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兽医学对黄疽,有阳黄与阴黄之分。阳黄为急热性发黄,多起因于外感,乃寒温之热传人阳明之腑,郁热于里,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目、口、鼻及母畜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尿短赤。阴黄为慢性黄染,多起于内伤,乃寒湿内阻,脾阳受损,胆液为湿所阻,溢于肌肤,先尿色黄,继则眼黄,其色晦如熏黄。笔者曾遇到四例黄疽病骡,均属阳黄,经辩证施治,中西疗法结合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留福镇农户张某饲养的11岁黑骡公骡,营养良好。检查:体温39.0℃,。心率66次/min,呼吸26次/min。精神倦怠,食欲减退,肠…  相似文献   

2.
中兽医学将黄疸分为阳黄与阴黄。阳黄为急热性发黄,多起因于外感,乃寒温之热传入阳明之腑,郁热于里,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目、口、鼻及母畜的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尿短赤。 阴黄为慢性黄染,多起于内伤,乃寒湿内阻,脾阳受损,胆液为湿所阻,溢于肌肤,先尿色黄,继则眼黄,其色晦如熏黄。  相似文献   

3.
中兽医学对黄疸,有阳黄与阴黄之分。阳黄为急热性发黄,多起因于外感,乃寒温之热传入阳明之腑,郁热于里,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目、口、鼻及母畜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尿短赤。阴黄为慢性黄染,多起于内伤,乃寒湿内阻,脾阳受损,胆液为湿所阻,溢于肌肤,先尿色黄,继则眼黄,其色晦如熏黄。  相似文献   

4.
中兽医学对黄疸,有阳黄与阴黄之分.阳黄为急热性发黄,多起因于外感,乃寒温之热传入阳明之腑,郁热于里,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目、口鼻及母畜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尿短赤.阴黄为慢性黄染,多起于内伤,乃寒湿内阻,脾阳受损,胆液为湿所阻,溢于肌肤.先尿色黄,继则眼黄,其色晦如熏黄.  相似文献   

5.
中兽医学对黄疸有阳黄与阴黄之分。阳黄为急热性发黄,多起因于外感,乃寒温之热传入阳明之腑,郁热于里,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目、口、鼻及母畜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尿短赤。  相似文献   

6.
中兽医学将黄疸分为阳黄与阴黄.阳黄为急热性发黄,多起因于外感,乃湿热传入阳明之腑,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症见眼、口、鼻及母畜的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胱而尿短赤.  相似文献   

7.
中兽医学对黄疸有阳黄与阴黄之分。阳黄为急热性发黄,多因外感风寒,寒温之热传入阳明之腑,郁热于里,使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目、口、鼻及母畜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肽,尿短赤。  相似文献   

8.
中兽医对黄疸,有阳黄与阴黄之分。急性热性病之发黄,称为阳黄,多起因于外感,乃寒温之热传入阳明之腑,郁热于里,胆热液泄而发生。目黄如橘色,热流膀胱,  相似文献   

9.
黄疸有阳黄与阴黄之分。阳黄为急性热性发黄,多起于外感;阴黄为慢性黄染,多起于内伤。笔者等曾遇4例阳黄病骡,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留福镇张某饲养的11岁黑骝公骡就诊。检查:营养良好,精神倦怠,食欲减退,肠音弱,眼结膜黄如橘色,T399℃,P66次min,R26次min。口气臭,口温稍高,且少津,肝区叩诊有痛感。血液检验:红细胞总数56×1012~646×1212个l,白细胞总数75×109~10×109个l,血清胆红质直接反应阳性,范登白氏硫酸钴比色法为154μmoll。诊为阳黄。治以清热燥湿,降火解毒,辅以补液。方用茵陈四黄二术汤:茵陈40g,黄连45g,黄柏…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黄证是指家畜气壮迫血旺行,血离经络,积郁肤腠,化为黄水的一类疾病。中医将黄证有外黄和内黄之分,其中几种能危及生命的称之为恶黄,如偏次黄、黄等。有些为普通黄,这些黄证虽然发生部位不同,但从病因、症状和疗法等方面基本上可以概括为阴黄和阳黄两类。阳黄发病较急,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为阳中之阳;阴黄发病较慢,局部红肿热痛不明显,为阳中之阴。1阳黄1.1病因多因劳役过重,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新生骡驹溶血病又叫“新生骡驹溶血性黄疽”,中兽医又称“血滚毒”或“骡驹尿血”。本病主要是先天察赋不足,肾虚所致。肾贮先天之精气,主生长发育。肾虚命门火衰则不能生脾土,导致脾不健运;湿热为患,熏蒸肝胆,胆热泄溢于肌肤而成为黄疸,湿热炽盛;肾主水司二便功能失司,则见尿红、小便淋漓,故引起骡驹红细胞的破坏(溶血)所致。  相似文献   

