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虽然机插水稻实现了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栽插,满足高产群体质量栽培中宽行浅栽稀植的要求。但只有使插秧机获得符合标准要求的插秧质量,才能确保水稻的增产增收。为了达到满意的插秧质量,在插秧前必须对插秧机进行适当的调整到位,并保证大田有基本的苗数。1大田基本苗数与插秧机的调整因水稻品种不同,对大田基本苗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基本苗数过大过小对水稻的生长都不利,也必然影响到水稻的产量。而大田的基本苗数是由秧苗栽插时的行距、株距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插秧是采用新一代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既有浅栽、宽行、定苗的特点,又具有育秧方便、简单、省种、省工、节水的效能,是一项节本增效、具有较大推广前景的农业增收技术。  相似文献   

3.
用新型水稻插秧机插秧具有栽插速度快、秧苗入泥浅、返青快、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等优点,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正在各地速试验示范和推广.但是不少农民既有使用新型机械减轻劳动强度的愿望,又害怕使用机插造成减产。这种担心并非多余一插秧机移栽对秧苗培育的要求较高,育秧过程中播种不匀或死苗将造成机插时出现漏插或丛秧,  相似文献   

4.
大苗插秧机对杂交晚稻群体质量构建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索大苗插秧机提升杂交晚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效果,确定不同插秧机对大苗机插的适应性.[方法]以杂交晚稻天优华9为供试品种,开展不同大苗插秧机机插田间试验,并以普通插秧机机插常规秧苗为对照,分析不同大苗插秧机对杂交晚稻秧苗栽插的机插质量、群体质量构建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普通插秧机机插常规秧苗相比,大苗插秧机有利于增强杂交稻的秧苗分蘖能力和根系生长能力,提高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杂交稻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并提高产量.手扶式大苗插秧机机插大苗平均增产514.17 kg/hm2,平均增产率为6.63%,高速式大苗插秧机机插大苗处理平均增产381.74 kg/hm2,平均增产率为4.92%,二者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手扶式对群体构建的影响效果显著优于高速式.[结论]在适宜的大苗机插条件下,大苗机插对杂交晚稻群体质量构建及产量形成具有显著影响,有利于构建良好的高产群体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双季机插栽培技术有利于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能够保证水稻生育进程与我县的温光资源同步,设计符合水稻高产栽培的要求,插秧机在保证大行的同时,对株距、栽插深度可以进行量化调节,实现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满足了高产群体栽培中宽行浅栽稀植的要求,提高了栽插质量,并结合"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路线,实现高产稳产;同时具有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以机械插秧代替人工,大大减轻了栽插劳动强度,有利于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一、双季水稻机插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摆栽机与插秧机不同,对秧苗有特殊要求。阐述了摆栽机对钵盘苗的要求,并介绍了育苗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水稻钵体毯状苗机插秧技术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传统手工插秧种植已不适应水稻生产发展需求,我国水稻生产迫切需要以水稻机插秧为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现有的传统平盘毯状秧苗机插秧技术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低播量成毯性差、伤苗伤根严重、漏秧率较高、每丛苗数不均匀及返青慢等问题,制约机插水稻增产潜力.水稻钵体毯状苗机插技术,针对传统毯状苗机插存在的问题,通过钵体毯状秧苗,利用普通插秧机按钵精确取秧,实现钵苗机插,秧苗根系带土多,伤秧和伤根率低,栽后秧苗返青快,发根和分蘖早.能充分利用低位节分蘖,有效分蘖多,从而有利于实现高产,同时按钵苗定量取秧,取秧更准确,机插漏秧率低,机插苗丛间均匀一致,从而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实现机插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栽插秧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人工插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栽插秧机,可以同时栽插2行父本钵体苗和10行母本毯状苗。该机器在2ZT 9358型乘坐式水稻插秧机的基础上研制而成,根据杂交水稻制种农艺要求,确定了关键结构参数,并设计了父母本秧苗分插机构和移箱机构螺旋轴等关键零部件。田间试验表明:该机作业性能良好,生产率为0.35 hm2·h-1,父本秧苗和母本秧苗的伤秧率分别为2.7%,2.4%,漂秧率分别为2.2%,2.0%,漏插率分别为3.1%,3.2%,翻倒率分别为2.5%,2.1%,插秧深度合格率均为94%,相对均匀度合格率分别为90.5%,91.8%,符合水稻插秧机技术条件(GB/T 20864-2007),可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1.下田作业前的调整(1)首先要根据所栽插秧苗品种的农艺要求,确定每667平方米(1亩)大田的基本苗数量,即每667平方米栽多少穴,每穴多少株;再根据秧苗状况和大田整地情况,确定插秧机的主  相似文献   

