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牧草新品种黔草2号苇状羊茅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贵州野生苇状羊茅种质资源,通过栽培驯化、经济价值评价和水保性能测定,采用群体混合选择改良法,从野生种质资源混合群体中鉴选,经定向培育而成黔草2号苇状羊茅新品系。经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较好,产草量高,年产干草为1 436.77~1 851.67 kg/667m2,比对照(法恩)增产53.38%~60.21%,其株高达155 cm,生育期为275~285 d。推广种植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解决生产上缺少饲草专用型谷子品种的问题。[方法]利用野生大谷莠子为原始材料,经多年多代的系统选育,育成饲用谷子品种冀草谷1号(S724)。[结果]冀草谷1号具有如下突出特性:1、粗蛋白含量高。谷草粗蛋白含量高,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达9.81%;2、鲜草、干草产量高。专家田间检测平均鲜草产量58 308.15kg/hm2,较对照饲草2号(35 763 kg/hm2)增产58.29%;干草产量15 922.65 kg/hm2较对照饲草2号(11 548.05 kg/hm2)增产37.88%;3、生物学特性,幼苗绿色,生育期122 d,株高198.22cm,穗长23.65 cm,茎叶比1.43,干鲜比37.86,种子产量3 383.4 kg/hm2;有分蘖,一般2~3个。[结论]该品种适宜在华北地区农闲田夏播或内蒙等地春播饲用,适合机械化收割。加大推广力度,可促进饲用谷子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3.
以高产、再生能力强、耐旱、适应性广等的苎麻资源——平和苎麻为亲本,采用钴60γ射线获得的饲用苎麻新品系,经过实生苗种植、优异突变体筛选,初步筛选出平优异株系平和苎麻-2,再经过品种比较试验,最终育成一个产量高、抗逆性好、粗蛋白含量高、宿根性强新品种——平和苎麻-2,2012年正式命名为饲用苎麻闽饲苎1号。在2年5点区试试验中平均年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达138.8t·hm~(-2)和28.0t·hm~(-2),比对照中饲苎1号分别增产32.15%和37.08%,均达极显著水平;闽饲苎1号生产性试验年平均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40.7t·hm~(-2)和24.7t·hm~(-2),分别比对照中饲苎1号增产18.9%和17.32%,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几种加拿大多年生牧草在甘肃景泰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蒙古冰草的越冬率为50 %,百脉根不能越冬,其余品种越冬率均在75 % 以上(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中以苇状羊茅鲜草产量最高,其次为吉农无芒雀麦、无芒雀麦、草地雀麦、草地羊茅和细茎冰草;多年生豆科牧草中,公农1号苜蓿和紫花苜蓿Algonguin、Rangelaneler、AC longview、Podus产量较高生长状况良好,在本地有很重要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羊茅矮生新品系J168种子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市场对粗放型草坪草品种的需求,我所育成高羊茅矮生新品系"J168",并开展"J168"种子生产性能评价试验,旨在新品系更好的推广服务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高羊茅矮生新品系"J168"生育天数达242天,与参试对照间差异不显著。种子生产产量可达856.2 kg/hm2,低于对照自育品种"黔草1号"873.7 kg/hm2,高于对照引进品种"凌志"712.3 kg/hm2,表观出较好的种子生产潜力。种子发芽率中等,低于"凌志",高于"黔草1号"。结合高羊茅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分析结果,生殖枝数是种子增产的关键,J168生殖枝数表现优良,但同时需在种子生产阶段,辅助施肥措施,同时提高其千粒重,保证其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6.
对一年生黑麦草A2003与对照品种原始群体(CK1)和贵草1号(CK2)在贵州南部独山地区进行生育期、生长速度、茎叶比、鲜草产量、营养价值等指标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一年生黑麦草A2003主要生产性能均高于对照品种.其中:鲜草产量平均为4719kg/667m2,种子产量平均为54kg/667m2.鲜草产量及种子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原始群体(CK1)和贵草1号(CK2)增产10%以上;但营养价值比贵草1号(CK2)低0.29%.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决生产上缺少饲草专用型谷子品种的问题.[方法]利用野生大谷莠子为原始材料,经多年多代的系统选育,育成饲用谷子品种冀草谷1号(S724).[结果]冀草谷1号具有如下突出特性:1、粗蛋白含量高.谷草粗蛋白含量高,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达9.81%;2、鲜草、干草产量高.专家田间检测平均鲜草产量58 308.15kg/hm2,较对照饲草2号(35 763 kg/hm2)增产58.29%;干草产量15 922.65 kg/hm2较对照饲草2号(11 548.05 kg/hm2)增产37.88%;3、生物学特性,幼苗绿色,生育期122 d,株高198.22cm,穗长23.65 em,茎叶比1.43,于鲜比37.86,种子产量3 383.4 kg/hm2;有分蘖,一般2~3个.[结论]该品种适宜在华北地区农闲田夏播或内蒙等地春播饲用,适合机械化收割.加大推广力度,可促进饲用谷子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8.