12.
<正>黄疸是一种疾病症状,主要以可见粘膜发黄为其主要特征(主要指眼结膜、巩膜出现黄染)。临床上分为两种:如春热夏旱之年多见热性黄疸(阳黄),夏旱曝热,秋雨连绵之年多见湿性黄疸(阴黄)。也有阳黄久而不愈则转为阴黄者。牛黄疸是以奶牛的目黄、皮黄、尿黄、阴户黄、乳汁黄、黏膜发黄,不同于机体消瘦衰弱、贫血、焦虫病黏膜黄染的疾病。在临床上不难鉴别确诊,常将其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种。  相似文献   

13.
定西县李家堡乡韩家坪村农民杨治文饲养1头母驴,1988年5月24日产1骡驹,4天后发病,患驹精神沉郁,衰弱,站立不稳,卧地不起,食欲消失,心音亢进,心律不齐,148—162次/分;呼吸增数,68次/分,体温39.5℃,可视粘膜重度黄染、苍白,排尿困难,尿量少而色黄,血液稀薄。诊断为  相似文献   

14.
腹黄是指大牲畜腹下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而发生漫肿的病症,又名肚底黄、锅底黄,多发于马骡,牛次之.依据病因、病程可分为湿热(阳黄)、损伤(阳黄)和脾虚(阴黄)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胆胀乃肝病累及于胆,使胆液排泄不畅而发胀的一种疾病。肝为脏,胆为腑。一般肝经发病多涉及于胆。因为胆液靠肝脏之精血滋养,故临床上常见肝脏有热而引起胆胀。  相似文献   

16.
胆胀乃肝病累及于胆,使胆液排泄不畅而发胀的一种疾病.肝为脏,胆为腑.一般肝经发病多涉及于胆,因为胆液靠肝脏之精血滋养,故临床上常见肝脏有热而引起胆胀.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兽医把奶牛黄疸病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种,它是以奶牛的目黄、皮黄、尿黄、阴户黄、乳汁黄、黏膜发黄,尤其是以乳房皮肤黄染明显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不同于机体消瘦衰弱、贫血、焦虫病等黏膜黄染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胆胀乃肝病累及于胆,使胆液下泄不畅而发胀的一种疾病。肝为脏、胆为腑《元亨疗马集》说“肝胆夫妻一路行”,这说明肝与胆的密切关系,一般说来,肝经发病,多涉及于胆,因为胆液靠肝脏之精血滋养,故临床上常见于肝脏有热而引起胆胀。1病因由于剧烈运动,或暑日炎天,强烈运动后带汗,  相似文献   

19.
黄疸在中兽医上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类,起病的原因多由湿热、疫毒或寒湿内阻中焦,迫使胆汁不循常道而发病,受病的脏腑主要有脾、胃、肝、胆。  相似文献   

20.
黄疸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各种动物均可发生,其病因较为复杂,在兽医临床上症状不一。常见的黄疸症有阳黄疸和阴黄疸之分。阳黄疽是湿热、毒疫之邪外袭、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不得外泄,影响肝胆,致使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皮肤及黏膜而发为黄疸:阴黄疸是寒湿所致。笔者在2009年7月份遇到一例犊牛阳黄疸型病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