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穴位注射某些药物,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法是在祖国医学经络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疗  相似文献   

2.
<正> 穴位注射疗法,是一种针刺与药物相结合的新疗法。它是在穴位、痛点或肌肉起止点,注射某些药物,通过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而达到强制激的作用,因此能产生良好的疗效。在注射时进针深,推注药液快,从而使药物直达患部,能较快而且有效地改善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故显奇效。笔者历年来治疗92例,除13例属于产后瘫痪和严  相似文献   

3.
穴位注射的药效特点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兽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药液注射到相关腧穴或特定部位,利用针刺和药物协同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该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我国针灸工作者首先将神经封闭疗法进行改良用于神经注射,进而用于穴位注射;穴位注射从治疗单纯性疼痛逐渐扩大到多种疾病;注射部位从局部反应点或阿是穴,发展至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经络学说等中兽医理论来指导临床取穴;所用药物由单纯的奴佛卡因,到开始尝试生理盐水、抗生素等其它药物。  相似文献   

4.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是在穴位注射药物,通过穴位刺激及药物的作用,改善机体的生命活动,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促使机体各项功能恢复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疗法.是一种针刺与药物、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新型疗法.它是在穴位、痛点或肌肉起止点注射药液,通过针刺、液压及药物对穴位的作用来调整机体的机能和改变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穴位注射在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表明了穴位药物注射和穴位免疫注射具有疗效独特和简单易行、作用迅速、具有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等特点。对穴位注射的作用柚是研究表明,穴位注射发挥了们位区作用的特异性,显示了一定的循经性,是针、药、穴协同作用的结果,从而为指导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将为研究和探索经络、腧穴的功能,为形成更全面、更科学的药理学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穴位,本来是中兽医用来针灸的部位,但通过兽医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穴位除了其用于本身的针刺效果外,利用穴位进行药物注射(即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因其药物用量少、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愈来愈多的发挥着其他传统注射方法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是针刺和药物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疗法.在穴位注射药液,通过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双重作用来调整机体的机能和改变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犬病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少数传染病等多种疾病.该法操作简单,用药量少,疗效显著.论文根据临床实践对穴位注射疗法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临床相关病例的治疗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水针疗法也叫穴位注射法,是一种针刺与药物相结合的新疗法.它是在穴位、痛点或肌肉起止点注射某些中西药物或生物制品,通过针刺、液压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来调整机体的机能和改变病理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透刺针法是用同一根针刺入某一穴位后,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作用于2个或2个以上的多个穴位,从而达到治病目的一种针刺方法,临床上应用已有多年;药物透穴注射法是将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1.
<正>透刺针法是用同一根针刺入某一穴位后,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作用于2个或2个以上的多个穴位,从而达到治病目的一种针刺方法,临床上应用已有多年;药物透穴注射法是将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2.
水针疗法是在穴位、痛点及患部进行注射药液,以期达到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操作简便,使用药品少,疗效确实。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达到了明显的效果,现将具体操作简述如下。1注射部位1.1穴位注射此种方法除血针穴位外,各个穴位均可使用。1.2痛点注射是对疼痛点进行的注射。1.3患部注射属于慢性的腰肢疼痛病例,痛点不明显。在采用穴位注射同时还可以进行患部注射。2常用药物5%~25%葡萄糖注射液,30%安乃近注射液,0.9%生理盐水,维生素B1注射液等。3注射方法选定注射部位,剪毛消毒,按肌肉注射方法注射,隔1~2d注射1次,3~5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3.
穴位注射疗法,针对不同的疾病,选用相应的腧穴和药物,将药液注入腧穴内,充分发挥腧穴和药物对疾病的综合作用,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大椎穴是临床针对发热疾病经常使用的一个穴位,针刺和大椎穴注射具有退热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在治疗畜病用药时,生产中人们最多用的是肌肉注射,多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适于肌肉注射用药的大都改为后海穴注射,这样大大改变了治疗效果,是同样的药物,不同的用法取得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1穴位注射方法后海穴也叫交巢穴,位于动物尾根下方,肛门口上方的凹窝中。该处注射法既可使药物快速吸收,发挥药物本身的作用,同时又可通过针头  相似文献   

15.
贺建忠  杨国辉 《兽医导刊》2008,(5):44-44,46
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经络、腧穴或压痛点、皮下阳性反应物上,适量注射液体药物,以防治各类疾病的方法,属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范畴.该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到目前为止已经广泛用于医学临床和兽医疾病的治疗中.穴位注射法具有针刺和药物的双重功效,一方面通过针具和注入药液的机械刺激使被刺穴位产生酸、麻、胀等"针感"样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药物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治畜病除采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外,还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穴位注射 通过针刺穴位和药液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如交巢、百会穴位注射可治痢疾。注射时注意药物的种类、进针的深度等。2 气管注射 气管注射是药物直接作用于发病的部位,达到更好的疗效。如可通过气管注射治疗肺部寄生虫,肺炎。气管注射时应注意注射部位,药物种类、剂量,间隔时间及注射次数。3 腹腔注射 当静脉注射失败或静脉注射的药液过多时,可采用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腹腔,使药液更快的发挥疗效,该法可用于治疗仔猪痢疾、食盐中…  相似文献   

17.
将羊伪结核棒状杆菌人工接种于供试山羊和绵羊,发病后,用利福平和青霉素等药物注射于膊尖、肩井和抢风等穴位进行治疗试验;同时检测了药物对干酪样脓肿的穿透性及对病灶内细菌的杀灭作用。结果发现穴位注射对羊伪结核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而且疗程较短;利福平等药物对其脓肿病灶具有很强的穿透作用,连续用药一定时间后,能彻底杀灭病灶内的伪结核棒状杆茵。  相似文献   

18.
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经络、腧穴或压痛点、皮下阳性反应物上,适量注射液体药物,以防治各类疾病的方法,属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范畴。该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到目前为止已经广泛用于医学临床和兽医疾病的治疗中。穴位注射法具有针刺和药物的双重功效,一方面通过针具和注入药液的机械刺激使被刺穴位产生酸、麻、胀等“针感”样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疗法.它是根据所患疾病,按照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选用相应的腧穴和药物,将药液注入腧穴内,以充分发挥腧穴和药物对疾病的综合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穴位注射疗法,是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与西医的药物注射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疗法。经临床运用证明,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针灸或肌肉注射,为使更多兽医从业人员认识、了解并运用这项技术,本文就穴位注射在动物疾病防治上的研究和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