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8):2758-2767
为探讨开花过程雌、雄蕊成熟期及育性对引种泡核桃结实的影响,以环江县思恩镇引种的两个泡核桃品种‘云新14号’和‘漾濞大泡’为试材,观测两者雌、雄花开花动态和雌花落花情况,测定雄花花粉活力和雌花柱头可授性,并对后者雌花落花胚珠发育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1)两个引种泡核桃品种花芽能正常生长萌动形成花序,群体花期均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持续14~16 d,雌、雄花开花进程正常,开花类型均接近同时型,且散粉期与柱头可授期重叠8 d,可相互授粉。(2)两个品种雄花不同开花期花粉活力差异显著,自即将散粉期起花粉活力就达60%以上,散粉盛期花粉活力最高,分别高达91.74%和94.69%;雌花不同发育期柱头可授性不同,其中‘云新14号’柱头为"八"型期时,可授性最强,‘漾濞大泡’柱头为反卷期时,可授性最强,为最佳授粉期。(3)‘云新14号’和‘漾濞大泡’雌花在整个花期都存在落花现象,累计落花率分别高达99.58%和84.90%,‘云新14号’分别在盛花期和末花期出现落花大、小高峰期,而‘漾濞大泡’则分别在末花期和初花期出现落花大、小高峰期。(4)‘漾濞大泡’脱落的雌花胚珠萎缩败育,而正常的雌花胚珠呈明显的膨大生长。综上表明,落花是两个品种结实率低、果实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大量落花与胚珠萎缩败育有关,后续有必要针对落花问题系统开展自花授粉、品种间授粉、落花机理及人工调节保花促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肉果秤锤树不同开花散粉时期(1~11 d)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过氧化物酶法快速测定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试验结果表明:肉果秤锤树花粉在开花散粉后的1~11 d均具活力,花粉活力最佳时间段为花后4~7 d (花粉活力均保持在80%以上),其中第4天花粉活力最高,为85.57%;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1~4 d逐渐增强,且花后4~8 d的柱头可授性达到最强,随后柱头可授性逐渐降低。肉果秤锤树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的最佳时间之间有很大程度重合,建议在开花4~8 d进行花粉采集和授粉工作,可提高其授粉成功率和结实率。本研究可以为肉果秤锤树野生资源保护与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韩怡  巢建国  谷巍  张莹  孙亚昕 《种子》2012,31(9):37-40
目的:研究太子参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花粉贮藏。方法:采用离体萌发法、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并检测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的活力。结果:离体萌发法适用于太子参花粉活力测定,最适培养基为0.04%硼酸+15%蔗糖+11%聚乙二醇,萌发率达92.44%;太子参花药开裂期柱头可授性较强;花粉的短期保存以4℃效果较好,长期保存以-80℃效果最佳。结论:在进行杂交授粉时,应选花药开裂期的花粉,对开花第2天的柱头进行人工授粉,本研究为太子参的良种选育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蝴蝶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喻兰  李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1):54-58
蝴蝶兰花粉和柱头具有较高的活性,是确保其杂交成功的关键。为获得蝴蝶兰人工授粉的最佳时间参数,通过电镜扫描和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对蝴蝶兰品种‘天香公主’的花粉活力进行研究,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蝴蝶兰花粉块随着开放时间的延长,体积减小,颜色加深,质地变硬,活力减弱。TTC染色法检测表明,花粉活力率(染色率)大小为:开放1 天<花蕾期<花蕾展开期。柱头可授性测定显示,蝴蝶兰开花10~30 天内进行人工杂交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其中10~15天授粉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绿肉饼’兜兰为试验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花粉块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花粉块可分为两半,表面光滑呈现紧密网状结构。为获得‘绿肉饼’人工授粉最佳时间,采用TTC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进行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的研究。TTC染色法结果表明,‘绿肉饼’的花粉活力呈现从弱到强再到弱的趋势,其中开花15~20 d的花粉活力最大,授粉率较高;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结果表明,‘绿肉饼’的柱头可授性随开花时间先弱后强再变弱,其中开花10~20 d的柱头可授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万寿菊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造成万寿菊雄性不育系结实率低的原因,对万寿菊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进行了研究。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研究万寿菊自交系V-01花粉萌发适宜温度、花粉活力日变化和适宜贮存条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万寿菊雄性不育系S-261、S-17-06-29、S-0191不育株柱头的可授性;水溶性苯胺蓝染色法检测花粉在柱头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1)万寿菊V-01适宜萌发温度介于25~30℃之间;V-01花粉活力日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11-13时采集的花粉萌发率最高;4℃干燥贮存是最适宜的花粉贮存条件。(2)万寿菊柱头形态呈‘γ’状时有可授性,可授性可持续3天。(3)万寿菊花粉授粉到柱头上1 h内即可萌发,授粉后2 h,花粉细胞达到花粉管内。  相似文献   

7.
