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日光温室内的湿度应包括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两方面,不同的蔬菜种类对其湿度的要求也不同,如黄瓜、茄子、白菜等喜湿性蔬菜,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应为80%~90%为宜。而果类和豆类蔬菜与上面几种蔬菜比较对湿度要求不那么严格,一般要求土壤水分适中,空气相对  相似文献   

2.
长期施肥对黄栀子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4年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连续施入磷、钾肥对我国道地药材黄栀子养分吸收、累积、产量和药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能显著提高枝杆和果实的含N量,也有利于根系、枝杆P含量的积累。增施磷肥和适量的钾肥有利于P素养分向果实中转移,有利于根系K含量的提高,显著提高果实的K含量。适宜的钾量有利于N养分向果实中转移。黄栀子吸收磷和钾在果实中的分配量较少,分别仅有14.3%和20.3%。增施磷肥显著提高黄栀子果实对N、P、K养分的吸收,对黄栀子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施钾肥具有显著提高N素利用率的作用。增施磷、钾肥会显著增加黄栀子中药用成分藏红花素和栀子甙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田间试验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提高扶芳藤产量,增幅为58%~87%;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扶芳藤对氮素的吸收,而增施磷、钾肥,扶芳藤吸收磷、钾素的增幅不高;每生产1000kg鲜扶芳藤需吸收N 4.088~5.672kg、P2O51.573~1.802kg、K2O 2.544~4.517kg;扶芳藤对养分的吸收基本保持平缓均衡的趋势,在养分供给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均衡施肥,就能保持扶芳藤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在冬小麦施用配方肥的基础上,研究了增施腐植酸有机肥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冬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配方肥和增施腐植酸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施腐植酸有机肥冬小麦百千克吸收氮、磷、钾量分别增加38.18%、40%、18.84%;单施配方肥冬小麦百千克吸收氮、磷、钾量分别增加29.45%、32%、12.5%;增施腐植酸有机肥较单施配方肥的冬小麦氮素、磷素表观回收率分别提高5.77、7.4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陈宝红  鲁耀  杨文柱  段宗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10-16313,16326
[目的]了解不同有机物质增施对蔬菜连作地耕层土壤肥力、盐碱化、土壤CO2含量及蔬菜产量、产值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在云南通海县九街镇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蔬菜连作种植造成了耕层土壤养分耗竭,地力衰退,土壤盐碱化;从连续3季蔬菜种植管理养分来说,有机物质增施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机物质增施总体上促进耕层土壤pH值降低,从而有利于蔬菜连作土壤酸碱性改良,但耕层土壤Na+含量反而增加;动物粪肥增施有利于土壤CO2含量提高,从而促进土壤呼吸。不同有机物质增施对蔬菜生产的影响表现为烟杆〉家禽、家畜粪便〉废弃蔬菜叶〉稻草,其中稻草对蔬菜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有机物质增施总体上有利于蔬菜产量、产值提高;对连续3季蔬菜生产的影响表现为第3季蔬菜〉第2季蔬菜〉当季蔬菜。[结论]通过有机物质增施来培肥和改良土壤效果在短时间内不明显,尤其是稻草施用对当季蔬菜的生长反而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在蔬菜种植中应谨慎使用,从养分长期管理角度来说,有机物质增施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改善蔬菜连作土壤生态环境,促进蔬菜健康生长,提高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6.
徐毅 《今日农村》2005,(3):40-41
“水是菜的命,也是菜的病。”大多数蔬菜含水达75%~95%,而且许多蔬菜叶片大,蒸腾耗水多,如果缺水,则植株的生理机能受阻,同化作用受抑制,生长处于停滞状态,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但如果水分过多,土壤中空气不足,植株根系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也就不能很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甚至窒息烂根。土壤和空气湿度大,  相似文献   

