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1986年开始进行黑杨派无性系引种试验研究,经过6年无性系对比试验和区域化研究,初步筛选出4个新的杨树无性系。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个新的杨树无性系的生长速度、造林成活率、干形、抗病虫能力、经济性扶等指标都在不同程度上优于北京杨.适宜在河北北部、辽宁、内蒙南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80年代初以来,全国杨树攻关协作组从世界杨树委员会17个成员国引入新无性系331个,我市攻关协作组从中引入新无性系86个,另加72、69、63三个对照共计89个无性系,参与全国国外杨引种及区域化试验研究。通过粗选和精选共计十年的艰苦努力,研究和筛选出了适合我地推广栽培和发展的新无性系有:南斯拉夫的725,意大利的408和2KEN83个,把我市杨树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3.
为做好川西南二半山区杨树无性系初步选育工作,进一步满足当地造林需求,加快杨树产业发展,分别引进28个杨树无性系,选取布拖县开展苗期试验;以地径和苗高两个主要苗期生长量为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宜在该区域生长的优良无性系。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1年生各杨树无性系间苗期生长性状差异较大,以地径和苗高两因素为依据,南林312苗期表现最优,从而为杨树优良无性系在川西南二半山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将筛选出的JP15、JP13和JP7共3个杨树无性系进行育苗试验,结果看出:①3个杨树无性系其生长期均比对照长1~2个月;②扦插成活率除JP7较差外、JP15与JP13均高于对照,达95%以上;③在育苗密度上,以40cm×60cm为最好,不仅苗木整齐,且壮苗合格率达80%以上。在试验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杨树快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21个杨树无性系用钻孔和传统方法造林的成活率、生长量、抗性、干形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合本区生长的5个优良杨树无性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适合桓台县当地生长的杨树优良新无性系品种,对26个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进行苗期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胸径3个性状均受强遗传控制,3个生长性状间表现出极显著的遗传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和综合评定,初步筛选出21个生长量较大、育苗成活率较高的无性系,可参与区域化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7.
杨树杂交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乡土杨树大青杨、小叶杨为母本,以美洲黑杨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种,建立杂种试验林,筛选出4个优良杂种无性系,生长量较亲本提高20%。  相似文献   

8.
黄文良  黎华德 《广西林业科学》1997,26(4):179-183,186
通过3-5年生257个杉木无性系的分年度的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之间的遗传差异是显著的。初步筛选出的15个优良无性系,其材积比优良家系对照平均增产87.4%,这对大面积推广无性系造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普通木麻黄抗逆无性系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室内初步筛选出抗青枯病能力较强的普通木麻黄12个无性系的基础上,在木麻黄青枯病重病区长乐县大鹤林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从中进一步选择出生长性状良好、抗逆性较强的5个无性系平20—4、P10—33、501、601、701,其平均死亡率分别仅为7.2%、8.0%、0.8%、15.4%、6.4%,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从总体考虑,选出的5个抗性无性系中,最佳是501,其次是平20一4。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粮农组织造林、林业研究、规划与发展项目于1991年从比利时引进13个美洲黑杨和毛果杨杂交后代杨树无性系,经大凌河林场和奈曼旗林业局8a来的试验对比,我们可对其抗性和生长量作综合评价,并筛选出2~4个抗性好生长快的无性系在我国北方试种推广。同时在我国美洲黑杨和毛果杨引种较少的情况下,此批引种无性系是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也可为目前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3-4年生187个无性系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之间差异是显著的。用种子园子代林优株转化的无性系生长较好,优良无性系入选率较高,优良种源次之,而用普通种源来的材料入选充很低。通过比较,初步筛选出20个优良无性系,其棱积比对照大15%以上,这些优良无性系可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7个杨树无性系苗期选育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杨树多品系造林,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生长、抗性强、速生丰产的优良无性系,为辽宁杨的品种更替作好基础工作,我们对“78-7”等7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了苗期选育试验。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凌海市大凌河林场大来号分场。东经120°42′,北纬40°48′,海...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春从中国林科院的实验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林科所引入北方型美洲黑杨(P.deltoides)×青杨(P.cathayana)杂种无性系 137个,扦插在内蒙奈曼旗兴隆沼林场二分场。1998年秋选出 13个无性系,加入我地区新近确定的推广无性系──白城 41作对照,1999年建无性系测试圃,2000年春平茬,2000年秋对这 13个无性系生长量和抗性的调查与评价,以白城 41为对照,初步选择出 10个无性系,高生长较对照大 30%以上的有 4个,20%以上 5个;径生长大 50%的 3个,30%以上 2个,20%以上 4个;所有无性系的抗锈病情况都好于对照。为丰富三北地区营造杨树农田防护林品种和改善三北地区杨树品种单一的问题有望选出新无性系。  相似文献   

