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一、整地大豆种植方式可分为平播与垄作。在平播大豆地块又分为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与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18-20厘米,耕深一致,误差为±1.5厘米;耕幅一致,误差为±4厘米;回垡一致,立垡与回垡率小于5%,并做到不重耕,不漏耕。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厘米的土块少于5个,耙茬深度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  相似文献   

2.
正一、整地大豆种植方式町分为平播与垄作。在平播大豆地块又分为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与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18~20厘米,耕深一致,误差为±1.5厘米;耕幅一致,误差为±4厘米;回垡一致,立垡与回垡率小于5%,并做到不重耕,不漏耕。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厘米的土块少于5个,耙茬深度12~  相似文献   

3.
<正>一、选地、整地1、选地要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经过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不重茬,不迎茬。2、整地最好是秋整地。秋季,前茬收获后,用除茬机将茬子打碎,进行秋翻,耕翻深度16~20厘米,接着进行耙地、镇压。耕、耙、压作业后,地表要平整,土壤要细碎,耕层要上松下实,无大土块和暗坷垃。二、选种、种子处理1、品种选择。选用增产潜力大、内在及外观品质好的优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生产是我省豆农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大豆若要获得高产,掌握正确的综合栽培技术最为关键。一、整地要选择有施肥基础的玉米、马铃薯茬口。并且要对整地严格的把关,对秋翻、春翻地块做到整平耙细,顶浆起垅压实;原垅玉米茬如果有深翻基础,那么就需要早春拿净茬子,将茬坑耢平达到播种状态;对于那些没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原垅地块,采取机械原垅深松或播后苗前垅沟深松,深松深度都在25厘米左右,坚持标准,保证整地质量。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属于高寒地带,是大豆的主产区,也是优质,高质大豆的发源地。如何更好更快地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作如下介绍。一、整地大豆种植方式可分为平播与垄作。在平播大豆地块又分为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与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18-20厘米,耕深一致,误差为±1.5厘米;耕幅一  相似文献   

6.
一、轮作、耕整地1.轮作。实行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2.耕整地。打破犁底层是关键,没有打破犁底层的要做到秋深松。具有秋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春整地时要做到翻、耢压连续作业。有深翻基础的玉米茬,早春拿净茬子,要顶浆起垄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二、选择适宜品种在肥水充足条件下,选用繁茂度中等、株型收敛、杆强  相似文献   

7.
一、宜选择土壤比较肥沃,保水性好,通气性强,两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杜绝重茬,避免迎茬,上茬作物施用过阿特拉津的地块最好隔一年种豆。二、精细整地1.整地最好是秋整地。秋季,前茬收获后,用除茬机将茬子打碎,进行秋翻,耕翻深度16~20厘米,接着进行耙地、镇压。耕、耙、压作业后,地表要平整,土壤要细碎,耕层要上松下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地块 最好选择中上等肥力、无盐碱,不积水、不易涝.好抓苗的地块,切忌重迎茬,多数作物后茬均可种植.但绝不可在甘薯茬上种植。 二、整地施肥 秋翻18-25厘米.及时耙地力求做到细、碎、平,早春土壤化冻15厘米左右即可打垅。  相似文献   

9.
一、选地 对于平播窄行密植,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为18~20厘米,耙茬深度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  相似文献   

10.
1选茬精细整地 选择土壤肥沃,有施肥基础的玉米、烤烟、马铃薯茬口。同时严把整地关,对秋翻、春翻地块做到整平耙细,顶浆起垅压实;对有深翻基础的原垅玉米茬,早春拿净茬子,将茬坑耢平达到播种状态;对没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原垅地块,采取机械原垅深松或播后苗前垅沟深松,  相似文献   

11.
<正>一、地块的选择宜选择土壤比较肥沃,保水性好,通气性强,两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杜绝重茬,避免迎茬,上茬作物施用过阿特拉津的地块最好隔一年种豆。二、精细整地1.整地最好是秋整地。秋季,前茬收获后,用除茬机将茬子打碎,进行秋翻,耕翻深度16~20厘米,接着进行耙地、镇压。耕、耙、压作业后,地表要平整,土壤要细碎,耕层要上松下实,无大土块和暗坷垃。2.施基肥春耙前,亩施腐熟过的有机肥2000公斤、磷酸二铵10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整地、选地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保水保肥的地块。实行与非豆科作物三年轮作,避免重茬和迎茬。2.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进行秋翻整地,秋翻深度一般要在20~25厘米,要求深浅一致、扣垄均匀严实、不漏耕,不留地头和荒格子。3.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大豆优质高产的基础保证。大豆前茬最好是玉米,因为玉米生产中施肥比较多,管理也精细,杂草也比较少。除了玉米,小麦茬也是大豆的良好前茬,因为小麦  相似文献   

