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苎麻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苎麻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是用苎麻的地上茎、地下茎为材料繁育新个体的方法,又叫种根繁殖或营养繁殖;有性繁殖是采用成熟的种子进行繁殖,亦叫种子繁殖。  相似文献   

2.
1,苎麻的繁殖 苎麻在古代就有有性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这在《农桑辑要》中就有明确记载,但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农政全书》就指出“无种子者,亦如压条栽桑,趣易成速效而已,然无根处取远致为难,即宜用种子之法”,说明用种子繁殖的,可以扩大推广面,但费工而收割晚。分根繁殖的足省工而收刈早,但不能致远,下面就介绍有性和无性繁殖的有关经验。  相似文献   

3.
(二)苎麻 1.苎麻的繁殖苎麻在古代就有有性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这在《农桑辑要》中就有明确记载,但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农政全书》就指出“无种子者,亦如压条栽桑,趣易成速效而已,然无根处取远致为难,即宜用种子之法”,说明用种子繁殖的,可以扩大推广面,但费工而收割晚,分根繁殖的足省工而收刈早,但不能致远。下面就介绍有性和无性繁殖的有关经验。 (1)有性繁殖古代有精选种子、培育壮苗、做好假植和移栽等多项经验。关于选种,《士农必用》就提出“种时以水试之,取沉者用”,这是用水洗法选取饱满肥实  相似文献   

4.
管和  李人圭 《中国麻作》1983,(2):23-24,F002
由于苎麻是杂交异质体,种子繁殖的个体之间有差异,通常应用苎麻地下茎分蔸繁殖以保持良种的优良特性。但分蔸繁殖的繁殖系数低,不能迅速扩大良种栽培。所以,研究快速的无性繁殖方法,对苎麻育种和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苎麻是杂交异质体,种子繁殖的个体之间有差异,通常应用苎麻地下茎分蔸繁殖以保持良种的优良特性。但分蔸繁殖的繁殖系数低,不能迅速扩大良种栽培。所以,研究快速的无性繁殖方法,对苎麻育种和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作物,它可以用种根繁殖和种子繁殖。而现在对苎麻种子繁殖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发喂苎麻生产根本不能用种子繁殖,理由是苎麻种子繁殖容易产生分离变异,皮层薄,产量低,纤维品质变劣,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苎麻种子繁殖成本低,发展面积快,生长旺盛,产量高,纤维品质并不比种根繁殖的差,虽有变异,只要注意选择品种和麻苗,在生产上仍可采用。  相似文献   

7.
菠萝繁殖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近代用体细胞组培繁殖,亦属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在良种繁殖和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简易繁殖法则是指无性繁殖中的几种简单、方便,易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的繁殖方法.菠萝是一种适于密植高产的半阴性作物.目前生产性种植密植为每亩2600~3500株,随着生产的发展,对苗木的需求量是相当庞大的.尤其是对一个优良品种的繁殖,  相似文献   

8.
管和 《中国麻业》1986,(2):27-28
近年来,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苎麻的繁殖方法日见增多,苎麻科研生产工作者对此各定其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混乱。为此,拟对苎麻的繁殖方法进行探讨。区别异同,统一名称,以利于生产和学术交流。苎麻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瘦果内含一粒种子,可以进行正常的有性繁殖。  相似文献   

9.
苎麻嫩茎梢带叶土培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苎麻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如何迅速扩大苎麻生产面积,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国内着重研究了苎麻无性繁殖的几种方法,如1981年湖南农学院与上海农科院合作进行的“苎麻组织培养及其快速繁殖研究”,1983年华东师大与华中农学院研究成功“苎麻嫩梢带叶水培繁殖法”,  相似文献   

10.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作物,它可以用种根繁殖和种子繁殖。而现在对苎麻种子繁殖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发展苎麻生产根本不能用种子繁殖,理由是苎麻种子繁殖容易产生分离变异,皮层薄,产量低,纤维品质变劣;另一种看法则认  相似文献   