10.
插秧机秧爪结构对秧苗栽插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机插秧的秧爪结构、秧龄、株距、秧盘形式和播种量等参数对秧苗栽插质量“漂秧率”、“漏插率”和“伤秧率”(以下简称“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秧爪结构对秧苗栽插质量“三率”影响特别显著,秧龄对漂秧率的影响特别显著,其他看不出影响;株距对漂秧率和漏插率有一定影响,其他看不出影响;播种量对漂秧率有一定影响,其他看不出影响;秧盘形式对伤秧率有一定影响,其他看不出影响.且钢板秧爪结构插秧机的栽插质量明显优于钢针秧爪结构插秧机的栽插质量.钢板秧爪结构插秧机对秧苗栽插质量影响顺序如下:秧爪结构>秧龄>株距>秧盘>播种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省工、节本、低耗、稳产、高产的水稻种植机械化途径,农业部南京农机研究所研制了水稻播秧机.水稻播秧机集移栽成行与抛秧浅植一体,与小苗带土插秧机相比,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下降、作业方便、秧苗栽深浅、无钩伤苗、栽插质量高.与抛秧机相比,秧苗田问分布均匀有序、通风透光、有利田间施肥、打药、收割等作业.为比较系统阐明播秧稻的生育规律,加快示范推广此项新技术,作者开展了机播秧对单季稻产量及生育特性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周鹏飞 《新农业》2006,(8):58-59
1.适合高性能插秧机使用的秧苗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高性能插秧机所使用的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简称秧块.秧块的标准长×宽×高为58厘米×28厘米×2厘米,宽度在27.5~28厘米范围内,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每平方厘米秧块上常规稻成苗1.5~3株,杂交稻成苗1~1.5株,且苗齐苗匀,根部盘结,提起不散,可整体放入秧箱内,才不会造成卡滞、脱空或漏插.  相似文献   

13.
水稻钵盘育苗机械插秧技术是集水稻抛秧、水稻旱育秧和手工插秧技术集成应用而生的一种新的育秧技术。与传统的水稻育秧和旱育秧相比,它具有省种、出苗快、机插伤根率低、插后返青快等特点。利用普通插秧机,实现钵苗机插,由于秧苗根系带土多,伤秧、伤根率低,栽后秧苗返青快,实现钵苗返青快,发根分蘖早,能充分促进低位节分蘖,增加有效分蘖数量,从而实现高产。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5年从中国水稻所引进该技术,通过2年试验,表现出苗好、秧壮、增产等特性,而且秧苗抗寒、抗冻效果明显,增产5%~10%,对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使用插秧机把适龄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插到大田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栽插效率高,插秧质量好,用机械代替了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等优点.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是丹东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6万公顷。为改变传统水稻生产方式,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是十分必要的。一、水稻机插育秧插秧机移栽的秧苗要求秧块的规格为长58厘米、宽28厘米、厚2-2.5厘米。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角,宽度只能在27.5-28厘米范围之内。插秧机移栽的秧苗为中、小苗,要求秧龄30-35天,叶龄3-4叶,适宜苗高13-20厘米,每平方厘米成苗1.7-3.0  相似文献   

16.
机插水稻清洁漂浮育秧技术,是利用沟、渠、池塘、河流、湖泊等自然浅水体,借助育秧浮床,将载有机插水稻幼苗的育秧盘浮于水面进行育秧的一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秧苗素质高、对水环境安全等优势。现从秧苗质量要求、水体要求、材料及设备质量要求、播前准备、播种育秧、苗期管理、插前处理、浮床收集及档案记录等环节,对机插水稻清洁漂浮育秧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促进该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新品展台     
迷你插秧机这种插秧由于身型小,机器在田间能够小转向,对行非常简单整齐,其前轮独立悬挂,机器具有出色的直线前进性,操作十分舒适。该插秧机还配备了超级回转式插植臂,4个行星齿轮划出近于模拟手插的轨迹,不伤秧苗,插植漂亮。由于回转箱作旋转运动,即使在高速插秧时,振动也很轻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示范基本情况 2000年,我区在云南省首家引进2ZT-9356B型机动水稻插秧机,在六甲福保村、前卫太河村试验、示范,证明该机动插秧机性能能满足我区的农艺要求。只要秧苗满足机具要求,田块整理符合机具作业条件,插秧质量都能达到农艺要求。经后期的观察和测产,机插稻谷产量和人工栽插的旱秧基本持平。 2001年我区又引进了一台同型号插秧机在福保村示范水稻机械插秧3.35hm2(50亩)。通过试验示范、观察、测定,2Zr-9356B型水稻插秧机作业速度为0.44~0.54m/s,每个工作行程栽插6行,行距30cm,株距为12~14cm,插秧深度可根据农艺要求无级调整,……  相似文献   

19.
1.插秧及返青期.大多在5月20日至5月末为插秧期,此时期的气温、地温及水温都处在最低时期.插秧时要求浅水层,以利于尽快提高水温和地温,以"花达水"及"瓜皮水"为好,也就是把水层控制在1~2厘米范围内,同时保持浅水层也有利于插秧操作,使秧苗插后深浅一致,不漂秧,不缺穴,能提高插秧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赣抚平原推广水稻插秧机的难点主要表现为大田小户的制约、现有机插秧技术与两熟制高产的矛盾、水稻秧苗质量对插秧机的制约、机插秧苗与现有湿润秧苗的矛盾。对应的解决办法就是适度规模集中土地,以推动水稻插秧机的发展;农机部门研发推广新式机型:农机与农技部门通力合作解决秧苗问题;解决机插对秧苗的局限性。为此,应跳出农机部门推广农机的视野,与农业生科研、生产、植保等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在科技创新上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