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贵德县河西镇温泉、多哇两村,2004年初从青海省海西州境内引进柴达木绒山羊种公羊55只,对本地土种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到2008年底统计,累计育成杂种绒山羊4787只,试验对其1~3岁杂种一代改良绒山羊与本地土种山羊的生产性能及各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测定,辽宁绒山羊引入仙米地区后平均产绒量0.53kg,比当地土种山羊高0.39kg。改良后的杂一、二代绒山辜及互交绒山羊平均产绒量0.33kg,比当地土种山羊高0.19kg。现有各代杂种绒山羊1.15万只,每年可多生产羊绒2232.5kg;杂种绒山羊比当地山羊只均多收入22.8元,增加产值26.79万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应大力发展绒山羊。  相似文献   

3.
对绒山羊体重和毛被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引言 辽宁绒山羊是著名绒山羊品种,其产绒量在我国诸品种中名列前茅。自70年代后期,北方许多省区引入此种山羊对当地土种山羊杂交改良,收到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果。据有关文献资料,辽宁绒山羊与引入地土种山羊的级进杂交1代和2代的产绒量都较土种或上代杂种明显提高,级进2代产羔中,白色个体占80%左右,毛色已不是主要育种问题。 陕北榆林是引入辽宁绒山羊较早,杂交改良工作成效较显著的地区之一,其中心改良区已生产出级进2代,3代及一些横交后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立陕北白绒山羊新类群的育种工作,同时,当地农民还从邻近的内蒙古乌审旗引入数千只内蒙古白绒山羊纯繁。目前,一项迫切的工作是对该地区改良羊群的毛被和  相似文献   

4.
选择柴达木绒山羊改良本地山羊,F1代(试验组)1-3岁平均产绒量、体重分别比本地土种山羊(对照组)增加0.143kg和10.03kg(P〈0.01)差异极显著;改良山羊出生重、断奶重、绒层厚度也明显高于本地土种山羊(P〈0.01);但粗毛量、粗毛长度和体长等差异不明显(P〉0.05)。以上结果表明,经改良绒山羊的生产性能优于本地山羊,适应在本县改良、选育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杂种绒山羊横交选育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德市从1998年即开始规模引进辽宁绒山羊,对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是河北省绒山羊重点改良区之一。至1993年底,累计改良土种山羊60.5万只,产活各代杂种羔羊49.2万只,杂种羊年末存栏25万余只,其中二、三代羊达8.5万只。级进到第二、第三代的杂...  相似文献   

6.
宁夏灵武市土种山羊经辽宁绒山羊十几年来的级进杂交改良,产绒量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对2561只土种山羊和各代杂种山羊角间距与产绒量的相关测定,各类山羊角间距与产绒量相关显著,产绒量随角间距的增加而相应提高,为间接选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市从1986年以来,先后从辽宁省盖县及本省海西州莫河畜牧场引进三批辽宁绒山羊种公羊,共60只,在乌图美仁乡及郭勒木德乡改良本地山羊。六年来,两乡共育成杂种绒山羊5578只,占改良区山羊总数(34016只)的16.4%。1991年我们在这  相似文献   

8.
天祝县绒山羊是河西绒山羊的一个分支.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周岁柴土F1和阿土F1比土种周岁山羊每只增绒50 g,增肉1.2kg以上,多增产值23.2元,各项繁殖生产指标有明显提高,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柴达木绒山羊和阿白绒山羊改良当地土种山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羊养殖数量降低,羊绒产量随之下降,如何通过提高每只山羊的羊绒单产而保持我国羊绒产量的总量不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计划引进2只辽宁绒山羊绒肉兼用型种公羊,杂交改良本地绒山羊,将绒肉兼用型新品系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本地绒山羊,杂种绒山羊通过增加山羊绒生长时间而增加产绒量、通过提高平均日增重而增加产肉性能和缩短绒山羊的出栏时间,以此提高绒山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辽宁绒山羊胚胎移植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山羊绒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辽宁绒山羊是绒毛品质优良、产绒量高的白绒山羊品种 ,以体大、产绒量高、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 ,改良各地土种山羊效果显著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一品种的优势 ,改善本地山羊由于品种老化 ,生产效益低 ,使养羊业发展受到制约的现状 ,本场于 2 0 0 1年 10月对辽宁绒山羊进行超排 ,采取手术法采胚移植到本地奶山羊及劣质绒山羊体内进行生产试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辽宁绒山羊 11只作为供体 ,受体为本地奶山…  相似文献   

