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控制苹果汁的褐变,提高产品澄清度及其稳定性,设计正交试验以确定复合褐变抑制剂及其用量,利用均匀试验确定澄清方案。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0.05%维生素c加1.5%的氯化钠护色鲜切苹果15分钟,0.2%的多聚磷酸钠、蜂蜜3mL/100mL果汁、0.8%的草酸和0.12%的维生素c组成的复合剂抑制榨汁的褐变;每100g果汁中添加160mg果胶酶和20mg葡萄糖氧化酶,调果汁pH值至4.4,50℃水浴酶解1~1.5小时,5000 rpm离心10分钟可得到色泽呈淡黄色,均匀一致,汁液澄清透明,口感协调柔和,酸甜适口的苹果汁。  相似文献   

2.
苹果浆料的酶褐变在加工过程中控制酶褐变,对于果实制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在澄清的苹果汁中稍有一点褐色是可以接受的,带有一点典型的类似琥珀的色调也是符合商品要求的。然而,苹果泥和浑浊汁最好带一点体现新鲜产品特征的淡黄色或淡绿色。苹果及其产品的酶褐变因多酚氧...  相似文献   

3.
该文探究复合添加剂对‘寒富’苹果汁褐变抑制及香气成分变化的影响。选择曲酸、L-半胱氨酸、乳清分离蛋白三种添加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优组合为,曲酸含量0.16%,L-半胱氨酸含量0.13%,乳清分离蛋白含量0.25%。在此条件下对苹果汁的褐变抑制率可达78%左右(P0.05)。利用气质联用(GC-MS)对添加抑制剂前后的苹果汁,随放置时间增加的香气成分变化进行分析。随着鲜榨苹果汁在室温下放置至12 h时,‘寒富’苹果汁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数量随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牡丹组织培养中褐变产生机理,综述了牡丹组织培养中影响褐变产生的因素,防止褐变的措施等研究现状,归纳了减轻褐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姬松茸加工过程中防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姬松茸酶促褐变的机理,研究了姬松茸加工过程中防褐变的有效方法。以处理后菇片中多酚氧化酶的残存活性及视觉观察菇片放置8h不褐变为指标,确定每种方法的最适参数。结果表明,防止姬松茸褐变有四种方法:沸水热烫10min,0.7%亚硫酸钠溶液浸泡,直接添加0.7%VC或添加0.5%亚硫酸钠与0.3%VC。  相似文献   

6.
苹果贮藏期间常见果肉褐变类型及防治石建新,闫晓芳(山西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太原030031)果肉褐变是苹果贮藏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受害果实的果肉或全部褐变或部分褐变;褐变区域或仅局限于果肉部分或波及果心和果皮;褐变组织或坚实、湿润或松散、干燥...  相似文献   

7.
果品加工中的褐变是经常遇到的质量问题,此类褐变由于是在无酶参与下引起的变色,故称非酶褐变。非酶褐变通常发生在水果预处理(预煮)后,它不但影响制品外观颜色,并对制品的风味和营养成分均有损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防止。  相似文献   

8.
一、元帅“元帅”是指属于此系的所有芽变品种,近年均已由新选的普通浓红型和短枝浓红型的芽变系代替了色泽欠佳、产量较低的“元帅”原种。习惯上,目前凡属源于“元帅”的各种芽变系,商业上和生产上均统称为“元帅”,或“红元帅”(Delicious或Red Delicious)。据1970年——1972年的统计数字,美国“元帅”苹果产量维持在4063.2万箱(1972)到4289.2万箱(1970)(约77-81万吨)之间。产量集中在西北部的华盛顿州,为1766.7万箱到1961.9万箱,占全美“元帅”产量的41.5-45.8%;据1972年的统计资料,产量  相似文献   

