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拖拉机故障原因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磨损。各种运动配合件,在工作中由于相互摩擦造成表面金属损失的现象,称为磨损。磨损是产生故障的一个主要原因。由磨损造成的基本故障形态,是零件配合间隙失常。例如,活塞与缸筒间隙过大,柱塞副间隙过大,轴承间隙过大,离合器间隙过小,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等。由磨损所形成的故障,多属于渐发性故障。  相似文献   

2.
拖拉机产生故障的原因比较多,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磨损各种运动配合件,在工作中由于相互摩擦造成表面金属损失的现象,称为磨损.磨损是产生故障的一个主要原因.由磨损造成的基本故障形态,是零件配合间隙失常.例如,活塞与缸筒间隙过大,柱塞副间隙过大,轴承间隙过大,离合器间隙过小,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等.由磨损所形成的故障,多属于渐发性故障.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由近百个零件组成。在柴油机零部件被拆散后,应该按顺序放置好,并且做好编号,然后对各零件进行仔细的清洗和鉴定。对于不需要修理和更换的零件,必须按原位装复。如果将解体后的零件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复装后会破坏柴油机正常的工作性能。那么,柴油机哪些零件必须按原位装配呢?1柱塞副、出油阀、喷油嘴这3对偶件的配合非常精密。例如,喷油泵柱塞与柱塞套的配合间隙仅0001~0003毫米,并经过严格的选配,所以不能相互调换。否则,不是因为间隙过小而发生卡死,就是因为间隙过大而丧失工作性能。2活塞、活塞环与缸套柴油机经过磨合后,三者之间获得了良好的配合间隙,所以在拆装过程中,三者不能互相调换。如果需要更换新件,应该成套地更换,不宜只更换活塞而不更换缸套,或者只更换缸套而不更换活塞。3轴瓦与曲轴轴颈为了使轴承间隙保持不变,原来装配在曲轴第几道轴颈上的轴瓦,拆散后必须装回这一道轴颈。不仅如此,上瓦片与下瓦片也不能调换。4气门锁夹与气门杆这是因为气门锁夹、气门杆与气门弹簧座三者之间仅仅依靠小锥度配合而活性地接在一起。如果它们之间相互调换,一旦零件磨损不均匀或者锥度不一致,容易造成气门松脱,气门掉入气缸,而引发重大机件事故。5气门...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1995,(10)
驾驶拖拉机不遵守操作规程,易发生事故。常见的错误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发动机刚启动着火和熄火前轰几下油门,拿油门当喇叭,这样突然增大或减少油门,发动机转速会猛增或猛减,因而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易使柱塞弹簧、气门弹簧折断,同时还会造成发动机的曲轴、连杆瓦、活塞和缸套等零部件加速磨损,甚至损坏。猛轰油门使燃料燃烧不  相似文献   

5.
一、拖拉机的磨合 为什么新拖拉机或修理后的拖拉机在正式使用前都必须进行磨合运转呢?因为新的或经过修理后的拖拉机,它的全部零件或部份零件是新的,新零件无论加工多么精密,在加工表面上总是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刀痕,零件的实际接触面积要比计算接触面积小,因而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相对地增大,并且未经磨合的工作表面运转时,因有刀痕存在,容易将润滑油挤出,使摩擦表面润滑不良,所以在使用前进行磨合运转,可使零件表面的刀痕逐渐磨平,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承压.面积和配合零件间的正确间隙,并保持润滑良好.如果不按规定要求进行磨合运转,就重负荷作业,会造成零件的急剧磨损以致降低拖拉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大修后的拖拉机由于使用、保养不当,会出现早期磨损,使拖拉机技术状态变差,导致其动力性、经济性降低,具体原因如下. a.拖拉机大修时没按其磨合试运转的技术要求进行磨合,造成气缸、活塞等零件的早期磨损,引起气缸漏气、下排气、烧机油、压缩比减小、发动机不易起动等故障.  相似文献   

7.
正拖拉机在运行中,变速器内零件的相对运动非常频繁,零件本身也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变速器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故障。造成拖拉机变速箱故障的原因:一、运行中,变速器内零件的相对运动非常频繁,零件本身也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变速器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故障;二、在检修变速器故障时,如果大范围拆装,不仅费时费力,还会破坏磨合好的零件配合关系,加剧配合件的磨损;三、拆装次数过多,会造成轴承无法在变速器壳体上固  相似文献   

8.
陈文宏 《云南农业》2006,(11):21-21
▲柴油中有水的危险1.加快柱塞磨损。水对精密偶件的配合表面有很强的腐蚀性,柴油中含水,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会使柱塞副过度磨损而报废。2.起动困难。柴油中有水,使柴油流通不畅,难以起动。▲机油中有水的危害机油中有水分,会使机油稀释,难以形成润滑油膜,润滑性能变差,加速活塞  相似文献   

