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垦殖与稻作》2005,(3):53-53
目前,国内稻米市场价格涨跌不一,稻米价格由四月份的整体下跌转为跌趋稳,主要是品种之间发生了变化,南方产销区灿稻米价格继续小幅下跌,部分产销区的粳稻米价格止跌趋稳,个别地区开始小幅回升。预计:新粮上市之前国内稻米市场整体仍持续呈现疲软太势。从长期趋势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利好因素将支持市场价格回暖走稳:  相似文献   

2.
邢台 《北方水稻》2004,(1):50-51
自2003年10月份开始,国内稻谷市场总体行情保持平稳向上,除部分品种价格受新粮上市影响而回落外,其余大部分品种价格以上扬为主。随着新年度的开始,后期国内大米市场如何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由于稻米消费的特殊地位,只有从稻米市场供求关系入手才能正确把握稻米市场的未来走势。1近年我国稻谷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稻谷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华南的广东、广西、福建以及东北三省。南方以籼稻为主,北方以粳稻为主。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2002年的粮食生产中,稻谷约…  相似文献   

3.
稻米是我国主产粮食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近几年,我国稻米质量有所下降。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国内市场上,消费者普遍反应大米陈化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稻米原始品种质量有所下降;二是收获后稻谷在流通领域,尤其是仓储环节,因管理不当造成稻谷陈化、品质劣变。本文简述稻谷和稻米的贮藏特性,阐述贮藏方法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3年是我国粮食市场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场粮价变化幅度较大的一年:作为稻米品种来说,由于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其价格走势逐渐脱离2002年波澜不兴的运行态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上升行情。2003年我国稻米市场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①1~9月份稻米价格始终处于缓慢的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中国稻米市场分析及2013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笑然 《北方水稻》2013,43(2):1-4,13
2012年,我国稻谷供给量和需求量进一步增长,总量和各品种均供需平衡有余;在政策与供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年稻米价格呈现出先涨后落的走势,年末稻谷收购价格低迷。展望2013年国内稻米市场,由于上年稻谷继续丰收,产需平衡结余较多,供给压力加大,但在稻谷最低收购价上调的作用下,稻米市场价格仍有上升动力,价格涨跌空间都有限,总体上呈稳中有升态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稻米》2006,(4):2-2
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06年国内稻米市场将是供需偏紧的市场。由于库存数量减少,消费增加和生产等不确定因素存在,2006年我国稻米市场将是一个价格波动较大的市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垦殖与稻作》2004,(2):52-54
最近几年特别是2003年以来国内稻米市场表现出许多不同于往年的显著特点,笔者认为:正确分析和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正确把握后市市场供求规律和市场价格趋势,及时把握机会适时购销,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益。为此,试作如下分析,供商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垦殖与稻作》2005,(6):41-41
2005年11月14日-18日,东北地区国有粮企以及大中小型加工企业等多元收购主全均正式进入收购市场。新稻米价格均保持坚挺,但新稻收购市场却略显清淡,收储企业和贸易商及收购企业并没有大量收购。从收购市场有关人士了解到,  相似文献   

9.
以翔实的资料对2008年我国稻米生产、消费、进出口、供求、库存、价格走势以及国际稻米供求情况和国家稻谷购销政策等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对影响2009年稻米市场价格走势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2009年我国稻米市场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结论是市场价格走势上下两难,基本围绕着政策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10.
刘笑然 《北方水稻》2010,40(2):1-5,10
以翔实的资料对2009年中国稻米生产、消费、进出口、供求平衡、库存、价格走势、购销政策和国际稻米供求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对影响2010年稻米市场价格走势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2010年我国稻米市场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结论是我国稻米价格仍呈上行趋势。  相似文献   

11.
《垦殖与稻作》2004,(B04):13-13
一、各地充实地储稻谷库存,有力支撑后市大米及稻谷的市场价格。南方产需格短时间的大幅上涨。据此,各地积极按照国家要求,在努力充实当地储备库存,对当前稻谷大米市场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2004年稻米供求分析及2005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文 《中国稻米》2005,11(2):41-42
本文对2004年国内、国际的稻米供求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2005年的生产消费情况进行了预测。指出,2005年国内、国际稻米市场仍将产不足需,库存将继续下降,大米价格仍保持坚挺。  相似文献   