9.
果蔬酶促褐变的条件及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酶促褐变是引起水果、蔬菜贮存、加工过程中营养价值、外观品质等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果蔬酶促褐变的三个必要生化条件是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PPO)和氧气;加热处理、调节pH值和添加抑制剂等均能有效防止果蔬的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10.
去皮芋头的护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芋头又名芋或芋艿 ,属天南星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营养丰富 ,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据分析芋头中含有的聚糖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强身、滋补身体的功效。但去皮后的芋头 (即净菜 ) ,表皮极易褐变 ,不仅降低营养价值 ,影响外观 ,而且往往败坏不堪食用。传统抑制芋头褐变的措施为浸高渗透压盐水 ,虽能暂时防止褐变 ,但成品咸味过重且易萎蔫 ,严重地影响了芋头的销售 ,制约了芋头生产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试验了用浸硫热烫法来保持去皮芋头的色泽及新鲜度 ,成功地确保了产品品…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防止果冻变褐及改善营养价值,可作为果冻的抗坏血酸添加剂。使用抗坏血酸能改善果冻的外观並可抑制自然存在的或是在制作果冻时进行加热处理之前酶化变褐而产生的多酚类的氧化。由于抗坏血酸能参与褐变反应,对非酶性褐变的影响可能会使产品变黑。已经有资料详细讨论了抗坏血酸对花青甙色素衰变的作用。此项研究工作是为了观察产品色泽的变化,从而确定抗坏血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香菇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现在鲜菇比干菇更受人们欢迎。香菇采收后。菌褶容易发生褐变。失重萎缩。丧失鲜菇风味。为了延长鲜销的货架寿命,本试验研究了包装材料、保鲜方法及去异味剂。试验表明,以纸塑袋密封包装,加入天然去异味剂,用自发气调法保鲜,可防止褐变和失重,控制异味发生和质地下降,5℃下能保存15天左右。  相似文献   

13.
2007年9月25日华尔街杂志健康专栏发表了对苹果汁潜在的抗氧化功效作了高度评价的文章。执笔者Katy McLaughlin针对RuiHaiLiu博士所进行的苹果汁抗氧化机能的研究指出:苹果汁,特别是未经过滤的苹果汁应作为贵重的抗氧化化合物加以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4.
洋兰组培快繁褐变抑制因子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兰科植物在组培快繁时,存在着易褐变死亡的问题.在培养基中添加1~2g/L活性碳,适时切除培养物的褐化部分及时更换新鲜培养基,能有效地抑制褐变死亡的发生.培养基中加入10%椰子水,采用适宜的培养温度,能促进原球茎的生长,减少原球茎增殖过程中的褐变.采用大花蕙兰幼嫩花梗做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NAA,有利于防止外植体褐化,降低外植体的褐变率.  相似文献   

15.
鲜香菇从采收到消费者的手里,经常会发生褐变或腐败,这对香菇生产者和商人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笔者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一点保持质量的建议。【褐变和腐败的机制】褐变主要是由于香菇里韵酚醛物质,因酚醛氧化酶的氧化作用生成褐色素而引起。如果酚醛物、氧化酶和氧这三者不是同时存在或不相互接触,就不会产生褐变。香菇腐败时,产生腐臭和组织软化,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很快。但褐变的香菇上细菌极少,不一定都会导致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易褐变菌株的多酚氧化酶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凝胶电泳等生化技术探讨了蘑菇易褐变菌株的酚酶特征。发现易褐变菌株具有特异的同工酶表型,子实体阶段表达的酚酶位点多,且酶活性高;其整个生活史的胞内酚酶活性曲线变化与优质菌株不同;所表达的酚酶对亚硫酸盐类酚酶抑制剂的敏感性低;所表达的酚酶较耐热,在加热的初始阶段(35~40℃)就能迅速催化褐变反应;所含的潜伏型酚酶含量大,且随着鲜菇贮藏期延长而大量活化,继续催化褐变。本文还就如何防止褐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下面介绍的是日本静冈县农业试验场利用营养液膜(NFT)进行草莓高床栽培的试验研究。 1.间断给液的效果用NFT栽培草莓,往往会发生根系褐变腐坏和因此而造成的养液污染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品种间的差异,氧气不足,着果负担大、养液供给不适当等。通过养液的间断供给,可以给根圈提供丰富的氧气,防止根系褐变腐坏。试验中,以“宝交早生”为供试对象,用岩棉采苗,育苗在塑  相似文献   

18.
加工制取的柑桔果汁在贮藏过程中会发生褐变。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柑桔果汁的褐变是由于果汁在贮藏过程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维生素C的裂解反应以及果汁中糖类物质发生的焦糖化反应。用酸味剂调整果汁pH于3.2,同时向果汁中添加化学抑制制以后,将其贮藏在绝对低温条件下,是克服或抑制柑桔褐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于受消费者欢迎的鳄梨而言。切开后迅速变褐成为影响鳄梨加工的障碍。鳄梨肉质细腻、鲜美,与苹果、梨等水果不同,鳄梨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才能保持其果肉不褐变。美国一家保鲜公司NatureSeal最新研究的一种用于防止鳄梨褐变的混合物,可以使切开的鳄梨在5~10天内不变色,且风味和质地也不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
前言苹果果实发发生斑点性生理病、虎皮病,和果肉褐变等各种贮藏性生理病害。在日本,以其中的果肉褐变危害最大,特别在红玉、元帅长期贮藏中成为最大的问题。果肉褐变的发生,用冷藏、气调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