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南方地区春季雨水较多的实际情况,利用保护地进行春季番茄杂交制种,克服了露地生产番茄杂交种子产量低、质量差、效应低的缺陷。本研究在南方地区利用保护地进行春季杂交番茄种子生产,从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采种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南方地区保护地春季番茄杂交制种技术,促进南方地区番茄种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辣椒杂种优势显著已为众多的研究者所证明,但由于制种难度大,座果率低,种子产量不高等原因,阻碍了辣椒杂种一代的推广应用。尤其是在湖南的气候条件下,如何提高制种效率还很少开展研究,我们于1985~1986年对露地辣椒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了提高番茄杂种种子的纯度和产量,需要确定适宜的去雄时间。以番茄杂交组合SD-26-38的父母 本为材料,分别在日光温室内和露地设置开花前2 d上午、开花前2 d下午、开花前1 d上午、开花前1 d下午4个 去雄时间,在开花当天上午9:00—10:00进行授粉,研究不同去雄时间对坐果率及单果种子数的影响。结果 表明:无论是日光温室内还是露地条件下,在开花前1 d下午去雄的番茄坐果率、平均单果种子数均最高,温 室条件下分别为96.0%和134.9粒,露地条件下分别为60.7%和88.7粒。各处理杂种种子纯度均为100%,满足生 产需求。综合得出,在番茄开花前1 d下午人工去雄的制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瓠瓜杂交制种过程受露地多变的天气条件、病虫害及同类作物的花粉影响很大,对露地制种环境的要求很苛刻,而塑料大棚内相对隔离和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使制种操作基本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因而在塑料大棚内制种比露地制种风险小,杂交授粉率较高,一代杂种种子产量也较高.现将浙江省中东部地区瓠瓜春季塑料大棚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柳虹 《吉林蔬菜》2003,(4):11-11
目前,黄瓜杂交种一代利用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杂种一代种子供不应求。特别是近几年冬暖式大棚等系列保护栽培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杂交一代种子供与求的矛盾。而杂交制种生产现状是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且不稳定。宁阳县作为黄瓜杂交制种的主产区,每年的制种面积1667.5万平方米,2000年平  相似文献   

6.
<正>番茄是较早利用一代杂种的蔬菜作物之一,杂交番茄在世界各地栽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番茄的杂交品种比常规品种可增产20%~30%,但番茄杂交制种技术性强,制约因素多,对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影响较大。现将番茄杂交制种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育苗准备1.1地块选择番茄忌连作,选择前几年没有种过茄科作物、地势高、光照足、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注意与茄科以外的作物实行3~  相似文献   

7.
刘洋 《上海蔬菜》2012,(2):15-16
番茄是较早利用一代杂种的蔬菜作物之一,在世界各地蔬菜栽培中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番茄的杂交品种可比常规品种增产20%-30%。在番茄杂交制种生产中,影响制种产量的因素很多,授粉期的管理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授粉期的管理包括采集父本花粉、去雄、授粉以及肥水管理等,现将主要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保护地进行丝瓜杂交一代制种,可简化露地制种杂交隔离操作规程,省时省工;栽培模式由原有1年1制变为1年2制,使年生产种子能力提升。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母本的种植密度,可有效增加每667m^2产量。近年来经多次试验得出,保护地密植制种667m^2种子产量70奴以上,比露地制种增产10%以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提高茄子制种纯度和产量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在抗病、丰产、优质、整齐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目前我国推广的茄子品种绝大多数为一代杂种,种子生产主要由人工杂交制种。由于制种技术性强,在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种子纯度不高,制种产量低,导致一代杂种种子成本高。为此笔者总结了在生产实践中确保一代杂种种子纯度、产量的几点经验体会,供制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探讨了茄子杂种一代制种技术:不同栽培形式、种株不同留种部位、制种田管理对茄子杂种一代产量的影响。实践证明开展茄子杂种一代优势利用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前景十分广阔。 一、不同栽培形式对F1种子产量的影响 笔者在露地条件下进行茄子杂交制种,平均每666.7m2产15kg左右,而在保护地条件下制种,则平均每666.7m2产30kg左右,同时种子品质也有所改善。 二、种株不同留种部位对F1种子产量的影响 1987年笔者在1333m2大棚内选留种株不同部位的种果进行杂交制种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7.98m2,3个处理,即处理a:对茄…  相似文献   

