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明含硒纳米硅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以籼型常规水稻"农香28号"为供试材料,进行了含硒纳米硅肥在水稻生产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含硒纳米硅肥,能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可比仅常规施肥的水稻增产17.4%,且能提高稻米的精米率、整精米率、糙米率,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从而提升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硅肥、生物菌粉的节肥增产效果,于2017年采用小区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计硅肥、硅肥配施菌粉、硅肥节肥配施菌粉等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生育期考查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施用硅肥、硅肥配施菌粉均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干物质积累,增加叶面积,促进光合作用,于抽穗期能加快植株抽穗进程,明显提高抽穗率,从节肥效果来看,75%硅肥用量配施生物菌粉效果最佳。考种、测产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硅肥能增加产量5.16%,施硅肥配施菌粉增产7.69%,从节肥增产效果看,75%硅肥用量配施生物菌粉增产效果最佳,较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硅肥、常规施肥+硅肥+菌粉产量分别增加9.45%、4.07%、1.63%,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提高了茎蘖数,增加穗粒数、粒重,降低空瘪率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草酰胺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在苏州三地开展缓释肥草酰胺替代传统氮肥一次性施肥试验,分析缓释肥草酰胺一次性施肥对水稻生长性状、土壤性质、产量结构、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较常规施肥处理,缓释肥草酰胺一次性施肥对水稻有着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1.8%~11.2%,且其增产跟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有关。草酰胺缓释肥一次性施肥可减少36.8%的氮肥施用量,但达到常规施肥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经济效益486~3 195元/hm2,平均节本增效1 857.0元/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的肥料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本试验通过田间示范福稻掺混肥与常规施肥对比实验,验证福稻掺混肥在八五四农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福稻掺混肥对水稻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与常规施肥相比,穗长比常规施肥长1.8cm,平方米穗数比常规多54个;穗粒数比常规施肥多25粒/穗,但结实率比常规施肥低2.8%,千粒重比常规施肥重0.4g。从大区实际测产结果看,福稻掺混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亩增产67.3kg,增产10.5%。  相似文献   

5.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增施氮、磷、钾肥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处理均能提高产量,配方施肥处理增产最优;常规缺氮处理对产量影响最大,与大田相比平均减产达6.9%,缺磷、缺钾处理对产量影响较小,表明云阳县地区氮素缺乏,磷、钾含量较丰富。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效果明显,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提高,缺氮对穗粒数和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锌硅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品种淦鑫602为材料,进行锌、硅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施锌肥有利于水稻分蘖,基施硅肥对水稻分蘖数影响不明显,但基施锌、硅肥均能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水稻产量分别较不施肥增产64.0%、63.0%。  相似文献   

7.
硅氮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富粳2008水稻品种作为硅氮肥的试验材料,通过2011年在大兴农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氮肥水稻插秧后返青快、分蘖早,较常规施肥提前1 d,分蘖率较高;株高、结实率、千粒重都略高于常规施肥,增加籽粒饱满度,降低瘪粒率;产量有所增加,增产率3.2%,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区试验设计,研究钾硅钙土壤微孔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设置不施肥、常规施肥减钾36kg/hm~2、常规施肥减钾36kg/hm~2并增施钾硅钙微孔肥600kg/hm~2、常规施肥减钾36kg/hm~2并增施钾硅钙微孔肥900kg/hm~2、常规施肥减钾36kg/hm~2并增施钾硅钙微孔肥1200kg/hm~2共5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的株高最低、分蘖最少、剑叶叶面积最小、穗粒数最少、千粒重最低、最终产量最低,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说明不施肥处理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常规施肥减钾36kg/hm~2并增施钾硅钙微孔肥1200kg/hm~2处理产量9658.5kg/hm~2最高,较不施用钾硅钙微孔肥的常规施肥减钾36kg/hm~2处理增产207kg/hm~2,增产率2%,增产效果不明显;较不施肥处理增产3685.5kg/hm~2,增产率39%,增产效果显著。不同处理的外观品质白度、正常粒、被害粒、碎粒、着色粒差异均不显著,说明钾硅钙微孔肥对水稻外观品质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畜禽粪肥还田在水稻生产中的增效原理及实际应用效果,获取施肥参数,为本区水稻生产中粪肥还田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安排了稻田粪肥还田示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畜禽粪肥还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养分,提升耕地质量1个等级;减少化肥施用总量,减少化学氮肥4.6~8.5 kg/亩,减少20.19%~39.91%;显著增加水稻每穗实粒数,从而增加产量,较常规对照处理增产6.18~28.44 kg/亩,亩净增纯收益73.42~132.64元。  相似文献   

