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薄层扫描测定5种疯草中苦马豆素含量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称取甘肃棘豆粉200g,变异黄芪粉200g,茎直黄芪粉171g,毛瓣棘豆粉174g,冰川棘豆粉200g,甲醇渗漉,回收甲醇,浸膏用1mol/L HCl溶解,过阳离子交换柱,洗脱液75℃水浴挥干,残留物先用甲醇溶解,回收甲醇后再用氨性氯仿溶解,回收氯仿,分别得到总生物碱214、117.5、75.4、33.1、10.5mg。甲醇溶解总生物碱与苦马豆素标准品,定量点样于硅胶板,显色后薄层扫描得出甘萧棘豆、变异黄芪、茎直黄芪、毛瓣棘豆和冰川棘豆中苦马豆素的含量分别为0.106、0.030、0.053、0.032、0.020mg/g.  相似文献   

2.
西藏茎直黄芪对山羊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经瘤胃瘘管每天给6只山羊投股茎直黄芪粉(20g/kgB·W),并且给每只山羊茎直黄芪干草(200g/day),令其自由采食。第40~47天受试山羊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为特征的中毒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摇头,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步态蹒珊。继之,后肢无力,后躯麻痹,卧地不起。实验室检查发现,中毒羊血清AKP、GOT活性和BUN含量明显升高。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广泛空泡化。经分析茎直黄芪含苦马豆素,不含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不是聚硒植物,从而证实苦马豆素可能是茎直黄芪的主要有毒成分。  相似文献   

3.
采用醇类生物碱系统提取法,从宽苞棘豆中分离出A 、B、C、D四种组分,经薄层层析检测,并与苦马豆素标准品对照,结果表明B、C组分含有吲哚里西啶生物碱--苦马豆素,A、D组分不含有苦马豆素.将C组分按1 g/kg和2 g/kg分别家兔灌胃,结果家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青海野生型斜茎黄芪(Astragalus adsurgens)是否存在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本试验采用植物组织表面消毒法对斜茎黄芪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运用形态学观察和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种属,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应用薄层层析法对斜茎黄芪和优势菌发酵液中的苦马豆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斜茎黄芪中共分离出26株菌株,分属于5纲、5目、7科、7属,4株未定属。其中由根中分离的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是斜茎黄芪的优势菌属,分离率为23.08%。从薄层层析结果可以看出,斜茎黄芪和优势菌发酵液中均未检测到苦马豆素。上述结果表明,野生型斜茎黄芪不属于疯草类有毒植物,这为该植物的后续资源化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苦马豆素对家兔脑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苦马豆素对家兔脑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苦马豆素的毒性作用机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30 mg/kg)、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60 mg/kg)、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90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出现中毒典型临床症状为止.攻毒后14,35,70 d每组随机采集2只家兔的肝脏组织,检测SOD、GSH-Px、CAT、NOS活性及MDA、NEFA、·OH、LPO、NO和Glu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家兔肝脏SOD、GSH-Px、CAT等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而MDA、NEFA、·OH、LPO、NO和Glu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苦马豆素对家兔脑组织抗氧化功能有显著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长期低剂量摄入苦马豆素可引起家兔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直立黄芪中是否存在能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及该类真菌与链格孢属波状芽管孢组疯草内生真菌的遗传进化关系,对直立黄芪植物组织中的真菌进行了分离,应用ɑ-甘露糖苷酶抑制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分离菌株菌丝中的苦马豆素进行分析,筛选能够产生苦马豆素的菌株。PCR法扩增产苦马豆素真菌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D)和β-酮脂酰合酶(β-ketoacyl synthase,KS)基因,测定其序列,进行序列一致性比对。基于ITS和GPD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根据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和形态特征,对直立黄芪中的产苦马豆素真菌进行种属分类和命名。结果显示:从直立黄芪中共分离到43株真菌,其中有13株菌丝中含有苦马豆素,序列一致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类真菌与已报道的直立黄芪病原真菌甘肃链格孢(Alternaria gansuense)和产苦马豆素疯草内生真菌(Alternaria Section Undifilum sp.)的亲缘关系最近。直立黄芪中存在能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根据形态特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将从直立黄芪中分离的产苦马豆素真菌划分到链格孢属波状芽管孢组中,并命名为甘肃波状芽管孢(Alternaria Section Undifilum gansuense)。  相似文献   

7.
变异黄芪毒性成分苦马豆素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研究的方法,从变异黄芪醇提总浸膏中分段萃取得到石油醚提取部分、氯仿提取部分、乙酸乙酯提取部分和正丁醇提取部分.正丁醇提取部分经聚酰胺柱和硅胶柱色谱分离、薄层层析检测和升华技术分离纯化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通过熔点测定和IR、MS、1HNMR、13CNMR波谱分析鉴定为苦马豆素.通过与同类植物的比较分析,证明苦马豆素就是变异黄芪的主要有毒成分.  相似文献   