采用TTC染色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测定蒲公英的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并对开花持续时间进行观测以便为蒲公英生殖特性研究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蒲公英花期持续时间为5~7 d,开花时间一般在每天的07:30~15:00.蒲公英花粉生活力试验结果显示,蕾期蒲公英花粉生活力为11.0%,开花后1~2d内的生活力为98.0%,3~4d生活力为89.5%,5~7 d生活力为81.7%;柱头可授性试验结果表明,蕾期柱头基本不具可授性,开花后4 h左右蒲公英柱头可授性达到最高,为96%;在同一天中,11:00~13:00柱头可授性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达95%以上.因此,在开花当天或3 d内的中午至下午进行人工授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观察,采用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花粉-胚珠比等方法,对黄蜀葵的花部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蜀葵花为两性花,单花开花期为1d,每棵开花历时70 d左右,花粉-胚珠比为83.74±12.956 9,表明其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自交.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初期最强.花朵即将开放与开花初期花粉活力最高、最强,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1):3737-3743
小黄金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f. flavicarpa)杂交结实率不高。本研究以小黄金西番莲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为提高其杂交结实率提供依据。分别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花粉离体培养法对柱头可授性和花粉萌发率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状态下柱头的可授性和花粉萌发最适的蔗糖、硼酸浓度。结果表明:(1)个不同状态(花苞期,萼片分离期,花瓣分离期,半开放期,完全开放期)下的柱头均具备可授性。(2)不同蔗糖、硼酸浓度对花粉萌发具有显著性影响,低浓度促进其萌发,高浓度则起到抑制作用,最适蔗糖浓度为20%,硼酸浓度为0.06%。(3)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对花粉萌发率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提高小黄金西番莲坐果率,加快杂交育种进程及促进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葛(Pueraria montana (Willd.) Ohwi)自然结实率不高,为了找到可靠的进行科学人工育种方法,本研究以葛为研究对象,采用I2-KI法、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对葛花粉活力进行测定,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1)葛的花粉活力在开花前1 d最高,且此时花粉活性最强,开花后随散粉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在开花后2~5 d有一个花粉活力较稳定的时期;(2)葛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第1天最强,此后可授性下降并迅速在第5天不再具有可授性。本研究通过对葛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进行研究,明确了葛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最强的时间,推导出葛的最佳授粉方法是:采集开花前1 d的花粉对开花后第1天的柱头进行人工授粉,为进一步对葛进行科学人工育种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测狭瓣辣木和多油辣木改良种PKM-1开花散粉时期花部形态、花粉萌发率和柱头可授性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琼脂培养基萌发法测定花粉萌发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合田间花部性状随着时间变化的实际观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狭瓣辣木花朵开花之初,花药即完全打开并开始大量散粉,柱头直立,高于雄蕊;花朵开放后,柱头直立不变,高度逐渐低于雄蕊。PKM-1花朵开花之初,花药微微闭合,2 h后完全打开并开始大量散粉,柱头微微弯曲,高度低于雄蕊;花朵开放后,柱头逐渐弯曲,高度逐渐高于雄蕊。