10.
滩涂土壤地力较低,存在盐分较高、土壤理化性状差等特点,小麦产量较面上低,为此,特进行了有机肥料和以畜禽粪便为主的土壤改良剂对小麦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用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可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增幅为11.3%~15.6%,且有机肥的增产效果优于土壤改良剂。不同处理中,常规施肥+猪粪2t/667m2和常规施肥+鸡粪1t/667m2两处理的小麦生长情况较好,产量较高,表明滩涂土壤施入猪粪或鸡粪,可提供小麦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增加分蘖数和穗粒数,从而起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施用高能硅肥、本地硅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研究高能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高能硅肥的处理和本地硅肥的处理在平方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实脱产量方面均高于常规施肥的处理(CK),增产率分别为3.8%、5.4%,其中施用本地硅肥的处理增产效果略优于高能硅肥处理。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通过施用硅钙肥与常规施肥和八五四农场当地硅肥做对比试验,研究硅钙肥在八五四农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硅钙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和常规硅肥处理产量均有所增加,公顷分别增产361.4、177.2kg,与常规施肥和常规硅肥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3.92%、2.00%。分别比常规施肥和常规硅肥处理公顷增加效益754.50、412.65元。可见,在当地施肥习惯下,常规硅肥处理和硅钙肥处理产量效益相差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找到不同肥力水平土壤的最佳施肥模式。方法:本试验在浏阳市荷花镇(低产田)、达浒镇(高产田),比较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40%有机肥(T3)和纯化肥(T4)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结果: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荷花、达浒两地水稻产量。T2和T3处理能通过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使水稻产量显著增加。在荷花,T4处理比T1~T3处理分别增产49.8%、2.28%、0.08%;在达浒,T3处理比T1、T2、T4处理分别增产34.15%、12.43%、8.84%。两地土壤养分含量、肥力综合评价值均表现出T3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逐年增加。结论:不施肥会降低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低产田在短年限内农家习惯施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但长远培肥应该适当加大有机肥的比例;高产田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达到很好的培肥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梯度有机肥替代化肥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设置空白对照和常规施肥、化肥优化、10%有机替代、20%有机替代、30%有机替代5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空白对照及常规施肥,各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有机替代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容重下降4.0%~9.6%。有机替代处理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化肥投入量,同时对水稻产量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30%有机替代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2.2%。水稻30%基肥有机替代模式,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的消纳畜禽粪便,另一方面减少了水稻生产中的化肥成本,增加了产量,既保护了环境又为农民提高了经济收入,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要本试验选用三种生物硅肥进行对比研究,以筛选出最适宜建三江地区的生物有机硅肥产品及最佳施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能使水稻平方米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各生物有机硅肥产品中八一农大生物硅肥的效果最好,最佳施用时期是随基肥施入,较对照增产6.6%。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三种生物硅肥进行对比研究,以筛选出最适宜建三江地区的生物有机硅肥产品及最佳施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能使水稻平方米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各生物有机硅肥产品中八一农大生物硅肥的效果最好,最佳施用时期是随基肥施入,较对照增产6.6%。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液体硅肥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在常规施肥前提下,通过在水稻分蘖前期、拔节期、抽穗期等需肥临界期各叶面喷施一次浓度约0.25%的液体硅肥,结果表明,水稻的穗粒总数、穗实粒数、有效穗数等生物学指标有所增加,增产率达6.72%,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精确施肥的增产效应,通过采用大田试验,以中熟中粳‘徐稻3号’为材料,设置精确施氮高产处理、常规施氮对照处理和无氮空白处理,研究精确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及水稻主要生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确施氮高产处理产量高达11365.05 kg/hm2,较常规施氮对照处理和无氮空白处理分别增产7.10%和60.09%;精确施氮提高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而穗数和结实率略有下降;精确施肥水稻主要生育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成穗率较常规施肥对照处理增加2.41%。精确施肥不仅能节省氮肥和改善生态环境,还是水稻生产实现丰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新型液体长效氮肥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开展了新型液体长效氮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液体长效氮肥可在一定程度增加穗粒数及千粒重,与常规施肥相比有一定的增产增效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矿物硅钾肥的后效作用,本研究在第一茬油菜收获后继续种植水稻,比较了不同处理对水稻生理指标和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氮磷肥的情况下,单施硅钾肥对水稻生长没有明显的后效促进作用。在氮磷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硅钾肥相比常规施肥具有更好的后效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水稻产量的促进上,硅钾肥各处理的总体增产效果为5.9%,其中使用量最高的处理(NPK+Si K3)增产效果达12.0%。土壤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硅钾肥比常规肥料更能促进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