以饲草高粱品种晋牧1号和皖草2号为对照,在全膜穴播栽培方式下,对6个外引和自育的饲草高粱新品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饲草高粱新品系在当地均能正常生长及成熟,田间均未发现病害。全年鲜草平均折合产量以JC16-3最高,为118.27 t/hm~2,较对照品种晋牧1号和皖草2号分别增产-4.30%、12.37%;全年干草平均折合产量以LC-2最高,为22.60 t/hm~2,较对照品种晋牧1号和皖草2号分别增产3.48%、29.14%;LC-1次之,为21.97 t/hm~2,较晋牧1号和皖草2号分别增产0.60%、25.54%。综合各参试饲草高粱新品系全年鲜草平均折合产量、全年干草平均折合产量及其农艺性状考虑,认为JC16-1和JC16-3这2个新品系表现较好,全年鲜草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115.12 t/hm~2和118.27 t/hm~2,全年干草平均折合分别为20.73 t/hm~2和21.09 t/hm~2。虽然这2个品系的全年鲜草平均折合产量和全年干草平均折合产量均低于晋牧1号,但均显著高于皖草2号,在甘肃平凉半湿润偏旱地区种植更具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优质饲用甜高粱引入广西种植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M81-E、原甜1号、品甜3号、XGC-4、BJK236的引种试验,对各品种的物候期、综合农艺性状、鲜草产量、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对各品种的适应性、品种特性、再生能力及产草能力进行分析。[结果]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均可适应广西的气候环境,单造鲜草产量可达75 000 kg/hm2左右,与当地主栽的玉米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M81-E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好,再生能力强,第1造产量81 705 kg/hm2,第2造产量74 250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玉米品种大丰2号,可在广西及南方地区推广种植。[结论]供试品种可以引入广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金薯17、金薯20、福宁紫4号、福宁紫5号、龙紫4号、龙紫6号、龙紫9号7个优质紫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新品种的产量和性状等进行比较试验,以福宁紫3号为对照,为其在福建省的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龙紫9号产量为46.52 t/hm2,比对照增产22.4%,居第一位;金薯20也表现了突出的丰产性能,产量达42.35 t/hm2,比对照增产11.4%,位列各参试品种的第二位;金薯17产量为39.17 t/hm2,仅比对照增产3.1%;且这3个品种薯块外观好,薯皮紫红色,薯肉紫色,丰产性状好,其中龙紫9号、金薯20产量与对照品种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适宜在该地种植推广。其他品种产量都低于对照,其中龙紫6号和龙紫4号与对照品种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一年生黑麦草A2003与原始群体及贵草1号在贵州4个不同区域的生育期特性、产量性状、再生速度、茎叶比、株高及鲜干比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观测比较.结果表明:A2003平均鲜草产量分别比原始群体(CK1)及贵草1号(CK2)增产12.73%和12.59%,干草产量分别比原始群体及贵草1号增产14.57%和14.71%,种子产量分别比原始群体及贵草1号增产23.08%和9.09%.一年生黑麦草A2003是适合在贵州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紫云英新品种信紫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云英新品种信紫1号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信阳紫云英为基础群体协作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等优点。2009年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同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结果表明,其盛花期地上部干物质粗蛋白质20.11%,粗脂肪4.14%,粗灰分13.89%,粗纤维12.65%,钾1.18%,总磷0.26%。2006-2008年度参加河南省豫南稻区紫云英新品种区域试验,12点汇总,鲜草产量表现为11点增产,2 a平均产量40 260 kg/hm2,比对照信阳紫云英增产10.4%;种子产量表现为10点增产,2 a平均产量717.75 kg/hm2,比对照信阳紫云英增产11.0%。2008-2009年度参加河南省豫南稻区紫云英新品种生产试验,6点汇总,鲜草产量表现为5点增产,平均产量45 772.5 kg/hm2,比对照信阳紫云英增产7.6%,居6个参试品种第2位;种子产量表现为4点增产,平均产量694.5 kg/hm2,比对照信阳紫云英增产8.1%,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  相似文献   

13.