狭瓣辣木花粉萌发率在开花第2天达到最大值77%,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KM-1花粉萌发率在开花第1天达到最大值69%,之后迅速降低;狭瓣辣木和PKM-1柱头可授性均呈上升趋势,二者在开花第3天柱头可授性最强。在开花第1天,狭瓣辣木柱头具有微弱活性,而PKM-1柱头没有活性。在自然授粉条件下,狭瓣辣木花期柱头形态不利于其杂交授粉;在开花第2天采集花粉,在开花第3天柱头可授性最强时人工授粉,可以提高狭瓣辣木结实率和杂交成功率。本研究对于制定辣木杂交育种措施、提高辣木人工授粉效率和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工辅助授粉是猕猴桃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保障之一,而花粉质量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限制因素。本研究以不同电商平台销售的猕猴桃花粉为材料,基于正交试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TTC法测定猕猴桃花粉活力的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萌发率、授果率与花粉活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电商销售的花粉在花粉数量、花粉活力、萌发率及坐果率上均存在较大差异;TTC法检验猕猴桃花粉活力的最佳条件为TTC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分别为0.7%、30℃、25 min;花粉萌发最佳条件为0.2%硼酸、15%蔗糖;在猕猴桃人工授粉过程中,花粉萌发率与坐果率的相关性最高,而花粉活力与萌发率并非完全一致;部分电商平台销售花粉的花粉活力低、坐果率低。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涉及农业生产的相关产品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牡丹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不同牡丹种与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的花粉采集时期并快速准确测定花粉萌发率,筛选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保证育种过程中提供活力旺盛的父本花粉,为牡丹育种的成功打下基础。对3个野生牡丹种和3个栽培牡丹品种花粉萌发特性进行了对比,筛选适宜浓度的硼酸蔗糖培养液,确定适宜的花粉采集时期和花粉培养时间。野生牡丹和栽培牡丹花粉培养适宜的液体培养基均为50mg/kg硼酸+10%蔗糖;3个野生牡丹种绽口期采集的花粉萌发率最高达90%,适宜统计的培养时间为8h,3个栽培牡丹品种以花朵初开期花粉萌发率最高,达70%-75%,适宜统计的培养时间为16h。野生牡丹和栽培牡丹花粉适宜的培养液一致,但花粉适宜的采集时期、培养时间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番石榴最佳花粉采集期、授粉期及去雄期,以番石榴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筛选最优培养基配方,进而测定不同保存时间及不同开放状态的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结果显示,培养基组分对番石榴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为糖>硼酸>氯化钙,最佳处理组合为150 g/L蔗糖+0 g/L硼酸+0.3 g/L氯化钙,其花粉生活力为91.9%。花粉生活力随保存时间延长而降低,新鲜采摘的番石榴花粉生活力为89.69%,保存96 h的花粉生活力为0%。番石榴花在时期Ⅲ(花苞完全裂开、萼片脱落)花粉生活力最高,时期Ⅳ(花瓣展开)柱头可授性最强;另外,时期Ⅰ和Ⅱ的花粉囊并未打开,柱头上未附着花粉且花粉生活力较低。因此,番石榴花的最佳授粉期为时期Ⅳ,最佳花粉采集期为时期Ⅲ,最佳去雄期为时期Ⅰ和Ⅱ。  相似文献   

15.
枣树不同杂交组合花粉萌发情况的荧光显微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冬枣和雄性不育3号为母本,大叶无核枣等品种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授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工授粉后柱头上花粉的黏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授粉组合之间有花粉黏附柱头比率、单柱头平均花粉数、有萌发花粉的柱头比率和单柱头平均花粉萌发率差异显著。经不同品种授粉后,冬枣有花粉黏附柱头比率和有萌发花粉的柱头比率之间,及单柱头平均花粉数和单柱头平均花粉萌发率之间无相关性。冬枣×大叶无核枣、冬枣×无核小枣和冬枣×苹果枣三个组合的花粉萌发率高且花粉管更容易深入花柱,是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6.
