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芝麻病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是咸宁市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5310hm^2,主要病害有芝麻茎点枯病、芝麻枯萎病、芝麻青枯病、芝麻疫病等。1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1.1芝麻茎点枯病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茎枯病、黑根疯等。主要为害芝麻茎杆、根部及幼苗。苗期发病,病苗地上部萎蔫枯死,根部变褐死亡。茎部受害后,病茎初呈黄褐色水渍状斑点,并迅速发展,变成环绕状斑点,至晚期病斑呈黑褐色,以后茎杆中空、容易折断。根部受害后,主根、支根逐渐变成褐色,根皮层内形成大量黑色菌核,致使根枯死。该病病菌以菌核在种子、土壤和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在田间借风、雨、气流传播,主要从植株茎基部、根部及叶柄处侵入为害。  相似文献   

2.
龙梦玲 《广西植保》2007,20(4):24-25
玉米茎腐病主要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该病在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到腊熟期症状明显,发病从始见病叶到全株显症一般需7d左右,最快的仅3d,受害植株根茎内部组织腐烂坏死,中部表现有青枯(叶片自下而上突然萎蔫并迅速枯死,叶片呈灰色)、黄枯(叶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枯死)或青黄枯3种类型。玉米茎腐病20世纪初就有报道,是世界上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1],美国、加拿大、印度和南斯拉夫等国家发生较重[2]。自70年代以来,玉米茎腐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相继发生,并已成为玉米生产上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对玉米茎…  相似文献   

3.
柑桔蚁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富明 《植物保护》1989,15(6):53-53
息烽县是贵州省重要水果基地县之一,近年已种植柑桔苗100多万株。由于栽培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柑桔苗遭受白蚁及黄蚂蚁严重危害,柑桔幼树根颈及土层杂物覆盖的主干皮层被啃食,轻者长势削弱,重者叶片发黄,以至全株枯死。柑桔蚁害的发生期主要在5—9月,以7—8月为害最重,8—9月枯死现象严重。据调查,以定植过深,土面高过嫁接部位的幼树受害最严重;定植深度合理,植株露根亮颈者不遭蚁害。定植后1—3年的幼树受害株率一般达5—10%左右,枯死率达3—5%,严重者受害株率高达15—20%,枯死率达5—10%。定植后5—6年以  相似文献   

4.
赤瘤筒天牛是大理梨树上的主要蛀干害虫。在大理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条蛀道中越冬。该虫主要危害梨树当年生新梢,并由新梢蛀至大枝或主干而造成大枝或整株幼树枯死。及时剪除枯梢烧毁,可获得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王力  王光辉  李宗 《广西植保》2003,16(4):18-19
当年栽培的芦笋发病较轻 ,病害亦少 ,基本不用药剂防治 ,而栽培老区病害较重 ,主要有褐斑病、茎枯病、根腐病、紫纹羽病等病害发生 ;现就生产中芦笋病害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作简要介绍。1 褐斑病 Cerccsporq asparagi  该病在我国发生较普遍 ,但为害较轻 ,其危害程度不及茎枯病。主要症状为 :病斑发生在茎秆、分枝及拟叶上 ,典型的病斑边缘红褐色或紫红褐色 ,中央淡褐色。在潮湿条件下 ,病斑表面生有灰黑色霉层 ,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 ,病斑逐渐扩展呈不规则形 ,严重时分枝枯黄 ,拟叶提早脱落 ,病株早衰。  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该病发生 ,…  相似文献   

6.
法国豆炭腐病 ( Bean charcoal rot)主要由真菌侵害引起 ,在苗期发生特别严重 ,连作地重于轮作地 ,主要为害茎基部 ,初时茎基部褪绿、组织腐烂、呈现不规则灰褐色斑 ,逐渐变暗黑色 ,豆株叶片出现失水状萎蔫 ,最后病斑绕茎基 1圈整株枯死。成豆株也有发生此病害 ,但较轻。炭腐病为害 ,造成缺苗 ,严重的直接威胁着法国豆的生产。菜农多是在豆株出现严重枯萎时 ,才匆匆喷施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 ,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办法 ,取得的防效甚微。本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总结出该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并在卖酒乡党州村的法国豆地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该…  相似文献   

