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播种前土壤准备1.1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耢、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a.平播大豆,土地必须深松,耕翻深度18~20厘米,耙茬深度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春季整地要做到翻、耙、松、耢、压连续作业。b.垄播大豆。伏翻秋耙,秋翻秋耙起垄或耙茬深松起垄,垄距为63~65厘米,误差2厘米,垄体压实后垄高18厘米,误差2厘米。1.2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  相似文献   

2.
一、选地 对于平播窄行密植,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为18~20厘米,耙茬深度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  相似文献   

3.
正一、整地整地包括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1.平播大豆,土地必须深松,耕翻深度在18-20厘米,耙茬深度在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春季整地要做到翻,耙,松,耢,压,连  相似文献   

4.
一、栽培技术1.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大豆高产的基础。大豆最好的前茬是有施肥基础的玉米,施肥较多,管理精细,杂草较少。在我省北部地区小麦茬也是大豆的良好前作,这是因为小麦根浅,大豆根深,所以利用根系深浅部位各自吸收土壤不同层次中的养分和水分。同时,麦茬一般多实行秋翻整地,耕作时间较早,造成了很好的生育条件上,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和发育。2.深耕整地伏翻整地:小麦成熟得早,可以抓紧时间进行伏翻。伏翻的深度一般可达到22~25厘米,翻后及时耙平、耙细。  相似文献   

5.
正1.整地翻耕整地要求:土地平整,耙碎耙细,每个田面内高低差不过寸,有利于水稻抛、摆秧。翻耕整地越早越好,秋翻好于春翻,早翻好于晚翻。因为秋翻冬冻春化,冻融作用,土块细碎,草籽、病菌和害虫冻死,减少病虫草的危害。翻地深度秋翻地要求20~25 cm,春翻要求15~18 cm,冷浆地深些,砂土地可浅一些,要求扣垡严,不漏耕,精细整地,水找平,达到寸水不露泥为止。2.选品种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在寒地、  相似文献   

6.
<正>一、土地选择。应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平川草甸土地块,以玉米、杂粮茬为宜,整地时间和质量是栽培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整地作业上,要严格按照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进行秋深松旋耕或秋深翻耙地并达到待播状态。秋翻深度一般为16-2cm。翻耙时应做到不起大块,不出明条,不重耕,不漏耕,耕深一致。轻耙深度要达到8-10cm,重耙达到14-16cm。耙耢作业后,土壤要细碎、地面要平整,耕层内无大土坷垃及空隙,不漏耙,不拖堆。大豆茬和其它杂粮茬  相似文献   

7.
一、整地推广以深松为中心的秋季松、翻、耙等整地技术,实现秋雨、冬雪春用,春旱秋防。近年来,我县切实加大秋整地力度,黑茬越冬比例达到95%以上。秋整地以深松为中心形成了松、翻、耙、免耕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一般耕翻深度18~22cm,重耙深度15cm以上,轻耙8cm以上。一、品种选择及处理二、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减少环境污染,改良土壤,实现节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肥料施用上,要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因作物因地块配  相似文献   

8.
正一、整地大豆种植方式可分为平播与垄作。在平播大豆地块又分为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与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18-20厘米,耕深一致,误差为±1.5厘米;耕幅一致,误差为±4厘米;回垡一致,立垡与回垡率小于5%,并做到不重耕,不漏耕。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厘米的土块少于5个,耙茬深度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  相似文献   

9.
正一、整地施肥采用秋翻耙起垄或秋耙深松起垄均可,期间应确保翻深达到20cm,将耙深控制在12~15cm之间,深松控制在25~28cm之间,打破犁底层。垄宽应控制在60~65cm之间,确保垄直垄匀,50米垄长直线误差应在3cm之内,垄幅误差应在3cm之内,在起垄后做好镇压工作,确保将垄体压实,垄高达到18cm,使其成为可播种的状态。如果前作已经具有一定的深翻基础,对于没有开展秋翻整地工作的地块而言,应做好灭茬工作,期间将根茬去除,耢平,使其成为可播种的状态。大豆幼苗生长需要一定的养分,播种前增施n、p、k做基肥,可促  相似文献   

10.
一、精细整地、合理轮作1.整地:豆茬地,采取秋翻、深松的方式;秸杆还田地采取浅翻深松或平翻深松(浅翻12~15cm,平翻18-20cm,深松深度25~35cm)。2.实行玉—豆—杂或玉—豆轮作。要求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翻后及时耙地,耙深达到15cm以上。  相似文献   

11.
1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大豆高产的基础。大豆最好的前茬是有施肥基础的玉米,施肥较多,管理精细,杂草较少。在我省北部地区小麦茬也是大豆的良好前作,这是因为小麦根浅,大豆根深,所以利用根系深浅部位各自吸收土壤不同层次中的养分和水分。同时,麦茬多实行秋翻整地,耕作时间较早,造成了很好的生育条件上,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和发百。2深耕整地2.1伏翻整地:小麦成熟得早,可以抓紧时间进行伏翻。伏翻的深度一般可达到22~25厘米,翻后及时耙平、耙细。  相似文献   

