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缢蛏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为重要的经济软体动物,是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沿海群众池塘与滩涂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蕉城区缢蛏养殖历史悠久,过去主要以滩涂养殖为主,90年代以后利用原有虾池进行池塘养殖。由于缢蛏池塘蓄水养殖周期短、投资小、收益大,生产比较稳定,且首次采用人工蓄水养蛏技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掀起养蛏热潮。目前,蕉城区池塘蓄水养蛏面积达2000公顷,年产量达2.5万吨左右,成为福建省养蛏大县。但近年来,由于诸方面原因的  相似文献   

2.
<正>缢蛏(Sinvnovacula constricta)是我国海产经济贝类及增养殖种。20世纪90年代前以平涂粗养或滩涂蓄水养蛏为主,90年代后逐渐发展为池塘蓄水养蛏或与对虾、梭子蟹、海水鱼类、藻类等混养。养殖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池塘综合养殖效益。但是传统的蓄水养蛏或混养方式需在养蛏池内直接施肥培饵或投饵,容易出现池水过肥、水质不稳定、底质老  相似文献   

3.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ek)系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灯塔蛤科、缢蛏属,俗名蛏子、青子、竹蚶、海蛏,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是福建省沿海群众池塘与滩涂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福建省养蛏历史悠久,过去大多为滩涂养殖。上世纪90年代以后池塘蓄水养蛏在福建省逐渐兴起,由于采用这种方式养殖周期短、投资省、产量稳定、收益大,在全省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福建省池塘蓄水养蛏面积达1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技情报》1977,(5):18-22
缢蛏(Sinonouacula constricta Lamarck)俗称“蛏”,又名“蜻”和“(虫先)”。分布在我国及日本沿海,穴居于内湾及河口的中、下潮区泥滩上,是一种产量高,养殖周期短,有经济价值的主要养殖贝类。我省养殖面积近4万亩,年产量50万担左右,约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缢蛏 (Sinonovaculaconstricta)为海产经济软体动物 ,俗称“毛蛏”(本地 )、亦称蛏 (福建 )、蜻 (浙江 )。其肉味鲜美 ,营养丰富 ,除供鲜食外 ,还可加工成蛏干和蛏油 ,畅销国内外。缢蛏在我市沿海滩涂虽也有自然分布 ,但面狭量少。在 60、70年代曾形成过一定的生产能力 ,以后由于长期的只捕不养等原因 ,自然资源日益衰竭 ,基本上形不成产量。为了恢复和增殖缢蛏资源 ,我局组织实施了缢蛏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近 3年的推广 ,到 2 0 0 2年全市 550 0亩适宜缢蛏养殖的淤泥质滩涂基本开发利用。项目完成后 ,年新增缢蛏产量 1 82万kg。我…  相似文献   

6.
《水产科技情报》1977,(3):F003-F003
浙江省象山县樊岙公社养殖场,滩涂广阔,海水比重适宜,缢蛏自然资源丰富,该县历史上就有养殖和资源繁殖保护的习惯。在大跃进的年代里,养蛏业得到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巩固了集体经济。但是,文化大革命前,在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干扰下,缢蛏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中,该县广大干部和群众,顶着“四人帮”的破坏干扰,积极保护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社队养蛏,使养蛏业得到新生。  相似文献   

7.
缢蛏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俗称娃子、泥蛙,属双壳类海产软体动物。浙江省温岭市是著名的产蛏(蛏苗与商品蛏)区,2001年全市养蛏面积6.2万亩,总产量达4.06万吨。由于海洋环境状况变化较大,受不稳定自然条件的制约,蛏苗紧缺已成问题,几年来,尽  相似文献   

8.
微藻作为缢蛏饵料的营养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俗称蛏(福建)、蜻(浙江)或跣(北方),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在滩涂中营埋栖生活,是我国的四大养殖贝类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海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缢蛏由于其蛋白含量高,味道鲜美,因此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此外,缢蛏养殖具有生长快、周期短、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滩涂养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19日,我市“缢蛏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已通过南通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但解决了养蛏农户销售的后顾之忧,而且提高了鲜蛏销售价格,同时通过加工吸收了当地剩余劳动力,使沿海500多养蛏农广和加工农户均增加了收入,促进了滩涂缢蛏养殖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闽东沿海池塘主要以培育肥水的方式养殖缢蛏,但在养蛏过程中大量的施肥投料,使过剩的肥料沉积池底,底质逐渐恶化.近年来,池塘养蛏生长慢,高温期发病严重,成活率低,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沿海群众于2002年开始改池塘缢蛏单养为缢蛏与三疣梭子蟹轮养,效益显著,规模逐年扩大.缢蛏与三疣梭子蟹轮养即养蛏结束后,接着高温期不播种蛏苗,而进行梭子蟹养殖.现将其池塘轮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宁海县冠岭乡养殖专业户陈良虎,承包15亩海涂,1989年养蛏12亩,放养蛏苗1800公斤,当年起捕5亩,产蛏9300公斤,平均亩产达1850公斤,创产值1.58万元,获纯利1.3万元,比一般养殖户的亩产高800公斤左右。他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2.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俗称娃子、泥蛙,属双壳类海产软体动物.浙江省温岭市是著名的产蛏(蛏苗与商品蛏)区,2001年全市养蛏面积6.2万亩,总产量达4.06万吨.由于海洋环境状况变化较大,受不稳定自然条件的制约,蛏苗紧缺已成问题,几年来,尽管科技人员采取多方增殖,仍无法满足广大养殖户的需求,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养蛏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过两年多的立项研究,缢蛏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谷雨”前后,是东南沿海一带播种蛏苗的“黄金季节”。根据我市养蛏专业户的高产经验“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技术要点: 一、认真选择蛏苗种,蛏苗质量的优  相似文献   

