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树烂皮病是沈阳地区杨树的常见病害,近年来由于栽植面积的迅速扩大,病害面积有所增加。杨树烂皮病主要发生在皮部,表现为干腐和枝枯(梢枯)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杨树烂皮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杨树主干和枝条上,症状通常表现为干腐型和枯梢型。长期水淹、树干日灼伤、修剪过强、机械伤害等是杨树烂皮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树种不同、林相结构不同、立地条件不同,该病的发生程度也不同。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应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苗木检疫、做好栽植与抚育工作,同时辅以化学与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杨树烂皮病的快速蔓延引起了大量树木的皮层腐烂,影响了杨树枝干的发育,使得大量的杨树枯死,对造林计划产生了影响。杨树烂皮病又称腐烂病,它在我国很多省市发生普遍,同时也对柳树、槐树、榆树等其他树种造成了影响,让大批林木染上此种病菌,逐渐枯死。但烂皮病的病因并不是与林中施肥或杀虫剂等原因有关,而是病原真菌在树与树之间传播造成的。1发病的症状1.1干腐型症状干腐型症状的发生主要是在于主干、大枝和树木的分  相似文献   

4.
1 症状表现 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是杨树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杨树大量枯死,新栽植的杨树发病尤重.烂皮病主要发生在杨树的主干和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和枯梢2种症状类型.  相似文献   

5.
薛红光 《农业与技术》2013,(12):104-104
杨树是吉林省营建丰产林和防护林的首选树种,杨树病害的发生会给杨树栽培带来巨大的灾难。杨树多见和常发的皮部病害主要有杨树皮层腐烂(或称烂皮病)、杨皮层溃疡病、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等,本文对其症状及防治方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一、杨树烂皮病1、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分叉处,发病后出现圆形、椭圆形灰褐色病斑,挤压即流出褐色汁液。病斑干缩开裂,散生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或雨后,病部出现桔黄色分生孢子角。病斑包围树干1周后,上部枯死。2、枯梢型主要发生在一至四年生幼树和大树枝条上。初期暗灰色,症状不明显,当病斑迅速扩展绕枝干1周后,上部枯死。杨树烂皮病为真菌病害,病原有2种,均为弱寄生菌,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落的树木。  相似文献   

7.
杨树烂皮病别名杨树腐烂病、腐皮病等,是一个世界性的病害。根据对杨树多年的研究,总结出杨树烂皮病的症状,并介绍了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树病害是影响杨树生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白城地区杨树人工林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且防治较为困难的主要病害为杨树烂皮病、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灰斑病、杨树黑斑病、杨树破腹病。并总结了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杨树是我国造林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树种之一。本文针对杨树主要病害杨叶黑斑病、杨树烂皮病、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林业基层单位在杨树病害的防治中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症状 杨烂皮病常发生于衰弱的防护林和新移栽的行道树上,引起枝干大量枯死。此病通常表现为干腐型和枯梢型。  相似文献   

11.
2010年~2013年,吉林省杨树枝干病害调查结果表明:为害杨树枝干的病害主要有6种,分别是杨树细菌肿茎溃疡病、杨树葡萄壳蔓梭孢溃疡病、杨水泡溃疡病、杨肿茎溃疡病、杨破腹病、杨烂皮病。  相似文献   

12.
杨树烂皮病又叫杨树腐烂病,是近两年来杨树上的主要病害,个别地块危害严重,有的造成成片树木死亡,杨树烂皮病的发生正呈危害加剧之势发展,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影响国家工程造林的成果,影响林农进行林木生产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对杨树烂皮病的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杨树是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其中烂皮病是北方地区杨树人工林主要病害。本文从杨树烂皮病病原菌及为害症状、发病及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杨树烂皮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基层林业生产单位对病害诊断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的多发病,在我们东北地区尤为常见,它主要为害的树种有小青杨、青杨、小叶杨、加拿大杨、山杨、钻天杨等。病害发生在主干、枝上,尤其是树权和易受各种伤害的干皮最易发病,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干枯型、梢枯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的多发病.在我们东北地区尤为常见,它主要为害的树种有小青杨、青杨、小叶杨、加拿大杨、山杨、钻天杨等.病害发生在主干、枝上,尤其是树权和易受各种伤害的干皮最易发病,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干枯型、梢枯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的多发病.在我们东北地区尤为常见,它主要为害的树种有小青杨、青杨、小叶杨、加拿大杨、山杨、钻天杨等.病害发生在主干、枝上,尤其是树权和易受各种伤害的干皮最易发病,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干枯型、梢枯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凌海地区杨树烂皮病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烂皮病一般发生在3月下旬,当温度达4~5℃时,菌丝开始活动,病害开始发生;不同杨树品种对烂皮病的感病性具有显著差异,108杨和辽育3号发病程度最重,发病率分别为25.4%和20.3%,感病指数分别为13.6和11.5;造林密度越大,烂皮病发生越重,发病程度与造林密度呈正相关;108杨生长到5~6年生时发病最重,发病率分别为24.9%和25.2%;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公路旁杨树烂皮病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杨树烂皮病危害的主要树种有小青杨、青杨、小叶杨、加拿大杨,山杨,钻天杨、苦杨、塔花黑杨等。病害发生在主干、枝上,尤其是树权和易受各种伤害的干皮最易发病,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枯型、梢枯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李丹 《农业与技术》2013,(11):91-91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人工林一种常见病害,该病以菌丝、子囊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树上越冬,5~6月为发病盛期,7月后病势渐缓,9月基本停止。本文对杨烂皮病发病规律及防治进行阐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杨树腐烂病1.1症状。又名烂皮病,表现为干腐型和枯梢型2种。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叉处。初期为暗褐色水肿状斑,皮层腐烂变软,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龟裂,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当病斑绕树干一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死亡。皮层腐烂后,纤维分离如麻状,易剥离,木质部边材亦变色。以后病斑上生出针头状小黑点。枯梢型是小枝发病,迅速枯死,无明显溃疡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