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南方根结线虫不同密度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方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incognita)是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明确土壤中南方根结线虫初始密度与番茄产量损失的关系,在温室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测试土壤中根结线虫不同初始密度对番茄不同生长期株高和生物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番茄植株的长势随接种密度的增加而减弱,即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植株高度降低,叶片数和花穗数减少,鲜重与干重显著减轻,番茄的发病程度则逐渐加重。利用Seinhorst模型,分别以株高、鲜重、干重为指标确定了番茄对根结线虫的最低忍耐值T;综合本研究结果,确定番茄对根结线虫的最低忍耐值为4.4头/(mL·土),低于该密度线虫虽对番茄根部造成一定危害,但对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Sr18生物杀线虫制剂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生防菌株Sr18研制的生物杀线虫剂,于2003—2004年在山东省济南的日光节能温室内进行了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发酵工程及生化分离手段制得的生物杀线剂1,2,3号均有显著的抗线虫括性,其中以2号浓缩水剂效果最为显著,可明显降低土壤内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数量,虫口减退率94.68%,收获期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效高达80.27%,显著高于对照化学药剂益舒丰(65.84%)和生物药剂灭虫灵(52.44%)。另外,该制剂还具有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产量的效果,杀线剂2号处理区的平均株高和单株鲜重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分别增长16.32%和20.43%;杀线剂2号的黄瓜增产率为28.28%,优于益舒丰(19.8%)和灭虫灵(17.43%)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高效低毒的防治罗汉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新途径,该文通过毒力测定及盆栽试验进行了乌桕(Sapium sebiferum (Linn.)Roxb.)叶乙醇提取物对罗汉果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乌桕叶乙醇提取物含具有较强毒杀线虫活性,浓度2.5g/L、处理48h活性最强,线虫校正死亡率达93.13%,LC50为333mg/L;乌桕叶乙醇提取物稀释100倍、1000倍、10000倍后处理接种了罗汉果根结线虫的番茄苗,植株平均根结数分别为12.5±3.84, 20.17±4.01, 31.8±5.09,均显著低于对照(5%乙醇水溶液)的平均根结数62.5±5.53,株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8.10%、21.07%、12.23%,植株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33.07%、15.31%、2.73%。乌桕叶乙醇提取物能减轻线虫危害,促进植株生长,利用乌桕叶提取物防治根结线虫具深入研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研发高效低毒的防治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新途径,通过毒力测定及盆验研究了牛心朴子叶甲醇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牛心朴子叶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3000mg/L牛心朴子叶甲醇提取物处理48h后,线虫校正死亡率达93.30%,LC50为418.7mg/L,而盆栽试验表明牛心朴子叶甲醇提取物稀释100倍、1000倍、5000倍后处理接种了南方根结线虫的番茄苗,植株平均根结数分别为11.4±2.24、24.6±3.78和41.2±4.46,均显著低于对照(5%甲醇水溶液)的平均根结数67.5±6.18,株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6.5%、18.7%和6.6%,地上部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31.4%、12.7%和1.5%,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32.6%、28.8%和20.9%,表明牛心朴子叶甲醇提取物对线虫具有较好的防效,并能促进植株生长,显示出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危害重庆市番茄的根结线虫种类,于2020年,在重庆市潼南区、璧山区、九龙坡区、巴南区、合川区、江津区等主要蔬菜基地利用5点取样法采集番茄根结线虫病根样品,分离根结线虫,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根结线虫雌成虫为白色柠檬形,雌虫会阴花纹接近圆形,线纹呈波浪形,没有明显的侧线,背弓高,呈梯形,顶部平滑,这些特征与报道的南方根结线虫形态特征相似;研究发现,根结线虫DNA只有用南方根结线虫特异性引物能扩增出目的片段,对该扩增出的目的片段的测序结果进行blastn比对,发现该片段与南方根结线虫的一段cDNA序列(Sequence ID:JK286281.1)一致性为93.75%。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本研究中危害重庆番茄的根结线虫种类为南方根结线虫。该研究结果对重庆番茄根结线虫病害防治以及抗根结线虫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结线虫对黄瓜植株根、茎水势相关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黄瓜植株感染根结线虫后水分亏缺的原因,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根结线虫对黄瓜植株根、茎水势相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结线虫侵染黄瓜植株后导致植株根、茎水势和茎粗降低;根、茎可溶性蛋白和茎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量为6000个/株时显著增加;根系活力在接种量为2000个/株时有所升高,之后随着接种量的增加逐渐降低。