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0-1”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与河南浚县农科所合作育成的一个坚叶大穗型高产优质多抗的黄粒玉米单交种。1992年被农业部定为“八五”国家重点扩繁品种。1990-1991年在河南省玉米区试直播组,平均亩产529.5公斤,比对照种橡玉1、5号亩增产687公斤,为14.9%,居首位。在全国北方夏玉米区试中。1991年早熟组预试平均亩产581.8公斤,比掖单2号亩增产105.8公斤,为22.2%,居首位;1992-1993中熟区试中,晋、鲁、豫、皖、苏5省平均亩产516.9公斤,比掖单2号增产68.8公斤,为15.4%,居首位。1993年在河南省玉米生产示范试验平均亩…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莱州市蔬菜研究所所长李延君,经过10年精心选育,成功地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大葱新品种“掖辐一号”,亩产高达7850公斤,对照其它品种增产30%以上,成为我国大葱家族中的佼佼者。现已在全国推广试种50万亩。李延君从事蔬菜育种已有20余年,先后完成“大  相似文献   

3.
《作物育种信息》2005,(7):17-17
该品种是以具有野生基因源的高淀粉品种南丰为母本,以高产抗病的当地主栽品种徐薯1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抗病甘薯新品种。该品种为淀粉、食用、饲用兼用型品种,具有以下特点:①丰产性好。一般亩产鲜薯3000公斤,薯干1000公斤,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20%以上。抗病性强,高抗根腐病和黑斑病,稍抗茎线虫病,特抗干旱、耐瘠薄;②品质好。薯块长纺锤形,皮紫红,  相似文献   

4.
中科11号系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育成和开发的玉米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34)。该品种具有多抗、广适、优质、高产等特点,在国家黄淮海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表现“三连冠”,是唯一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以上的品种。被农业部列为“十一五”计划期间国家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绿豆新品种——中绿一号中绿一号(D0809)是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1983年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稳产性好,在中等以上水肥条件下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一般产量100—150公斤  相似文献   

6.
芋子是人们喜爱的蔬菜,营养丰富,食用球茎含淀粉10~20%,蛋白质1~2.5%,钙的含量较多,茎叶又是高产的优质饲料。一般亩产球茎1000~1500公斤,高产可达2500公斤以上,种植芋子经济效益高。一、选用良种、调田种植目前生产推广有“多子绿杆芋”、“白芋”、“香蕉芋”、“莲花芋”等都具  相似文献   

7.
陈秀英 《种子》1999,(4):77-78
大豆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还含有许多人体必须的其他营养元素。是一种营养全面而丰富的优质食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科学化,大豆生产和大豆加工产品的开发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我们进行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经过几年的努力,大豆推广面积达到6.43万公顷,平均公顷产量达到2974.5公斤和3121.5公斤,每公顷增产283.5公斤和421.5公斤,增产10.5%和15.6%,累计增产大豆2293.0万公斤,增加自身和社会经济效益5337.7万元。在大豆良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重点抓了以下四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潍花7号是潍坊市农科院以“优质专用”为育种目标,以“79266”做母本,“花2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植株综合性状好,抗逆性强,内、外观品质俱佳,O/L比值高达1.92,在山东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均比鲁花12号增产8%以上,高产示范单产达7200kg/hm2以上,200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338油菜”“又称“日本油菜王”。干1992年8月由河南省遂平县查好山乡新品种研究会从东京农科院引进试种成功的。通过两年来试种表明:该品种抗病、抗寒、耐旱、耐肥、抗倒.丰产潜力大.一般田块亩产300公斤左右.高产田块亩产380公斤。较秦油2号和中油821增产50%以上。1994年我县油菜田因冻害和长期干旱大幅度减产.每亩只收50公斤,而“338油菜”生产示范田亩产仍达到200公斤。1.特征特性:该品种系甘兰型油菜.株高1.8米,茎杆粗壮,分枝不倒伏.结角密角长10-18厘米。不择土壤.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在全国大部分细菜产区均可…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优质、高产、高抗的优质稻品种,加快优质稻新品种更新速度,促进产业发展,特开展本次试验.选择米质达到国标三级以上的15个优质稻品种开展品种筛选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产量变化在570.9~775.8 kg/667 m2之间,其中C两优华占、川农优298、中优849、川优6203等6个品种比对照品种表现为增产,增产幅度为2.3%~15.1%;德优4727、成优8319、Y两优585等8个品种比对照表现为减产,减产幅度为2.6%~15.3%.综合各种品种性状,农艺性状较好、高产优质、田间抗逆性较强的C两优华占、川农298、中优849、川优6203共4个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1.
玉米新品种吉单1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单198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抗逆中熟玉米杂交种,各级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表明,吉单198比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四单19、本育9增产10%以上。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生育期适中,容重高,商品品质优良的特点。200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相似文献   

