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桉、直干桉种源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8次重复。经对生长量、保存率、抗性等的观测、分析,采用综合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蓝桉、直干桉存在种源差异。筛选出蓝桉T、L、G种源,直干桉12132、12125种源为表现较好的种源。最佳种源蓄积量与最差种源相比,蓝桉大125%,直干桉大55%,上述优良种源可在我省蓝桉、直干桉种植区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对样本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用W=aDb方程对云南澄江蓝桉,直干桉种子园的地上部分鲜生物量进行估测。经回归变因方差分析:用此方程建立的蓝桉、直干桉胸径与鲜树干,枝叶重的函数关系代表性极强。对蓝桉、直干桉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分析后,认为营建薪炭林、纸浆林蓝桉优于直干桉;油料林,胸径大于15cm的用材林则直干桉比蓝桉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澄江种子园的蓝桉和直干桉的生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后,得出了影响这两个树种高生长的主导因子是降雨量,其次是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高和径的生长高峰期都在4年生左右。6年生时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蓝桉为2.98米,直干桉为3.05米,胸径年平均生长量,蓝桉为2.74厘米,直干桉为2.83厘米。在良种的基础上,加上集约的经营管理,可加快林分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4.
李洋  兰永平  李栋 《中国林业》2011,(12):52-52
邓恩桉属桃金娘科桉属,原产澳大利亚,树高可达50米,直径达2米,是世界上三大速生树种之一。该树种主干通直且光滑,分枝大而浓密,喜光、好湿、速生、耐寒、耐瘠薄,可抵抗-7℃适时低温,能够生长在各种土壤,既能适应酸性土,  相似文献   

5.
1994年在昆明、玉溪两试验点营造的直干桉和蓝桉无性系测定林,根据1999年的生长数据分析后看出两地的测定林都是直干桉比蓝桉生长好,玉溪两个树种的生长都比昆明好.在直干桉无性系中两试验点的生长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蓝桉无性系在两试验点都不显著.在昆明试验点测定林保存完好的无性系中,直干桉有5个、蓝桉有3个无性系的材积超过对照(实生木),其中超过30%有6个(直干桉4个,蓝桉2个).玉溪试验点参试的7个直干桉无性系有6个的材积超过对照,其中材积显著大于对照的有两个;蓝桉3个无性系中没有1个超过对照.根据云南省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走选优、建园的遗传改良途径更为积极稳妥.  相似文献   

6.
肿枝病是蓝桉、直干桉栽培管理中新近发现的一种树木病害。发病后能使桉树枝梢在短期内枯死或被风折断,轻则影响树木生长,重则导致造林失败。肿枝病是由于土壤中缺少桉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硼”所引起的一种生理“疾病”。多发生在1至3年生的蓝桉、直干桉幼树中上部。发病初期,枝干上出现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块,尔后是皮层组织坏死皱缩,并逐步向  相似文献   

7.
昆明和玉溪直干桉,蓝桉无性系的生长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在昆明、玉溪两试验点营造的直干桉和蓝桉无性系测定林,根据1999年的生长数据分析后看出:两地的测定林都是直干桉比蓝桉生长好,玉溪两个树种的生长都比昆明好。在直干桉无性系中两试验点的生长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蓝桉无性系在两试验点都不显著。在昆明试验点测定林保存完好的无性系中,直干按有5个、蓝桉有3个无性系的材积超过对照(实生木),其中超过30%有6个(直干按4个,蓝桉2个)。玉溪  相似文献   

8.
蓝桉,直干桉,亮果桉的优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桉、直干桉、亮果桉的优树选择,经回归和相关分析,选择性状的筛选,初步认为采用优势木法较好。蓝桉,直干桉以测定胸径为主,亮果桉以测定树高为主,选择标准为优树胸径或树高大于优势木平均植15%以上。  相似文献   

9.
蓝桉和直干桉实生种子园建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在澄江县营建种子园9.3公顷,有蓝桉优树家系106个,直干桉77个。生产区内仅保留最好家系中的最优植株作为结实母树,其数量为初植株数的5%。现有花、果、蕾的植株,蓝桉占55.0%,直干桉占45.9%。已采收蓝桉种子1.66公斤。  相似文献   

