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本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把"退耕还林恢复生态和带动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路贯穿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之中,争取通过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带动本地林业产业大发展,走出一条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抓好产业发展新一轮退耕还林要突出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2个  相似文献   

2.
吴鹏  周俊虹 《现代园艺》2011,(15):18+20
随着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林业产业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基础。因此人才支持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前中国林业产业人才建设存在着高层次人才偏少、人才分布不均、林业培训能力不能适应林业产业发展需求等诸多问题,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良性人才培养体制,加快林业产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适应林业经济、社会及科技协调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是林业产业发展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葵 《现代园艺》2014,(18):22-22
林业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丰富林产品供给,调整农村农业结构,带动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建设,指导木戛乡林业产业发展建设,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协调发展,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林业作为一项自然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林业具有功能多、地位重要、形势复杂等诸多特点。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也是我国资源分布最为广阔和丰富的重点林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东北林区进行全面生态建设是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现代林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密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推动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现代林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严英爱 《吉林蔬菜》2013,(Z1):53-54
林业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加强林业健康发展,始终坚持档案工作"集中统一管理,维护完整与安全,便于提供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完善措施,规范管理,促进档案管理工作。1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是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声像、光盘数据、林权登记、调查、测绘、权属转移、变更  相似文献   

7.
《花卉》2017,(22)
林业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加强林业技术推广,有助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促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该理念的贯彻实施,给林业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将论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并针对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项性明 《花卉》2020,(24):195-196
林业不仅是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重要的公共产业,它同时具备多方面的优势。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目前生态环境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转变生态环境对林业的依赖性,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启动林业重点项目有一定的意义,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林业部门进入了新的高速发展的阶段。当前的主要目标是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保护资源。因为森林砍伐日益剧增,我国林业已经转变为以木材生产为主。所以,本文从森林生态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出发,对我国林业建设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黎兴华 《现代园艺》2014,(10):16-16
探讨了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作用、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期为我国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林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林 《花卉》2017,(14)
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之间是相互协调和相辅相成,同时也是相互制约的,两者的地位同等重要,是实现林业产业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分别详细的论述了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相互辅助和依存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矛盾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林业产业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是一个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而能和林业产业发展排在同一重要位置的就是生态环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当今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普遍遵循的原则之一,因此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生态林业建设是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发展林业经济,不但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经济转型以及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林业建设,林业生产和技术部门加强了对生态林业的研究,促使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掖市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属典型的干旱荒漠性气候,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经济社会欠发达。在经济社会步入新时代转型时期,如何调整产业结构,达到生态与富民"双赢"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相协调,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全面迈进小康社会的新需要。特色林果产业作为发展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重要载体,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身,融一、二、三产业于一体,能够有效释放林业的发展潜力和活力,是破除现阶段乃至长期发展难题的产业项目。为此,结合多年来张掖市特色林果发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生态林业作为一种符合现代社会及生态环境发展的工程,如何对其合理建设并保证其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成为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对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时代的主体。如何抓住生态建设的工作重点,全面开展林业产业经济建设,真正走出一条利用资源带动发展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的道路,已然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林业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构成,林业产业还承担着林产品供给以及生态建设的重要责任。因此,正确对待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从当前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林业产业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是在环境保护工作和落实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给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林业产业重点在于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组成,就此对林业产业组成成分的优化调整对于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突出作用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林业科技创新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对现代林业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林业科技创新的角度切入,提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对策以及依靠林业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林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我国林业资源较丰富,但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的发展不注重科学合理地开发林业资源,制约林业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林业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落实造林抚育工作,促进林业产业经济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详细地分析林业生产中造林抚育技术要点,对林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兴 《花木盆景》2014,(1):56-57
正林业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主体,是一项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公益事业,同时也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生态环境的发展与否,是考察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参数。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共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部署,标志着林业已经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肩负着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9.
陈绮雯 《花卉》2019,(6):165-166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日益发展和成熟,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保护生态环境以成为当下社会的共同认识。林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核心产业,且是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事业,其拥有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建设生态环境的两重使命。因此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归纳了影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因子,并提出几点发展可持续的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环保理念的普及,林业产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在林业发展中,林业技术的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努力建设科学完善的林业推广技术,才能进一步促进林业发展。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林业相关部门应明确林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和理念,科学把控推广原则,并确定完善的建设目标,合理设置岗位,重视培养相关人才,同时做好基础建设和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林业技术推广,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环保背景下,林业技术的推广和建设,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