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是提高企业种子质量、赢得市场信誉的有效途径.阐述了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通过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下达的4a杂交水稻种子认证试点示范,归纳了种子质量认证企业的操作要点,总结了由于认证机构参与管控,企业如何提升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质量的经验,分析了推行种子质量认证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种业企业参与种子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有关如何建立甜菜种子质量认证制度进行了专题探讨,阐述了建立甜菜种子质量认证制度的必要性,甜菜种子认证的机构和申请种子认证所需的条件,制定甜菜种子认证的技术方案以及甜菜种子认证应注意的有关技术问题。种子认证制度讲究预防在先,层层把关,是从“根”和“源”上彻底解决种子质量水平不高的问题,又可以有效地增强种子生产者、经营者的质量意识,加强种子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从而提高了商品种子的质量。生产上直接使用毛种子将成为历史,因此甜菜种子认证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3.
杨伟华 《中国棉花》2002,29(11):2-6
连续9年对全国的棉花种子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平均抽样合格率为63.6%,总的趋势是在逐步提高,棉种的加工程度、包装档次不断改进,还出现了一些商标品牌.但在多数棉区,棉花品种"多乱杂"现象相当普遍,对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还显得重视不够,部分棉种企业质量控制体系尚不健全,整个棉种经营市场还比较混乱,假冒伪劣棉种屡禁不止.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棉种质量的整体水平,提出"重视原种生产、建好良繁基地,抓好收购环节、普及精加工种子,强化质控体系、管好流通领域,实行区划种植、开展品种登记,组建现代公司、壮大棉种产业,开展质量认证、实施名牌战略"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于提高种子质量水平和监管手段,开展了玉米杂交种和小麦常规种子生产田间检验、种子扦样、商品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等方面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总结出种子田间质量控制措施,种子扦样、分样方法和提高扦样代表性技术,简便高效的种子检测技术和种子质量监督检查方法实现了种子质量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种子质量问题与非种子质量问题的概念,提出了正确鉴别种子质量问题与非种子质量问题的一般方法,总结了非种子质量问题的主要类型和表现症状。  相似文献   

6.
种子是农作物各种优良性状的载体.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种子在农业生产上能否表现高产、优质、高效,除决定于品种自身的特性以外.还取决于种子质量。而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是种子企业自检、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种子生产和种子市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种子企业的竞争是品种的竞争、质量的竞争。提高种子质量,对于种子企业进行新品种的推广、扩大品牌市场占有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玉米杂交种子质量的好差,关键是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对每个环节落实好质量管控措施。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谈一谈怎样做好玉米制种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种子质量纠纷的成因,既有种子质量的因素,也有非种子质量的因素,而有些种子质量纠纷是由种子的虚假宣传引发的。防范种子质量纠纷的关键,是要抓好种子质量工作,建立健全的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实事求是地进行品种广告宣传,做好因种栽培技术研究和指导,做到良种良法一齐推。  相似文献   

9.
从种子纯度、发芽率、净度水分、商品性和种子活力等方面阐述了小麦种子生产过程中种子质量的全程控制,以期为种子企业生产高质量、商品性佳的种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种子贮藏的根本目的是使种子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良好的播种质量。玉米种子的储藏环境,直接影响种子的生命力。为确保其安全储藏,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玉米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用于生产后能否真正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本文针对玉米种子贮藏中易出现的问题,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玉米种子在贮藏期间如何保持良好的种子质量的有效方法,以供从事种子贮藏保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朱迎春 《杂粮作物》2002,22(6):361-361
加强玉米制种田管理,提高种子质量,应抓好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即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而实施制种措施的具体操作者是农户,检验应从增强制种户的质量意识,提高技术素质,从鼓励和激发农户生产优质合格种子的积极性、自觉性等基础工作抓起。1 田间检验田间检验项目很多,贯穿种子生产全生育期,在保证隔离距离的条件下,重点应进行制种田去杂、母本花期去雄质量的检验,检验队伍应由公司的繁育员、检验员和主管检验的领导共同组成。检验时间应采取定期抽查和每日普查相结合。1 1 检验标准 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和国家标准,杂株率、母本散粉株率绝不…  相似文献   

13.
辽宁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收获期与种子活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2015年,以马齿型玉米杂交种郑单958(郑58×昌7-2)、辽单565(中106×辽3162)和硬粒型玉米杂交种先玉335(Ph6wc×Ph4cv)为试材,在辽宁地区进行杂交制种。在授粉后35 d后每隔3 d不同收获期采集果穗,对不同品种、不同收获期种子子粒水分、百粒重、标准发芽率、人工加速老化、冷发芽及田间出苗率进行比较研究,评价种子活力。结果表明,在辽宁地区制种,辽单565在授粉后44~53 d收获的种子能够达到较高的活力水平;郑单958在授粉后47~56 d收获能够达到较高的活力水平;先玉335在授粉后44~56 d收获能够达到较高的活力水平。比目前生产收获期提前10 d左右收获,可有效回避天气灾害对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种衣剂在采种甜菜育苗时期的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种甜菜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在山东高密地区利用两种种衣剂,对采种甜菜在育苗时期进行保苗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种甜菜育苗期使用种衣剂包衣保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特别是含有杀虫剂的种衣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种子包衣及丸粒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种子包衣及丸粒化技术发展概况公元 1世纪 ,在罗马Pling首先提出种子处理技术 ,用酒和柏树叶混合防虫 ,但公认的是MathieuTillet为第一个成功者。他于 175 0年用盐和石灰处理被污染的种子 ,降低了小麦腥黑穗病感染。 186 6年Blessing提出用面糊处理棉花种子以方便播种。众所周知 ,种子入土及萌动过程中有可能遭到病害、虫害、水涝、干旱、冷害等逆境的侵袭而延缓萌发 ,甚至不能出苗。为解决这些生产问题 ,种子处理技术迅速发展 ,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薄膜包衣(FilmCoating)和丸化 (Pelletin…  相似文献   

16.
选择毕节地区主推品种威芋3号微型薯开展不同粒级对一级原种繁殖的影响试验,设每粒≤5、6~10、11~20、21~30、31~40 g 5个处理粒级。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品种和种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晚疫病危害程度与原原种粒级存在一定关系,当原原种粒级每粒≤5 g时,不利于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当原原种粒级在每粒6 g以上时,晚疫病发生情况接近;粒级为每粒21 g以上的原原种繁殖一级原种产量较高,生产上调进原原种时建议选择大粒种薯为宜。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