11.
唐守伟  严文淦 《中国麻作》1988,(2):15-17,F003
苎麻无性繁殖是保持良种特性的有效方法,但老法无性繁殖系数低,且影响老麻生产。我国许多学者先后研究,推广了利用地下茎细切繁殖,利用成熟地上茎离体压条繁殖和嫩枝茎梢扦插繁殖等,对生产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苎麻无性繁殖系数,减少对老麻园生产的影响,1985-1986年,我们成功地研究了苎麻叶(带芽原基)扦插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据笔者8年的试验结果,从原麻产量、质量和后代变异性以及经济性状等因素分析有性与无性两种繁殖方法的利弊,得出了“黑皮蔸品种可以实行有性繁殖”的结论。也指出了良种繁殖基地仍应实行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后代出现劣变株的克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繁殖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是利用茶籽进行繁殖:无性繁殖是根据茶树具有再生能力的特点,利用其根、茎、叶、芽一部分营养器官,在一定条件下采用扦插、压条、嫁接、分株等方法进行繁殖,使之成为一个能独立生活的植株。我县主要采用无性繁殖方法为主,即茶树短穗扦插法。它具有成活率高,育苗时间短,繁殖系数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前苎麻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如何迅速扩大苎麻生产面积,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国内着重研究了苎麻无性繁殖的几种方法,如1981年湖南农学院与上海农科院合作进行的“苎麻组织培养及其快速繁殖研究”,1983年华东师大与华中  相似文献   

15.
为夺取苎麻种子繁殖当年高产,-我们对苎麻种子繁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1978年种植1.5亩,当年亩产151.2斤,1979年2.05亩,当年亩产201.1斤,1978年种子繁殖二龄麻亩产315.2斤。达县罗江公社三大队四队(协作点),1979年种8亩,平均亩产111.9斤。两年的种植结果认为,种子繁殖应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苎麻无性繁殖是保持品种纯度与良种特性的有效方法,在新品种选育和优质高产栽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不少科学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如细切种根、离体压条、嫩枝茎梢带叶水插及组织培养等,这些繁殖方法对楦麻生产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挖取麻蔸或者利用成熟麻茎进行繁殖对苎麻生产影响较大;或由于繁殖系数小,  相似文献   

17.
苎麻良种繁育的新技术——麻株离体压条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良种繁育过去多采用种根繁殖,种根繁殖经历了从大种根繁殖到小种根繁殖,再发展到细切种根繁殖的演变过程。繁殖系数由小到大。用种根繁殖,对于保持良种种性和纯度,增加无性繁殖系数,扩大良种栽培面积,虽已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此类繁殖方法必须在挖取麻蔸的基础上进行,而且繁殖系数也不理想,所以,在育种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黄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及选地整地、田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苎麻种子繁殖是新开发麻区的主要繁殖方式,因为种子成本低、运输方便、繁殖系数大,能够迅速形成生产力。种子繁殖的后代产量和品质不比种根繁殖低,在原麻质量上反而有提高趋势。种子繁殖的后代会产生少量的变异,但并不影响产量和品质。据调查,变异株在主要经济性状和质量方面都超过了正常株。因此,那种认为种子繁殖后代有变异,纯度不高,必然产生产量低、质量差的顾虑是毫无根据的。但麻株外部形态发生某些变异,仍然隐藏着劣变的可能。所以在苎麻种子繁殖时,必须引进纯度高、分离变异小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西番莲的繁殖方法大体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在有性繁殖方面,一些种类常表现出自交不亲和性或异交不亲和性.亲和性的反应主要在于绒毛组织的识别作用;它决定了花粉管的生长与否.不亲和性反应的花粉管生长缓慢、顶端膨大、中止于绒毛内.种子的萌发与种子贮藏时间及贮藏条件有关,甚至同产地也有联系.无性繁殖方法可以保持品种、特别是杂交品种的优良性状.就西番莲而言,无性繁殖包括了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目前西番莲的茎、叶和花药组织培养已获成功.在大量繁殖杂交优良无性系的种苗,预防种苗带毒等方面,组织培养方法的应用将有着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