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大利是位于地中海中的一半岛国家.北部紧临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纵贯整个半岛,整个国家以浅山丘陵为主,气候属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果树在意大利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栽培的果树有葡萄、苹果、桃、梨和亚热带果树柑桔、橄榄等。苹果是意大利第二大果树树种,占整个意大利果树产量的10%左右,是世界上苹果十大生产国之一。本文就意大利苹果产业的概况和主要生产区的情况做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2019年,苹果卖价创新高,给消费者上了生动的一课,不好好赚钱,苹果都吃不起啦!同时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商机,苹果种植队伍今年又会壮大不少。想要种植苹果赚钱,苹果种苗安全是优质生产的关键。开展果树苗木脱毒工作是水果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果业发展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开展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3.
《果树学报》2012,(2):176
<正>《苹果栽培学》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原所长、《果树学报》原主编、我国著名的果树学家王宇霖研究员在总结我国苹果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近一二十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大量有关苹果栽培研究的文献编写而成的,2011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它是一本理论密切结合生产实际的苹果栽培全书。全书共计18章,前5章详细阐述了当今世界苹果产业的现状、苹果的种质资源、主要栽培品种、苹果生物特  相似文献   

4.
推广优良果树矮化砧振兴山西果树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山西的生态环境与果树矮化砧资源山西地处我国西北黄土高原 ,海拔高 ,土层厚 ,气候温和 ,日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降水较少 ,对于苹果、梨的栽培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山西所产苹果和梨曾多次获得国家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 ,已确定为我国优质苹果产业带。矮化密植栽培是  相似文献   

5.
《北方果树》2020,(1):I0019-I0019
1969年出生,硕士,研究员。1991年毕业,同年分配到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工作至今。2010年获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苹果研究室副主任、果树产业技术体系辽宁创新团队栽培技术研究岗位专家。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果树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侧重果树整形修剪、果实品质生理、砧穗组合、矮化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长期在生产一线指导果树生产。  相似文献   

6.
基于发展果品业的影响之下,苹果业也变成了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为此,阐述了苹果果树的栽培技术措施以及苹果果树栽培技术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果树学报》2006,23(5):723-723
由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主办,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承办的“全国苹果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研讨会”于2006年8月5~7日在河北昌黎召开。来自我国北方苹果产区的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11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5日上午的开幕式,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张新忠研究员主持,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刘凤之研究员致开幕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慧军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8.
《落叶果树》2019,(4):26-26
2019年6月13日,山东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果树脱毒种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烟台市莱山区召开,其旨在整合全国先进的果树脱毒组织资源,制定科学的脱毒组培苗木生产技术规程,规范果树脱毒组培苗木繁育过程,实现标准化果树脱毒组培苗木生产,由此推动中国苹果、甜樱桃等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辽宁省苹果、梨和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辽宁省果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该省果树产业发展的对策主要是优化品种结构和推广新型栽培模式,实行高标准建园、省力化栽培,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对果树产业的定位问题 果树产业是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品的消费量和加工品消费量也在随之提高,这是生活质量提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但是现在的市场和消费统计数据大多是反映了城市状况,广大的农村市场考虑的还不够。8亿农民是个大市场,一旦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大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果树产业还会有一个大的飞跃。随着城镇建设,观赏果树受到广泛重视,是一个新的产业点。 果树产业是一个生态产业。果树业与林业有近似的生态效益,但是跟不上林业的综合效益,如山东的林业,经济林含量…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全国苹果科研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8-11日在辽宁兴城市召开。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170余名苹果科技工作者(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30  相似文献   

12.
刘志 《北方果树》2009,(1):57-57
辽宁省果树品种区域化格局基本形成,果品生产的地域特色越来越明显,集约化的规模经营和合作经营组织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果品生产的技术进步和质量升级。为加大现代果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精品果业栽培技术标准化,《北方果树》编辑部受辽宁省果蚕管理总站、国家现代苹果产业研发中心“熊岳苹果综合试验站”的委托.于2008年12月8-11日承办“现代果业栽培技术”技术骨干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因培训内容丰富、授课专家档次高、农民典型介绍代表省内外不同地区,因此有来自黑龙江、山东、河北、四川、  相似文献   

13.
《果农之友》2006,(9):26-26
由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主办.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承办的“全国苹果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研讨会”于2006年8月5日~7日在河北昌黎召开。来自我国北方苹果产区的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11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5日上午的开幕式,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张新忠研究员主持.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刘凤之研究员致开幕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慧军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韩振海教授分别致词表示祝贺。河北省果树学会理事长、河北省林业局副局长葛会波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马宝煜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沈贵银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教授分别作了“河北省苹果产业现状与十一五规划”.“质量优先模式下苹果栽培技术该如何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我国苹果生产和科研的几点建议”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4.
《北方果树》2015,(2):2
<正>刘志博士,1968年3月出生,辽宁建平人。现任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苹果研究室主任。1990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进修班;2009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熊岳综合试验站站长、辽宁省苹果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助理、辽宁省自然科学研究农业科研系列高级评委会评审专家、辽宁省农业  相似文献   

15.
《果农之友》2005,(11):25-25
由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主办,辽宁省果蚕技术指导总站承办,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协办的“全国苹果科技发展暨辽宁苹果产业振兴战略研讨会”于2005年9月21~23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来自全国主要苹果产区(山东、陕西、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北京、甘肃  相似文献   

16.
宣景宏  吕德国 《北方果树》2011,(5):51+53-51,53
苹果是辽宁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和产值最高的果树栽培树种,2010年全省苹果面积24.33万hm2,产量200万t,产值近50亿元。近期,笔者对全省苹果种苗部分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后认为,辽宁苹果产业的迅猛发展助推了苹果种苗市场的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果树产业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经过几代果树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果树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果树产业技术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果树产业技术发展做一个较为系统的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热、水资源充足,适宜多种果树生长和栽培.目前全省栽培的果树树种达56个。尤其是黄河故道地区,可以生产出高档优质梨和早中熟苹果,也是酿造葡萄和黄桃栽培的适宜区,可以为加工葡萄酒(汁)、桃罐头、梨汁、苹果汁提供丰富的原料。水果产业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扶持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9.
海城市是鞍山地区的重点果产区。果树栽葡面积26.4万亩。拥有苹果、梨、山楂、萄培、桃、李、杏等果树796.3万株。是东部山区致富的重要产业。1983年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和不断完善,多数乡、村采用了“以树定产、以产定值、以值承包、按人平均分配”的承包办法。这种办法虽然满足了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果树产业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经过几代果树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果树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果树产业技术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果树产业技术发展做一个较为系统的回顾总结,在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院士的关心和支持下,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诚邀我国果树界一批知名专家,组织编写了《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套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