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稻田综合种养是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近年来重点示范推广的生态种养模式,能实现"一田两业、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深受广大种养户欢迎。2016年,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全省38个县市区开展"水稻+"稻田综合种养示范,面积超过667公顷,辐射带动面积6.7万公顷。涌现出了稻鱼、稻虾、稻鳅等很多很好的模式,现予以摘编连载,以供广大种养户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湖北石首市开发低湖田进行虾稻连作的热潮正在兴起,预计去冬今春全市将新增虾稻连作种养模式667公顷,按每667平方米(1亩)增纯利1000元计算,可为农民增收1000万元.  相似文献   

3.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南县地处洞庭湖区,耕地面积5.84万公顷,盛产粮、油、菜、湘莲和生猪、鱼、小龙虾(克氏原螯虾)等优质农产品,素有"洞庭鱼米之乡"美誉。近年来,南县依据县域湖乡优势条件,积极推广稻虾生态种养高产高效模式,稻虾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2016年,南县发展稻虾生态种养面积1.6万公顷,全年稻虾产值达到13.8亿元,养虾稻田每667平方米纯收  相似文献   

4.
2016年在靖州县寨牙乡江口村和新厂镇和平村,依据现代粮油生产"稻—鱼""稻—鸭"种养技术和操作规范,进行了稻田综合生态种养研究与示范。结果表明:稻田综合生态种养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绿色和生态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对靖州县发展稻田综合生态种养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靖州县发展稻田综合生态种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稻田不同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开展稻田不同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比较试验,对庐江县稻鱼、稻鸭和稻虾3种主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生育期、产量构成指标、产量及模式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稻虾连作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稻鸭共育模式成本投入最低,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简单易操作。因此,稻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可作为庐江县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文山州在稻田种养模式探索上做了许多工作,已由最初的平板式稻田养鱼,到辅以稻鱼工程设施(即加高加固田埂、开挖鱼沟鱼溜),发展到探索稻—鱼—鸭、稻—鱼、稻—泥鳅、稻—虾(小龙虾)、稻—鳝鱼等种养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并与有条件的种植大户及休闲农业相结合,成立合作社,开办休闲农庄,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提高综合效益。本文对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虾效益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华容县发展了稻田养虾模式,农时种稻、闲时养虾,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益,有效改善了因低湖田、冷浸田水患频发而粮食生产效益低的问题,也解决了季节性抛荒问题,把低湖田、冷浸田变成了"香馍馍"。华容县有16个乡镇、超过2600公顷稻田养虾,年产小龙虾4800吨、稻谷2.4万吨,产值2亿多元。北景港镇天星洲村共有132公顷低湖田,其中112公顷已发展稻田养虾,2014年全村稻谷产值353万元、小龙虾产值405万元。1.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稻田养虾是典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虾稻"共生共养,既破解  相似文献   

8.
稻鱼共生是一种能够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稻田能量和物质利用效率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近年来,我国在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研究表明,该模式在化肥农 药减量、稻田增产增效、土壤和水体改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减少 面源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广东省稻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面积仍然较小。 主要阐述了广东省稻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发展概况,在广东省发展该模式具有自然资源优势,指出广东省稻 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存在应用面积少、产量低、技术研发和推广滞后、水肥管理落后、适宜于该模式的水稻品 种和田鱼品种较少以及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缺乏等问题。该模式在广东省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提出未来 广东省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产业发展;强化关键技术支持、完善技术规范和推动三产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广东省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的发展提供科技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稻鳖虾鱼生态种养"三高"技术是湖北省水产主推技术,适合于湖北全省中稻田,其技术依托单位为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主要技术负责人马达文。稻鳖虾鱼生态种养"三高"技术利用水生动物摄食与频振诱虫灯综合防控稻田病虫害,全程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实现修复稻田生态,实现粮食生产安全,实现稻田"三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钟祥市高湖渔场共产党员李世和,今年63岁,1998年开始承包鱼池2.667公顷(40亩),通过精心管理,科学喂养,积累了上万元资金。2002年年底,老人又与渔场签订了长达20年的6.67公顷低湖田承包合同。合同签订后,李老汉便组织劳力将这些低湖田改建成10口鱼泡和5口孵化池,并在池塘埂上新建猪舍15间,形成了鱼猪立体养殖模式。2003年,李老汉出售生猪100头,产成鱼3.5万公斤,纯收入达10万元,李老汉的养鱼诀窍是:1.培肥水质。刚开始养鱼时,他最怕的是鱼泛塘,不敢大量施肥,再说肥料还得花钱买,怕造成双重损失。后来,他通过外出考察,并订阅了《农村百事…  相似文献   

