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9月18-19日,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刘进祖站长带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和相关合作社代表到河北丰宁实地考察了北京顺天建杰养蜂合作社8个转地蜂场情况。刘站长对北京顺天建杰养蜂合作社长年坚持大转地放蜂,拓展养蜂空间,培育一批青年养蜂新人,引进创新技术,增加养蜂收入,践行养蜂京津冀一体化给予高度评价。北京顺天建杰养蜂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2月,是北京市大兴区第一家养蜂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大兴  相似文献   

2.
10月15日,2013年北京市蜂业总结交流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汇报会在圆山酒店召开。会议由市蚕蜂站副站长吴忠高主持.市蚕蜂站站长刘进祖、副站长吴忠高、副站长汪平凯、各养蜂区县主管人员、蜂农专业合作社代表及11个示范基地负责人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正>为响应北京市政府对南水北调核心区对口支援的号召,在北京市蚕蜂站带领和牵线下,2014年11月,由北京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与十堰市竹溪县顺达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帮扶竹溪蜂产业实现快速发展,进而促进京竹两地蜂产业的合作共赢。一是加大帮扶力度。2015至2019年,北京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从养蜂技术培训、蜂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及合作社规划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对口  相似文献   

4.
正蜂农专业合作社是广大蜂农为提高自身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而创建的合作组织,是蜂农应对激烈蜂产品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北京市蜂产业加快蜂农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发挥蜂农专业合作组织的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和协调服务的优势,为广大蜂农服务。目前,全市蜂农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79个,入社社员6000户,占到全市养蜂户的60%;饲养蜂群总数18万群,占到全市饲养量的76.3%,总注册资金超过1060万元,其中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有6家,总资产近10亿元,从事产加  相似文献   

5.
<正>7月25日上午,北京市蚕蜂站召开了福建农林大学实习大学生交流座谈会。站全体职工和重点养蜂合作社社长与福建农林大学来我市实习的十名大学生欢聚一堂,共叙友情,为首都蜂产业发展和学生培养工作献计献策。与会人员就实习大学生的实习情况、专业知识学习、社会实践及大学生们关注的就业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6.
10月15日,2013后北京市蜂业总结交流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汇报会在北京圆山酒店召开。会议由北京市蚕蜂站副站长吴忠高主持,北京市蚕蜂站站长刘进祖、副站长吴忠高、副站长汪平凯、各养蜂区县主管人员、蜂农专业合作社代表及11个示范基地负责人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首先.各区县蜂业主管人员总结2013年本各区县蜂产业工作情况.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2014年工作重点;其次,11个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负责人总结示范基地生产建设情况,并作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7月28日,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在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白龙潭风景区的有机蜂产品生产基地(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举办了"弘扬蜜蜂精神,传播蜜蜂文化——蜂人制作活动"。此次活动,引起了业内领导、当地政府、科研人员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所长、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杰研究员、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周玮、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黎红研究员、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站长刘进祖研究员、密云县园林绿化局李长春局长等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北京电视台、密云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现场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以来,北京大兴县积极引进优良蜂种,大力推广科技养蜂,使蜂业生产取得长足发展。1999年全县蜂蜜产量7.5万公斤,蜂王浆710公斤,蜂花粉1505公斤,蜂蜡450公斤。其中蜂蜜产量是1990年2.3万公斤的3.3倍,蜂王浆产量是1990年178.6公斤的4倍。1999年蜂产品总产值达55.9万元,是1990年11.85万元的4.7倍。1999年全县养蜂户达37户,虽然比1990年只增加5户,但蜂群数量达到了1491群,比1990年增加了366群。其中17户养蜂户收入超万元,4万元以上的有5户。养蜂状元—…  相似文献   

9.
7月21日的暴雨给房山区蜂产业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该区受灾蜂群2.8万群左右,经济损失约1120万元。8月7日.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相关负责人带队慰问房山区受灾蜂农.并及时了解了蜂产业受灾情况。市蚕蜂站一行先后来到受灾较为严重的南窖乡大西沟村蜂农及佛子庄乡陈家坟村蜂农家中慰问.慰问组向蜂农询问受灾情况,并发放了吉林省养蜂所捐赠的良种蜂王36只。  相似文献   

10.
周年蜂事     
一月气温最低,天气寒冷。经常观察蜂群外包装状况,根据箱内声音、箱外死蜂和蜜蜂排泄物等情况,判断蜜蜂越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清扫巢门,清除死蜂,防止火灾、鼠害和震动蜂群。二月蜂群随气温回升白天散团活动,晴天中午即能出巢进行第一次排泄飞翔。经过排泄飞翔的蜂群,蜂王开始产卵。选择晴暖天气抽查蜂群,判断饲料余缺和有无蜂王等。缺饲料的及时补充备用蜜脾,失王群诱入储备蜂王或与有王群合并。三月中旬至下旬榆树、山桃相继开花,蜜蜂春季繁殖开始。在榆树开花时,选一晴朗天气,对蜂群进行全面检查,评估越冬情况…  相似文献   

