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3232”鱼蚌混养模式,即一亩水面产鱼300公斤,吊养珍珠蚌200只,套养幼蚌300只,年亩平均纯收入2000元。此模式的显著特点是:上层吊珠,中层养鱼,底层套蚌,立体开发,收入倍增。近几年在益阳地区一些渔场大力推广,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但在养殖技术上应着重抓好以下四点: 一、鱼种放养每亩可放养尾重60克左右的鲢色250尾,  相似文献   

2.
80∶20健康养鱼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是新乡市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我县把项目区定在大沙河区域,水电路有保障,养殖水面集中的东屯、小店两镇实施。选择鲤、草、鲫、团头鲂等吃食性鱼类为主养品种,鲢鳙鱼为搭配品种。2001年完成面积2527亩,总净产鱼207.22万公斤,产值1416.63万元,利润459.69万元,投入产出比1∶1.48。亩净产911公斤,亩产值5600元,亩效益1819元。2002年完成面积3484亩,净产鱼317.04万公斤,产值2324.96万元,净利润668.33万元,投入产出比1∶1.48。亩净产910公斤,亩产值6673元,亩效益1918元。两年累计完成面积6011亩,净产鱼524.26万公…  相似文献   

3.
推广鱼珠混养提高珍珠质量李存彩,潘志远(江苏省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11600)根据我县试验千斤塘的要求,鱼蚌混养鱼珠结合,三角帆蚌养殖周期2年,产鱼500kg左右,产珍珠2—3kg。按现在市场价计算,亩总产值4500元左右,纯利3000元左右,年亩...  相似文献   

4.
昆山县新镇乡新镇村10队,是全县有名的蚌珠村。全队42户社员,有耕地90亩,池塘39亩。几年来,他们积极利用水面优势,立体开发水面资源,实行鱼蚌混养,产量逐步上升,经济收入不断提高。1983年全队产珠48.1公斤,培育二龄蚌12万只,生产成鱼1750公斤,鱼种4050公斤,鱼蚌合计收入46000元,净收28120元,全队人均净收入202.30元。  相似文献   

5.
合川县1991年承担市农牧渔业局下达“丰收计划”规范化稻田养鱼2万亩,亩产鱼52.5公斤。10月中旬,该县“丰收办”邀请县农委、科委、统计局等有关单位,对实施片区进行了抽样放水测产,共抽测5块田,10.9亩,总产成立969公斤,亩平88.9公斤,稻谷5960公斤,亩平546.8公斤;亩平产值745.2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唐宏  张贤 《淡水渔业》1990,(6):21-22
<正> 1989年试验鱼池1364亩,总净产鱼141.3万公斤,亩净产1035.6公斤。本试验鱼种自给率达117%,均衡上市率52%。试验结果,亩获利1751元,劳均产鱼7108公斤,劳均创利9051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条件与方法试验是在无锡城郊的广益、盖园、杨名和黄巷4乡的13个乡(村)办渔场进行。鱼池面积1364亩,集中连片,水源充足,各种渔用机械系列配套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是湖南省科委于1982年下达的“六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由湖南省水产研究所、常德县渔场等单位承担。它围绕当前湖南中小型调蓄湖泊养鱼中存在的问题,从湖泊调查入手,采取增、养殖并举的方法,从1982至1985年按计划查明了资源的变化,解决了大鱼种和全面改革拦鱼设施等关键技术,该湖鱼产量由试前265吨上升到575.6吨,增长1.17倍,单产由亩平16公斤提高到35公斤。其中一万亩的柳叶湖达到461吨,单产46公斤,四年累计总产值252.1万元,累计总利润105.41万元。  相似文献   

8.
蚌鱼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淡水养殖模式。我们于2000年~2001年在诸暨市王家井水产珍珠养殖场进行了光合细菌(PSB)在池塘蚌鱼混养中的应用试验,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养殖条件 蚌鱼混养池塘为标准长方形土池,池塘9个,共计面积200亩。池塘水深2.0m左  相似文献   

9.
<正> 自1989年帆蚌快速育苗技术被列入我县水产养殖主要研究课题,至1991年该技术得到大规模发展,已推广到全县8个育蚌基地,培育小蚌308.27万只,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是1991年泥池育蚌生产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全椒县陈浅乡农民王明和联合三户承包了一口8亩池塘,进行鱼蚌混养。他在这口池塘中,投放大规格鱼种4000尾,吊养褶纹冠蚌2900只,三角帆蚌2000只。从1985年9月开始吊养,到1986年11月份取珠,收取8.5公斤褶纹冠蚌珍珠,产值12500元,产成鱼1500公斤,产值3500元。  相似文献   

11.
《渔业经济研究》1992,(2):37-38
富锦市春光养殖场是1985年姜库办起的个体渔场。过去单产在250公斤左右。1991年在市局水产技术人员指导下,姜库进行生态渔业高产试验,取得丰硕成果。共产商品鱼5623公斤,其中鲤鱼1533公斤,草鱼305公斤、鲢鱼1633公斤,鳙鱼2152公斤,平均亩产360公斤。其中4号池塘3.4亩,产商品鱼1815公斤,平均亩产534公斤。渔业总收入22300元,扣除饲料费、人工费、水电费及其他费用4160元,  相似文献   

