樟子松、沙地柏更新改造原有植被,可增加防护植被类型,改变林分结构;以北沙柳为例,平茬可以更新加快灌木生长发育,改变衰老长势,春季平茬效果好于秋冬季;沙地柏、紫穗槐、北沙柳、樟子松等林分消耗利用水分较少,可作为较好的防风固沙林类型,而塔落岩黄耆、柠条、沙蒿耗水量较大,不适宜大面积营造。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条件下臭柏匍匐茎的蒸腾和吸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臭柏长期室内石砾土栽培条件下,通过培养液中加入PEG以调节溶液渗透势,设置对照区(pF值3.0)、水分胁迫区(pF值2.3)2种处理,并分别从匍匐茎中部人工培养不定根,测定有不定根和无不定根匍匐茎小枝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其水势的日变化和叶片水分特性.结果表明:1)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匍匐茎先端小枝通过降低正午水势提高吸水能力;基部小枝通过控制蒸腾,维持枝条水势防止失水.2)有不定根的匍匐茎通过降低质壁分离时的水势(ψwtlp)和充分吸水时的渗透势(ψ,ssat)提高吸水能力,而且增加细胞弹性率,迅速降低膨压保证失水时能尽快关闭气孔;而无不定根匍匐茎虽然吸水能力较差,但细胞壁柔软,即使蒸腾失水,也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膨压,保证生命活动进行.  相似文献   

15.
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对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种群4种形态变异类型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17个随机引物扩增出201条清晰谱带,其中194条为多态性谱带,并利用POP(GENE VERSION 1.3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臭柏4种形态变异类型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各类型样本多态位点百分率在79...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和筛选沙地柏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造林关键技术,在安塞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等方法设计造林。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生根粉溶液浸根+保水剂与根部土壤混合处理时,沙地柏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最高,分别达到100.00%、98.45%;(2)抗旱造林技术的优组合为:50×10^-6生根粉溶液浸根、20 g保水剂与根部土壤混合和秸秆覆盖造林穴坑;(3)在沙棘林下,沙地柏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可以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99.04%和95.74%,但生长量显著低于荒草地。  相似文献   

17.
对毛乌素沙地固定沙地不同地形(沙丘的顶部、迎风面、底部)中的沙地柏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了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粒径与生物量关系。结果表明:迎风面的氮、有机质含量比较高,能够促进生物量的提高;天然沙地柏(土层深度〈50 cm)土壤颗粒组成均是以50-100μm的颗粒为主,生物量与土壤颗粒之间可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多年的试验实践,总结出适合于公路绿化的6种乔灌木意杨、银杏、金叶千头柏、蜀桧栀子花和红叶小蘖,并介绍了这些树种的生长特性以及最适宜的扦插繁殖技木,将对今后的公路绿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