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中毒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采食有毒变质牧草、饲料中毒,或是因饲料调制方法不当造成中毒.较轻的中毒可引起奶牛的消化机能障碍、拒食,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牛的全身症状,甚至死亡.预防奶牛中毒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2.
奶牛是草食复胃动物,粗纤维是其主要日粮,各种杂草、蔬菜、农副产品、加工副产品均可作为奶牛饲草饲料。因饲料处理或饲喂不当导致奶牛发病,如黄曲霉毒素中毒、甘薯黑斑病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尿素中毒等,可造成奶牛生产力下降,影响奶牛健康。  相似文献   

3.
尿素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如在日粮中添加适量,可提高饲料效应。但由于饲喂方法和用量错误,会引起奶牛发生中毒。本文介绍3例中毒奶牛的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4.
奶牛饲料以粗饲料为主配合适量的精饲料,粗饲料的麦秸、稻秸、牧草、青贮饲料,如果饲料处置不当,容易被细菌、病毒污染,精饲料中的棉籽、菜籽饼粕不经脱毒处理,饲喂量过大,以及青绿饲料加工调制不当等,都能造成奶牛的饲料源毒素中毒,为了提高奶牛养殖效益,减少因饲料中毒导致的经济损失,现把常见的饲料源中毒性疾病防治归纳如下,以供奶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奶牛饲养的草料主要是饲养当地的各种草、菜、农副产品、工副产品,但生产中常有因饲料处理不当导致的中毒现象,不仅影响牛乳的产量和质量,严重的会导致奶牛死亡.所以饲养者应加强对饲料的管理,学习和掌握常见的饲料中毒原因及救治措施,一旦牛群出现中毒,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6.
我场奶牛粗料种类单一,全年喂玉米青贮,因此,精料喂量大,基本届精料型喂法,奶牛瘤胃酸度大,采食减少,并发生过多起瘤胃酸中毒病例.奶牛营养需要干物质及粗纤维负平衡达10%和15%。由于蛋白质饲料紧张,场部饲料公司产的混合精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只有11.68%。虽有部分啤酒糟可补  相似文献   

7.
随着牛肉制品和乳制品需求量的增多,我国养牛业规模也在逐渐增大,反刍动物饲料市场快速发展,从每年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结果来看,国内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超90%。但个别散养户在奶牛养殖过程中,为降低成本,会给奶牛饲喂农业生产中的副产品,若加工或饲喂方法不当,会引起奶牛中毒,威胁乳制品安全。从其生产中常用的农副产品来看,主要包括玉米、马铃薯、棉籽饼、白菜、萝卜和地瓜等,但是采摘时节不对、贮存条件不合理、饲喂前未进行检查等,奶牛会因食用变质饲料而损害瘤胃和整个机体健康。由于这种饲料源性中毒往往引发急性症状,若养殖人员经验不丰富或日常护理不当,会造成奶牛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效益。鉴于此,本文对奶牛常用饲料的中毒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概述,以期提高奶牛饲料安全性,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饲料霉菌毒素对奶牛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估计全世界供应的谷物中有25%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发霉饲料和霉菌毒素中毒是世界范围内奶牛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饲料中自然产生的毒素污染会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饲料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可在谷物的生长过程、饲料制造、贮存及运输过程中产生。普遍存在于奶牛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进人奶牛体内发挥生物学效应,影响奶牛生产性能,造成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有效地减少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于获得高产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9.
<正>尿素是农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速效肥料,又可以作为牛等反刍动物的蛋白质替代饲料。如何能够有效利用尿素替代部分蛋白质饲料,对缓解目前我国蛋白质饲料不足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是用法或用量不当,则可导致牛尿素中毒,临床上以过度兴奋、呼吸困难和消化功能障碍为特征。本文结合一例奶牛尿素中毒病例分析尿素在奶牛生产中应用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奶牛饲料中添加丙二醇可减少肝脏脂肪的沉积,改善奶牛的繁殖性能,并且可有效预防奶牛酮病。如果添加量超出合理范围将会发生丙二醇慢性中毒。2016年12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院接收2头病牛,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血常规及血液中葡萄糖、游离脂肪酸、β-羟丁酸等一系列检测结果后确诊为丙二醇慢性中毒。本文对丙二醇慢性中毒临床症状、血液指标、生化指标及丙二醇对奶牛机体的副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犊牛氟中毒     
氟污染饲料导致奶牛氟中毒已早有报道,但犊牛牙齿氟中毒和奶牛产乳量急骤下降的报道还是第一次。氟中毒母牛所产犊牛可发生先天性氟中毒,主要表现为:釉质呈褐色、发育不全,骨骼有褐色斑点,软骨细胞分化严重受阻,成骨细胞萎缩,骨细胞减少,骨髓细胞萎缩,骨髓脂肪浆液性衰退,以及严重的生长停滞。本文报道了氟中毒母牛所产犊牛的先天性氟中毒  相似文献   

