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上高县2014年早稻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这几类水稻主要病虫害在防治与不防治条件下进行了田间试验对比,对不同处理病虫情况及产量情况进行调查,对防治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完全不防治产量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完全不防治的效益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效益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2014年上半年雨水多,湿度大,造成纹枯病重发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中等发生,二化螟和稻瘟病轻发生。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2020年浙江桐乡水稻稻纵卷叶螟发生早、发生重,褐飞虱发生期早、零星冒穿的发生特点,分析认为水稻播种过早,对三(1)代稻纵卷叶螟未及时防治,水稻封行后用植保无人机防治褐飞虱是其重发原因。提出了推行适时播种,以切断三(1)代稻纵卷叶螟的食料来源,减少下一代稻纵卷叶螟基数;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特别要注重早期水稻"两迁"害虫迁入监测;以药剂的选择与防治适期的确定为重点,对种植大户、农资店开展科学用药培训;在水稻封行以后,禁止植保无人机用于防治稻飞虱。大面积水稻田可以采用担架上喷雾器防治稻飞虱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水稻主要病虫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善忠  曾宜杰 《江西植保》2003,26(1):16-17,15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与不防治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影响,水稻整个生育期完全不施药防治,各种病虫害为害严重。主要病虫害施药防治与完全不施药防治比较,水稻产量增加明显。主要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钻蛀性螟虫>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稻。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凯里市水稻病虫害发生较重,尤其是第四代稻纵卷叶螟在全市范围内大发生的情况下,由于病虫测报及时、准确,防治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了水稻的安全生产,水稻  相似文献   

5.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特别二系稻,优质稻和超级稻的推广,水稻病虫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大螟成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叶鞘腐败病、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面积扩大,因此,必须加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重庆稻区地形地貌多样,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渝东南、渝南稻区的秀山、涪陵、南川等区县分别处于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等"两迁害虫"迁入重庆稻区的"武陵山通道"和"大娄山通道",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危害较重.重庆稻区其他区县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为害较轻.本研究选择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差异较大的秀山、南川、涪陵、江津、开州、万州6个区县作为水稻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试验示范基地,根据稻区水稻病虫害田间监测,推行"种植抗性品种、带药移栽、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农药减量助剂、统防统治"的农药减量技术模式.2019年在减少用药8%~53.08%的条件下,农药减量病虫害防控效果均不低于常规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主要病虫害防控均在90%以上,每667 m~2增收5.78~158.18元,水稻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效果显著,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汉中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是影响水稻丰歉的主要因素之一。汉中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病虫的发生。2007年稻飞虱在洋县发生,最高虫口密度每667m2达140.8万头。2008年稻纵卷叶螟在各县区普遍发生。2009年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在城固、洋县、宁强、略阳等县区发生。为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病虫监测预报为指导,参照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抓好防治工作。笔者现介绍汉中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识别、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春光  李懿静  林英  庞慧  王燕 《广西植保》2007,20(Z1):96-97
博白县历年来均受到迁飞性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稻纵卷叶螟是我县水稻生产上的重大病虫害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水稻"两迁"害虫稻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大量迁入黔东南州为害水稻。至6月底,两虫累计发生面积已达到14.2万hm2次,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发生面积也呈上升态势。面对以水稻"两迁"害虫为主的病虫害发生的严峻形势,州农业局及各县市农业局迅速行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防治,全力抓好防控工作,水稻病虫害得到全面控制,确保了全州水稻生产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2011年广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重点分析了水稻主要病虫害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偏轻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稻纵卷叶螟为迁飞性害虫,主要为害水稻,偶尔为害小麦、甘蔗和粟等。以幼虫缀丝纵卷单张水稻叶片作成虫苞,并在内取食叶肉,留一层表皮,形成白色条斑,造成水稻秕粒增加和减产,甚至绝收。近年来,大量使用中高毒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使稻纵卷叶螟产生抗药性。为了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为害,提高防控效果,保护生态环境,榕江县植保植检站结合《2014年度水稻主要病虫害高工效绿色  相似文献   

12.
中稻主要病虫为害损失和防治效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病虫害偏重发生年份,在病虫害基本控制的常规防治区稻谷单产达611.2 kg/667m2情况下,完全未打药防治区病虫为害损失稻谷245.4 kg/667m2,损失率40.15%.单种病虫不防治区,稻飞虱、纹枯病、稻纵卷叶螟、螟虫未防治的损失率分别为28.88%、27.49%、15.31%和7.33%.由此可见,在水稻生产中,加强病虫害监测,科学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是减少粮食损失,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病虫越冬(发生)基数、作物布局、气象和水文条件分析,预计200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仍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小麦条锈病、水稻螟虫、蝗虫、草地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害将严重或偏重发生.全年主要病虫发生面积近3.3亿hm2次,需要防治面积4亿hm2次左右.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革新与发展,特别是近年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以来,稻田病虫害系统发生了相应变化。在重庆地区,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有稻飞虱、二化螟、二代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主要集中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期进行复合为害,单个病虫的防治时间也较为吻合。通过田?..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方法,比较拜耳药剂与常规药剂在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螟虫等水稻主要病虫害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拜耳药剂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好于常规药剂,在科学合理用药的前提下,能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16.
车琳  蒋沁宏  王也  李春广  闫硕 《植物保护》2022,48(3):233-241
为掌握我国水稻各产区害虫的发生形势和防控现状,为分区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分析了11年来水稻五大产区(华中稻区、西南稻区、华南稻区、东北稻区和华北稻区)的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发生及防控情况,并进行了差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五大产区的害虫发生情况不同,二化螟在东北稻区、西南稻区和华北稻区整体发生较重;“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在华中稻区、华南稻区和西南稻区发生较重。水稻病虫害防控主要通过化学防治,应进一步提升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比重,推进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潘文勤 《广西植保》2009,22(3):35-36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重要迁飞性害虫之一,常呈暴发性发生为害.其对水稻危害严重,大发生时一般减产2~3成,严重的减产5成以上.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格局的调整和防治药剂的改变,稻纵卷叶螟发生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稻藕套种田与常规种植田晚稻主要病虫发生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2009-2010年稻藕套种田及常规种植田的3种主要水稻病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的发生情况.在水稻分蘖期到乳熟期内每5d对水稻病虫害发生量系统调查1次,共调查11次.结果表明:套种田比常规田病虫害发生轻,且总体差异显著.因此,从植保角度来看,稻藕套种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从而有助于农民获得莲藕和水稻的双重收益.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以来宜兴市水稻上五(3)代稻纵卷叶螟连年偏重发生。通过对宜兴市近15年以来稻纵卷叶发生资料的分析,认为水稻播栽期提前、种植品种改变、病虫防治次数减少、农户防治技术执行力不足等是造成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加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适时防治、选用适合药剂和科学用药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超级稻推广应用、气候因子的影响等,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为害加重,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连年暴发,螟虫抗药性不断增强。为了控制水稻病虫害暴发为害,进一步明确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减量用药技术研究,提高植保技术贡献率,确保水稻高产稳产,2009年应城市植保站在杂交中稻上开展减量用药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