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在江西省主产棉县安排5个试点11个品种的抗虫杂交棉生产比较试验。分析比较得出赣棉杂1号、鄂杂棉10号(太D5)、中棉所55(中CJ-9)3个品种的综合性能表现突出。可作为2009年江西省棉花生产主推品种;赣杂棉3号、红鹤3号、金农棉2号、赣棉杂11、鄂杂棉24号5个品种的综合性能表现优良.可作为2009年江西塔棉花生产宜种品种。  相似文献   

2.
棉花麦后直播品种生产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6年选用5个品种(系)在襄阳进行了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冈早棉0379实收籽棉、皮棉产量最高,分别为3306.1 kg·hm-2和1503.5 kg·hm-2,其单位面积铃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生殖生长量较大;鄂杂棉10号铃重最高,籽棉产量与冈早棉0379相当,但单位面积成铃数和皮棉产量不及前者。在株型上,华惠15、冈早棉0379与鄂杂棉10号主茎叶片数和绿叶数较多,冈早棉0379果枝平均最长,鄂杂棉30最短。鄂杂棉30纤维品质较优。从产量的角度考虑,冈早棉0379是目前鄂北棉区比较理想的麦后直播棉花。  相似文献   

3.
本社 《中国棉花》2012,39(6):44-44
日前,为加强春季棉花生产指导,农业部棉花专家指导组根据不同棉区棉花生产特点,特制定棉花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要点如下:1长江流域棉区(一)备足良种,建床培肥。选购优质棉种。2012年农业部在长江流域主推中棉所63、鄂杂棉10号、铜杂411F1、苏杂3号、鲁棉研28、鲁棉研21、冀棉958等优质棉种。建立规范苗床,抓好苗  相似文献   

4.
鄂杂棉16F1(龙杂棉2号)是湖北省荆州市金龙发种业公司用X-99作母本,J6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预备试验,2004-2005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6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为鄂审棉2006001。1品种特性1.1丰产性。在2003年湖北省棉花区试预试中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276.05kg,居预试第一位,比对照鄂杂棉1号F1代增产7.92%;2004年参加湖北省区试,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87.3kg,也位居该组区试第一位,比对照鄂杂棉1号F1代增产11.68%;2005年参加湖北省区试皮棉平均每公顷1528.2kg,比对照…  相似文献   

5.
鄂杂棉 5号 (原代号楚杂鄂杂棉 5号 )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棉花研究所选育。该品种为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新品系。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了安徽省棉花新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 ,表现突出 ,2 0 0 4年 3月 30日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楚杂 1 80。 2 0 0 2 - 2 0 0 3年同时参加了湖北省棉花新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 ,增产显著 ,2 0 0 4年 4月 2 0日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鄂杂棉 5号。1选育经过本品种是从鄂抗棉 6号中优选茎秆较硬、株型适中、结铃性好、抗逆性强的抗病株系 2 0 4作母本与美国引进…  相似文献   

6.
韩俊伟  宋文  陈镭  张萍  杨颖 《中国棉花》2008,35(11):24-25
鄂杂棉5号是利用两个纯合的自交系杂交而成.为确保鄂杂棉5号制种的质量和产量,结合新疆兵团及农科所制种实践,研究了鄂杂棉5号南疆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鄂杂棉16F1(龙杂棉2号)是湖北省荆州市金龙发种业公司用X-99作母本,J6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预备试验,2004-2005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6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为鄂审棉2006001.  相似文献   

8.
鄂杂棉15F1(荆杂B×C)是湖北省荆州农科院以陆地棉品种间杂交法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棉花新品种。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5008。1亲本的创新与组合选配鄂杂棉15号F1的母本“B6系”是从自育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4号的后代中通过系统选育法定向选育而成的大铃丰产、优质、抗病陆地棉,父本“Y1.3系”(来源于岱红岱/湘棉11)是从湖南省棉科所引进并经过丰产性、抗病性筛选后获得的突出新品系,表现丰产、高衣、早熟,吐絮性能好,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35天左右,比对照种鄂杂…  相似文献   