11.
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是一种充分利用稻田的生态空间,实现水稻和水产养殖动物互利共生的创新型农业生产模式。阐述了稻田生态综合种养的主要功能,综述了我国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概况,介绍了稻鸭共生、稻虾共生、稻鱼共生、稻蛙共生和稻螺共生等5种湖南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典型模式,分析了目前湖南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中存在缺少统一规划、协作机制不全、技术水平不高、培训服务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市场开拓不足的问题,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技术支撑、创新突破、产业化经营和深挖潜力等方面提出湖南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今后推广对策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稻渔共生是以水田稻作为基础,在水田中养殖鱼、虾、鳅、蟹、鳖等水产和鸭(禽)等动物,充分利用稻田光、热、水、肥、气及各类生物资源,通过水稻和水(禽)产动物既共生共育又互利互补而形成的种养生态模式。"稻-鱼""稻-鱼-鸭""稻-虾""稻-鳖""稻-蛙-菜""稻-鳅""稻-鱼-菇""稻-鱼-萍""稻-鱼-萍-鸭"等种养模式是最大限度利用稻田空间的主体复合种养模式,水稻扎根稻田泥土中,鱼、虾、鳖、鳅、蟹生长在水中,鸭、萍在水面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区稻虾共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洞庭湖区低洼湖田地势低洼,只能种植一季水稻,土地利用率不高的情况,通过改造低洼湖田,研究了稻虾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及效益。结果表明:低洼田一季稻的利润约为575元/667m2,稻虾共作试验田利润约为1 661元/667m2;稻虾共作使大部分低洼荒废湖田得到充分利用,防灾减灾、生态效果明显,不仅提高了粮食安全水平,还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值,单位利润是一季稻利润的2.9倍。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立体循环农业,适合在洞庭湖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稻鳖鱼共生系统种养技术研究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课题组承担了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稻鳖鱼生态系统构建与种养结合关键技术研究"。该文主要介绍了稻鳖鱼种养结合的相关技术参数。通过试验研究分析,稻鳖鱼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明显,实验结果表明每hm2收获生态水稻9030 kg,净增产优质鳖349.5 kg,净增产鱼135.9 kg,纯收益101 633元,投入产出比为1∶2.36,显著提高了稻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稻—再生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提高稻田生产综合效益。本文介绍了该模式下水稻、鱼的种养关键技术,以期为当地种植户发展稻—再生稻—鱼综合种养、提高稻田综合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长沙浩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长沙县金井镇石井村,目前已流转土地13.3公顷,用于发展立体循环养殖,其中水面面积11.3公顷。公司主要以"嫩仔鱼"为主养品种,进行"火焙鱼"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并配套设有娱乐、休闲、垂钓服务。公司从2007年至今历时10年,已具备较为丰富的养殖、生产、加工技术和经营经验,发展规模稳步扩大,现总投资400多万元,每667平方米利润3000~5000元。稻田立体循环养殖一是以"鱼-稻-鱼"模式改善种养结构。公司主要采取"鱼-稻-鱼"和  相似文献   

17.
<正>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指在水稻生产季节,放养鱼、鸭,等于在稻田中形成稻鱼、稻鸭种养结合、互补共生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实现了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鱼、鸭,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具有增粮、增肥、增收和节地、节工、节资的优点,符合资源节约、环境生态、循环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1稻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稻鱼共生"是根据稻与鱼的共生互利特点及两物生长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最早开展稻田养鱼的国家。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大力发展推广,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中国生态循环农业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本文通过概述稻鱼综合种养的原理及关键技术、主要模式、相关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3方面阐述了稻鱼综合种养的贡献,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和普及,推进稻鱼综合种养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加强稻鱼产品品牌建设,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稻鱼综合种养产业的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浙江诸暨市陶朱街道苍湖村村民黄当威在承包的鱼塘中搞起了一个百亩早稻示范区。鱼塘里种早稻,又是养鱼又要种稻,他是如何兼顾的呢?一是有利于生态种养。养过鱼的田块,基肥足,有利于种粮;种过稻以后养鱼,鱼塘有了自然杀菌的效果,并能解决缺氧的问题,鱼的饲料也变得充足起来。二是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最早开展稻田养鱼的国家.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大力发展推广,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中国生态循环农业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本文通过概述稻鱼综合种养的原理及关键技术、主要模式、相关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3方面阐述了稻鱼综合种养的贡献,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和普及,推进稻鱼综合种养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加强稻鱼产品品牌建设,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稻鱼综合种养产业的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