14.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Lamarck)],俗称蛏子、泥蛏、蜻,属双壳类海产软体动物。浙江温岭是有名的产蛏(蛏苗与商品蛏)区,2001年该市养蛏面积已达6.2万亩,总产量达40600吨,预计“十五”期间可增至10万亩以上。由于海洋环境状况变化较大,受不稳定自然条件的制约,蛏苗紧缺已成问题,几年来,尽管科技人员采取多方增殖,但仍无法满足广大养殖户需求,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养蛏业的稳步发展。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我们进行了缢蛏工厂化育苗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获得成功。现将缢蛏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乐清县西门大队有耕地541亩,可养蛏子的海涂2000亩,可养蚶子的海涂400亩,可附苗的海涂1000亩。过去,这个大队受“左”的思想影响,不从实际出发,生产上盲目强调“以粮为纲”。结果,海涂养殖长期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大片海涂完全荒芜。到1978年,全大队才养蛏37亩,年产4~5万斤。单单依靠541亩耕地使集体经济和社员生活都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海水养殖业近年来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效。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渔业资源的日趋匮乏,各种名优经济鱼类不断减少甚至濒临绝迹,为了增殖补充这些品种的数量,养殖涉及的品种优越来越广。然而,由于各类养殖品种特有的生长条件要求所致,在养殖一种水产品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养殖水域进行清理,以消灭对养殖品种有害的其它水生动物。就拿  蛏养殖来说,据调查, 蛏种苗放置之前,必须对养殖场所进行药物清理,也称为“药滩”。其目的主要是药死对 蛏有危害的一种称为“红鳗”的鱼。所用的药物为“二唑磷”和“氰化…  相似文献   

17.
综合养殖是日照市海水池塘的一种主要养殖模式,水中养虾,池底养蟹,底泥养蛏,有效地提高了虾池生产力,增加了经济效益,规避了养殖风险。现以2003年当地几位养殖户的养殖情况为例作一介绍。一、池塘情况池塘面积7~15亩不等,泥沙底质,机械提水,最大水深1郾2米。在四周浅水区,整造蛏畦,蛏畦面积约占整个池塘面积的1/10~1/5。每年2月份对池塘进行清淤消毒,肥水待用。二、苗种放养1郾蛏苗放养缢蛏于2~3月份放苗,苗种规格6000粒/千克,放苗量一般按整个池塘面积5千克/亩折算。2郾虾苗放养对虾共有三种养殖模式,一种是每年养殖两茬日本对虾,第一茬于4…  相似文献   

18.
福清县龙田公社是福建省水产品重点产区之一。沿海12个大队中,以渔为主的有7个大队,5,700户。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放宽政策,全面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渔业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贯彻党中央(1983)1号文件后,水产专业户、重点户和各种联合体迅速增加,商品性生产蓬勃兴起,全社渔业经济充满活力。近几年来,龙田公社将蛏、蛏苗、牡蛎、紫菜的养殖承包给社员户养户管,蛤、蛤苗、淡水鱼及近海捕捞作业承包到专业队、联合体  相似文献   

19.
养蛏生产和其他贝类生产一样,苗种的供应是发展养殖的关键,正象家业上没有种子就种不上庄稼一样。为了明年养蛏生产的更大跃进,就必须在今年培育足够的蛏苗。目前蛏苗埕的平整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幼苗也已经附着,但是苗埕的整理仅是贝苗生产的第一关。蛏苗刚附着,个体很小,适应力弱,容易死亡,往往幼苗附着很密,但到洗苗  相似文献   

20.
缢蛏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Lamark)隶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又名蛏子,江苏称其为海蛏、浙江称蜻等,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沿海地区,在我国北自辽宁、山东,南至广东、福建都有分布,其中以福建、浙江近年养殖业发展最快,并迅速发展到江苏、山东等地。其肉丰腴脆嫩,鲜美清甜,药物功效显著。随着“蓝色革命”时代的迅速发展,海水贝类养殖等相关研究日益兴起,缢蛏为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对它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就缢蛏的有关养殖技术加以综述。一、养殖技术缢蛏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