8.
青蒿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安全、方便、高效、省时的青蒿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来评价超声波法、微波辅助法和恒温加热搅拌法对青蒿素的提取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波法提取青蒿素的含量为0.4489 mg/g,微波辅助法提取青蒿素的含量为0.2676 mg/g,恒温加热搅拌法提取青蒿素的含量为0.1589 mg/g。试验表明:利用超声波法提取青蒿素效果最佳,超声波提取可促进青蒿有效成分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生物发酵降解对疯草营养成分与苦马豆素含量的影响,采用混合青贮技术对疯草类有毒植物变异黄芪有毒成分苦马豆素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测定降解处理前后变异黄芪营养成分及苦马豆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变异黄芪经生物降解处理后其营养成分变化较小,而苦马豆素含量平均下降了78.09%。该处理方法简单经济、毒素降解高效,适宜在我国疯草威胁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小花棘豆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筛选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探讨小花棘豆内生真菌与其毒性成分苦马豆素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对采自内蒙古西部草地的6份小花棘豆样品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纯化,采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技术对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苦马豆素定性、定量检测,筛选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内生真菌种属鉴定。从小花棘豆样品中分离得到6株内生真菌。经筛选,其中有2株产苦马豆素,编号为XJ-J-I和XJ-H-1,其发酵液中苦马豆素产量分别为4.209 2mg.L-1和16.733 8mg.L-1。鉴定结果表明,这2株内生真菌虽然形态学存在差异,但基因型相同,同属镰刀属内生真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小花棘豆中存在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半仿生提取法、分子蒸馏技术、超微粒粉碎技术、微波辅助萃取、酶法提取等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以及组合化学技术、分子生物色谱、多靶点筛选与高通量药物筛选等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创制现代新型中兽药,提高中兽药质控水平和实现中兽药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米糠中甾醇的提取,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米糠甾醇的提取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7min,料液比1:20(g/mL),微波功率400W,在此条件下,米糠甾醇一次提取率为4.3778mg/g。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辅助萃取气质联用仪测定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红 《中国动物检疫》2009,26(11):44-47
运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进行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建立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为76.2%-94.7%,相对标准偏差为6.1%-8.6%,最低检测浓度为0.1μg/kg。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微波辅助浸提技术从黄芩中浸提黄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浸提剂、液固比、浸提温度、颗粒粒度、微波功率和浸提时间对黄芩黄酮浸提率的影响。结果:微波辅助提取黄苓黄酮的最佳工艺50%乙醇为浸提剂、液固比为20mL/g、浸提温度为90.0℃、浸提时间为8.0min,颗粒粒度为40目,微波功率为600W,此条件下黄酮的浸提率为99.42%;高于常规回流4h。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应用于黄芩黄酮的提取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主要探讨了燕麦人工草地土壤酶活性对燕麦品种、施肥水平和豆科混播水平的响应,为合理评价燕麦人工草地的生态效应和对土壤培肥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4个燕麦品种(A1:青燕1号;A2:林纳;A3:青海444;A4:青海甜燕麦)、4个施肥水平(B1:不施任何肥料,CK0;B2:尿素7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IM;B3:有机肥1500 kg/hm2,OM;B4:尿素37.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有机肥750 kg/hm2,IM+OM)和4个箭筈豌豆混播水平(C1:0 kg/hm2;C2:45 kg/hm2;C3:60 kg/hm2;C4:75 kg/hm2)的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三因素对燕麦人工草地土壤酶活性(脲酶、纤维素酶和转化酶)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品种、施肥水平和豆科混播水平均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高寒区0~20 cm耕作层土壤脲酶、纤维素酶和转化酶活性范围分别为400~900 μg/g,80~180 μg/g和4~7 mg/g;3个因素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强弱顺序为:施肥水平>品种>豆科混播水平;在3个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土壤脲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分别呈“先增后减”、“先降后增”的变化,分别在开花期和拔节期出现单峰值,转化酶活性呈“增—降—增—降”或“降—增—降”的变化,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出现双峰值。土壤酶相对活性指数和土壤酶相对活性综合指数能很好地反映土壤酶的变化。选用青海444或青海甜燕麦,混播箭筈豌豆45 kg/hm2,施尿素37.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和有机肥750 kg/hm2时,对提高土壤酶活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reports an effective method using enzymatic methods to extract collagen from yak rumen smooth muscle. The enzymatic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optimiz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dditionally, the properties of the extracted collagen were analy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and mass spectrometry (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the pepsin addition was 0.95%,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time was 21 hr, and the solid‐to‐solvent ratio was 1:11.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collagen extraction rate could reach 3.62/100 g. The results of FT‐IR revealed that the amide A, amide B, amide I, amide II, and amide III bands of the collagen appeared at 3,293.18, 3,068.18, 1654.94, 1,540.58, and 1,236.58 cm?1, respectively. The MS identified seven types of collagen, which were type I, type III, type IV, type V, type VI, type VIII, and type XII.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enzymatic method can extract collagen from yak rumen smooth muscle with a considerably high yield and can preserve the intact structure of the collagen.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清肺散的理想提取方法,试验采用生物发酵法、酶提法和水煎法三种中药提取工艺,以(R,S)-告依春、甘草苷、甘草酸铵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为考核指标,应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方法提取清肺散有效活性成分的效果.结果 显示,在相同物理条件下,生物发酵法对清肺散有效成分提取量分别均高于纤...  相似文献   

18.
实验将微波辅助技术应用于山楂籽黄酮提取中,结果表明,浸提时间4.5 h、微波强度1 886.5 MHz、间歇作用7 min、水浴温度90℃、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该条件下,黄酮提取率可达89.5%,与传统回流提取法相比,黄酮提取率提高了20.2%。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辅助提取苜蓿黄酮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充分利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的黄酮类物质,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分别对影响其黄酮提取量的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因素的互作效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固液比和乙醇浓度是影响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微波功率和其它因素影响较小;微波提取苜蓿黄酮的最佳工艺为:40%乙醇浓度,1:30固液比,微波500 W功率下作用60s;在此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量的理论值为4.92mg/g,接近于实际测定值4.88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