茎水势仅与茎粗和根系活力显著相关,然而,除根可溶性糖外,其他所有指标均与根水势显著相关。黄瓜植株感染根结线虫后,根系活力、茎粗的降低和根系过度的渗透调节是根、茎水分亏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掌握白芷根结线虫发生及危害规律,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2012—2014年,对南川白芷种植地进行根结线虫病调查;不同时期采用五点取样法采集白芷根结线虫病病株和病土,用蔗糖离心法分离根结线虫。结果表明,白芷根结线虫在粘土中发病较壤土、砂土、砂壤土轻;连作地发病较间作和轮作严重;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密度由1月的71条/1000 g干土增加到10月的1615条/1000 g干土;根结线虫的土层分布调查发现,3月为根结线虫发病高峰期,水平分布根结线虫种群数量向白芷根部集中,而垂直分布根结线虫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不断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种世界性的植物病害。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线虫全基因组中预测了一些功能基因。本研究以预测到的线粒体ATP合成酶g亚基基因(Asg)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克隆了南方根结线虫(M. incognita)的Asg基因(MiAsg),对其序列进行了特征分析后,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将其导入番茄植株,然后接种M. incognita,研究MiAsg基因与根结线虫病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克隆到的MiAsg基因与预测到的MiAsg基因相似性高达100%。接种M. incognita 60 d后,MiAsg基因沉默的番茄植株根结数分别比空载体对照减少了59.6%,比清水对照降低了59.5%。结果表明,MiAsg基因沉默对根结线虫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也说明MiAsg基因可能参与线虫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9.
番茄是重要的栽培蔬菜,在世界各地被大面积种植。根结线虫侵染番茄根部对寄主产生损伤,使植株黄化、矮化、下部叶片脱落、成熟期果实小。同时,常见的土传病害,如黄萎病(Cyanosis)、枯萎病、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往往会在遭受线虫侵染后爆发。根结线虫病会严重影响番茄产量,甚至导致绝产。Mi-1做为目前唯一被转育到栽培品种中的番茄抗根结线虫基因,在番茄栽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Mi-1基因结构功能分析,Mi-1基因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分子标记与抗根结线虫育种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意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农业科技人员在温室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测试了土壤根结线虫初始种群密度对番茄感病品种"硕源东洋"和抗病品种"仙客6号"不同生长期的根部危害程度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抗性番茄品种的危害均  相似文献   

11.
谢德燕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457-461
为明确笔者实验室研制的不同稀释倍数的土壤修复剂对被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 incognita)污染的温室番茄土壤的修复效果,该文用浅盘法分离土壤中线虫,鉴定并记录各处理及清水对照的线虫数量、根系根结率。结果显示:在5种稀释倍数中,稀释125倍的土壤修复剂每株、每次施用500ml最能有效地抑制根结线虫,种群数量可控制在30 individuals·100ml-1 soil以下,并使根系的根结率减少至40%以下,同时能促进有益的小杆线虫(Rhabditis (Oscheius) spp.)种群扩增(388 indi.·100ml-1 soil)。研究结果还显示每25d施用一次土壤修复剂可以较有效地修复被根结线虫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病非化学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大田与室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温闷棚、低温冷冻、轮作倒茬、淹水等不同绿色防治技术措施对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温冷冻法对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适宜在冬季温度低于-15℃,且持续20d以上的地区推广应用。黄瓜与棉花、大葱和大蒜轮作切断根结线虫的食物链,减轻根结线虫的危害。淹水法虽然对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在缺水和保水性能比较差的垆土和黄绵土的北方地区推广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高温闷棚法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高温闷棚8d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100%,闷棚后第3年防治效果仍高达96.2%。完全能替代化学药剂防治,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协调了根结线虫病的防治与温室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根结线虫病是马铃薯连作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根结线虫病的农艺防治措施,本文开展了品种抗性评价、稻、薯轮作和土壤淹水下的线虫消减动态研究。抗性评价试验表明, 18个品种(系)中没有筛选到同时抗南方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的材料,品系1002-1和品种丽薯6号相对抗性较好,青薯9号和合作88相对敏感。