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配合“九五”期间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项农业重大技术”之一——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技术在我省快速实施,吉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站于5月11日在前郭县红旗农场组织召开了水稻机械抛秧和水稻机械插秧深施化肥技术推广现场会,全省5个水稻生产重点地区的农机(农业)局长、科教  相似文献   

2.
1995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全省水稻稀植机插深施肥现场会精神,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强力推广水稻稀植机插深施肥技术,多年来收到了低投人、高产出、大面积增效的可喜成果,实现了水稻生产技术的变革,促进了水稻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1996年全县推广水稻稀植机插深施肥面积3.2万亩,  相似文献   

3.
资讯动态     
《现代农业装备》2016,(4):71-74
2016年广东全省农机化工作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现场会在雷州召开
  2016年8月15日,广东省农业厅在湛江雷州举办全省农机化工作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现场会。
  当天上午,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现场会在雷州市的东西洋连片水稻生产基地召开,围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各作业环节,演示了育秧、机耕、播种(机插和直播)、无人机植保、秸秆还田、稻谷烘干等农机化环节。共有10多家企业和农机合作社组织30多台(套)的先进机具进行了作业演示,吸引了周边农民、种粮大户等的观看。代表还冒雨参观了水稻集约化育秧中心、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先进稻谷烘干生产线。  相似文献   

4.
本期视点浙江省农机管理站长会议在义乌召开2-2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插秧现场会在诸暨召开5-2茅临生副省长在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插秧现场会上的讲话5-3注重农机农艺配套努力突破机插瓶颈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5-5项目推动示范带动加快推进水稻机械化插秧5-6综述专论农机管理  相似文献   

5.
各地·动态     
<正>全国水稻钵苗机插现场会召开近期,农业部在江苏省扬州市组织召开了全国水稻钵苗机插现场会。会议认为,推广水稻钵苗机插技术解决季节矛盾、实现周年高产;体现绿色理念、实现增产增效;推进规模化种植、实现机械化生产。近年来,在南方单季稻区的江苏、安徽、四川、湖北等地,双季稻区的江西、湖南等地,以及东北稻区的黑龙江、吉林等地,相继开展水稻钵苗机插试验示范,年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从八十年代起,开始推广旱育壮秧技术,到1995年,全省90%水稻面积实现稀植化。“八五”期间又积极引进和推广了水稻抛秧栽培技术,1993年至1995年三年累计推广了165万亩,今年可望达到230万亩。  相似文献   

7.
2000年4月12日 ,乐山市农机局在峨眉山市罗目镇组织召开了水稻机械抛秧现场会。乐山市副市长李盛根及有关领导干部和当地农民群众700多人参加了现场会。现场会上 ,五名机手背着抛秧机在田埂上来回走动抛秧 ,不到二十分钟 ,就完成了两亩田的抛秧示范。参观现场会的干部群众看到秧苗较均匀地抛入田中 ,立苗率达80 %以上 ,而且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 ,机手不用下田 ,穿着皮鞋就能快速地完成抛秧 ,都赞不绝口。有的农民群众当场向农机部门表达了购买抛秧机的愿望。现场会上 ,乐山市副市长李盛根说 :农机部门推广机械抛秧等农机新技…  相似文献   

8.
农机动态     
5月22日,都匀市甘塘镇战斗村公路两旁的田野上,彩旗飘扬,公路上方横挂着一幅“贵州省农机化综合示范现场会”的红布标,全省农机化综合示范现场会在这里举行。 这次全省农机化综合示范现场会展示了:1.村级机耕服务队机耕作业;2.机械抽水灌溉;3.气流抛秧机和自走式水稻钵苗行栽机抛秧演示;4.泰山304A型四轮驱动拖  相似文献   

9.
2000年四川省农机双抢示范现场会于5月16日在双流县召开。省委常委陈文光、省人大副主任孟俊修、省政协副主席曾平江等省级有关部门领导在省农机局母世杰局长、姜庆芳副局长、刁学锋副局长的陪同下莅临现场 ,各级农机部门人员以及当地干部、群众近千人参观了现场会。此次现场会着重展示了全省乃至全国的一批最新的机械化抛秧、机械化收割、机械化秸秆还田及耕整地的配套技术在农业“双抢”中显身手、展威风的场面 ,充分体现了四川农机化将在西部大开发和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机械化抛秧技术。水稻抛栽技术…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10月23日在江苏召开了全国跨区机收水稻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会。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农机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中央、江苏新闻媒体等单位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参观了无锡市宜兴丰义从水稻选种→育秧(机播盘育秧、机播软盘育秧、机播衬纸育秧、双膜育秧和砻糠育秧)→栽插(机插、机直播和机抛秧)→收割→烘干→精米加工→包装等水  相似文献   