12.
一、精细整地、合理轮作 1、整地:豆茬地,采取秋翻、深松的方式;秸杆还田地采取浅翻深松或平翻深松(浅翻12~15cm,平翻18-20cm,深松深度25~35cm). 2、实行玉—豆—杂或玉—豆轮作.要求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翻后及时耙地,耙深达到15cm以上. 3、秋起垄,进行垄底深松,深施肥.深松30~35cm,施肥深度15cm以上.  相似文献   

13.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整地 1.2整地 1.2.1秋翻秋整地二到三年轮翻一次。前作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肥秋翻,做到根茬翻埋良好,耕深18~25cm,耕后及时耙、压,注意保墒,在秋季达到可播种状态。  相似文献   

14.
正一、地块选择宜选择土壤比较肥沃,保水性好,通气性强,两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杜绝重茬,避免迎茬,上茬作物施用过阿特拉津的地块最好隔一年种豆。二、整地大秋作物收后,要及时进行秋翻。秋翻深度达到18~20厘米,要求翻地严密整齐,耕深一致,消除犁铲之间,耕幅之间和每个耕幅内耕深的差异。秋翻后,秋整地要求耙透,要有12~14厘米松土层。秋起垅高度不低于30厘米,尖垅,不镇压。秋翻秋整地一般要在10月中旬、下旬封冻前结束。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整地大豆种植方式町分为平播与垄作。在平播大豆地块又分为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与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18~20厘米,耕深一致,误差为±1.5厘米;耕幅一致,误差为±4厘米;回垡一致,立垡与回垡率小于5%,并做到不重耕,不漏耕。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厘米的土块少于5个,耙茬深度12~  相似文献   

16.
<正>1整地在深耕或深松的基础上进行整地。平整地面、疏松土壤,保储水分。耙地以对角线和横向耙地最好。耙深4~5厘米,一般耙1~2次,土块多的地块应增加耙地次数。总之,要达到土壤细碎、疏松、保温、保水,为甜菜种子提供适宜的苗床。春整地最佳时机是土壤返浆期进行翻地,做到翻、耙、压连续作业,在煞浆前结束。2垄作先起垄后播种是典型的甜菜垄作形式。起垄时期最好是伏(夏)耕秋起垄;其次是秋耕秋起垄;来不及秋耕整地  相似文献   

17.
<正>1整地在深耕或深松的基础上进行整地。平整地面、疏松土壤,保储水分。耙地以对角线和横向耙地最好。耙深4~5厘米,一般耙1~2次,土块多的地块应增加耙地次数。总之,要达到土壤细碎、疏松、保温、保水,为甜菜种子提供适宜的苗床。春整地最佳时机是土壤返浆期进行翻地,做到翻、耙、压连续作业,在煞浆前结束。2垄作先起垄后播种是典型的甜菜垄作形式。起垄时期最好是伏(夏)耕秋起垄;其次是秋耕秋起垄;来不及秋耕整地  相似文献   

18.
1选地整地选地制种田应选择地势较为平坦,有灌溉条件又便于排涝,土质疏松及土壤肥沃的地块,以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土壤肥力均匀和地力均匀,有利于吐丝期和抽雄期一致。玉米制种田要求每2~3年深翻1次,深度以25~28cm为宜,时期以伏、秋翻好于春翻。翻后及时整地,翻、耙、起垄、镇压应连续作业。2隔离2.1自然屏障隔离自然屏障隔离是指利用山岭、较大面积和高度的树林、较大规模的村庄等自然屏障来防止外来玉米花粉的侵入,  相似文献   

19.
一、整地做垄在深耕或深松的基础上进行整地。平整地面、疏松土壤,保储水分。耙地以对角线和横向耙地最好。耙深4-5 cm,一般耙1-2次,土块多的地块应增加耙地次数。总之,要达到土壤细碎、疏松、保温、保水,为甜菜种子提供适宜的苗床。春整地最佳时机是土壤返浆期,做到翻、耙、压连续作业,在煞浆前结束。先起垄后播种是典型的甜菜垄作形式。起垄时期最好是伏(夏)耕秋起垄;其次是秋耕秋起垄;来不及秋耕整地的,可采取春耕起垄,为防止土壤跑墒,应做到起垄、镇压连续作业。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整地1、整地。玉米地最好秋翻、秋耙、秋施肥和秋起垄,翻深应达到20-23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和镇压后达到播种状态待用。如果不能秋起垄则应在早春土壤化冻10-15厘米时顶浆打垄并立即镇压,严防跑墒。2、深松整地。先松原垄沟,再破原垄合成新垄,及时镇压。深松深度一般在25厘米以上。3、耙茬深松整地。适用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大豆茬和马铃薯茬,先灭茬深松垄台,后起垄镇压。耙茬深度12—15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