马铃薯根结线虫发病土壤中可同时检测到卵、幼虫和成虫等不同形态。水旱轮作试验表明,经一茬水稻栽培可使土壤中根结线虫虫态完全消失,再种植马铃薯也不再发生根结线虫病,且马铃薯有效产量显著提高,青薯9号、合作88和丽薯6号的单株有效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50.5%、43.7%和26.0%,差异均极显著, 1002-1单株有效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稻、薯轮作根结线虫防治效果明显。为进一步探索水旱轮作的防治机制,观察了土壤淹水进程中各种虫态消减动态。结果表明,在淹水过程中,根结线虫的卵、幼虫和成虫不同虫态此消彼长,要淹水60 d以上,土壤中才检测不到所有形态虫体。水早轮作中水稻生长期淹水时间足够长,满足防治线虫的淹水条件。因此结合抗病品种选用进行稻、薯轮作是防治马铃薯根结线虫病既绿色环保又可持续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哈茨木霉菌株TRI2的鉴定及其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生产上更好的防治根结线虫病害,同时为新型、高效的生物杀线剂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采用形态学观察及ITS、tef1序列分析方法鉴定木霉菌株TRI2为哈茨木霉,测定了其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作用,并进行了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TRI2发酵液在48 h时可以100%杀死根结线虫,在盆栽试验中使黄瓜根结减退率达到63.5%,在田间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达到72.2%,且在田间与阿维菌素具有相似的防治效果。菌株TRI2的鉴定及防治效果的确定为研究其生防机制及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Sr18生防制剂的杀线虫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Sr18生防制剂的杀线虫谱。本实验通过室内法测定了Sr18的4种不同调配制剂S01-S04对南方根结线虫、大豆孢囊线虫和松材线虫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4种生防调配制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的致死效果最强,稀释至8倍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对大豆孢囊线虫,生防制剂S01和S03(原始pH制剂)16倍稀释液的校正死亡率均可达到85%以上;而对松材线虫的致死率高的是S02和S04(中性pH制剂),8倍稀释液仍可达到100%。实验证实Sr18生防制剂是一种有效的广谱生物源杀线剂,在重要植物寄生线虫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发木醋液作为优质生物农药的应用价值,本文归纳了不同原材料制作的木醋液在细菌真菌病害、病毒病、根结线虫病、害虫和杂草防除中的应用研究案例。总结了木醋液分别在病虫草防治中的作用:在适当浓度下,对真菌、细菌和根结线虫皆能有效抑制;作为助剂也能用于防治植物病毒病;对害虫具有驱避作用,浓度高时,直接的毒杀效果也很明显;对于作物田的部分杂草种类,木醋液具有被开发为生物除草剂的潜能。同时简单介绍了木醋液对有害生物的作用机理,指出了木醋液作为生物农药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广谱有效、环境友好、不易导致抗性发展等特点,其作为生物农药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最后指出,在今后应用研发中应分馏纯化、组合复配木醋液产品,实现机制研究和产品标准化的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17.
番茄土传病害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传病害严重影响了番茄种植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筛选优良的土传病害拮抗微生物用于生物防治对解决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番茄根际土壤为材料,以4株番茄根腐病致病菌立枯丝核菌、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链格孢菌为对峙菌,筛选得到NSB-26和RSB-6两株具有优良拮抗性能的细菌。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及16 SrDNA序列分析,发现NSB-26为贝莱斯芽孢杆菌、RSB-6为暹罗芽孢杆菌。通过盆栽试验对菌株NSB-26和RSB-6的生防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病原菌处理(T1),拮抗菌+病原菌处理(T2)和等量清水处理(CK)。结果表明:与T1和CK处理相比,T2处理番茄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株高、根长、鲜重、干重均明显提高,T1和T2株高的最高增加幅度分别达10.06%和3.95%;根长的最高增加幅度分别达67.09%和26.48%;处理15天时,植株鲜重的最高增加幅度分别达133.21%和93.20%;植株干重的最高增加幅度分别达126.42%和81.82%。此外,叶绿素a、b含量也显著上升。说明拮抗菌处理可有效减轻土传病害,提高番茄幼苗的抗性,这为番茄根际拮抗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链霉菌S506对番茄苗生长和冷害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链霉菌S506对番茄苗的生长,以及在0℃冷胁迫条件下,对冷害番茄苗的恢复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α-萘胺法,0.6%硫代巴比妥酸法,愈创木酚比色法,NBT光还原法,磺基水杨酸提取比色法等方法,分别测定了冷害番茄苗的根系活力、叶片电导率、MDA、脯氨酸和保护酶SOD、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S506可显著提高番茄苗的生物量,与对照组比较,地上及地下鲜重分别提高178.98%和93.18%;根系结构显著改善,毛细根数量提高2倍以上;冷害番茄苗叶片的恢复率达到98.43%,对照仅32.52%;根系活力提高142.00%、脯氨酸含量提高149.56%、SOD酶活性提高24.49%;相对电导率降低60.33%,丙二醛含量降低79.26%。说明,链霉菌S506具有显著的促生长和提高番茄抗冷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