11.
圆春甘蓝是露地越冬甘蓝杂交一代新品种。甘蓝杂交制种往往出现双亲花期不遇、制种产量低、产量不稳现象,为确保制种户的经济收益和大面积生产用种需要,经多年试验和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宜圆春甘蓝露地越冬高产杂交制种技术,从制种地块的要求与选择、亲本种子质量、播期选择、培育壮苗、亲本的定植比例、定植后管理、越冬前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去杂去劣、种子收获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番茄是上海蔬菜的主要种植品种之一,闵行区全年种植面积共1066.7hm^2,品种都是杂种一代。番茄杂交品种长势旺,抗性强,产量高,成熟早,深受菜农欢迎,全年用种量达400多kg。因此,搞好管棚番茄杂交制种,对夺取番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剑 《吉林蔬菜》2006,(6):31-31
在这几年的番茄杂交制种生产中,制种产量波动很大,高产的每(亩)达20~30千克,低产的仅几千克。影响制种产量的因素很多,但座果率和单果种子数量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我认为,对于座果率除了栽培管理外,与去雄授粉的时期有密切关系。对于单果种子数则决定于授粉的质量,通过2005年我在田间做的实验进一步证实,确定好番茄杂交制种时期和进行重复授粉对制种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番茄属于茄科作物,它的分枝能力强,依品种及果型大小  相似文献   

14.
《中国蔬菜》1982,1(2):17-0
茄子一代杂种“苏长茄”因制种困难,未列入重点推广的十四个蔬菜优良一代杂种之中。但本文在上期也作了介绍。 大白菜一代杂种“山东四号” “山东四号”是山东农科院蔬菜所培育出的丰产、抗病大白菜一代杂种。其亲本为自交不亲和系冠73—291和自交系卫固75-660。 该品种抗病力较强、在病灾严重年份的1977年,各种病害总合统计,病株率不超过5%。一般每亩产量在二万斤左右(毛菜),最高亩产24,000斤,净菜率71.8—74.9%,如邹县南关大队,1979年种200亩,平均亩产净菜14700斤,比当地品种增产18%,荷泽县1977年亩产为20066斤,比当地品种荷泽二包头增产…  相似文献   

15.
茄子苏×长一代杂种,已在生产中应用多年,仍不失为一个优良杂交组合。但露地制种易受不良环境条件影响,座果率低,雨季易烂果;若大棚春季制种,则经济上下合算。根据茄子对温度要求高,耐热性强的特点,我们在徐州市下河头农科站采用大棚栽培越冬芹菜或早熟甘蓝,后茬进行茄子杂交制种,平均每亩收杂交种53公斤,高的达62公斤,做到蔬菜生产和茄子制种双丰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瓜菜》2019,(7):62-64
黄瓜是我国最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用种量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劳动力成本上涨,黄瓜杂交种制种成本逐年提高。在露地黄瓜杂交种制种过程中,应用蜜蜂进行授粉,并对整个制种过程关键技术进行探索,总结形成了露地地膜覆盖黄瓜蜜蜂授粉杂交制种技术。与人工授粉制种技术相比,制种成本低、种子产量高,种子质量及纯度完全符合杂交制种要求。  相似文献   

17.
西葫芦又称美洲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中的一种,原产于北美洲南部。其杂交一代制种在陕西、河北、山东等地,均采用露地直播,管理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能保证一代杂种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提高矮黄系统番茄杂交种子的产量,取决于诸多因素及其相互的协调。在塑料大棚制种,适宜的矮黄栽植密度辅以相应的整枝方式(3000~4000株/亩用三干或两干整枝方式),并加强肥水管理等,均有利于提高矮黄单位面积上的结果数和种子量。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20—25℃)内制种,严格遵守杂交制种的操作规程,能提高其杂种种子的千粒重。  相似文献   

19.
“早丰”番茄是我地栽培的主要品种,并在长江流域推广,深受生产者欢迎。我们从1985年起采用塑料中棚覆盖方法配制杂交种子,连续3年平均亩产种子8.4公斤:较露地亩产5.1公斤增产64.7%,最高亩产达15.7公斤。亩产值1700元以上。一、优点及高产原因 1、中棚制种有以下优点: ①稳产中棚制种受天雨及病害影响小,产种量稳定。多雨及病害流行年份,露地及小棚制种产  相似文献   

20.
在蔬菜生产上,杂种优势的利用已成为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利用杂交制种技术提高一代杂种种子产量,是农业科技人员多年来面对的重要问题。杂交制种技术需要简便易行,同时种子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