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陆水产》1977,(2):10-13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照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教导,从一九七三年冬开始进行养鱼生产上的电力捕鱼试验。由于上级党的支持和场党支部的重视,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带电网”应用于成鱼起水、  相似文献   

2.
1995年万山围网春汛生产开始于1994年12月16日,结束于5月26日,全汛158天,比去年延长了3天。由于今年低温阴雨天气达1个多月,影响了渔船出海生产,全汛只有85天正常生产,比去年正常作业时间减少4天,但今年渔场渔汛仍较好,总产量和产值仍比去年增加。今年我市投入万山围网春汛生产渔船56艘、功率4936.78千瓦、  相似文献   

3.
蒋传参 《海洋渔业》1999,21(1):27-30
<正> 几内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其海域中蕴藏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头足类、对虾类和经济鱼类品种众多,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1992~1995年,我们随中国水产总公司船队开赴几内亚共和国水域进行了两年多的海上捕捞生产。两年多来,我们对单拖头足类渔具渔法作了许多重大的改进和提高,改善了网具使用性能,提高了单位网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公司目前在捕捞生产中,主要采用底拖网形式。由于渔场海底有沉船、暗礁、深沟、泥墩及丢弃的锚具等障碍物,渔轮在拖网中就难免会遇到曳纲或网挂障碍情况,尤其在对马海峡、钓鱼岛及长江口等渔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丢网、工伤,设备等一系列事故。以我公司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1980年丢网36顶,1981年37顶,1982年30顶,1983年25顶,4年共丢网128顶,直接经济损失达64万元(按每顶网5,000元计算)。  相似文献   

5.
闽中渔场南部定置作业生产与渔获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1980年7月-1981年7月福建定置作业桁位和渔获组成调查,闽中渔场南部海区定置作业是本省损害经济幼鱼、虾类较严重区域之一,特别是损害带鱼幼体尤为突出。据此,结合1984年至1986年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下达定置网具改革试验研究任务,进一步摸清定置作业在该渔区生产和不同作业位置损害经济幼鱼情况,  相似文献   

6.
闽东渔场定置网渔业资源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监测船周年渔获物数据及十年来监测船的生产统计资料,分析闽东渔场定置网作业渔获物种类组成、优势种、重要经济种渔获状况,探讨闽东渔场定置网作业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修改北茭以北我省海域定置网作业禁渔期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阿根廷—福克兰鱿钓渔场特征与渔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晖  林兴国 《海洋渔业》2000,22(1):41-42,36
<正> 笔者于1999年鱿鱼汛随生产船去阿根廷、福克兰渔场进行实地生产考察。在半年的工作中,较为全面地考察和收集了阿、福渔场的海况、气象、渔场资源、渔场特征、渔法特点等渔场参数及其历史数据。回国后经综合整理和归纳,写出此文,以供国内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南大西洋的马岛公海水域是韩国远洋鱿钓船主要作业渔场之一。从统计资源显示,1999年有105艘韩国鱿钓船在马岛渔场作业,鱿鱼渔获量为23.1万t,但以后逐年减少,2004年竟减至仅0.6万t,2005年开始回升,那么2006年马岛渔场的鱿鱼生产是否继续回升呢?为了查明这个问题,早在2005年的11月有2艘韩国鱿钓船进入马岛渔场探捕,结果发现生产不错,进入2006年后便有共33艘的韩国鱿钓船进入马岛公海渔场作业。  相似文献   

9.
定置网是沿岸及内陆水域的重要渔具之一,在世界渔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由于定置网是一种被动性的渔具,因此定置网的渔获,大都取决于渔场里洄游鱼群的行动与数量,特别是鱼群的洄游量.实验证明,只有当渔场里的鱼群洄游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定置网才开始有渔获。因此,在鱼群洄游量少的水域,是无望得到渔获的。由此表明鱼群洄游量少的水域,不能形成定置网渔场。  相似文献   

10.
闽东渔场光诱鱿鱼敷网渔业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4—2005年闽东渔场鱿鱼灯光敷网作业技术试验和鱿鱼资源调查项目的资料结合近年来闽东地区鱿鱼敷网生产监测资料,对闽东渔场鱿鱼敷网生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闽东地区鱿鱼敷网发展十分迅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渔场范围位于北纬26&#176;00′-28&#176;00′,东经121&#176;30′-125&#176;00′海域;渔期每年的4—10月,旺汛为6~8月。主要渔获物组成为枪乌贼类、鲐鳄鱼、纯科类和扁舵鲣、其年间所占比重变化很大;本文还对其中部分主要渔获种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总体来看,闽东渔场的光诱敷网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不宜过度发展,建议不要过早的捕捞产卵群体和过度捕捞幼体枪乌贼。  相似文献   

11.
张明德 《海洋渔业》1999,21(4):175-176
<正> 浙江外海渔场及其东海区群众渔业灯光鱿鱼钓作业一直是空白。1996年,温岭市先后发展了20艘灯光敷网,为开展鱿鱼钓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敷网作业时的空闲时间和多余劳力开展兼作鱿鱼钓,既是提高光源设备的利用率,又是提高灯光敷网渔船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为此,温岭市于1997年开始在20艘灯光敷网渔船上开展兼作鱿钓试验(指手钓作业,下同),经二年多的  相似文献   

