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玉米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与黄地老虎、小地老虎的区别及危害玉米的严重程度,总结提出宿松县二点委夜蛾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形态特征(一)成虫二点委夜蛾、黃地老虎、小地老虎同属于夜蛾科,体色呈褐色。二点委夜蛾灰褐色,最浅;黄地老虎淡褐色,次之;小地老虎暗褐色,最深。二点委夜蛾的成虫个体最小,体长10~12mm;黄地老虎稍微大点,体长14~19mm;小地老虎最大,体长16~23mm。二点委夜蛾的环纹为1黑点,肾纹小,有黑点组成的  相似文献   

3.
二点委夜蛾是近几年发现为害玉米的一种新害虫,危害性较大,由于其侵害部位以及形态上的相近,许多农民习惯把二点委夜蛾误称为"地老虎"。结合近年来二点委夜蛾在新乡县的发生危害情况,本文提出相应地防治措施,指导农民减轻其为害损失。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9,(11):74-75
为稷山县玉米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提供参考,介绍了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和在山西省的发生规律,并详细介绍了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二点委夜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二点委夜蛾的特征特性、发生规律,并针对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该地区玉米田害虫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徐梅 《新农村》2013,(8):26-26
二点委夜蛾是鲁南地区2011年新发生的一种害虫,由于其侵害部位及幼虫形态与小地老虎相近,许多农民把二点委夜蛾误认为"地老虎"。其老熟幼虫体长20毫米左右,体色灰黄色,头部褐色,幼虫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各体节有一个倒三角的深褐色斑纹,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  相似文献   

7.
介绍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危害症状及危害特点,并提出防治技术,以为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广平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海河平原的黑龙港流域,耕地面积35万亩,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要农作物,夏玉米常年种植面积为21万亩。由于小麦普遍采用机械收获,秸秆还田率在90%以上,田间麦糠和秸秆量大、覆盖厚,为二点委夜蛾成虫产卵和幼虫发育提供了适宜环境。一、二点委夜蛾和地老虎的区别二点委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该虫在形态上与地老虎等存在明显区别。1、形态区别  相似文献   

9.
正二点委夜蛾是我国夏玉米种植区新发生的一种害虫,与黄地老虎、小地老虎相似,严重危害玉米生产。一、栖息特点根据田间系统调查监测,二点委夜蛾幼虫主要栖息、发生在麦收后未灭茬有麦秸覆盖的地块。麦秸、土块下通透性好、避光、潮湿,非常适  相似文献   

10.
<正>二点委夜蛾是2005年在河北省新发现的一种玉米新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苗,将玉米茎基部咬成一个洞或咬食根部,引起幼苗心叶萎蔫、倒伏甚至死亡。平山县自2011年二点委夜蛾暴发以来,开始了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研究,通过在多点进行田间试验示范,筛选出了防治效果好、成本低、"一喷多防"的综合防治技术,使平山县二点委夜蛾的危害得到了有效遏制。1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二点委夜蛾成虫为灰褐色,体长10~12 mm,  相似文献   

11.
二点委夜蛾是2005年发生并被中国动物研究所鉴定的玉米新害虫。由于该害虫易与黄地老虎在形态上混淆,因此目前的发生范围尚未澄清,且很易延误防治。今年各地加强了对二点委夜蛾的监测和研究,根据黑光灯诱测,6月10日各地蛾量骤增,进入第一代蛾高峰,  相似文献   

12.
二点委夜蛾主要以幼虫危害玉米茎基和根部,造成玉米心叶萎蔫、植株倒伏而枯死,其危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防治难度大,近几年危害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供生产上防治二点委夜蛾参考,介绍了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二点委夜蛾的生长规律和危害特点,重点分析了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方法及二点委夜蛾防治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新型机械防治二点委夜蛾的夏玉米免耕播种装置。  相似文献   

14.
二点委夜蛾是2005年发生并被中国动物研究所鉴定的玉米新害虫。由于该害虫易与黄地老虎在形态上混淆,因此目前的发生范围尚未澄清,且很易延误防治。为此今年各地加强了对二点委夜蛾的监测和研究,根据黑光灯诱测,6月10日各地蛾量骤增,进入第1代蛾高峰,预计6月下旬~7月玉米苗期将受到二点委夜蛾危害,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危害程度重于上年,范围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二点委夜蛾是鲁南地区2011年新发生的一种害虫,由于其侵害部位及幼虫形态与小地老虎相近,许多农民把二点委夜蛾误称为"地老虎"。其老熟幼虫体长20毫米左右,体色灰黄色,头部褐色,幼虫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各体节有一个倒三角的深褐色斑纹,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蛹长10毫米左右,化蛹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  相似文献   

16.
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二点委夜蛾是当前危害玉米的一种新的害虫,主要危害玉米幼苗,轻者造成玉米苗倾斜或倒伏,重者缺苗断垄。阐述了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并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玉米田新发害虫,具有暴发性,幼虫聚集性,为害隐蔽性等特征,在平舆县发生为害逐年严重,且防治困难,对该县夏玉米生产构成较大的威胁。笔者根据对该地二点委夜蛾近年来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情况调查研究,结合国内研究进展,分析了二点委夜蛾在该县的发生危害特点及重发原因,并提出了绿色防控对策,对有效控制其为害,保障豫南地区夏玉米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二点委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亚洲的日本、朝鲜等国,我国于2005年首次在河北省发现,是近几年开始在国内侵害玉米幼苗田的害虫。由于其侵害部位以及形态上的相近,许多农民习惯把二点委夜蛾误称为地老虎。经饲养鉴定,该虫在形态学上与地老虎等存在明显区别。我国于2005  相似文献   

19.
正二点委夜蛾是我省夏玉米区新发生的害虫,该害虫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害虫食量将不断加大,发生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这种害虫的传播速度极快,如不能及时控制,将会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甚至会导致大面积玉米地绝收。因此,需加强对二点委夜蛾发生动态的监测,做好虫情预报或警报,指导农民适时防治,以减轻其为害损失。现将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形态特征1、成虫。颜色:二点委夜蛾灰褐色。二点委  相似文献   

20.
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玉米田新发害虫,具有暴发性,幼虫聚集性,为害隐蔽性等特征,在平舆县发生为害逐年严重,且防治困难,对该县夏玉米生产构成较大的威胁。笔者根据对该地二点委夜蛾近年来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情况调查研究,结合国内研究进展,分析了二点委夜蛾在该县的发生危害特点及重发原因,并提出了绿色防控对策,对有效控制其为害,保障豫南地区夏玉米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