9.
2007年长江流域棉花枯萎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平  李秀珍 《中国棉花》2008,35(1):40-41
2007年长江流域棉花枯萎病发病早、发病重。在6月初开始零星发现。6月中下旬,各地严重发生,发病株率在5%~75%不等,少数发病重的棉田死苗率达50%以上。表现特点为老病地、早发棉发病重;露地棉比地膜棉发病重;常年单施化肥的地块比常施有机肥的地块发病重。不同品种间发病程度有些差异。2007年枯萎病以黄化型为主,表现为叶片黄化、皱缩、枯萎,伴有茎芯维管束发褐、发黑,部分棉花还混有茎枯病、角斑病、黑根病等病害。表1各品种枯萎病发病率调查(6月21-26日,%)地点湘杂棉X号湘杂棉Y号中棉所XHRX楚杂X太X鄂X杂号棉泗X杂号棉鲁X棉号研冀杂X…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土育苗棉花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方法]以南抗9号、湘杂棉8号、太D5、鄂杂棉11号为示范品种,采用无土育苗后在铜陵县进行无钵移栽示范,分析无土育苗棉花的各种性状,探讨无土育苗棉花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结果]无土育苗棉花移栽成活率较高,达95%vX上;无土育苗能提高棉花的叶片及根系功能、抗病性、产量及经济效益。南抗9号无土育苗后籽棉产量4254.0kg/hm^2,湘杂棉8号无土育苗后籽棉产量3519.0kg/hm^2,太D5籽棉无土育苗后产量达到4543.5kg/hm^2。提出了无土育苗无钵移栽棉花的配套栽培技术。[结论]为棉花的无土育苗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鄂杂棉17号的品种特性以及需肥特点,提出了鄂杂棉17号在长江流域棉区栽培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要点,在生产中应用,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鄂杂棉10号(原名太97D5-1)是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育成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是湖北省第一个通过国审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在赣北湖口县棉花高产创建中,选用赣棉杂1号品种,结果表明:赣棉杂1号植株中等偏高,抗性强,铃多且较大,其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单产分别是4643kg/hm~2、1950kg/hm~2、1716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鄂杂棉10号高27.9%、29.2%、41.1%,是湖口县乃至赣北地区具有高产潜力的推广品种。同时介绍了创建中的栽培措施,为其在赣北地区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沈勇 《中国棉花》2005,32(10):32-33
鄂杂棉10号是湖北省惠民公司选育的强优势抗虫杂交新组合。各地棉农把鄂杂棉10号的优势概括为“高产、优质、大桃、早熟、抗虫、耐病、上桃快、好捡花”。2005年3月通过国家审定。全生育期127~130天,株高120 cm左右,叶片较大,深绿色。植株塔形,铃重5.8g以上,大样衣分41.3%,纤维品质好。1田间表现1.1较强的抗、耐病能力和高抗虫性。沿江棉区是老棉区,2004年棉花苗蕾期枯萎病高峰叠加在一起,发病严重,个别品种发病率高达70%~80%,死苗率达30%,而鄂杂棉10号仅仅轻微发生。2004年湖北松滋市老城镇二代棉铃虫发生较重,对江滩棉铃虫诱集区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5.
"龙杂棉1号"本是荆州市霞光种业试验开发站育成的杂交棉新品种,2004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4003,定名为鄂杂棉7号),目前由湖南省常德兴地种业有限公司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定名为"龙杂棉1号".  相似文献   

16.
鄂杂棉24F1是荆州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稳产、抗病、抗虫杂交棉,先后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2006009和2006017。通过近几年在湖北省内外推广种植,鄂杂棉24F1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湖北省主推棉花品种之一,在湖南、安徽和河南等省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深受农户喜爱。为了更好地挖掘其品种生产潜力,通过认真研究技术方案,在湖北省内外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并结合大面积推广应用,总结归纳了一套鄂杂棉24F1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供参考。1适时精播,培育壮苗鄂杂棉24F1的种子生…  相似文献   

17.
1试验概况1998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供试品种(组合)为9208007、川D45、鄂8239、湘杂2号F1、泗阳167、慈96~6和淮杂2号F1,以泗棉3号原种为统一对照。全流域共设15个试点,其中上游片2个、中游片7个、下游片6个。试验采用统...  相似文献   

18.
鄂杂棉13F1(原代号99B-4)是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与荆州霞光农业科学试验开发站历时7年共同选育的杂交棉花新品种。母本来源于江苏农科院的D39提纯复壮品系,该品系株型偏松,叶片中等大小,衣分较高,结铃性好,灾后补偿能力强。父本G42来源于湖南大通湖农科所,具有上桃快,丰产性较好等特点。2000年进行行比试验,2001年开展品系比较,因其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2年进入湖北省杂交棉品种预试;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区域试验,2005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鄂杂棉2005006)。1农艺性状鄂杂棉13F1为中早熟陆地棉,全生育期135天…  相似文献   

19.
湖南棉花纤维品质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品种结构 湖南省棉花产地集中在洞庭湖平原的常德、益阳、岳阳三市,常年面积在13万公顷左右,占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0%~95%.2002年主栽品种以湘杂棉2号和农杂62为主,2003年以湘杂棉2号、湘杂棉3号、湘杂棉4号和农杂62、南农98-4等5个品种为主,2004年以湘杂棉2号、湘杂棉3号、湘杂棉4号、湘杂棉5号和农杂62、中棉所48(原中杂3号)等6个品种为主.品种由杂交高产型逐渐向抗虫杂交型转变,实现了品种质的飞跃.品种多样化使得棉农有选择的余地,也促进了各育种单位的竞争,为品种的不断优化提供了舞台.但是,品种多样化必然带来品种杂乱局面,带来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利益化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0.
鄂杂棉12F1(原代号20-9)是湖北省黄冈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新品种。2003-2004年通过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鄂杂棉12植株高大,松散塔形,茎秆粗壮,叶中等大,色较淡。全生育期长势强,后劲足,不早衰。1.1丰产性。2003-2004年湖北省杂交棉区试,两年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3617.1kg,皮棉产量1540.2kg,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7.12%和10.78%。其中2003年每公顷子棉产量3540.6kg,皮棉产量1469.85kg,均居第1位,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7.3%和9.9%,皮棉产量较对照及参试品种增产均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