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大力提倡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今天,农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作为中国西部开发建设中的云南省,以其高原、边疆和山区广布的节水灌溉发展滞后现状,将面对新的节水灌溉发展挑战。通过分析云南省节水灌溉总体发展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云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节水灌溉技术、农作物种植结构及本省节水型社会发展的需求等几方面,论述了云南省节水灌溉发展的潜力,提出了本省节水灌溉发展的一些对策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在其中的支撑作用也在逐步增强,其应用范围也在迅速拓展。牡丹江地区属于山区、半山区,发展农业机械化有着一定的制约。如何有效破解制约,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山区、半山区特点的农业机械化,笔者进行了初步调研思考。  相似文献   

3.
合理灌溉,是夺取水稻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参考水稻灌溉技术理论汇总,文章介绍了水稻稻田灌溉技术,具体要把握浅水插秧、深水返青、分蘖期浅水和湿润灌溉相结合、分蘖末期进行晒田、穗分化到抽穗期浅水灌溉、乳熟期以“湿”为主、抽穗开花期进行浅水灌溉、蜡熟期水分管理几项灌溉要领,具体稻田灌溉技术实施,还要综合作物长势长相、土壤特点、气候特点和水源情况等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4.
针对江苏省稻作区水资源、土壤、气候的特点 ,选择浅湿灌溉、浅湿调控灌溉、控制灌溉、水稻旱作灌溉等 4种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推广。在灌溉过程中 ,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形成了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模式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丰富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 浙江省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水田面积2213.34万亩,占全省总耕地80.5%。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水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问题就更加显得突出,而水稻的灌溉制度和灌溉定额又是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主要依据,我们在水资源调查研究工作中,对连作水稻灌溉定额分片方面,收集了一些资料,做了些补充计算工作,现将初步结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俞双恩  陶长生等 《灌溉排水》2001,20(3):33-36,40
针对江苏省稻作区水资源、土壤、气候的特点,选择浅湿灌溉、浅湿调控灌溉、控制灌溉、水稻旱作灌溉等4种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推广。在灌溉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形成了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丰富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有机肥施用对节水灌溉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水肥管理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水肥管理条件下水稻茎蘖、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产量、灌水量及灌溉水分生产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灌溉在保证水稻生长并稳产的同时,灌水量大幅降低了49.45%,水分生产率平均提高1.20kg/m3。有机肥施用明显增加了水稻茎蘖数和株高,增加了水稻干物质量,显著增加了水稻叶面积指数和产量(p0.05),提高了稻田灌溉水分生产率,其中产量平均增加6.77%。控制灌溉和施用有机肥条件下,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常规水肥管理稻田显著提高了6.13%和1.32kg/m3。因此,控制灌溉和有机肥施用的结合是该地区合理的稻田水碳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山区半山区是农机发展的难点,也是目前和今后农机发展不可忽视的重点。我国南方多数地区耕地面积集中在山区半山区,农机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就如何发挥农机在山区半山区农业生产及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及当地农机发展实际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抗逆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虫害和倒伏是水稻减产的重要因素。通过两年的灌溉试验,初步摸索出了水稻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抗倒伏和抗病虫害情况。试验证明,采取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改变了水稻生理生态需水规律,不但能实现节水、增产,还能起到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等抗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水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稻田的水分状况,是水、肥、气、热四个重要土壤因素中最活跃的一个,它的变幅大,变化快,对其它三个因素影响大,且较易人为调节,所以稻田的灌溉情况,与水稻的生长好坏、产量的高低极为密切。因而在水稻栽培中,合理的灌溉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因地制宜地确定稻田灌溉措施,必须了解水稻的需水规律,并掌握控制稻田水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稻栽培中的水资源管理问题,介绍了水稻栽培水分需求分析,以及全球水资源状况和水稻生产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节水灌溉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探讨了土壤水分管理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最后总结水稻栽培中的新技术,如精准灌溉、土壤墒情监测、农业遥感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户更加科学地管理水资源,提高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对水稻生产至关重要,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来保障水稻的生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半山区和浅山区,地块面积小,落差比较大,非常适宜小型水稻插秧机作业,小型水稻插秧机以其优良的性能和高效的作业效率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由于操作不当或者机械故障,致使插秧机不能正常作业,影响农业生产。下面以2ZG-630型水稻插秧机为例,将其常见故障和排查方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我国北方灌溉水源相对匮乏,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尚未普及,因此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极其重要。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应用的特点及必要性,阐述了水稻不同生长期的灌溉制度及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提出了雨水灌溉栽培技术、调亏灌溉技术、地下灌溉技术、化学节水技术、无水层水稻的培育、秧苗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积雪融水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等措施。结果表明,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水稻的生存能力,节约了水资源,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水稻在我国已经有7 000余年的种植历史,是常食用的粮食作物。世界近1/2的人口都以水稻为食,但水稻是一种喜水性作物,灌溉用水量达18 000 m3/hm2,高额的耗水量使使得水资源严重短缺不足、高耗水作物面积锐减。通辽市农业灌溉仍有一大部分采取传统的灌溉方式,水稻灌溉定额相对较高,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因此农业节水具有较大的潜力。为解决通辽市水资源不足的瓶颈,拟就通辽市主要耗水作物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分析和数据采集,通过对种植区土壤容重、酸碱度、灌溉制度及作物产量的研究,寻求水稻膜下滴灌最优灌溉制度及水分生产率,指导丘陵山区水稻的种植生产。  相似文献   

15.
水稻浅湿节水灌溉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山属粘壤土水网区域 ,在水稻灌溉方面 ,多数管水员凭借传统意识进行灌水 ,造成了淹灌、漫灌、深灌 ,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针对上述情况 ,进行了以地下水埋深为灌水指标的水稻浅湿节水灌溉模式的探讨 ,通过试验初步提出了水稻节水浅湿灌溉模式。该模式既节水又提高产量。在进行节水灌溉试验的同时探讨了水稻根系密集层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埋深关系 ,提出了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16.
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从插秧到收获整个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给,才能保证优质高产,所以对水资源的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目前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如何做到节水保高产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利用现实条件,进行综合结水已成为必要的措施,水稻综合节水技术就是改过去粗放灌溉为精细灌溉,在保证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下,推广综合节水措施,减少水稻栽培用水量,最终达到节水增效,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水稻井水灌溉技术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敬 《节水灌溉》2006,(1):48-48,50
结合生产实践,介绍了水稻井水灌溉的技术措施,包括提高井水温度、节约用水,提高井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提高井水温度的方法有两种,即工程措施和采用合理的灌水方法。  相似文献   

18.
建设现代农业,特别是是实现山区半山区农业机械化,是摆在吉林省龙井市"三农"建设面前的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在实施国家和吉林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前,龙井市农业机械化作业率较低,农业机械总量少,技术落后,基本上都是小型农业机械。随着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实施,龙井市农机部门适应形势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家和吉林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适应龙井市农业生产特色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水稻和玉米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和离子种子处理机等,更新换代小型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扶持和发展专业农场和农机合作社,为加快建设山区半山区现代农业的步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论水稻灌溉节水的途径李永和(浙江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我国水稻节水灌溉的现状目前,我国水稻节水灌溉,主要分为水稻旱种(包括轮作等农业措施,以便拦蓄雨水)和水稻控制灌溉两大类。其中控制灌溉是水稻节水灌溉发展的主流。从田间用水管理上分,有浅水灌溉、湿...  相似文献   

20.
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的群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水稻控制灌溉的理论依据,技术要求及特点,总结了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根、茎、叶生长发育规律和形态特征,说明控制灌溉能培育出合理的群体结构和理想的株型,促其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