13.
正1、选地宜选择土壤比较肥沃,保水性好,通气性强,两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杜绝重茬,避免迎茬,上茬作物施用过阿特拉津的地块最好隔一年种豆。2、整地最好是秋整地。秋季,前茬收获后,用除茬机将茬子打碎,进行秋翻,耕翻深度16~20厘米,接着进行耙地、镇压。耕、耙、压作业后,地表要平整,土壤要细碎,耕层要上松下实,无大土块和暗坷垃。二、选种1.选择优良品种选择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的前提、是内因。要根据当地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整地保墒鉴于土壤含水量低,整地是保证一次播种出全苗的基础。准备播种玉米的原垄地块要早灭茬,并秋深耕,要在前茬农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同时结合秸秆还田,一般施农家肥60~75吨/公顷,尽量多施,以利于抗旱。耕深20~30厘米可以促进土壤熟化,积蓄雨雪,沉实土壤。前茬腾地晚,来不及深耕,应尽早春耕,随耕随耙,防止跑墒,耕深以10~13厘米为宜。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15.
<正>一、选地宜选择土壤比较肥沃,保水性好,通气性强,两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杜绝重茬,避免迎茬,上茬作物施用过阿特拉津的地块最好隔一年种豆。二、精细整地1.整地最好是秋整地。秋季,前茬收获后,用除茬机将茬子打碎,进行秋翻,耕翻深度16~20厘米,接着进行耙地、镇压。耕、耙、压作业后,地表要平整,土壤要细碎,耕层要上松下实,无大土块和暗坷垃。2.施基肥春耙前,亩施腐熟过的有机肥2000公斤、磷酸二铵10  相似文献   

16.
正一、选地、选茬、整地1.选地:玉米宜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的排水良好的地块。一般宜选择种植大豆、小麦、马铃薯、玉米等的良好前肥茬。2.耕翻整地:应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的土壤耕作制度,每3年耕翻1次。3.秋翻秋整地:耕翻深度一般为20~23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拉,并及时起垄夹肥镇压。4.耙、深松整地:原垄种植适用于土壤商情好的大豆、马铃薯等软茬地  相似文献   

17.
一、地块选择首选壤土、沙壤土地块,其次是沙土、粘土地块,要求盐碱轻,前茬以豆科作物、玉米较好,其次是小麦、棉花、向日葵。要求3年以上轮作,有利于防病,切忌重茬、迎茬。二、耕翻整地前茬是小麦、玉米等地收获后立即耕翻、伏晒,耕深30厘米,前茬是秋作物的要求即收即耕,耕翻越早越好。早春适墒,采用45°对角整地,达到"墒、  相似文献   

18.
一、轮作与耕整地1.轮作。实行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2.耕整地。打破犁底层是关键,没有打破犁底层的要做到秋深松。具有秋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春整地时要做到翻、耢、压连续作业。有深翻基础的玉米茬,早春拿净茬子,要顶浆起垄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二、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土壤肥沃、雨水较多且栽培条件好的地区,可选用耐肥喜水,茎杆粗壮,主茎发达,株高中等,丰产性能好的有限生长习性或亚有限生长习性的品种;土壤肥力较差或干早地区,  相似文献   

19.
<正>一、选地、整地、施肥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比较肥沃,保水性好,通气性强,两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杜绝重茬,避免迎茬,上茬作物施用过阿特拉津的地块最好隔一年种豆。最好是秋整地。秋季,前茬收获后,用除茬机将茬子打碎,进行秋翻,耕翻深度16~20厘米,接着进行耙地、镇压。耕、耙、压作业后,地表要平整,土壤要细碎,耕层要上松下实,无大土块和暗坷垃。2.施肥。春耙前,亩施腐熟过的有机肥2000公斤、磷酸  相似文献   

20.
1播种前土壤准备1.1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耢、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a.平播大豆,土地必须深松,耕翻深度18~20厘米,耙茬深度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春季整地要做到翻、耙、松、耢、压连续作业。b.垄播大豆。伏翻秋耙,秋翻秋耙起垄或耙茬深松起垄,垄距为63~65厘米,误差2厘米,垄体压实后垄高18厘米,误差2厘米。1.2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