12.
蒋传参 《渔业现代化》1995,(4):31-34,48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几内亚共和国的地理位置,海洋环境,海区范围,渔区划分和中国水产总公司船队1993 ̄1994年在几内亚水域的生产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重点作业渔区,主要鱼种的生产季节以及如何提高产量等方面作了分析,以期对今后在该水域作业的船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茂兴湖渔场四处大中型水面放养场过去一直靠冬网捕捞生产。据捕捞出的商品鱼鱼获物分析结果,底层鱼的回捕率还不到15%,多年繁生野杂鱼类几乎捕出为数不多。随着捕捞工具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场吸收外地捕鱼经验,结合各处放养场实际情况,1985、1986年连续引进山东梁山明水期旋箔网捕鱼技术,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于1980-1981年曾进行全省定置网作业桁位和渔获组成调查,1985-1986年在开展定置网具改革试验研究时,又开展了闽中渔场南部海区定置作业的渔获组成调查。这两次调查均以鱼类为主,关于甲壳动物在定置中的渔获状况报道较少。为此,本文根据1988-1989年在泉州湾南部近海定置作业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网箔是由“迷魂阵”发展而来的一种大型渔具,用聚乙烯线制成网片,布成各种迂回曲折的阵式,将洄游鱼类诱入网内,具有捕捞对象广泛、成本低、省劳力、产量稳定、渔获物质量好等优点,已成为北方水库捕鱼的重要渔具。我们在两年实践中,根据网箔作业渔场、气象、捕捞对象等情况,摸索到一些建造、使用等方面规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广西灯光罩网渔船是开发南海外海的主要力量之一。文章采用广西渔船船位监控系统记录的2013年2月~5月广西灯光罩网渔船在南海外海的生产数据,计算各渔区捕捞努力量占同期外海总捕捞努力量的比例作为渔区生产集中程度的指标,据此将渔区按渔船生产集中程度归类为作业高密集区、密集区、低密集区和生产外围区等4类。结果表明,高密集区和密集区的捕捞努力量占总量的2/3以上,构成渔船在南海外海的主要渔场。主要渔场范围包括27个渔区,多分布于南沙海区北部海域,太平岛周围海域是生产集中程度最高的区域。同时分析了灯光罩网主要渔场分布变动情况,讨论当前南海外海渔业开发的态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南海外海渔业生产管理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铁钦 《海洋渔业》1985,7(2):69-70
<正> 北部湾口海区的试捕资料,其目的在于为海洋捕捞生产稳步发展开创新局面,寻找新渔场。亦是本文作者的宗旨。广西北海渔业公司从1974年12月至1978年9月曾组织过600马力单拖渔轮到北部湾口的10个海区试捕(见图)。一、试捕取得的主要数据1974年12月~1975年4月,在1、2、3海区有效投网85次,作业255小时,渔获量922担。平均网产10.8担,最高网产45担。主要鱼类组成比例:红鳍笛鲷20.9%,马面鲀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水产总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设计并试制的TS-3型单波束水平探鱼仪,去年装在我们沪渔388轮(该船为8201型600马力围网渔轮)上试用。经过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度一年多来20多个航次的试用,证明该仪器性能可靠,在围网渔业生产中,特别是在我国沿海瞄准捕捞中上层鱼类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同时,对捕起水鱼、灯诱捕捞都能起到良好的助渔作用。今年第一季度的瞄准捕捞期问,我船在济洲岛附近、大沙渔场生产,由于使用了这台水平探童仪,多次探到鱼群,使我们网组多捕了二万多箱鱼(每箱40市斤)。因此,使我们船组生产任务的完成进度在全公司围网渔轮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9.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县频临北部湾,是自治区最南的一个渔港之一,该自治县渔业战线在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动下,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科技活动,针对南海区渔场生产的特点,积极发展轻网快拖生产。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东黄海机轮围网渔业监测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9年东黄海机轮围网渔业生产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常规生物学测定结果,对2009年东黄海机轮围网生产动态进行了分析,并对鲐鳕鱼资源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鲐鳕鱼总体资源状况在近7年来处于中等水平。2009年日本鲭资源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夏秋季南渔场澳洲鲐资源状况与历年同期相比明显较差,在渔获物中的比重仅有30%左右;夏秋季蓝圆鲶和竹英鱼在闽东渔场和浙江南部近海渔场生产的渔获物中比例相对较高。与2008年相比,2009年南渔场生产中心明显偏西,渔获产量主要来源于传统的230、240等渔区,南部外海鱼发差于2008年,浙江中部外海渔场产量也相对较高。2009年北渔场渔获产量主要来自东海北部的大沙渔场,而往年产量较高的黄海中南部海域在2009年产量相对较低。南渔场的渔获产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以7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的平均网次产量为高,高产渔区主要是230、240、221、225、2081、2161等6个渔区,主要渔获种类是日本鲭,澳洲鲐所占比例较低,有部分蓝圆鲣和竹荚鱼;北渔场生产主要有2个渔获产量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第2个高峰期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该渔场平均网次产量以12月上旬最高,12月中旬次之,高产渔区主要是1441、1521、1592等3个渔区,主要渔获种类是日本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