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异叶天南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南星、禹南星、一把伞等。异叶天南星以球状块茎供药用。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少,用量大,人工栽培少,一直为紧俏中药材之一,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一、种植技术异叶天南星用种子繁殖生长时间长,产量不高,故以块茎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1.整地施肥。选择山谷或林下湿润、疏松、肥沃的黄砂土地,于秋  相似文献   

2.
<正>天南星别名南星、白南星、掌叶半夏、一把伞等,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天南星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纳的功能,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性癫痫、子宫颈癌等症。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少,用量大,人工栽培少,一直为紧俏中药材之一。我国南北各地均能栽培。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天南星是多年生草本  相似文献   

3.
天南星别名南星、白南星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90厘米,块茎扁球形,外皮黄褐色。天南星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少,用量大。人工栽培少,一直为紧俏中药材之一。天南星多系野生,我国南北各地均能栽培。天南星喜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和环境,喜水肥。其块茎不耐冻,但由种子萌发的当年生苗.第一年幼苗只生1片小叶.第二年后小叶片逐次增多.且较能耐寒。  相似文献   

4.
<正>1品种介绍天南星别名南星、掌叶半夏等,是天南星科天南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以地下球茎入药,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主治神经麻痹、半身不遂、破伤风等症,外用可治疗疔疮肿毒、毒蚊咬伤等症。生天南星有毒,中毒时可致舌、喉发痒后肿大,严重时窒息而死,轻者可用醋、浓茶、蛋清解毒。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少,用量大,人工栽培少,天南星一直  相似文献   

5.
<正>天南星别名掌叶半夏,虎掌南星,为南星科植物狗爪半夏。药用部分为其块茎。有祛风、化痰、散结消肿的功效。可治疗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惊风、破伤风及因痰引起的各种病症。经过辽西地区实验推广天南星与玉米间作的栽培方法,亩效益可达8000元以上。天南星具体栽培方法如下。1生长习性野生天南星多生长于山谷或林下比较阴湿的环境,人工栽植  相似文献   

6.
<正>天南星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痫、子宫颈癌等症。外用可治疗疮肿毒、毒蚊咬伤等症。生天南星有毒,中毒时可致舌、喉发痒后肿大,严重时窒息而死。轻者可用醋、浓茶、蛋清解毒。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少,用量大,人工栽培少,一直为紧俏中药材之一。通过笔者试验与实践,现将天南星规范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天南星属天南星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南星、掌叶半夏、虎掌南星等。天南星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痫、子宫颈癌等症。外用可治疗疮肿毒、毒蚊咬伤等症。天南星可用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天南星栽培当中,不论是种子栽培还是球茎栽培,经常遇到的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病毒病等,虫害有螨虫、蛴螬、金针虫等。从2006年起,笔者对天南星栽培  相似文献   

8.
<正>天南星属天南星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南星、掌叶半夏、虎掌南星等。天南星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痫、子宫颈癌等症。外用可治疗疮肿毒、毒蚊咬伤等症。天南星可用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天南星栽培当中,不论是种子栽培还是球茎栽培,经常遇到的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病毒病等,虫害有螨虫、蛴螬、金针虫等。从2006年起,笔者对天南星栽培  相似文献   

9.
天南星别名南星、白南星等,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痫等症。由于野生资源少,用量大,人工栽培少,一直为紧俏药材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天南星别名南星、白南星、掌叶半夏、虎掌南星、异叶天南星及伞星.为多年生草本,株高40~90厘米,块茎扁球形,外皮黄褐色. 天南星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植物群落野外调查及数据库处理等方法,研究了禹州市药用植物资源天南星的生态学特性、蕴藏量与分布。结果表明,禹州分布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天南星有3种:即天南星科(Araceae)天南星属(Arisaema Mart)的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东北天南星(Arisaemaamurense Maxim)和半夏属(Pinellia Tenore)的虎掌南星(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广泛栽培种为一把伞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它们喜生于气候湿润、排水良好、土壤肥力较高、自然植物群落的下层,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对野生天南星进行人工繁殖是保护和利用天南星资源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天南星又名虎掌南星、异叶天南星,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天南星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等功效,用于治疗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癫痫等症。无公害种植技术如下:1生物学特性天南星为多年生草本,喜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和环境。喜肥水,能耐寒。种植地块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黄沙土为好。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不宜种植。2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种植前  相似文献   

13.
孙仓 《特产研究》2009,31(2):40-41,47
为了研究天南星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在半野生条件下对其驯化栽培。以左家为例对天然次生林中生长的天南星科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左家天然次生林中有4种野生天南星。多生长在土壤疏松、肥沃含腐殖质高的灌木林、灌丛或草丛、山沟等比较阴湿的环境下。东北天南星的生长期为4月下旬至6月末。平均株高43cm;齿叶东北天南星的生长期为5月初至6月末,平均株高44cm;异叶天南星的生长期为5月初至9月末,平均株高85cm;朝鲜天南星的生长期为5月中旬至9月末,平均株高76cm。为天南星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东北天南星(Arsaema amurense Maixm.)又名天南星、天老星、山苞米,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商品名为天南星、南星、南星片。其以球状块茎供药用,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解毒医疮的功效。主治中风痰雍、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寒痰咳嗽及小儿惊风、癫痫等症,外用治疗疮肿毒、结核和毒蛇咬伤。1植物学特性东北天南星为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cm。块茎近球形或扁球形,径达3cm,须根呈放射状伸出。  相似文献   

15.
天南星为重要的中药材,用量大,野生资源紧缺。文章主要介绍天南星的特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天南星为重要的中药材,用量大,野生资源紧缺。文章主要介绍天南星的特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白芨药用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药用功效与分布白芨又名地螺丝、白鸡儿,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是常用的中药材。目前依靠采集野生加工供药用,一些地区也有小面积栽培。由于野生资源不断减少,人工栽培发展缓慢,产量正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国各地均产白芨,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等地,以贵州产者为优。  相似文献   

18.
羌活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或川羌活,以根及根茎入药.入膀胱、肾,具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我国药用羌活多为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地.近年来由于药材用量的增加,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人工栽培羌活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板蓝根又叫菘兰、靛叶,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叶供药用,以根入药称为板蓝根,以叶入药称为大青叶,根含靛甙、靛蓝等,叶含大青叶B和靛甙等,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等功效,主治流行性感冒、腮腺炎、乙型脑炎、传染性肝炎、咽喉肿疼等症,尤其对腮腺炎、咽喉炎疗效显著.随着近几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市场对板蓝根的需求增加,板蓝根的人工栽培,现已发展成为河西走廊人工栽培主要的中药材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天南星(见图1)又称掌叶半夏、虎掌南星等,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球形块茎入药,味苦、辛,性温,有毒,具有祛风、化痰、散结、消肿的作用。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