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以发热、消瘦、皮肤水肿、局部形成坚硬的结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亚急性传染病。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疫苗接种是当前主要的防控措施,但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该病的疫苗,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该病的病毒分离和鉴定、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LSDV的最新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LSD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牛和水牛。该病于2019年8月首次传入我国,并在多地暴发。目前该病在南非、中东、欧洲和亚洲的多个国家广泛流行,对世界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对该疾病的防控很大程度受限于对其传播机制的认知不足。本文总结了LSD的传播方式,包括虫媒传播和非虫媒传播,以期为LSD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5年牛结节性皮肤病(LSD)首次传入欧洲,并持续在巴尔干半岛地区扩散和蔓延。为了解该病的流行形势,对2015—2016年欧洲LSD流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分布来看,疫情呈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于6—9月;从空间分布来看,疫情在巴尔干半岛地区沿东南向西北方向传播,且多集中于疫情国家边界区域;从群间分布来看,疫情主要发生于小规模牛场,且以散发为主。依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预防LSD传入我国的建议,如严格禁止从疫情国家进口牛及相关产品、加强LSD宣传培训、强化LSD主动监测和媒介控制、制定防控应急预案或防控技术规范、做好技术研究储备等。  相似文献   

4.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的急性、亚急性传染病。我国于2019年8月在新疆伊犁地区首次确诊该病。快速准确检测是防控该病的关键。目前,应用常规PCR、实时荧光定量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环介导等温扩增等分子检测方法,已实现了LSDV与其同属不同种病毒的通用检测和鉴别检测以及LSDV野毒株与疫苗株的区分;应用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蛋白印迹试验(WB)等免疫学方法,可进行羊痘病毒属的特异性抗原与抗体检测,而对于LSDV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尚有待研究。LSD作为一种新传入我国的外来动物疫病,有必要运用快速准确的分子或免疫学检测方法加强监测。本文概述了LSD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为我国LSD诊断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危害我国畜牧业,简述了LSD全球流行史,分析了2020—2022年全球LSD流行状况及特点。2020—2022年全球共有39个国家/地区通报发生4 714起LSD疫情,累计54.7万头家畜被感染;疫情主要集中于亚洲和非洲,其中亚洲占61.1%,非洲占35.9%;亚洲新发病国家数量持续增多,报告疫情数持续增长;全球上半年疫情数量是下半年的3倍多。总体看,欧洲LSD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LSD疫情持续传播,全球LSD疫情形势总体呈加重趋势。全球LSD疫情启示我国应持续加大LSD防控力度,强化免疫、监测和虫媒控制,做好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和防控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储备,加快研发安全高效新型疫苗,防止LSD对我国养牛业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动物疫病.感染该病的牛会出现高热、皮肤结节等症状.该病的致死率较高,感染后可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母牛流产,对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归纳总结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流行特点、诊断治疗及防控措施,以期更好的预控牛结节性皮肤病,减少我国养殖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急性、亚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出现结节,母牛流产、产奶量下降,公牛不育。文章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全而的阐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2019年8月传入我国的新发传染病,对养牛业产生了重大经济影响。疫苗免疫是控制LSD传播的关键措施。目前只有商品化弱毒活疫苗(LAV)用于预防LSD,包括同源弱毒活疫苗和异源羊痘弱毒活疫苗,而灭活疫苗以及多种病毒的重组亚单位疫苗正在研究中;不管是同源疫苗还是异源疫苗,大都具有良好的临床保护效果,但部分疫苗不能提供足够的免疫保护;进行良好的疫苗质量控制可有效避免疫苗生产过程中的外源病毒污染以及类疫苗重组毒株的产生。我国可进一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开展疫苗研发,以及流行病学、监测诊断等相关防控技术研究,尽早消灭LSD。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疫苗的种类、副作用及其免疫效果和质量控制等,可为该病控制和消灭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2013以来,全球共有60个国家报告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LSD)疫情。其中,非洲多数国家仍呈地方流行性,在中东地区进一步蔓延,传入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并再次出现跨湖传播,传入部分亚欧交界国家和欧洲国家。LSD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持续向北扩散,再次出现跨湖传播,全球疫情形势持续恶化;二是以散发为主,季节性差异较大,受气候环境因素显著影响;三是传播途径广泛,传播媒介众多,但以感染动物移动和蚊子苍蝇等节肢媒介机械传播为主;四是LSD发病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但疫苗免疫是控制LSD传播的最主要措施。目前,该病传入我国的风险不断加大,提示应做好进口监管、监测、宣传培训和技术研究等储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高烧发热、发病率较高、接触传染性较强等。该病2018年8月首次传入我国,导致我国的生猪养殖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由于没有防控该病的疫苗和特效药物,因此,需要建立和加强生物安全防控,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机制,保障消费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