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播小麦因播种偏晚,冬前积温少,根系弱,冬前和初春麦田群体偏小,虽然在播种时加大了播种量,但如不注意管理,与适时麦相比,势必造成减产。因此,春季对晚播麦田进行科学管理,对提高晚播小麦的产量,尤为重要。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2.
人勤春来早,麦管正当时。3月4日,走进河南省沈丘县周营镇欧营村一处万亩优质小麦高产示范方基地,连片的小麦在早春阳光的照耀下青翠欲滴。麦田上空,4架白色无人机嗡嗡作响,往来盘旋,正在为麦田喷施“生物农药+叶面肥”混合套餐药液,防治小麦病虫害,促进小麦返青生长。  相似文献   

3.
对晋南旱垣区实施了麦田覆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蓄水保墒、促进小麦生长、增加产量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王新生 《河北农机》2023,(9):121-123
在土地、肥料、灌溉、病虫害防治、机械化等基础上,对于适应性非常广、抗逆性比较强、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使用小麦专用宽幅播种机械进行播种,从而科学有效地扩大小麦播种宽度,增加小麦播种行距,精确控制单位面积播种量和播种均匀度,可有效解决常规播种中出现的矮苗,缺苗断垄现象。通过应用小麦宽幅匀播方式,可改善麦田通风透光条件,有助于对根系发育和根系吸收能力进行提升,让小麦更好地生长。单株生长的特别旺盛,提升了小麦的抗倒伏性和抗病性,小麦长势均匀、麦穗大、粒大、粒重、高产、高效。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山东单县小麦宽幅匀播高产种植技术优势与要点。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三夏"农机跨区作业进展快,质量高`` 2009年6月上旬"三夏"期间,山西省人民政府刘维佳副省长等一行赴晋南麦区考察指导工作.山西省共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10 000台,其中新增2 000台,由于各级农机部门组织服务工作全面周到,作业市场稳定,机手们都有固定的作业地点,使得小麦跨区作业进展快、质量高,机手和农民都满意.截止6月20日,全省已完成小麦收获而积59.3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2.2%.与此同时,在山西省中南部一年两熟耕作区,技术人员抓住机遇,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收获后的麦田里,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机和旋耕条带播种机复播玉米和大豆受到广大麦农青睐.预计今年全省玉米和大豆的复播面积将达到25.3万hm《'2》和8.7万hm《'2》.由此,基本杜绝了小麦秸杆焚烧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一、发生趋势 根据当前麦田虫情和小麦长势,结合山西省气象台春季天气预报及历年小麦病虫发生资料综合分析,预计返青拔节期,小麦红蜘蛛偏轻,局部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7.
根据山西省小麦生产的自然条件与近几年小麦栽培机械化地膜覆盖发展状况,对其发展现状及增产效果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小麦覆盖精播技术的一整套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的生态条件和小麦种植状况,介绍了旱地小麦垄盖沟播地膜覆盖技术以及相应的田间管理等技术,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农科院研制的"小麦均匀摆播机和麦田镇压器"两项农机装备,近日通过了由省农机局组织的专家成果鉴定。秸秆全量原位还田后,小麦条播机常因开沟器堵塞而造成播种质量大幅下降,缺苗断垅现象严  相似文献   

10.
小麦的生产中不仅会受到病虫的为害,麦田杂草也会对其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据统计,2011年山西省小麦播种总面积为66.67余万hm^2,其中杂草发生面积53.33万hm^2。  相似文献   

11.
浅谈小麦精量匀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小麦精量匀播是小麦生产上的一项增产新技术。小麦匀播技术是在撒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技术与条播、撒播方式相比,麦种的分布更均匀,更有利于小麦个体生长,消除了行间垄地,能够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农田资源,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有利于小麦的分蘖,提高了麦田植株总数,增加了小麦亩产量,是目前小麦种植技术中较为先进的一种技术。小麦精量匀播是把小麦种子通过小麦匀播机均匀地播种在田间,各粒麦种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距离,每棵小麦都有充分的生长空间,增加了小麦分蘖成穗数,  相似文献   