7.
李丽云 《植物医生》2001,14(5):31-31
都匀市位于贵州南部 ,柑桔是都匀市的主要果树 ,目前有柑桔园333hm2,其15~20年生柑桔园100hm2左右。柑桔矢尖蚧是都匀市柑桔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无论是老柑桔园或新上山的幼树 ,都被为害 ,受害重的柑桔园被害株率达100% ,该虫常与柑桔炭疽病混合发生 ,造成树势衰弱 ,枝叶枯死 ,果实被害后僵化不着色 ,严重影响鲜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 ,严重时造成植株枯死。为了摸清该虫在都匀地区的发生规律 ,笔者进行了多年的系统调查 ,同时进行了防治试验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发生特点都匀地区年发生2~3代 ,世代重叠 ,多以第2代成…  相似文献   

8.
为害作物 :芝麻为害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 ,但以成株发病较多。病苗变褐枯死似猝倒病。成株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萎蔫 ,叶缘内卷 ,逐渐变褐干枯。严重病株茎基部红褐色 ,根部褐色 ,全株枯死。感病轻或较迟的植株 ,主要为半边根系和相应的茎杆一侧出现红褐色干枯条斑 ,受病一侧的叶片变黄萎蔫 ,故称“半边黄”。在潮湿的情况下 ,病部长出一层粉红色粘质粉状物 ,剖茎可见木质瘦小 ,早枯易裂 ,种子瘦瘪病原菌形态特征 :该菌仅侵染芝麻 ,病斑上粉红色霉层为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分生孢子有两种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透明 ,3~ 5个分隔 …  相似文献   

9.
芝麻茎点枯病又叫黑根病、黑秆病、茎腐病等,是芝麻上为害最严重的病害。1994年以来,芝麻茎点枯病对方城县的芝麻造成了严重为害,发病率一般为8.7%~25.2%,严重的高达76.8%,病株株高降低6.2%~19.5%,蒴果数减少8.7%~36.5%,千...  相似文献   

10.
芦笋茎枯病是东山县芦笋的1种主要侵染性病害。该病较轻的地块缺株减产,较重的地块,株病率69.2%~76.8%,严重地块株病率可达85.6%以上,死株达28.6%,普遍减产5~6成,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因此,为减轻和杜绝芦笋茎枯病侵害蔓延,减少损失,1997年以来,笔者在东山进行以芦笋茎枯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的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研究与综防示范,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 症状与病原该病全年发生,但以春季重,秋季和冬季较轻。初发病时,母茎和茎的分枝出现水渍状古铜色或褐色的病斑,中后期病斑中央灰色或褐色,凹陷,…  相似文献   

11.
毛竹枯梢病Ceratosphaeriaphyllostavhychs是毛竹毁灭性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其病原菌可侵染当年新竹的嫩枝和侧枝,引起枝枯、梢枯甚至全株枯死。发生严重时,致使竹林大面积枯死,状如火烧,造成毁竹荒山,影响竹林的生长和发展,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我省毛竹枯梢病的发生情况及治理措施介绍如下。1毛竹枯梢病发生情况毛竹枯梢病是我省70年代在兴国、分宜、宜春等县(市)调查发现。1982年发病面积达1019.5hm2,分布于6个地(市)18个县(市、区)。由于防治不及时,到1991年发病面积猛增到10041.ghm…  相似文献   