11.
格尔木市从1986年开始引进辽宁绒山羊在郭勒木德乡、乌图美仁乡、大格勒乡改良本地山羊,至今已10年,共育成杂种山羊21768只,占改良区山羊总数的55.6%。杂种山羊对荒漠、半荒漠草原的自然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生长发育良好,产绒量明显提高,周岁互交山羊平均产绒量0.30kg,成年互交山羊平均产绒量0.37kg,分别比同龄本地山羊高0.15kg,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循化县孟达乡砖塘村和尕楞乡比塘村引入辽宁绒山羊对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取得良好的成效。截至2000年底,已育成杂种山羊1.46万只。杂种羊适应良好,生长发育正常,F2周岁羯羊、母羊产绒量比本地羊高70g。互交周岁羯羊、母羊产绒量比本地羊分别高75g和61g;F2成年羯羊、母羊产狨量比本地羊分别高85g和82g。互交成年羯羊、母羊产绒量比本地分别高74g和79g,绒毛品质优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佛旦欠 《中国养羊》1998,18(2):10-12
用辽宁绒山羊公羊改良乌兰县本地山羊,杂种羊比本地羊产绒量提高010kg以上,经济效益明显,生长发育正常,适应性强;杂二代及其互交羊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循化县盂达乡专堂村有山羊4500只,平均产绒0.11kg,生产水平低下。为了提高产绒量,曾四次从辽宁省引进辽宁绒山羊230只(公羊183只,母羊47只),在黄河沿岸的乡村进行杂交改良。到2002年统计,累计育成杂种山羊8657只,为进一步调查杂改取得的效益,我们对杂一、杂二代1~3岁改良山羊与本地山羊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比较,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尤文广  龙才 《中国养羊》1996,16(4):8-11
灵武县应用辽宁绒山羊对宁夏土种山羊进行杂交改良,8年累计受配母羊10.84万只,杂种后代7.8万只。杂种羊被毛白色率F186.65%,F295.12%,F397.43%。产绒量分别为290.09±62.14g,342.80±71.39g,400.95±70.85g,分别比土种山羊提高80.32%,113.09%,149.24%。被毛中粗毛与绒毛的比例为6.4:3.6。绒毛细度F113.65±2.5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辽宁绒山羊在青藏高原与本地山羊的杂交改良效果,对引进的辽宁绒山羊及其与本地山羊杂交改良的F1和F2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F1、F2的生产性能明显高于本地山羊,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干旱山区进行山羊改良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利用罕山白绒山羊种公羊和辽宁绒山羊种公羊分别与本地母羊进行杂交 ,观察罕山白绒山羊的遗传稳定性 ,其结果表明 :罕山白绒山羊改良本地山羊与辽宁绒山羊改良本地山羊具有同样的良好效果 ,表现出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绒山羊杂二代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149只杂二代绒山羊和140只土种山羊生产性能测定,杂二代绒山羊成年和2周岁羯、母羊的产绒量比当地同龄羊提高1~2倍,1周岁羯、母羊比当地同龄羊提高45~7倍;绒毛净绒率、细度、伸长度均优于当地山羊;体尺、体重低于当地土种山羊。  相似文献   

19.
辽宁绒山羊改良本地山羊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绒山羊改良本地山羊试验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杂种羊的产绒量比同性别同龄山羊大幅度提高。成为公羊高2.88倍,成年母羊高2.6倍,育成公羊高2.7倍,育成母羊高2.61倍;绒毛品质、产肉性能等也不同程度的提高。养一只杂种羊比本地羊多收入45~65元。  相似文献   

20.
用辽宁绒山羊级进杂交改良宁夏土种山羊,结果表明,在宁夏荒漠化草原地带全年放牧、冬春季补饲条件下,辽土三代杂种绒山羊在1~4岁期间,抓绒后平均体重、产绒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杂三代4岁公、母羊体重依次比同龄、同性别、相同时期的土种山羊提高63.1%和53.3%,各项体尺呈同样趋势;杂三代1~4岁公、母羊平均产绒量414.9 g±58.2 g,比杂二代提高4.1%,差异显著(P>0.05);绒毛自然长度6.0 cm±0.4 cm,比杂二代提高7.14%,比土种山羊提高53.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