张超 《中国种业》2020,(11):81-85
本试验以不同品种大花萱草为试材,研究了其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和结实状况。结果表明:大花萱草自交亲和性很低,杂交亲和性也普遍偏低。在17个杂交组合中,金娃娃与不同品种的杂交坐果率相对较高,其中金娃娃♀?红运♂坐果率最高,为27.9%;其次是黄绣客,红运最低。不同授粉方法对大花萱草杂交亲和性影响效果为:2g/L赤霉素 > 2g/L NaCl >4g/L赤霉素>切割柱头>蕾期授粉>1g/L赤霉素>常规授粉。大花萱草结实率的高低与父本的花粉活力、母本柱头可授性、花粉管萌发生长状态及胚败育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红丁香的花部特征观测、花粉形态扫描、花粉-胚珠比测定、柱头可授性测定、杂交指数判定及人工授粉实验,研究了红丁香的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红丁香花期为5月底至6月初,单花花期5~6d;单花干柱头缩入式雌雄异位,长椭圆形、网脊光滑。雄蕊2~3枚,贴壁生长,花粉三孔沟;红丁香的花粉活力在开花第1天最高,之后逐渐降低,第5天活力丧失;柱头可授性先上升后下降,第4天达到顶峰;杂交指数(OCI)为4,P/O值为9 500,结合人工授粉实验认为,红丁香自交授粉部分亲和,异株授粉座果率高,其繁育系统属兼性自交,以异交为主,需要以昆虫作为传粉媒介。估算发现,红丁香单花序潜在的种子产量为8.6g,而实际花序的种子产量为2.3g左右,只占潜在种子产量的26.3%,具有巨大的提高产量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不同温度对胡萝卜花粉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胡萝卜甜红1号父本和08511#父本为材料,取开花当天的新鲜花粉,分别在24,27,30,33,36,39℃恒温条件下处理60 min,通过醋酸洋红染色法和培养基培养法,研究不同温度对胡萝卜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花粉活力降低,24℃花粉活力最高,33℃以上高温处理会明显抑制胡萝卜花粉活力.08511#父本染色情况好于甜红1号父本,但其花粉萌发率受温度影响较甜红1号父本变化幅度大.  相似文献   

19.
刘锦  贾睿芬  贺晓  易津 《种子》2007,26(9):5-9
为寻找华北驼绒藜结实率低、群落退化的原因,在栽培条件下对其花粉生活力、寿命、柱头萌发率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研究。采用同株、异株、自然授粉处理华北驼绒藜,同株授粉结实率(81.53%)显著低于异株授粉(88.6%)和自然授粉(92.6%)的结实率;采用TTC法对华北驼绒藜花粉寿命和生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平均寿命为6d,最佳授粉时间为1~3d,生活力达95%左右,不存在花粉败育和短命的问题,即不存在小孢子发育障碍。3种授粉方式处理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华北驼绒藜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率,萌发高峰集中在授粉后3~4h,萌发率达90%以上,三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华北驼绒藜不存在花粉与柱头的识别障碍。结实率与花粉在柱头萌发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不存在相关性。研究初步认为,同株授粉产生结实率低的原因可能发生在授精或胚胎发育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华北驼绒藜野生群落严重退化,植被密度减少,可能存在大量自株授粉是造成群落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利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K 326和MSK 326的柱头可授性,并用常规测量法测定花柱及柱头性状,比较可育品种与其同型不育系的雌蕊性状。结果表明:1)K 326的柱头都是最基本的2瓣柱头(100%),MSK 326的柱头多样,以3瓣(32.41%)和4瓣(30.34%)柱头为主,2瓣柱头只占15.86%;2)花柱长度以K 326的为最长,在MSK 326中随着柱头分瓣数的增加,花柱长度随之变短;3)柱头表面积随着柱头分瓣数的增加呈增大趋势,5瓣最大,2瓣最小,并且MSK 326的2瓣柱头表面积大于K 326的柱头表面积;4)MSK 326的柱头可授性从开花前3d达到最强,持续时间达到6d,且后期降低趋势平缓;K 326的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前1d达到最强,持续时间为3d,且后期降低趋势迅速;5)在开花前4d进行去雄处理的K 326花柱较正常花柱短了22.05%,柱头长度和宽度分别缩小了15.84%和58.64%,柱头两侧变褐或变黑,可授性大幅降低。研究认为,不育系品种的柱头表面积更大,可授性持续时间更长,花柱更短,更有利于人工辅助授粉进行良种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