成油1号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3A与恢复系1266C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种。2002年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30 kg/hm2,比对照品种秦油2号增产1.21%。2003年续试,平均产量2 998.4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08%,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04年参加国家黄淮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580.6 kg/hm2,比对照减产1.79%,减产不显著。成油1号芥酸含量0.45%,硫苷含量22.79μmol/g,含油量42.14%,属双低油菜杂交种。  相似文献   

14.
多用途甘蔗品种B9的种性表现及栽培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弄清多用途甘蔗品种B9的种性、生产经济性表现。[方法]以广西牧草主栽品种桂牧1号(GM1),糖料蔗主栽品种ROC16、ROC22和糖能兼用品种GT22为对照,对B9分别进行饲料蔗、糖料蔗、糖能兼用蔗不同类型的品比试验。[结果]B9以作饲料蔗栽培经济效益最好,但不及GM1。B9作饲料蔗栽培时具有鲜草产量高,发株和分蘖力强,水溶性总糖、粗蛋白质含量高,茎叶比低,适口性好,青饲奶牛的产奶量接近用GM1饲养的产奶量等特点,可作为粗饲料的补充在广西推广种植。B9作能源蔗栽培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蔗汁酒精产量13.12 t/hm2,比ROC16、ROC22和GT22增产17.4%~37.8%,纤维产量17.4 t/hm2,比3个对照增产3.15~4.53 t。作糖料蔗栽培的效益比作饲料蔗、能源蔗低,但与对照比,蔗产量、糖产量比较高,经济效益高,宿根能力强,适应性广,抗旱抗寒能力强。[结论]B9在广西可作糖料蔗,也可作饲料蔗和酒精能源蔗栽培。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系列油菜品种的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4个油菜品种在该区域种植均能获得高产.其中,益油1号的产量和生物学性状均表现最好,产量高达2368.5 kg/hm2,分别比黔黄油21号、黔油18号、绵油11号高400.5公斤/ hm2、520.5公斤/ hm2、784.5公斤/ hm2,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10—2011年余茭4号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余茭4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浙茭2号,夏茭增产10.110 t/hm2,秋茭增产6.135 t/hm2,2季合计增产16.245 t/hm2,增产幅度达31.22%。而且秋茭采摘期比对照品种推迟21 d,上市期为茭白空档,货畅售价高,2季合计增收43 290元/hm2,增幅达42.39%,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在广西区试概况及其高产示范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辐98-296是以桂糖91-131为供体,利用理化诱变方法选育而成的适宜旱坡地种植的甘蔗新品种.在广西区试中,其平均蔗茎产量为109.16 t/hm2,含糖量为15.64 t/hm2,分别比对照当家品种新台糖22号(CK1)增产18.24%、20.89%,同时也分别比新台糖16号(CK2)增产24.86%、26.98%;在生产示范中,其产量为103.61 t/hm2,分别比新台糖22号(99.63 t/hm2)和新台糖16号(89.22 t/hm2)增产3.98%和16.13%.在高产示范中,其在凭祥点的产量为195.00t/hm2,比新台糖22号(149.25 t/hm2)增产31.49%;其在百色点的产量为186.77t/hm2,含糖量为28.60 t/hm2,分别比新台糖22号增产22.94%、23.54%.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皖西南地区坡地混播牧草进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和草产量分析,试验采用了10个品种.结果表明:①苏丹草×聚合草、苏丹草×白三叶混播时,其鲜草、干草产量都高于其他混播组合,含糖量排列第3;②紫花苜蓿×苇状羊茅混播时含糖量虽然最高,但它的鲜草、干草产量都不高.综合这两点,A3、A4这2种混播组合表现突出.因此,在坡地为15度的皖西南地区苏丹草×聚合草、苏丹草×白三叶混播时表现最优良,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刈割周期对热研11号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 cv.Reyan No.11)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90d刈割周期粗蛋白质产量最高,达3897 kg/hm2;间隔75d刈割周期鲜草产量最高(135.8t/hm2);间隔120d刈割周期干草产量最高(38.6t/hm2);间隔120d刈割周期株高生长动态和分蘖数均高于其它处理;在品质方面,间隔90d刈割周期黑籽雀稗品质最好,粗蛋白质含量最高(13.13%),粗纤维含量最低(25.79%)。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省逸生扁穗雀麦为育种材料,采用混合改良选择法,经10多年选育而成的一年生牧草新品种黔草3号扁穗雀麦,生长速度快、叶宽、分蘖多、产量高、适口性好,生育期比原始群体迟7d,比对照品种迟22d,鲜草产量、种子产量比原始群体增产10%以上,鲜草产量比对照增产20%以上,种子产量比对照减产18%以上.是适应我国南方及贵州省冬闲田土种植的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