12.
由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引起的茎陷点病,是世界上许多柑桔生产国家如巴西、澳大利亚、日本和秘鲁等的重要柑桔病害,该病主要为害敏感的柑桔品种,与所用砧木无关。枸头橙(Citrus aurantium)是浙江黄岩桔区特有的砧木种,具有许多优良的栽培特点。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它用作甜橙的砧木时,耐苗黄型衰退病。作者研究发现它对茎陷点病非常敏感,被害严重。1986年以来,作者对枸头橙茎陷点病的发生、茎陷点病对枸头橙植株的树势、产量和果型等的影响、病原病毒的鉴定以及致病力的测定等进行了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菌核病为害豌豆,从苗期至结荚期都有发生,以花期下部叶退青时发病最盛。为害叶、茎,以茎部受害最重。植株感病后,由下至上发黄枯死。病菌最初侵害近地面的茎和叶柄处,病斑先  相似文献   

14.
我国芦笋茎枯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琪明 《植物保护》1991,17(1):30-32
芦笋(石刁柏)茎枯病,又称芦笋茎腐病,是芦笋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在美国、日本、印度、朝鲜、巴西等国都有发生,并趋严重。国内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江苏、上海、安徽、湖北、四川、陕西、河南、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已成为阻碍芦笋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国内各省市的芦笋生产基地该病日渐严重,本文试就我国芦笋茎枯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一.病原菌研究 1.病菌种类鉴定 各地的研究结果均表明,我国芦笋茎枯  相似文献   

15.
中华猕猴桃透翅蛾的形态及为害特点罗明(广东河源市农牧渔业局,517000)透翅蛾为害中华猕猴桃茎蔓,造成新梢短截枯死,枝干被害成百孔干疮,长势逐渐衰弱,严重者侧枝干枯,甚至全株枯死。由于中华猕猴桃株与株之间,枝蔓相互交叉生长,幼虫的转蛀也将传播病害。...  相似文献   

16.
芦笋茎枯病的研究Ⅰ,症状,侵染期及侵菌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芦笋(又称石刁柏)茎枯病(Phoma、asparagi、Sace)是芦笋上的重要病害,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芦笋已受到严重为害,1981年巴西栽培作物研究中心种植的0.4公顷芦笋,受害株达80%以上,现在病害已扩展到中部(Reifschneider、F、J、B,1983、)。目前上海、浙江、广西等省该病发生也较为普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对芦笋  相似文献   

17.
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植株地上部枝叶入药,具有清热、散风发汗、清头目、利咽喉等功效。蒙城县种植面积2.5万~3万亩。薄荷茎枯病又称死棵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5~10月为害薄荷。初发于茎部或茎基部,先为褐色病斑,其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枯死。2003年全县发病面积达800  相似文献   

18.
蒋军喜 《江西植保》2003,26(1):48-48
柑桔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又称黄梢病,是我省近年来发病地区不断增加、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的一种检疫性病害。此病对柑桔生产的危害极大,幼龄树发病后一般在1~2年内死亡,成年树发病后则在3~5年内枯死或丧失结果能力。以下对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及防治作简要介绍。 1 为害症状 黄龙病最初表现为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黄梢,俗称“鸡头黄”或“插金花”,以后黄梢数量不断增多直至整株黄化枯死。黄梢上的叶片既可以是大面积均匀一致的黄化,也可以是黄绿相间的斑驳,至秋末病叶则陆续脱落。翌春,病梢抽芽早且多,长出的新梢短而纤细…  相似文献   

19.
芦笋茎枯病在我国许多省均有发生,我省10个地、市也普遍发生,为害严重,是当前引起芦笋减产的主要原因。为了维护国家和笋农的经济利益,近几年来我们对芦笋茎枯病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不同柑桔品种对柑桔溃疡病抗病能力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柑桔溃疡病为国内外检疫对象,危害柑桔苗木、幼树和成年树的叶片、果实、树梢等,引起落叶、落果、枯梢、削弱树势,是柑橘的重要病害.不同的柑桔品种对该病的抗病性差异程度较大,为了明确不同种类的柑桔品种对该病的抗病性,我们进行了柑桔不同品种对其抗性能力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