12.
基于视觉识别的小麦收获作业线快速获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小麦生长分布不均等情况下激光作业线检测系统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的小麦收获作业线快速获取的方法。通过对成熟期麦田的彩色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和降低亮度的处理,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利用阈值分割方法分离已收获与待收获区域,对二值图像采用互相关函数法检测已收获与待收获区域的分界点,利用Hough变换法拟合目标直线。所提方法在激光作业线识别系统的基础上扩大了视野范围,并限制了图像处理的范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小麦收获作业线的检测结果平均偏差为2.35 cm,标准差为3.26,能够满足小麦收获导航线识别的要求,是一种有效的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3.
1.技术项目简介1998年8月~2000年8月,山西省在运城市组织实施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小麦机械化覆膜精播高产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荣获农业部“2001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二等奖”。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在实施区突出推广覆膜精播机械化技术,以机械为实施手段,完成起垄、覆膜、精播等作业工序,同时搞好机械深耕深松、机械施肥、耙耱镇压、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先进农业技术的优化配套,提高小麦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项目实施2年来,共完成…  相似文献   

14.
硝基氯苯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4-硝基氯苯和2,4-二硝基氯苯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基氯苯能明显地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幼苗干重、鲜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害程度随硝基氯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当2,4-二硝基氯苯浓度为2.0 mg/L以上时,小麦种子停止发芽。硝基氯苯胁迫促使小麦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增加,在小麦幼苗受到轻微胁迫时,POD活性会有所提高,增加作物对胁迫的抗性作用;在低浓度下,硝基氯苯对小麦幼苗的伤害还突出地表现为丙二醛(MDA)的高度累积,其对小麦幼苗的伤害主要表现在生长初期。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小麦颗粒归仓,回茬作物及时复播,山西省临猗县牛杜镇的镇、村干部提早着手进行“三夏”准备工作,他们首先澄清了全镇麦田面积和需复播秋粮面积,按20hm^2配备1台收割机和1台旋耕、播种、镇压复式作业拖拉机的标准,组织了45台收割机、48台播种拖拉机,实行边收边种;同时提前20天与34个农资连锁店联系,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山西省小麦生产经历播前底墒不足,播种困难,播后干旱少雨,至2月4日前一冬无雪,秋冬气温异常偏高、干旱持续加剧的不利气象条件,小麦苗情长势是近年来较差的一年,据各地1月下旬调查,全省冬小麦3类苗情比例为3∶3∶4,与冬前4∶3∶3相比,一类苗减少一成、三类苗增加一成。2月4日-6日,一场瑞雪从天而降,给久渴的麦苗送来甘霖。据气象部门测定,小麦主产区运城、临汾、晋城地区4日-6日平均降雨量分别达到9.2 mm、12.5 mm、19.7 mm,对缓解当前小麦主产区旱情,促进小麦返青生长十分有利。当前,立春已过,小麦返青在即,这场降雪无疑为春季田间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各地要以这次降雪为契机,迅速掀起春季田间管理新高潮,为2014年小麦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海涛 《河北农机》2003,(6):23-23
<正> 正确使用小麦精播机.及时排除故障,对确保小麦精播质量,实现增产和延长机械使用寿命都有着重要作用。现将其使用操作要领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一、使用操作要领 1.作业前,要对小麦精播机进行全面检查、保养和调整,然后进行试运转,  相似文献   

18.
二氯苯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验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1、2二氯苯、1、3二氯苯和1、4二氯苯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氯苯能明显地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幼苗干重、鲜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害程度随二氯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当1、2二氯苯和1、3二氯苯浓度为200 m g/L以上时小麦种子停止发芽。在正常情况下,小麦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随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浓度二氯苯胁迫使小麦POD、M DA含量增加,小麦受害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9.
在西部地区,对小麦复播大豆滴灌施肥技术进行了为时三年的实验与研究。2009年,主要是对小麦复播大豆滴灌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得出了其最佳的灌水量为3600m3·hm-2,全部的生育期一共灌水七次。2010年,又在此基础上对小麦复播大豆滴灌施肥体系进行了研究,之后对不同的施肥状况的生育生长状况、大豆的植株性状与产量以及复播大豆的施肥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最后总结出了滴灌小麦复播大豆的施肥方式主要为尿素+三料磷肥+磷酸二氢钾,使用这种施肥方式的大豆产量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20.
新疆小麦滴灌技术的应用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麦田滴灌技术是对密植作物灌溉的一次改革,由于增产节水效果显著,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新疆小麦节水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对新疆小麦滴灌技术应用现状、发展优势、生产效益作了概述,并介绍了小麦滴灌栽培技术要点。同时,针对麦田滴灌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为加快新疆滴灌小麦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