9.
要磨即磨合。是延长拖拉机使用寿命的基础。无论是新机还是大修后的旧机,都必须进行磨合。要净即油、气、水洁净无杂质。柴油不净,会使发动机精密偶件磨损,配合间隙增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是农业机械的动力来源,活塞、缸套的早期磨损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及工作状态。本文从柴油机的磨合,空气滤清器的技术状态,柴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的维护保养,活塞与缸套的配合间隙、活塞环间隙,曲轴轴向间隙及曲轴变形程度等方面,探讨如何预防活塞、缸套的早期磨损。  相似文献   

11.
龙博 《农家科技》2006,(6):46-46
大修后的拖拉机在使用前要进行磨合(试运转)。因为新配或修理后的零件表面存在着加工痕迹,装配后的组件配合得不是很好。如果立即投入使用,容易使零件摩擦表面加速磨损或产生拉伤、划痕,技术状态很快变坏。通过磨合可以使摩擦表面在磨损轻微的条件下,逐步研磨平滑,延长机械的使  相似文献   

12.
正拖拉机通过磨合可以提高其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全新的拖拉机、大修后或更换了主要部件(如曲轴或轴瓦)的拖拉机,在满负荷作业以前,要以一定的规程进行磨合,同时进行认真保养、检查和调整,使拖拉机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技术状态。这一综合性的技术措施称为拖拉机的磨合试运转。如不经过磨合试运转就投入负荷工作,就会造成机器严重磨损,降低拖拉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现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将拖拉机磨合的技术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导致柴油发动机活塞碰撞气门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活塞顶平面凸出机体平面超过规定值,即曲柄连杆机构中的机件装配有问题;原因二是气门运动升程超过原设计值,即配气机构中的配合件有问题;原因三是柴油发动机配气相位偏差太大,使配气机构与曲柄连杆机构工作不协调  相似文献   

14.
一、常见的机械损坏类型 1、弯曲、断裂、裂纹、打穿 拖拉机在工作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气门推杆弯曲、驱动轮半轴断裂、缸盖裂纹、机件被打穿等,这类损坏比较明显. 2、零部件之间相互位置改变 在有关联的零、部件之平行、垂直、同心度等状态受到破坏,并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起额外的负荷和冲击、振动,妨碍机器的正常工作.如活塞和连杆中心线与曲轴中心线不垂直度超限,从而造成活塞与缸筒的偏磨,曲轴连杆轴颈失圆,其结果会加剧零件的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一、常见的机械损坏类型 1、弯曲、断裂、裂纹、打穿 拖拉机在工作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气门推杆弯曲、驱动轮半轴断裂、缸盖裂纹、机件被打穿等,这类损坏比较明显. 2、零、部件之间相互位置改变 在有关联的零、部件之平行、垂直、同心度等状态受到破坏,并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起额外的负荷和冲击、振动,妨碍机器的正常工作.如活塞和连杆中心线与曲轴中心线不垂直度超限,从而造成活塞与缸筒的偏磨,曲轴连杆轴颈失圆,其结果会加剧零件的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一、燃油喷射装置精密偶件磨损形式及原因 1.柱塞和套筒的磨损 高压油泵的柱塞和套筒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磨损使其配合间隙、圆度及圆柱度误差增大,并使局部产生严重磨损,从而影响柱塞副的工作性能。磨损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为防止和减少拖拉机发生故障,减轻由故障造成的损失,就必须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拖拉机故障的形成原因一般可概括分为以下几种:一、自然因素1.磨损由磨损所形成的基本故障形态是零件的配合间隙失常。如气门间隙过大,离合器间隙过小等。多属于突发性故障。2.振动振动会使依靠摩擦力进行固定的紧固件产生松  相似文献   

18.
瑞祥  新咏 《新农村》2001,(4):23-23
在农村,由于拖拉机驾驶员不遵守操作规程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很多。驾驶员常犯的错误有以下几种。1.在机车起步前猛轰油门。突然增大或减小油门,发动机转速会过高或过低,因而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引起柱塞弹簧、气门弹簧折断,同时还会使燃料燃烧不完全,冒起黑烟,使气缸内积炭增多。未燃烧的柴油顺缸壁下流,冲淡缸壁油漠,注入油底壳致机油稀释,降低润滑效果。2.猛增供油量。操纵油门不是由小到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的目的是:1、判明化学镀镍修复柱塞偶件在寿命上有无优越性;2、观察选择适用于柱塞偶件的含磷量,热处理规范;3、对比镀套与镀柱塞两种方案的耐磨性。材料与方法实验在燃油泵试验台上进行。实验采用平衡不完全区组法进行组织,每批试验取五台Ⅱ号燃油泵,每个油泵装有四种不同规范的试件,与非镀件进行对照。燃油泵在磨损试验前首先进行24小时磨合运转,然后进行磨损试验,实验时间为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购买13.2~14.7千瓦的小四轮拖拉机越来越多。但有的机手只知道新拖拉机需要磨合,却不知磨合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因而造成零件的早期磨损,不能正常使用。为了延长拖拉机零件的使用寿命,新拖拉机在磨合后应做到以下几点:1、清洗变速箱、后桥、液压系统。在拖拉机磨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