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刘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54-6455
在分析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以临沂市为实例,对全市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按照区域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划分了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功能区。根据各功能区的主体功能,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调控和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功能分区原理和原则,对江西抚河源区的生态系统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功能区定位和发展方向把研究区划分为抚河源东南部生态保护区、抚河源中西部生态恢复区、抚河源北部生态经济区3个生态功能区,并对各生态功能区的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3.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经济基础不同,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势在必行。甘肃省地域跨度广、生态系统类型复杂,探究甘肃省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意义重大。研究了甘肃省生态现状,并提出甘肃省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部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玲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838-4840,4844
以西部甘肃省域崇信县为研究区域,根据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崇信县在甘肃省以及平凉市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归属和其生态环境实际状况,将崇信县划分为3个主要生态功能区,分别为煤炭资源开发与植被恢复功能区、丘陵河谷农业生产功能区、残塬沟壑农林生产功能区.同时根据各区主要生态功能和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生态保护和建设方向,为各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西部同质县域的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佳木斯不同生态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水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梁英辉  穆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15-1916,1930
选择佳木斯市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功能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生态功能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生态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极显著。城市绿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功能区,最高时可达1170个/cm3,空气质量最好;商业区和道路交通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平均值均较低,空气质量较差。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城市绿地区〉居住区〉商业区〉道路交通区。  相似文献   

6.
抚河源生态功能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艳红  刘雷  郑子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59-15361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抚河源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抚河源生态功能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基于现状提出了实现抚河源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藏北那曲高寒草地的生产力、季节放牧重要性、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环境敏感性,构建了基于草地亚类的功能分区模型,从空间上将高寒草地划分为适度生产功能区、减畜恢复功能区和禁牧封育功能区,据此构建了基于高寒草地功能分区的分级生态补偿模式,设计了高寒草地生态补偿的组织管理体系及流程、生态补偿的损益评估机制和约束奖惩机制; 提出了针对不同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方案。根据藏北那曲高寒草地功能分区结果和不同功能区生态补偿内容和目标,确定生态补偿周期为5a,核算出适度生产功能区、减畜恢复功能区和禁牧封育保护功能区分别需要补偿资金19.4亿元、15.77亿元和0.6亿元,每年分别需补偿资金3.88亿元、3.16亿元和0.12亿元,5a全区共需补偿资金35.77亿元,年需7.16亿元。通过对高寒草地的功能分区分级生态补偿,对提高高寒草地的生态保护能力,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促进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蒲春玲  余慧容  李晓龙  王华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46-19049,19065
伊宁市是新疆绿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区,具有相对的典型性。在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资源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得出伊宁市现阶段土地利用特征与缺陷:自然条件优越,但资源环境容量趋于饱和;建设用地增长快且需求量大,用地矛盾加剧;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情况严重;资源利用结构与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借助GIS技术划分出4个生态环境建设功能区:生态景观区、平原农业区、山地牧业区和建设保护生态区。针对各功能区的特点,构建出4种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绿洲生态农用地利用模式;特色生态旅游型土地利用模式;集约节约型生态土地利用模式和保育型生态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以南召县为例进行河南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选择土壤侵蚀、酸雨、水环境污染、地质灾害、水资源胁迫、土壤沙化、土地承载力等7个方面,完成对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南召县自然地理特征与生态敏感性评价,将南召县划分为南召西部伏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南召低山丘陵区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鸭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3个生态功能区,进而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及引导作用,为南召生态县建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伟  赵冬青 《甘肃农业》2014,(20):44-46
探索太子山生态功能区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模式与路径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广河县GEF项目实践,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有效遏制了水土资源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为太子山生态功能区旱地生态保护与恢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以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现状及特点,从与城市边缘区协同发展的角度揭示农业种质展示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建设农业种质资源展示区的基本条件及其可行性,将农业展示区划分为禾草园、津果园、中药园、景观园和科普园,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为目的、以科普宣传和示范推广为手段,加强对适应天津地区生长和具有生态价值植物资源的引种与开发利用研究,以强科研、促发展为原则,使农业展示区在与海河园区的协调发展中发挥最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从海河园水体背景的分析入手,提出了海河园水体景观生态学设计原则及景观水体高效生态功能构建对策,研究成果对园区景观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校园文化氛围的展示,以及海河园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现场勘查、文献收集、调研以及结合相关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对绿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完善措施,旨在为海河教育园区未来绿地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增强绿地在维护校园环境生态功能,提高环境质量,塑造人文环境与营造景观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是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教育部直属高等教育示范区、天津市科技研发创新示范区。由于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的教学、办公建筑以及学生宿舍的大量建设,也造成了园区水质的恶化。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使污水资源化。通过调查海河园水资源背景,建立水系动态监测点,并通过各种治污、节水措施对水环境进行建设、调控、治理,提高园区的水体自我修复能力,使学校的水体系达到良性循环,使海河教育园成为具有较好的水生态环境的高等学府区。  相似文献   

15.
以植物群落的生态配置为切入点,运用生态学和植被学理论,在调查分析天津海河教育园现有植被重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构建功能稳定、景观独特、生态高效的绿化体系的建议。研究表明,以滨海地区乡土盐生植物为主,突出夏绿阔叶林特征,应是重建园区环境异质性绿化景观的主基调。该研究不仅为园区绿化体系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地区盐渍化土壤绿化体系的重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为例,探讨土壤生态系统保育及修复在盐碱地园林绿化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已建园区,要时时监控土壤盐分的动态变化,通过合理的灌溉方式防控土壤次生盐碱化;在未建园区,应用基于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综合改土技术、自然景观的土壤排盐系统,来减少土壤盐害,并通过土壤生态条件的空间变异来优化植被类型分布及景观格局,最终实现生态功能的可持续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上升到生态安全的层面.以人类生存安全和理想人居环境为目标,基于空间数据和统计资料,利用景观安全格局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包含基本保障格局-缓冲格局-最优格局3个级别的水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大气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和农田安全格局,叠加得到高明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明区建设用地扩展最优方案和生态功能分区.结果显示,并非生态安全格局水平越高,城乡发展模式越优,缓冲生态安全格局下的高明区建设用地扩展模式,最可能实现生态安全保护与城镇扩展的和谐发展.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明确了区域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为区域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王世宁  刘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61-11064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以任县为例,对区划目标、区划原则、生态功能区划的衔接、功能区划因子的选择、区划方法和区划结果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幸宏伟  龚翠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64-4666,4714
以重庆南温泉公园为研究对象,将该公园的八大功能区(即主入口景观设施区、主入口花园区、草坪花园区、河川散步设施区、活动景观设施区、自然花园区、VILLA设施区、树木保全区)作为8个调查样点,分别记为LG1、LG2、LG3、LG4、LG5、LG6、LG7、LG8,分别调查了8个样点的土壤pH,以及土壤硼元素、铜元素、锌元素、铁元素的丰缺水平。结果表明:各区域土壤pH≥7.5,呈中性或碱性;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含量较为丰富,而有效硼较为缺乏。并针对各区域实际情况,提出了对该地进行以土壤改良为基础的生态修复,以期为该植物园今后的植物配置、后期管理及土壤修复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融水县为研究对象,以207个行政村为研究单元,根据各类土地利用面积计算得各个村的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密度,根据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密度,把融水县分为高生态服务价值区、较高生态服务价值区、一般生态服务价值区、低生态服务价值区。分析了各类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区的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方向和对策,为融水县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