11.
养蜂场发生盗蜂是常有的事。有强群盗弱群 ,大群盗小群 ,多群盗一群 ,蜂场之间互盗等 ,一旦发生盗蜂 ,不但打乱了蜂群的正常秩序 ,盗空了存蜜 ,还因攻守双方相互斗杀而死蜂遍地。有时甚至连蜂王也被螯死。特别发生全场互盗时 ,损失更大。因此不得不迁移蜂场 ,这给养蜂带来很大麻烦。要防止盗蜂 ,首先要弄清为什么会发生盗蜂 ,才能对症下药。从蜜蜂生物学特性和其生活规律来看 ,抢盗蜂蜜、储存饲料 ,是蜂群长期生存关键中所形成的本能。在流蜜时期 ,外界有粉、蜜可采时 ,它们会全神贯注地在野外寻花采蜜。当野外流蜜一停止 ,外界已无蜜可采时…  相似文献   

12.
正5月17日,中共北京市密云区委书记汪先永、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岩、副区长蒋学甫一行,到位于密云区白龙潭风景区的"北京蜜蜂大世界"科普馆和北京京纯专业养蜂合作社考察。汪书记听取了蜜蜂大世界讲解员对蜂业知识和蜜蜂文化的讲解,并听取了合作社社长关于科普馆建设及合作社发展的汇报,他对合作社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指出蜜蜂大世界的科普主题非常具有特色,给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起到了表率作  相似文献   

13.
蜜蜂是营造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就是群体的单位。现代养蜂,蜂场根据需要和蜂群群势,在外界有蜜粉源流蜜的情况下,将一群蜜蜂快速分为两群或多群,从而可实现蜂群的快速繁殖。快速繁殖蜂群,可以在短期内增加蜂群数量,扩大饲养规模,提高养蜂效益。现介绍几种快速繁殖蜂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7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董瑞龙到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调研时,视察了该站所属市蜂业公司天竺加工厂、听取了站长的工作汇报并对蚕蜂站近年来在抓全市养蜂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及科技推广等方面做的大量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作出了重要指示。董瑞龙局长说市蚕蜂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时间,在江西九连山区域对中蜂的新式养蜂法下不同强度蜂群在山乌桕流蜜期的蜂蜜产量数据收集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蜂群强度对蜂蜜产量有直接影响,但并不是蜂群越强越好;最佳的采集群要维持在5脾;单脾产量最高的蜂群强度为4脾;蜂群强度超过5脾的可以拆散为中等强度的两群进行蜂蜜采集,产量反而更高。通过研究为辖区内的养蜂户如何通过合理管理蜂群来提高蜂蜜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蜜蜂繁殖慢、蜂群势弱不能充分利用蜜源,江苏省盐城市郊区多种经营管理局的科技人员和养蜂户一起,逐步摸索出“双王繁殖”的养蜂技术。  相似文献   

17.
蜂产业是一项符合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的朝阳产业,是致富产业、健康产业、创汇产业、授粉产业和生态产业的统一体。蜂农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双王群蜜蜂的高产技术兰帝明发展养蜂必须抓蜂王,抓蜂群管理。只有抓住这两个重点,才能壮大蜂群,获得高产。一、抓蜂王。饲养“双工群”,有利于养强群,获得高产成熟蜜。“双王群”的组织和管理:在标准箱的巢内中间放一个立式隔王板,每区1——2框蜂和一只蜂王等流...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林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既能有效推动林业发展,又能促进林农经济收入提升。以怒江州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州林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概况,分析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如组织规模小,带动力弱、缺乏规范管理、品牌意识薄弱、销路不畅、运作不规范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加强规范化建设、坚持走创新发展道路、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合作社发展、狠抓落实,为合作社发展助力等。  相似文献   

20.
《经济林研究》1991,9(1):77-79
通过对油茶林不同抚育管理水平的调查研究,油茶进行抚育管理是油、蜜丰收关键的营林措施,油茶垦复施肥后可使单位面积开花数量增强,始花和终花时间提前,泌蜜量、蜜质和成果率提高。 利用蜜蜂为油茶授粉,是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利用油茶蜜源来保护及繁殖蜂群,增加养蜂收益。为此,我们从1987年开始,在推广油茶花蜜蜂授粉技术的同时,结合油茶丰产林的培育开展了“油茶抚育管理与茶林放蜂关系”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