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丰富呼和浩特地区园林绿化树种,通过分析引种树种在呼和浩特市的生态适应性和观赏性,筛选出适宜该地区栽植的具有较高观赏性的树种。结果表明:可适应试验地气候条件并能开花结实的树种有16种;在试验地表现出较强生态适应性的树种有梓树、黄檗、金叶复叶槭、香花槐、粉叶复叶槭、沙枣、欧丁香、西部沙樱、重瓣榆叶梅、麦李、四季丁香、鞑靼忍冬、香茶藨子和白皮松。树种观赏性主要受花部性状的影响,其中花色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重瓣榆叶梅、美丽胡枝子、香茶藨子、鞑靼忍冬、四季丁香和欧丁香等树种的生态适应性较强且观赏价值较高,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可优先应用。  相似文献   

2.
红椿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椿于1984年引进南充地区,经过育苗栽培试验,无论是直径、树高、还是单株材积生长量均超过本地的香椿、大叶桉、千丈,现已成为南充地区四旁绿化的速生用材树种。 南充地区于1984年开始引进红椿(Toona cureni(B1)Merr)。现将引种栽培试验情况,总结如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在西充县及相似生态气候环境城市种植栽培的园林绿化树种,对试种于南充市园林管理处西充苗圃的52个树种进行存活率、生长状况及抗寒性等评价。结果表明:这些树种可大致分为最适宜、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4类。其中:32个树种表现最适宜,10个树种表现适宜,7个树种表现基本适宜,3个树种表现不适宜。本研究丰富和补充了西充县适宜园林绿化树种的种类,同时对促进相似生态气候环境城市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2年冬到1983年春,我们在长沙县回龙乡林场设置了10亩薪炭林试验地。三年来,对试验地的9个树种进行了生长量和物候期的测定和观察;对各树种的不同器官进行了含水量及热值的测定;对部分树种进行了生物产量的计算;还对各树种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桉属树种/种源试验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省江门地区为调整人工林树种结构 ,提高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 ,发展以阔叶树种为主的人工林。现桉树 ( Eucalyptusspp.)已成为该市营造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的主要树种 [1]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从澳大利亚引进桉属树种 ,进行桉属树种 /种源试验 ,为江门市选出更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桉树树种和优良种源 ,促进该地区桉树人工林的发展。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 ,2 2°2 5′~ 2 2°40′N,112°15′~ 112°45′E。属南亚热带气候 ,年平均温度 2 2 .1℃ ,极端最高温度 38.3℃ ,极端最低温度 1℃ ,年平均降水量 182…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个新树种──刚火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个新树种──刚火松李立潮,杨传书刚火松是南京林业大学育种教研室培育出的刚松和火炬松杂交种,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引种以来表现出生长快、抗性强等特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速生绿化树种和用材树种。一、引种地区的自然概况引种试验地地处东经111°10’,北...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牙克石地区1992年开始进行西伯利亚红松引种试验,1995、1996年春,分别在6处试验地定植,1998年秋调查结果显示,引进树种在本区表现适应,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8.
新林地区西伯利亚红松引种造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新林地区1992年开始进行西伯利亚红松引种试验,1995、1996年春分别在6处试验地定植,1998年秋调查结果显示,引进树种在本区表现适应,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9.
<正> 毛白杨是北京地区的优良乡土树种,生产上多用埋条方法繁殖。但由于用该法繁殖产苗量低(亩产1,500棵左右),苗木有“拐棒根”等缺点,限制了这一树种的发展。因此,我们于1978—1980年、1983—1984年,进行了“毛白杨侧方灌溉埋条法”的繁殖研究。此法育苗每亩产苗量可稳定在4,000株左右,苗高2米,地径1.5厘米,根系完整,无一般埋条曲“拐棒根”之弊,提高了苗木的质量和产量。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设在本所试验场,位于北京西山东  相似文献   

10.
1983至1987年我们在西充县多扶区进行林粮间作效益试验观测,现将5年的观测结果初报如下.一、试验地自然概况和试验方法西充县多扶区位于北纬30°53′—31°03′,东经105°53′—106°01′,地貌为台坝状、馒头状浅丘,间有平坝,海拔280—535m,相对高差20—150m,年平均温度17.6℃,年降雨894.6mm.土壤以紫色土为主,pH值7.5—8.0,土层厚15—70cm.1983年栽植柏木2714.5Ha,1984、1985年种在柏木林中种植桤木.同时开始间种,春季间种花生、绿豆、  相似文献   