12.
晋杂12号是一个高产、优质杂交种。据1990、1992年两年大面积试验示范结果,平均亩产598.4公斤,比晋杂4号增产18.4%,具有较高的增产潜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粳稻新引日本品种中部67中部67粳稻新品种是山东省临沂地区水稻研究所于1988年从日本引进,1989年于本所小区试验,亩产550千克,1990年在全区多点生产试验亩产均在500千克以上,高产地块达650kg,比京引119平均增产15.8%。1...  相似文献   

14.
本站1986年完成省农推站下达5000亩“花生良种高产示范”任务(实际完成5122.5亩)。总产壳花生99.7万公斤,平均亩产196.9公斤,比1986年全县平均亩产130公斤,亩增产66.9公斤,增产51.4%。5122.5亩高产示范花生中,露地示范花生面积5064.2亩,总产97.5万公斤,平均亩产192.5公斤,比对照亩产130公斤,增产48.1%。覆膜花生58.3亩,总产2.2万  相似文献   

15.
南薯1号由江苏省南京农科所从有性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夏薯一般平均亩产2500公斤以上,薯干超过650公斤。1982—1985年经江苏省进行省、市两级区试,鲜薯产量比“徐薯18“增产7.3—35.5%;经四川、浙江、河南等省引种,比“徐薯18”增产9.8—30.4%。本品种熟食品质好,味甜,肉质  相似文献   

16.
作者自1985年以来对藕田种养模式的不同形式,不同品种,不同工程的研究结果表明:藕田种养的七种形式中以“藕-芹-鱼”结合,鱼、藕产量最高,亩平均产量分别为128.5公斤和1640公斤,与其它结合形式相比增产18.05-18.66%和22.28%-36.64%;莲田养殖;白鲫比其它鱼类增产18.42%-24.61%,莲藕迟熟品种比其它品种增产13.38%-29.9%;不同的鱼藕共生工程中对鱼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临沂市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临稻10号,产量高、品质优,高抗穗颈瘟病。1999-2001年参加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产量居参试品种首位。产量比对照(1)圣稻301增产24.2%,比对照(2)京引119增产25.36%。于2002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审定定名。该品种选育成功的关键是利用现有丰富的基因资源,组配杂交组合。选育矮秆抗倒、叶挺、穗直、穗大、粒多、分蘖力强的单株株系,单产达700~750kg/667m^2,高产地块可达800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大豆机械化“深窄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窄密”机械化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吸收、消化、利用、提高国外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的基础上,以矮秆品种为突破口,吸收垦区“三垄”栽培技术的精华--深松与分层施肥而逐步形成的新的大豆栽培技术。此栽培技术是以矮秆品种为基础,以气吸式播种机或精良点播机为载体,结合“深”即深松、深施肥与分层施肥;“窄”即窄行缩小行距;“密”即增加密度,保持群体匀度的综合配套技术。较“三垄”栽培技术增产20%以上,增产幅度700-1000kg/hm^2。比“三垄”栽培增收100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桐城县从1986年引进“粳系21-2”,经过试种、示范,逐步扩大种植。1990年推广面积达6.02万亩,平匀亩产370公斤,比当选晚2号、鄂宜105等品种增产10%以上;1991年种植面积增加到6.5万亩,平匀亩产350公斤,比78270、鄂宜105等增产15%左右。近2年种植面积皆占该县双季晚粳28万亩的20%以上。已成为全县双季晚粳的主栽品种之一,并有继续扩大种植的势头。为了进一步掌握“粳系21-2”的栽培技术,在安徽农学院的主持下,报请省科委批准成立了“双晚粳系21-2亩产400公斤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协作研究课题组,并于1990年制订了实施方案,1991年分别在桐城  相似文献   

20.
1990年仙桃市示范推广油菜茬红麻高产栽培技术,9817亩平均亩产265.3公斤,比常规法增产24.35%;在1991年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红麻前期溃涝、中后期干旱的情况下,亩产仍达251.5公斤,比常规法增产22.42%。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用良种,抓好种子处理选用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品种青皮3号。在播种前,抢晴晒种2~3天后拌药消毒。每100公斤种子拌退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