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义乌有一盆人见人爱的大型雀梅盆景,曾使众多来访者称赞不已,它的作者就是义乌市盆协副会长盛光荣。这盆树桩的原材采于1987年,根坯为连根型。树体高130厘米,主干直径22厘米,上盆经过两年的地栽后,根系发达,枝条健壮,但树势比较零乱。作者经过构思后,随桩施艺。经几个春秋的精心修剪和养护后,于1992年3月,用一个长120厘米、宽60厘米、高25厘米的红色大理石盆作底盆,开始了上盆养护。  相似文献   

2.
岭南树桩盆景,群众素来都称为古树。自然界的古树必然是形体高大的,故“大树形”就成为岭南桩景的主要特色。岭南地区的常见大树以榕树和红棉为代表,这类树遍布于村前村后,因此榕树和红棉树的古木形态就明显地从岭南桩景艺术形象中反映出来。常见的“大树形”岭南桩景,无论它是什么型式,也无论它的形象千变万化,但多少都带有古榕树的风姿。如描绘桩景的雄伟、浑厚情态,多取法于红棉的形象,故“大树形”有“古榕格”和“木棉  相似文献   

3.
石榴老桩上盆时,因为身形高大,往往会剪下一些枝干。打破常规的做法,把它们倒过来贮藏一冬再扦插,就很容易成活了。很多人都喜欢把石榴养成古拙苍老的老桩盆景,即使不成盆景,也希望它像模像样,有些许苍古之气。从小苗养起当然最好,但耗时很长,快捷一些的方法就是用老桩上盆。虽然石榴树很常见,冬春时节找到一棵古老的大石榴树也不是很难,但是一般地栽的石榴树都比较高大,不能直接栽种到花盆里,我们必须把老桩通过修剪、截锯,  相似文献   

4.
笔者反复欣赏了刊登在《中国花卉盆景》1993年第5期彩页上的三幅福建盆景照图后,明显地感觉到盆景的作者从选桩开始,继而假植,定向培育,最后到上盆定植,修剪定型,日常养护的全过程是多么地认真、严谨、科学。做到了师古而不泥古,有流派特点又博采众长,给人以新的面目。这三件作品同为岭南风格,但表现手法和追求意趣各不相同,现  相似文献   

5.
您见过像图1这样的榕树盆景吗?多股根合栽在一起代替主干,且扭曲为龙形,一副龙欲腾飞的模样。制作这样一盆90厘米高的盆景,我仅用了4年时间。它既不是山采野桩,也不是扦插苗,而是我用榕树的气生根培养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这三幅“树石组合”盆景,所用的小叶榕树材,均为大树修剪下小枝培育成材的。先是扦插生根后,移植到事先选好的石料上,用金属丝固定入土盆,圈壅深栽,日常注意肥水管理,促进枝、叶、根的快速生长。三年多的呵护才定植在景盆中,又经过多次修剪整形,始成今日之风貌。制作之初,即已确定选用划一的佛山绿釉景盆,使其成为一组小型树石组合盆景的把玩小品。走小苗育桩之路,树石组合盆景是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1985年春从友人处购得小叶榕一株。当时树高不足50厘米,干径约5厘米,枝条细弱,定托布局繁乱,树冠头重脚轻,画面平淡,但主干呈“S”形,收尾自然,是一株有培养前途的好树(见左下图)。后经过5年的培养、修剪,成为树高78厘米,干径10厘米,自然苍劲的岭南大树缩影(见上图),名命为《秀气天然》。现谈谈我培养这一榕树盆景的肤浅体会。 (一)培养方法采用“大盆、大土、大水、大肥、大阳光”的新工艺,以适应榕树喜爱大肥、大水、大阳光的要求。具体做法是:先将老盆泥冲洗干净,将原凌乱无章的气根排列好,剪平泥下部份的底根(又称丁根),利于  相似文献   

8.
盆景是活生生的东西。原树胚不会自然形成适合自己情趣的树型,也不是任何人所种同样的品种都能形成一定的形态;而是不同的树,不同的人、不同的技艺、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种出不同的千变万化盆景姿势。截干蓄枝是创作岭南盆景的主要艺术手法。一盆成功的盆景,随便剪下一支枝托(有的略修剪)都符合独立的盆景造型标准,甚至把整株树桩“脱衣换锦”(摘去叶片)后仍保持树型的优美和自然风貌,毫无矫揉造作,并且更能显示出盆树的骨干苍劲与枝桠线条的自然流畅。我栽培的这  相似文献   

9.
有的同志看到我这繁星灿烂的紫薇花照片后,向我提出这一问题:"盆景盆景,你这作品的盆在何方?"我微笑地告诉他。"确实没有盆,要说有盆,只能是以板代盆。"今年春节后,我在盆景园管理盆景时,修剪两盆紫薇时,发现有个共同特点,都是枯枝嶙峋的老桩,没有什么较大的生机,都是栽在一个普通的圆形盆里。由此引起我的构思,如果将它们合栽到一起,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又名忍冬,双花,是集观桩、干、枝、叶、花为一体的盆景好素材。一、选桩:于早春到野外采集粗壮、苍老、奇特的老桩,可裸根移植。雨季采挖老桩,只要根系保护得好,也不难成活。二、造型:对采集的老桩,先进行适度修剪,保留一两条主干枝,即可上盆。由于金银花生长较快,具有根蘖丛生和攀缘习性,因此在生长过程中要随时修剪。抹除根基的根蘖芽,对侧枝用反复摘心的方法控制树  相似文献   

