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必须全面认识和理解,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新农村的“新”字新在何处,立足于在“新”字下工夫。  相似文献   

2.
高道友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1):164-16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动力。要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过程中实现两者的双赢发展,必须转变思路、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3.
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培育新农民。没有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为了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必须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条途径,切实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5.
临泽县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出了具有推广借鉴价值的"临泽模式",为西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是站在农民的角度看待新农村;二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突出生态建设;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四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农民。  相似文献   

6.
浅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乡风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燕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28-29
乡风文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价值标尺.  相似文献   

7.
张扬 《广西农学报》2007,22(2):55-57
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农业剩余劳动力制约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施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匹配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我国目前关系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已经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取得了突出成绩,可见,解决好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最为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科学规划作为蓝图,本文通过对农村规划建设现状的分析,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我国农村的国情特点,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八大主要内容,并对农村建设用地布局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塑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协调各地区共同发展,离开了农村全面小康将无从谈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建设生态文明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2.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要深入分析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努力加强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必须认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在认识土地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的力度。怎样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呢?一是领导要重视,认识到位。二是群众要知晓,宣传到位。三是法制要健全,执行到位。进一步加强和搞好土地管理,对于保护人类生存条件和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福子孙后代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障碍,在对我国财政支农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财政支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进而提出了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新型农民就是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牢牢抓住这个根本。本文以此为思路,对我国农民素质现状进行说明,并分析了农民素质较低的原因,接着对新农村建设下新型农民培育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最后对如何培育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即大力发展农民义务教育,办好农村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党在农村工作政策的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求逐步加强,这就要求乡镇财政转变原来的工作方法,用科学发展观念来推进财政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好新的职能,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保生  金红  闫东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49-735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针对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内涵认识不足,在制定新农村总体规划时不够深入等问题,提出政府部门要组建好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知识精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简红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99-5901
在我国农村开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科普,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我国农村科普方向与目标,积极开拓农民群众发展新思路,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科学素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即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法治观念,用科学发展观知道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