12.
鱼蚌混养双丰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汉川县刁汊湖养殖场东夹港村青年渔工李新庭,全家六口人,两个劳力。1985年承包了三日养鱼池,面积24.3亩。并利用其中一日面积8.1亩鱼池,实行鱼蚌混养。他在这口鱼池中,投放大规格鱼种350公斤,吊蚌4227只,池底养幼蚌2万只,套养火片鱼种2万尾。年底,这口鱼池产成鱼1750公斤,产值4000元;产大鱼种250公斤,产值1500元,取珍珠4.5公斤,产值12300元,  相似文献   

13.
余水金 《水利渔业》1989,(6):12-13,20
乌龟水库水面26亩,1988年开展草、鱼、畜、禽配套养殖试验,结果共产鱼8114.92公斤,亩产312.1公斤,产草8万余公斤,养猪78头、7748公斤,养鸭361羽,产蛋5234.5公斤,共收入81321.51元,盈利36919.91元。  相似文献   

14.
水库鱼—鸭综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80年代开始,为了提高山塘、水库、湖泊、河沟养鱼产量,进行了鱼禽综合养殖,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5~1996年我站承担了市、县农科教下达的“水库鱼─鸭立体养殖技术”项目,利用水质清瘦、产量低的小(一)型、小(二)型水库进行鱼──鸭立体混合养殖。1995年,全县推广面积1012亩,平均亩增产鲜鱼56.5公斤,亩养鸭869只;1996年推广面积1115亩,产鱼286.4LI吨,平均亩产256.9公斤,亩增产鱼89.6公斤;养鸭115.59万只,亩产鸭1042只。鱼鸭总产值1939.42万元,总利润296.83万元。获得了鱼鸭双丰收。实践证明.实施鱼鸭…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水产》2005,(4):26-26,29
桦南县闫家镇大鲜渔场位于桦南县南部,距县城28里。渔场是由原大鲜水库改建而成,面积650亩,其中大水面放养场600亩、越冬池20亩、鱼种池30亩。2004年,我场大搞特色养殖、绿色养殖,以草鱼、武昌鱼、花白鲢为主,大水面放养河蟹,共生产商品鱼7万公斤,河蟹4800公斤,两项产值30万元。垂钓渔业产值18万元,餐饮服务产值lO万元。总计生产成本19万元,2004年全场纯利润39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常德县芦山乡基地渔场有养鱼专业户21个、72人,劳力40个,养殖水面477亩,其中精养鱼池250亩,育种池61亩,湖泊166亩,拥有固定资产20万元,流动资金25万元。该场自1970年建场以来,产量不断提高,1987年共产鲜鱼20万公斤,创产值45万元。今年全场订阅《湖南水产》21份、《中国水产》15份,通过学习,他们决心增加收入,进一步改进饲养技术,计划产鲜鱼22.5万公斤,亩平472公斤,其中250亩精养鱼池计划产鲜鱼15万公斤,亩平600公斤,166亩湖泊产鲜鱼5万公斤;  相似文献   

17.
一年养殖两季鱼就是利用鱼种池在鱼种并塘(或出售)后至第二年夏花分塘前的空闲期养一茬成鱼。阜宁县施庄乡花园渔场1990年两季鱼养殖而积32亩,产成鱼9550公斤、鱼冲8243公斤。两季鱼的养殖技术如下。 1.恰当安排茬口 11月中旬前将塘口清出,11月底放养大规格鱼种养成鱼,第二  相似文献   

18.
益阳市金花湖乡沙河村阳庚生,承包水面2.2亩,1991年总产鲜鱼1901.6公斤,亩平864.09公斤,净产1460.9公斤,亩平664.09公斤;总产值6425.24元,亩平2920.56元,利税4190.24元,亩平1904.65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2.87,他的成功之处主要是坚持了以下“五改”: 一、改春放鱼种为冬投鱼种。二、改以“肥水鱼”为主,实行“肥水鱼、吃食鱼、杂食鱼”相结合的养殖方式,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资源。肥水鱼占放养量的42.16%,吃食鱼19.78%、杂食鱼38.06%;在总产量中,肥水鱼占56.51%,吃食鱼占  相似文献   

19.
肥水养鱼即是以人工施用粪肥、化肥等方法,为养鱼水体提供充足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以满足鱼类摄食生长需要的一种养鱼方式。这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生态节粮型养鱼模式。是目前在饲料价格上涨情况下,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为了推广肥水养鱼技术,我们从1991年开始,在兴龙渔场进行肥水养鱼技术模式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5年,50亩池塘平均亩产达300公斤,高产塘单产达400公斤。亩盈利达1236元,公斤鱼盈利4.12元,公斤鱼战本仅为2.08元,投入产出比为1∶2.98。我们在试验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技术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北郊北河庄渔场从1988年开始从事四大家鱼和鲫鱼的养殖,经过多年摸索逐步形成了一套池塘培育鲫鱼鱼种高产养殖模式。1995年亩净产鲫鱼鱼种612公斤,亩获纯利润6807元。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面积3—5亩,水深1.5—2米,呈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不渗漏、水源无污染、排注水方便。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塘,亩用量75—100公斤,亩施发酵性畜粪400—500公斤。加水至1—1.5米。注水口用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及敌害生物混入。 投放鱼苗:选用从南方购买的异育银鲫夏花。5月初,亩放10000尾(1.5—1.8cm)的鲫鱼夏花。搭配2500尾/亩白鲢乌仔,并晚放15—2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