10.
在蓝桉、直干桉子测林中各抽3个家系,从不同的区组按径阶等距抽样测定木材的密度,研究家系内木材密度的变异;在种子园中抽取蓝桉30株、直干桉36株作试材研究木材密度株内变异。结果表明蓝桉家系内不同径阶的木材密度差异不显著,直干桉极显著;蓝桉的木材密度在区组和家系间的差异都显著,而直干桉都不显著。株内不同方向的木材密度差异两树种均不显著,而不同高度和不同年龄的木材密度差异都极显著;在亲缘关系混杂的群体中两树种的树高和胸径与木材密度均呈负相关,而在3个蓝桉家系内,胸径与密度呈正相关,直干桉3个家系中两个呈正相关,1个呈负相关,但都不显著。为将这两个树种纸浆材的主伐年龄定为6年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且在2年生时对蓝桉、直干桉作早期选择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对直干桉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蓝桉、直干桉木材密度在家系内和株内的变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蓝桉、直干桉子测林中各抽3个家系,从不同的区组按径阶等距抽样测定木材的密度,研究纱内木材密度的变异;在种子园中抽取蓝桉30株、直干桉36株作试验研究木材密度株内变异。结果表明:蓝桉家系内不同径阶的木材密度差异不显著,直干桉极显著;蓝桉的木材密度在区组和家系间的差异都显著,而直干胺都不显著。株内不同方向的木材密度差异两种树均不显著,而不同高度和不同年龄的木材密度差异都极显著;在亲缘关系混杂的群体中两树种的树高和胸径与木材密度均呈负相关,而在3个蓝桉家系内,胸径与密度呈正相关,直干桉3个家系中两个呈正相关,1个呈负相关,但都不显著。为将这两个树种纸浆材的主伐年龄定为6年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且在2年生时对蓝桉、直干桉作早期选择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对直干桉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史密斯桉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澳大利亚引进史密斯桉原产地的7个种源,以保山市本地生长量较好的直干桉和蓝桉作对照,在保山市隆阳区国营林场长岭岗林区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苗期到5年生幼树的生长情况表明,史密斯桉在云南保山市适生,幼林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达到或超过当地的直干桉和蓝桉,出油率均比直干桉和蓝桉高。引种的7个种源中,尤以18688、18681、18682表现最好,有较好的发展前途,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蓝桉、直干桉种子园试验研究专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桉、直干桉种子园试验研究专题蓝桉(Eucalyptusglobulus)、直干桉(E.maidenii)种子园于1986年在澄江营建,现在生产区内90%以上的植株开花结实,已收种子20多千克。从1991年开始利用此种子在澄江、玉溪等地营造了子代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直干桉是我省优良速生树种之一,为了实现优质、高产,选择优良单株,建立无性系种子园十分必要。嫁接技术是建立无性系种子园的重要技术措施。为了探索直干桉的嫁接技术,我们在进行桉树有关试验的同时,进行了直干嫁接试验。嫁接试验采用1年生直干桉苗作砧木,接穗采自10年生大树上的1年生枝条,随采随接。试验过程中,我们分别进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生长素效应、地砧与盆砧嫁接的  相似文献   

15.
保山师范专科学校李福元老师经过多年的努力至1995年已稳定的批量生产蓝桉和直干蓝桉组培苗1万多株,并在山地成功造林2.2公顷。直干蓝桉属桃金娘科桉属,这个属有6百多个种和变种,用于大面积造林的只有10多个。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主要有尾叶桉、赤桉、柠檬桉、窿缘桉、刚果12号  相似文献   

16.
1995年 ,以本地生长状况较好的直干桉和蓝桉作对照 ,在保山市隆阳区国营林场长岭岗林区进行了史密斯桉 7个种源的对比栽培试验研究。对 7个参试种源从苗期到 5年生幼树的生长观测结果表明 :史密斯桉适于在保山地区生长 ,5年生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达到或超过当地的直干桉和蓝桉 ,出油率也比直干桉和蓝桉高。其中尤以 186 88、 186 81、 186 82等 3个种源表现最好 ,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直杆蓝桉 6个种源 57个家系对比试验 ,其树高、胸径、成年态叶转化率差异不显著 ;但直干蓝桉树高胸径生长与土壤A层相关密切 ,相关系数达 0 .82 0 9以上 ,与B层、C层相关不密切 ;而成年态叶转化率与A层土壤相关不密切 ,与B层、C层土壤厚度相关密切。综合得出直干蓝桉在土层厚度 10 0cm以上 ,其中A层应在 4 0cm以上 ,树高的生长量达 2m以上、胸径生长量达 2cm以上。  相似文献   

18.
蓝桉、直干桉是人们公认的速生丰产树种之一,但有的地方种下去后既不速生,也不丰产,除造林地选择不当外,多数是由于营林措施落后所致。实践证明桉树造林后当年的生长情况将严重地制约着今后的生长,即当年生长得好,今后可望成材,若当年生长得不好或成为“僵苗”,今后成材  相似文献   

19.
经方差分析后发现,3个试验点的直干桉、蓝桉无性测定林在1994年7月以前造的,其处理间的生长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直干桉的生长差异比蓝桉更大。将造林时的苗高作协方差分析,用回归系数调整树高后,大部分无性系的树高都超过对照。对无性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初步结果的分析表明,多数地点、地点x无性系的差异显著。以实测值(并非调整值)为难,选出了材积超过对照25%的直干桉无性系7个,蓝桉无性系6个,最好无性系的材积分别为对照的288%和256%。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科委1985年8月下达的“利用蓝桉制强韧纸板中试”于4月22日在楚雄通过了专家鉴定。为了发展云南省的速生材造纸,省轻工业研究所从1981年开始对蓝桉、直干桉制瓦楞原纸进行了研究,1982年通过了小试鉴定。这次又与楚雄造纸厂合作,在生产规模上利用蓝桉批量生产特号瓦楞原纸,产品不但超过了国家部颁标准技术指标,并优于日本和美国进口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