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梅褐斑病(Myrica mycosphaerlla leaf spot)是东魁杨梅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当年抽发的春、夏、秋稍叶片,病原菌在4月底5月初产生子囊孢子借风雨进行侵染传播,新叶感病后于8月份开始表现症状,10月份出现发病高峰,发生严重时在11~12月导致大量叶片枯死脱落,并引起花芽、小枝的枯死,严重影响杨梅树势和明年的产量。为探索杨梅褐斑病的防治效果,在2010年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并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梅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温州地区杨梅各种病虫害日益增多,除了常见的杨梅癌肿病、褐斑病、介壳虫、金龟子、卷叶蛾等以外,还有赤衣病和肉柱坏死病(肉葱病)对杨梅树干和果实的为害也十分严重,目前又新发现油茶黑胶粉虱对杨梅叶片为害。为此,笔者将杨梅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8年,我县从浙江引进东魁杨梅种植,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时间的延长,为害杨梅的病虫害也相应增多,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如不加强防治,将严重制约着杨梅产业的发展。目前调查发现,为害我县杨梅的主要虫害有卷叶蛾、蚜虫、尺蠖、蚧壳虫、天牛、果蝇,主要病害有褐斑病、赤衣病、溃疡病、白腐病。  相似文献   

4.
2013年安阳市玉米褐斑病发生严重,本文阐述了玉米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分析了该病害在安阳市重发的原因,并提出了农业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万荣县苹果园2012-2015年4年来褐斑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得出:褐斑病的发生与温度、降雨量、品种、管理水平等因素关系密切。加强田间管理,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是防治苹果褐斑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综合防治苹果褐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崇 《果农之友》2009,(1):38-39
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是苹果的主要病害之一。苹果发生褐斑病不仅会造成苹果树早期大量落叶,严重削弱树势。影响花芽分化,造成开花、坐果障碍,而且还会导致苹果产量和品质的不同程度下降。因此,对苹果褐斑病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治。下面介绍这一病害的主要症状、发病特点和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褐斑病在聊城发生日趋严重,造成梨园大量落叶,梨树产量降低。通过分析梨褐斑病的发病规律和原因,总结了防治梨褐斑病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招远市苹果褐斑病逐年加重。2004年,苹果园普遍发生褐斑病,个别园片暴发成灾,落叶率80%以上。为此,笔者对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4~2006年,烟台、威海两地连年暴发苹果褐斑病,造成果园提前落叶,严重影响了果树的后期生长和营养积累,极大地削弱了树势,并间接引发了腐烂病的大发生。因此,近几年来,苹果褐斑病已成为苹果园的主要病害。笔者通过对烟、威地区的调查研究,总结出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和有效防治措施,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云霄柳叶白梗蕹菜主要病害白锈病、褐斑病、轮斑病和虫害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并提出相应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杨梅病虫害较少,目前我县杨梅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和癌肿病,主要虫害有卷叶蛾、尺蠖和介壳虫。为筛选杨梅病虫害无公害生物防治药剂,我们于2004年至2005年在杨梅基地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苹果套袋面积的逐年增加,豫西地区多数果农往往只重视套袋前苹果病虫的防治,而忽略了套袋后病虫的防治,导致苹果褐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本文分析了苹果褐斑病严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该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台州市杨梅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为我国南方著名的特产果树。杨梅生产长期以来较为粗放管理,病虫发生为害亦较轻。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杨梅生产发展迅速,栽培管理模式的改变,果园生态环境的变化,杨梅病虫害发生严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生产上一个突出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白蜡树主要病虫害褐斑病、流胶病、草履蚧、天牛等的发生症状及其防治措施,以期为园林病虫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梅根腐病调查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鸿斌、陈永金、孙旭明、李修朋、等同志做了有关工作,特此致谢!其他常绿果树 近几年来舟山市发生了大量的杨梅树根腐病,给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为研究病因及防治办法,我们从1991年开始对该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研究病因的同时进行了防治试验工作,已取得初步结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树的品种、树龄及栽培情况舟山市种植的晚稻杨梅、丁岙梅、白实杨梅、红杨梅和野杨梅等5个杨梅品种普遍发病死亡,未发现有免疫品种。尤以主栽品种晚稻杨梅发病最重,死亡率占总数的85%以上。从不同生育期看,以盛果期树发病最多,…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临猗县2001~2007年间苹果褐斑病的发生危害状况,包括发病症状、引起发病的主要因素及发病规律等,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葡萄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褐斑病又称斑点病、叶斑病等.褐斑病有大褐斑和小褐斑2种.此病分布较广,几乎遍及全国各葡萄产区,是葡萄较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可引起葡萄早期落叶,严重影响浆果产量、品质和树势.现根据有关资料,并依据近几年的防治经验,将葡萄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省杨梅种植面积达8.94×10~4hm~2,年产量约50×104 t,产值48.3亿元,经济效益显著。杨梅褐斑病是杨梅生产中主要的真菌性病害,为害当年抽发的春、夏、秋稍叶片,导致大量叶片枯死脱落,并引起花芽、小枝的枯死,严重影响杨梅树势和产量。为了验证38%唑醚·啶酰菌胺WDG对杨梅褐斑病的防治效果,明确与常规药剂间的防效差异及其对杨梅生产的安全性。于2017年5月开始在浙  相似文献   

19.
《落叶果树》2021,53(4)
2020年苹果褐斑病发生是近10余年来最严重的一年。管理差的果园从7月初开始落叶,7月底落叶率达80%;管理好的果园从9月初开始落叶,9月底落叶率达30%以上。多雨是导致褐斑病严重发病的主要原因。5月病菌初侵染后和8月病害流行期前,没有加喷内吸治疗剂,是褐斑病严重发病的人为原因。防治方法为6月中旬雨季前和7月中旬集中降雨期之前各喷1次倍量式波尔多液,8月上中旬降雨前或降雨后喷施高效内吸治疗剂,一般年份可有效控制褐斑病的危害。5月多雨的年份于套袋前加喷防治褐斑病的内吸治疗剂;8月初当果园发病率超过3%或8月喷施杀菌剂后又遇5个以上的降雨日,8月中下旬需加喷内吸治疗剂,方可有效控制褐斑病的危害。2021年果园内的越冬菌源量大,除采用上述常规的防治措施外,套袋前用药需混加防治褐斑病的内吸治疗剂,并特别注意7月上旬果园内的发病情况,当病叶率超过1%时,及时加喷内吸治疗剂。  相似文献   

20.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苹果褐斑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病规律,影响病害发生与流行的因素,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