11.
五月的田野,风和日丽,清新明朗。拂面的轻风送来阵阵沁人心脾的麦香,在这四溢弥散的清香中,我们尽情地体味着收获的喜悦。 2001年 5月 14日这一天,我们迎来了全省农机“双抢”作业现场会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五虹乡同心村的召开。   田野上,麦浪滚滚,机声隆隆,举目远望,各式机具展示着它们的风采与魅力,一幅如火如荼,生机勃勃的“双抢”画面尽收眼底。此次现场会展示了全省乃至全国一批最新的机械化抛秧、机械化秸杆还田、机械化收割、机械化旱作农业以及粮食干燥设备等先进农业机械技术和机具。   ——机械化抛秧技术。水稻抛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黑龙江省水稻稀植机插深施肥技术的推广情况;同时针对全省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该项技术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械化插秧增产的三大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比水稻传统人工种植和抛秧亩增稻谷40kg左右,忻城县农机推广站2007年示范推广对比试验表明,早稻机插比人工抛秧亩增稻谷42kg,晚稻机插比人工插秧亩增稻谷38kg.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迎接西部大开发 ,加快资阳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 ,2000年4月21日地区行署在安岳县龙台镇中坝村召开了资阳地区机械化抛秧现场会。现场会重点演示推广的抛秧机是安岳县农机局和农机技术推广站改进研制的QLPY—15型气流式抛秧机、种子摆播器。表演时 ,20多台抛秧机将秧苗像健球一样齐向田间抛去 ,喷出的秧苗像绿色小人挺立田中。陈副专员在机手旁边询问抛秧机性能 ,边称赞机械化抛秧技术很成功 ,边向抛秧机进风口用手抛秧苗 ;当走在摆播器面前 ,听一位农民讲道一季赚了上千元时 ,陈副专员说 :这种机具很简单、实用、很值…  相似文献   

15.
2000年4月17日 ,珙县县委、县府在洛亥镇鹅塘村组织召开了气流式机械抛秧现场会 ,宜宾市农机局局长肖健全、县涉农部门负责同志及乡镇分管农业领导、农机和农技站长近100人参加了现场会。在抛秧现场 ,县农机技术人员介绍了气流式抛秧机械的操作方法 ,县农技站站长讲解了抛秧的注意事项。5台机具同时作业 ,15分钟就抛完了近3亩的面积。据测算 ,气流式抛秧效率是人工抛秧的4倍 ,栽秧的40倍 ,而且比手上抛秧更均匀 ,入土直立性更好。通过现场会 ,大家都接受了该项技术 ,并将组织推广珙县县委、县府组织召开气流式机械抛秧现场…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省水稻插秧、抛秧机械化作业效率和水平,提高江西省的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2002年4月22日,由鹰潭市、贵溪市精心组织召开了江西省水稻机械化插秧、抛秧示范现场会,并专门从厂家聘请了技术人员精心指导、现场示范。会上展示了江苏省东洋4行插秧机、东方红牌背负式抛秧机。利用东方红牌背负式抛秧机进行抛秧作业,每小时可抛秧0.23公顷,秧苗最远抛射距离为15米,抛射高度达3米,且秧苗成活率高,抗病、抗倒伏、抗低温能力强,返青块,一般较人工插秧提前5~7天成熟。在现场观看展示会的农户们都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京山县农机局全力推广水稻机插和油菜机械直播新技术应用。在水稻机插秧推广上,形成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部门配合、农民实施、市场运作"的成熟推广模式。在油菜机械直播技术推广上,形成了"以点带面、以村带镇、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良好格局。(1)抓示范带动。一是现场会示范。自2005年以来,我们召开水稻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械直播现场会近30余  相似文献   

18.
由内蒙古农机局主办,哲盟农机局、科左后旗农机局承办的全区水稻机械抛秧技术现场会于5月23日在科左后旗甘旗卡镇召开。自治区农机局、东四盟的十九个旗县(市)、中国农业大学以及部分机械生产厂家参加了现场会。此次会议是科左后旗被列为全国百家水稻机械化试点旗县后第一次重要会议。会上,科左后旗副旗长包成武同志向大会介绍了自1996年引进水稻抛秧新技术取得的成功经验。本旗水稻抛秧技术的引进,有效解决了水稻生产中育秧、移栽两大生产环节的难题。实践证明,机械抛秧具有省种、省工、省时,减少病虫害、减轻劳动强度,比人工插秧…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械化栽植是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关键.4月25日,台州市路桥区农林局在金清镇下梁村召开了早稻机插现场会.区农机总站所购的洋马RR6高速插秧机在下梁村周边村试插了8 hm2早稻.现场会后,附近农民纷纷预订晚稻机插面积及落实明年的机插打算,现场会足以证明农民对水稻机插的信任及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我代表台湾永恒兴机具厂有限公司向福建省育秧机械化现场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祝祖国大陆水稻抛秧推广成功!感谢到会全体领导对海峡两岸农机技术交流的支持。由于中央农业部的重视、关心,由于在座各位领导的大力协助,现在海峡两岸农机交流工作已经有了良好开端,并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