7.
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对冷浸性田水稻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冷浸田上研究施用化肥与不施化肥以及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单一的中、微量元素和复合微量元素对冷浸田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经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全部施肥措施均能有效地提高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和水稻产量水平。施肥比不施肥(CK)增产5.8%~40.7%。在100%化肥的基础上,增施锌和硫肥,水稻的产量增加5.3%~26.7%。增施锌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增加明显;但增施硫肥,效果不明显。综合产量和对养分利用率增施量微量元素的效应为:100%化肥+硫酸锌>100%化肥+氧化锌>100%化肥+硫磺>100%化肥>对照(不施肥)。  相似文献   

8.
一、改善土壤质地。深翻大棚土壤、结合整地、适量掺砂、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活化土壤,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地温。 二、增施有机肥料。每亩施用优质堆肥或厩肥1500~2500公斤,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地,疏松活化土壤,这样既有利于大棚蔬菜侧根的伸展,又利于增强蔬菜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磷钾用量对苕子养分吸收和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磷、钾用量对苕子养分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钾肥的大多数处理对苕子的养分含量及累积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施磷肥的大多数处理对苕子作物的养分含量及累积量差异显著。在生产实践中,在钾背景值较高的土壤中,应少施氮肥增施磷肥来促进对氮素、钾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胡洁艳 《新农业》2011,(2):42-43
在园林绿地环境中,水分的变化可调节气温、土温、宅气湿度、上壤湿度、书对体温度及树体水分平衡。在高温、干旱的士壤上喷灌,可以减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增加空气湿度、土壤湿度,改善微生物的生活状况,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因此,  相似文献   

11.
<正>不同土壤类型/作物生育期决定了水溶肥料分施次数。设施蔬菜按作物养分吸收比例选择一般配方,再根据新老菜田调整P、K比例。如果冲施,低养分含量产品也可以用;如果滴施,则完全应用水溶性肥料,避免杂物堵塞滴头。对蔬菜生长和养分有效性来说,水分管理是支配因素。过量灌溉造成根区养分的淋失,这是增加养分投入的主要原因。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揭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间作小麦蚕豆各生育期磷养分吸收累积规律。【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水平(N/2、N、3N/2)对间作小麦、蚕豆的磷养分动态累积吸收变化和养分竞争规律的影响。【结果】推荐施氮水平下(N),小麦、蚕豆生物量最高;相同施氮水平下,与单作相比,间作提高了小麦、蚕豆生物量。随施氮量增加,小麦、蚕豆磷养分吸收量增加。与单作相比,间作小麦提高了磷养分吸收量,间作小麦灌浆期至成熟期磷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了20%~72.8%和20%~28.12%,蚕豆差异不明显。同时,随施氮量增加,小麦磷养分吸收速率增加,蚕豆磷吸收速率减少。与单作相比,间作提高了小麦磷吸收速率,3个施氮水平下,间作小麦抽穗至成熟期磷养分吸收速率分别提高了0.1~5.3倍、21.9%~90%和2%~242%;常规施氮和高氮水平下,间作蚕豆分枝期至鼓粒期磷养分吸收速率分别增加了38.4%~89.8%和8.7%~48.6%。【结论】氮肥施用量和间作种植方式同时改变了小麦、蚕豆生物量和磷素吸收累积。  相似文献   