11.
这一黑松盆景的制作过程较长。它是从1979年起由一株二年生黑松幼苗培养而成的。先将主干截去,仅留两小侧枝进行盆育。1985年春开始采用“蓄枝截干”的方法,按临水式要求进行造型,后又不间断地对主干、侧枝等进行修剪。同时着重对侧根进行培育、梳理和技术处理。在形态上,力求自然美观,苍老遒劲。该作品虽属小型盆  相似文献   

12.
《新生》是我的一盆竹桩盆景,制成后深得周围花友赞扬,他们纷纷问我是如何制成的。 这盆盆景的材料取自我园中一蔸2001年栽就的小佛肚竹。受田发建先生竹桩盆景的启发,我决定试着制作一盆竹桩盆景。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盆嫁接得较为成功的曲干立式榕树盆景。树干及侧枝是闽南榕树;所有芽叶是印度榕。印度榕叶小、厚、密,根部较少暴露在土面,以观赏叶和层次为主。而闽南榕树则是根部(尤其是块根和根蔓)可以大部甚至全部露出土面,树干能长气根下垂,叶较前者略大、薄、稀。两树同属桑科常绿大乔木。这一盆景,取印度榕与闽南榕二者之长融于一株,无疑是“远姻优生”。从盆面到树冠底部嫁接处,高仅36厘  相似文献   

14.
榕树在福建、广东两省是制作盆景的主要树种。它易栽培,四季常绿,管理也比较容易。它不择肥,稍耐阴.喜湿润,冬天只要在摄氏零度以上就可以安全过冬。下面介绍一下漳州对榕树盆景的培育和造型。 1.适时压顶,促使树身矮化:方法是待主干生长到一定的粗度时,即重剪顶枝,保留枝芽,以控制高度。但也要保留一些重要的侧枝,目的是保存树的生长优势,另外也有利于进一步选枝修剪造型。  相似文献   

15.
在1998年10月1日揭幕、10月10日结束的“第一届省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上,广东省的中山、广州等十多个城市盆协,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盆景艺术界以及应邀前来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的盆景朋友,共携来约600盆岭南盆景艺术精品参加了展出。多角度、多手法地展示了岭南盆景艺术的精华,使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获得了海内外参观者的崇高评价。在植物材料的采用上,大量出现的是传统品种,诸如榆树、九里香、朴树(盆景界相思)、榕树、雀梅(盆景界称酸味)、福建茶(盆景  相似文献   

16.
仔细揣摩《中国花卉盆景》1997年第9期彩页上钱泽滨先生创作的《爱在深秋》刺柏桩景以后,有几点不同看法,希望钱先生及同好指正。笔者愚见,将左边的小刺柏与大刺柏合栽是不适宜的。我未见过该桩景实物,但从照片上看,左边倾出盆外的小刺柏的弧形主干刚好与盆沿的弧线连成一线,长跨度的弧连线破坏了原来的刚阳之美,这是配树与盆景搭配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7.
读贵刊87年第五期,林忠明先生的《一代风流初露锋芒》一文,其中报道了盆景艺术新秀王孝金夺魁之作《欲穷千里目》榕树盆景。从附图一榕树形格态势来看,是一件可喜的佳作。但从树、石的构图、配盆点饰、命题意境的综合结构等方面来看,情景不协调。而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盆基本定型比较成功的悬崖式榕树盆景,尤其是末端树冠长势比较茂盛,有一定难度。从根部看,盘旋的虬根强健有力,使榕树现出老态龙钟历尽苍桑之美。整个茎部经受风吹日晒雨打,茎干倔强自然地下伸,给人以力的美感。侧枝分布基本合理,有层次。整个造型给观赏者的形象是根旺、叶茂、蓬勃旺盛、层次分明、气势轩昂,是一盆典型的悬崖式盆景。不足的是,根部上层有二叉枝(第一侧枝)逆向  相似文献   

19.
榕树的生长根是榕树盆景中的重要部分,在热带地区气生根极易培养,而在北方却很难发生。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进行了几年的探索,其中较有成效的是用铁丝捆扎树干法。 1993年6月份,我们选了一盆带老桩的榕树盆景,当时根部只有5条细根生长在盆土内,其它处无根。为了促发气生根,我们在树桩的下半部用铁丝捆绑  相似文献   

20.
榕树原产中国、印度等地。在我国广东、福建栽培很普遍。榕树的繁殖,采用扦插法极易成功。在生长期结合整枝,截取树杆某一部分,用草木灰涂抹截口,待收浆后,插入砂中,经一个半月左右发根。等根系生长齐全后,即可上盆栽种。采用无土栽培培育微型榕树盆景收到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