12.
黄旭 《中国奶牛》1994,(4):40-41
奶牛霉败饲料中毒的诊疗安徽淮南乳品公司奶牛三场(232035)黄旭1990年春季淮南乳品公司奶牛三场,从2月底到3月底的1个月中,奶牛零星地发生了霉败饲料中毒,共14头,发病率占成母牛的4%死亡1头,经调查研究,认为霉菌及其毒素中毒。一、发病经过我场...  相似文献   

13.
酒糟质地柔软、气味芳香、适口性好,可刺激食欲,提高产奶量,是奶牛常用的饲料之一。因其含有一定的乳酸、酪酸、醋酸等成分,如果饲喂或贮存不当,可使奶牛发生酒糟中毒。  相似文献   

14.
正青贮料是奶牛养殖生产中的常用饲料,主要是将农作物秸秆、青饲料等饲料利用乳酸菌在密封、厌氧的条件下发酵而成的一种饲料,具有适口性好、易于消化、贮存时间长等优点。青贮料通过合理的饲喂,效果良好,可以提高奶牛的采食量,进而提高产奶量,是奶牛养殖生产中常用饲料,还可在冬春季节青绿饲料紧缺时为奶牛提供青绿多汁饲料,以作为营养的补充。虽然青贮的优点非常多,但是在饲喂时要合理的使用,否则易青贮料变质,引起奶牛中毒和疾病。  相似文献   

15.
长期或大量饲喂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或饲草易导致奶牛黄曲霉菌毒素中毒。主要对1例黄曲霉菌毒素中毒奶牛的临诊症状、治疗方法、防治措施等作一介绍,以期为生产中有效防治奶牛黄曲霉菌毒素中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亚硝酸盐中毒是动物采食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饲料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冬春季节是高发季节,主要原因是饲喂的青绿饲料没有摊开摆放,饲料受潮变质,奶牛采食后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7.
尿素是奶牛饲养过程中常用的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尿素的主要作用是补充或平衡饲料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率,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改善代谢机能,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奶牛产奶量,增加动物养殖的经济效益。但是尿素作为一种毒性较高的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添加不合理,将会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奶牛中毒死亡现象的发生。基于此,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奶牛尿素中毒的诊断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尿素含氮量达46%,是所有固体化肥含氮量最高的一种。由于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利用尿素分解所产生的氨转化成氨基酸而合成体蛋白,所以尿素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补充饲料来源,但如果饲喂过量或饲喂方法不当,会引起奶牛发生中毒。本文介绍6例中毒奶牛的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具有致癌作用,可导致畜禽和人类肝损害和肝癌,对人畜危害极大.由于黄曲霉菌最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4~30℃,相对湿度为80%以上,秋季因多雨最易感染黄曲霉菌的玉米、豆类、花生饼等畜禽主要饲料极易发生霉败.这些霉败饲料饲喂畜禽后,可导致畜禽黄曲霉毒素中毒,且奶牛食入黄曲霉毒素后,可由奶中分泌黄曲霉毒素,危害人体健康.现将畜禽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状况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红蛋白尿病多发于高产奶牛,以急性溶血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奶牛尿液呈淡红色至紫红色,故又称红尿。低磷酸盐血症、奶牛焦虫、附红细胞体、钩端螺旋体、D型诺维氏梭菌、十字花科植物饲料引发中毒等均为致病原因,本文所述病例为十字花科植物饲料中毒引起的奶牛血红蛋白尿,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因奶牛发病急骤,初期饲料原料分析不清,导致高产奶牛连续发病,病死率为100%。本病预防治疗重点为查明病因,停用未脱毒十字花科植物饲料,对症治疗,特别在当前农业农村部提出饲用豆粕减量替代的形势下,奶牛养殖场和饲料加工企业对十字花科植物饲料——菜籽饼粕的脱毒检测及配方中添加量都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