11.
大叶白蜡育苗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叶白蜡(Fraxinus.america.na.L)落叶乔木,原产北美,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天山南北。在北纬35°到48°之间都有引种。大叶白蜡寿命长,易繁殖,后期生长速度快,材质好,具有耐盐碱、耐涝,抗有害气体,抗病虫害特点,其树形优美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和庭院绿化树种,其根系发达,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树种。为丰富巴彦淖尔市树种资源,解决光肩星天牛等对杨、柳树毁灭性灾害问题,园林苗圃从银川引种一年生大叶白蜡种苗及种子进行引种试验。一、自然概况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临河区境内,该地区海拔1050m,年均温6.8℃,极端高温42℃,极端低温-35℃。大于10℃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为了改善太湖湿地的生态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太湖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 ,实施苏锡城乡一体的现代林业工程和淮太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但是 ,该区现有造林树种比较单调 ,生态效益较低 ,木材质量较差 ,亟需引种一些生长快 ,耐水湿 ,适应性强 ,木材质量好 ,生态效益显著的优良树种。为此 ,笔者在江苏省林科院支持下 ,于 1993年开展了针叶树种及种源的引种造林试验。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江苏省宜兴丁蜀镇太湖边的荡地低湿地段。该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湿润 ,雨量充沛 ,无霜期较长 (2 39d)。年…  相似文献   

13.
章古台造林树种引种与乡土树种对比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选择造林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在辽宁省章古台试验地,开展了造林树种引种与乡土树种对比栽培试验。试验表明:针叶树以樟子松、彰武松,其次是油松、东宁赤松的适应性比较强,生长量比较高;阔叶树以白榆、怀槐、刺榆、暴马丁香、桑树和色木槭的抗性比较强,生长比较快。  相似文献   

14.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对湖北桂花林场4块苦槠混交林样地的林分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槠为优势树种,多单种聚集生长,其他树种强度混交、极强度混交的比例大;枫香在大小分化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其他树种则分化严重;从林木水平空间格局上来看.该试验地树种分布格局以团状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15.
薪柴是农村重要能源之一.有计划地营造薪炭林,已成为广大农村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在1981~1987年的七年间,对15个树种进行造林试验.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段在江西省弋阳县林科所,地势  相似文献   

16.
文冠果是我国“三北”地区很有发展前途的木本油料树种。有些生产或科研单位,在精细管理的情况下,亩产可达200多斤,新疆伊犁巴颜岱农科所试验地获得了每亩301.8斤。这说明,文冠果的生产是有很大潜力的。但是近年来由于生产中没有推广良种,栽培管理粗放,加之种子  相似文献   

17.
桉树是桉属树种的统称。其种类繁多,生长速度和抗风力差异很大,本试验的目的是选择生长快、抗风力强,适合在我市栽植的优良桉树树种。一、试验地的概况试验地设在三亚市林科所,坡向东南,地势平坦,海拔高25-30m,年平均气温25.5℃、最高气温35.7℃、日均温≥15℃的年积温为10,000℃左右、全年日照约有2,586h、太阳  相似文献   

18.
大扁杏不同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大扁杏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它具有适应性强 ,生长快、结果早、综合利用价值高等特点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首选的经济林树种之一。随着果树布局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优化 ,我国“三北”地区的很多市区都把发展大扁杏生产作为支柱产业来抓 ,建起了大面积的大扁杏商品出口基地。目前在大扁杏生产中存在着密度不合理现象 ,严重地影响了大扁杏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我们进行了不同密度试验。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辽宁省的辽南和辽西两种不同气候区的大扁杏园内进行。辽南试验区设在营口县周家乡周家村 ;辽西试验区设在凌…  相似文献   

19.
毛白杨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之一 ,分布广、生长快、寿命长 ,比其他杨树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 ,且材质优良 ,是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和城乡绿化的主要树种 ,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毛白杨雌株罕见 ,无法采到生产用种 ,扦插繁殖成活率也很低 ,使毛白杨育苗工作受到极大影响。为此 ,我们进行了毛白杨扦插育苗试验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置在忻州市的城东 ,海拔 80 0 m,年均均温 9.8℃ ,1月份均温 - 8.2℃ ,7月份均温 2 3.7℃ ;年均降水量 4 56 .0 mm,无霜期 176 .2天。试验地土壤质地中壤 ,PH值为 7.8。2 试验材料与方法2 .1…  相似文献   

20.
<正> 侧柏(Platycladcus Drientalis Fra-nce)是石灰岩地区造林的优良先锋树种。培育壮苗,是提高侧柏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但在水源、土壤等条件较差的地方,很难育出大批高质量的苗木,造林成活率一般在50%以下。1988年我们采用就近育苗造林,成活率达89.0%。因此,必须在离造林地较近的地方育苗,随起苗,随造林。几年来在干旱地区进行了侧柏育苗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河南省辉县市宋庄村林业试验站苗圃。年均气温14℃,降水量640.4毫米,蒸发量1743毫米,是降水量的2.7倍。春旱多风,冬寒少雨雪。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