13.
孙岩松 《中国稻米》2008,14(1):16-17
通过对我国2001~2006年稻谷产量、消费总量、库存量的分析以及对2007年度我国稻谷收成情况的调查预测,认为我国2007~2008年度稻米市场将供求平衡、略有结余;预计国家将适当增加库存量,使稻谷库存消费比达到30%左右;预计2007~2008年度我国稻米市场价格将在相对高位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我国稻谷供给总体增加,粳稻供给略有减少;稻米消费基本稳定,粳米消费增长较快;稻谷整体上供大于需,但粳稻供给紧张的矛盾比较突出;稻米价格全面上升,粳稻米价格涨幅较大;国家调控措施出台较多,政策对稻米市场走势产生了较大影响。展望2011年稻米市场,稻谷整体上仍然产大于消,由于粳稻增产较多,粳稻米供给紧张的矛盾将有所缓和,但"稻强米弱"和"粳紧籼多"的矛盾仍会存在;影响稻米市场价格上升和下跌的因素都有,形势较往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将使全年价格整体呈小幅上升走势,国家政策调控仍将成为影响全年稻米市场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新年献辞     
亲爱的读者,当您迎来新千年不久,我们的这一期杂志呈现在了您的面前。面对新世纪的到来,我们大家都急切想知道,在新的世纪,我国水稻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和发展,我们的杂志将会有哪些新的内容和变化。从今年开始,包括南方早舢稻在内的劣质粮食品种,政府将不再按保护价收购,而优质品种粮食的购销价格由粮食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决定。我国的稻米生产进一步推向了市场。另一方面,年前,中美已经达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协议,为中国加入WTO扫清了最大的障碍。我国的稻米生产还将更要面对国外产品的竞争和压力。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是我国粮食市场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场粮价变化幅度较大的一年。作为稻米品种来说,由于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其价格走势逐渐脱离2002年波澜不兴的运行态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上升行情。2003年我国稻米市场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①1~9月份稻米价格始终处于缓慢的上升通道上,10月份之后出现价格异动现象;②稻米价格震荡幅度大,突发性因素促进价格跳跃上行;③受政策性因素影响,稻米保护价范围缩小,稻谷种植面积下降;④稻米生产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产量下降并出现区域性稻米供需不平衡;⑤稻米库存继续下降,我国稻米供过于求的矛盾得到…  相似文献   

17.
2023年我国水稻面积略有减少,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连续13年稳定在2亿t以上;国内稻米市场价格偏强运行,大米消费基本稳定;大米进口大幅减少,出口继续下降;审定品种数量下降,品质水平不断提高;经营方式不断优化,社会化服务、绿色高效轻简化技术和智能技术加速推广。分析了当前我国水稻产业面临的问题。预计2024年水稻面积保持稳定,单产小幅提高,稻米市场平稳运行,优质稻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0/11年度,我国稻谷产量继续增长,稻米消费量也有增加,稻谷产量大于消费量;由于粳稻增产较多,粳稻米供给紧张的矛盾明显缓和;稻米价格整体呈上升走势,但受供求等因素影响,粳籼稻米价格呈差异走势;国家政策调控频率和力度远高于往年,对稻谷市场形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展望2011/12年度,稻米市场形势较往年更为复杂,虽然稻谷继续丰收,产需平衡结余也较多,但受物价上涨、种稻成本增加,加工产能过剩和政策调控等多种因素影响,稻米市场价格涨跌空间都有限,总体上呈稳中有升态势。  相似文献   

19.
新稻上市以来,大米价格先行下滑,让2003年10月份以来上升势头十足的稻谷市场逐渐趋于平静。2004年11月11日,在北京第三次粮食竞价交易会上,原计划销售14万吨稻谷,实际销售了12.8万吨,流标数量达10.5%;从投标情况看,目前市场需求不旺盛,投标企业心理预期不看好后市价格;从销售价格上看,没有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反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气候灾害频发等各种因素影响,国内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剧烈,涨幅较大。但国内稻米市场总体走势平稳,涨幅不大,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名副其实的“压舱石”。由于稻谷价格滞涨,稻谷比价逐渐在三大谷物中垫底,种植效益在三大谷物中也处于偏低水平,导致农户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下降,“水改旱”现象逐渐增多,预计短期这种现象难以改变。由于稻谷比价较低,替代需求持续增加,加上国内外大米价差也大幅缩小,后期我国大米进口有望减少,国内稻谷库存去化加快,预计后期国内稻米市场供需宽松的局面将发生改观。因此,需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