13.
碱化土壤施肥对油葵养分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碱化条件下施肥对油葵氮(N)、磷(P2O5)、钾(K2O)养分吸收积累与油籽品质的影响,探讨碱胁迫条件下油葵养分吸收与油籽品质的关系,在宁夏典型碱化土壤西大滩进行油葵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油葵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符合Logistic曲线,叶、茎、盘、根干物质积累量呈抛物线趋势,籽实的干物质积累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油葵氮、磷、钾养分积累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增施氮肥N积累量提高1.47倍,增施磷肥P2O5积累量提高26.2%,增施钾肥K2O积累量提高2.4%。整个生育期,N的吸收高峰在现蕾期,P2O5、K2O吸收高峰在现蕾期和开花期。氮、磷处理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达19.6%,氮、磷、钾处理粗脂肪质量分数最高达55.3%,施肥对蛋白产量和产油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有机肥。粗蛋白、油酸、硬脂酸质量分数与油葵植株N养分吸收积累量呈正相关,与P2O5、K2O呈负相关;粗脂肪、亚油酸、棕榈酸质量分数与油葵植株N养分吸收积累量呈负相关,与P2O5、K2O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资》2012,(1):22
<正>棚室土壤盐害日益严重,有必要采取施肥措施进行调整。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棚室蔬菜施肥时,应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并施用一定量的生物肥,结合深翻土地,改良土壤结构,以切断土壤毛细管,防止表层土壤的盐类积累。深翻土地,还有利于改善土壤通透性,活化土壤,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肥的转化吸收利用,提高生物肥的活性,有利于蔬菜作物侧根伸展,增加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抗  相似文献   

15.
<正>蔬菜水肥一体化的意义在于,节水省肥、省工省力、土壤疏松、控温降湿、保护环境、减轻病害、增产高效。传统的蔬菜浇水和追肥方式,一般5-7天或15天左右浇一次水,先施肥再浇水,刚浇水时土壤水分、养分处于饱和,作物根系来不及吸收,且由于短期缺少空气,影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30%以上的水分和养分渗入地下,严重时进入地下水,引起污染;到下次灌溉前土壤中水分、养分又显得不足,根系吸收不到应有的水分和养分,导致作物不能均匀地"吃喝",难以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而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采取少量多次的灌溉策略,根据蔬菜作物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给,保证根系生长区域水肥的供  相似文献   

16.
调查陕西省咸阳市郊区设施蔬菜土壤养分等性状,结果表明,该试验区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相对较高,但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变异性较大,有机质含量略低,生产中应注重引导和提倡菜农增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专家系统的水肥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蔬菜大棚环境的实时远程监控和精准管理,设计基于专家系统的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信息采集终端实时采集蔬菜大棚的土壤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条件等环境信息,然后将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专家系统结合现场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制定蔬菜需水量、施肥时间以及氮、磷、钾混合比例等控制策略。经试验,基于专家系统推荐施肥,2017年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增加了12.77%、10.26%、3.32%,对比靠人工经验控制和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控制得出的结论,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优化了氮肥、磷肥、钾肥的配比,蔬菜水果对氮、磷、钾养分吸收更充分。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共设了7个施肥处理,结果表明:处理5(常规施磷钾,氮减量10%,增施有机肥)、处理6(常规施氮钾,磷减量10%,增施有机肥)、处理7(常规施氮磷,钾减量10%,增施有机肥)均促进了玉米对于氮、磷、钾的吸收,增加了玉米的产量,其中处理6的产量最高,增产率为2.7%。有机肥施用不仅提高了籽粒和秸秆中的养分积累量,而且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其中处理6提高最为显著,氮、磷、钾的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1.95%、61.81%和71.62%。因此,化肥减施,增施有机肥是促进玉米的生长,增加玉米的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良好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书巧 《北京农业》2007,(10):12-12
西红柿具有喜水、需水量大的特点,栽培过程中要按作物生长及施肥进行多次灌溉。而棚内土壤湿度与空气湿度直接相关,棚内空气湿度过高会影响温度并易感病害。因而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既要保证蔬菜生长的需要,又要减轻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空气湿度。据总结有关实践经验,大棚西红柿的浇水技巧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1空心笋空心的原因及控制1.1原因。1低温是造成芦笋空心的主要原因,采笋前期地温较低,地表温度比地下温度高,造成根系对水分及养分吸收缓慢,处于地表部分的嫩茎生长快,养分和水分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2空心笋还由于营养比例失调,缺少磷、钾肥,采笋期过多地追施氮肥,导致植株徒长而造成。3笋龄越大空心率越高。1.2防止措施。1采用盖地膜增温的方法,尽量保持土壤的温度。2增施有机肥,采笋期间尽量不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