14.
杨树优选品种对光肩星天牛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提高杨树的林业经济效益,对全县已栽培和推广试验的27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筛选出速生丰产且抗虫性强的18个品种,以便因地制宜的进行推广。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杨树对光肩星天牛的抗性,品种间有差异,而且可以遗传。这种抗虫性,还可以提高或改进栽培管理措施而获得。  相似文献   

15.
鲁山杨等杨树无性系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从辽宁等地引进及湖北省内选育的共20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于2000年3月在中国杨树委员会良种繁育基地(武汉市黄陂区武湖乡,下同)进行造林试验,根据试验期间调查的结果,对其生长差异性分析及遗传力的估算表明:参试杨树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有极显著差异,特别是鲁山杨(辽宁杨),圣山杨(盖杨)、欧美46及欧美14等几个无性系显示出良好的生长趋向,极显著优于对照品种中嘉8号和中潜3号。试验结果有助于我们在营建杨树丰产林时,选择这些优良的杨树无性系,从而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板栗优良无性选育”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杭州市板栗的品种质量,在桐庐县进行选优,并收集浙江省板栗主要产区优良单株,又从山东省烟台地区引进品种共65个无性系,进行无性系测定。经过8年努力,从桐庐县优选的22个无性系中选育出2个优良无性系“桐选32号”、“桐选43号”;从全省参试的31个无性系中重选出2个优良无性系“江山1号”、“三门4号”从山东烟台地区引入的12个无性系中,筛选出“石丰”、“金丰”2个无性系。这6个优良无性系,比本省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我省杨树推广品系单一与防止品种退化和病虫害大发生的潜在危险,1989年2月,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美洲黑杨及其杂种9个新无性系,在湖南林校苗固进行扦播育苗试验。经试验,初步筛选出生长快、抗性较强的湘宁1号、湘宁3号湘宁4号、湘宁6号、湘宁7号和湘宁8号等6个无性系。并于1990年2月下旬,在洞庭湖区的沅江市苗圃和安乡县林科所,分别营造了多品系引种试验林,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在河南省焦作市对18个杨树优良无性系进行了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杨树优良无性系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各无性系在树高、胸径指标上差异极显著或显著;杨树优良无性系G2杨胸径生长较对照有较大的速生优势;910--95和6--15杨在河南省焦作地区不仅生长快,而且干形好、抗虫。  相似文献   

19.
木麻黄无性系适应性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新海林场筛选的四个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和岛东林场筛选的三个木麻黄优良无性系,以木麻黄实生苗为对照,在林分低产地区(即岛东石油工区)进行适应性造林试验,旨在找出生长上具明显优势的木麻黄品系,以提高泥炭土地区木麻黄林分的产量。经过三年的试验观测及统计分析表明,C13、K4、宝9无性系生长量指标与对照比较优势显著,应大力推广应用,东2、C22无性系生长也较好,也可推广,通7、01无性系生长量有所下降,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对23个参试品种和新无性系的造林表现进行试验研究;系统地研究了10个杨树品种的材性,旋切和制作胶合板性能;筛选出中菏1号、I-102、W1-141、L802等4个优良胶合板材品种和中菏2号、L324两个中档次胶合板材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