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县猪场中常发生猪猝死症。笔者对2010年以来我县发生的多例生猪猝死症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总结归纳,对生猪猝死症发病原因谈点个人见解:1发病特点从以往的生猪猝死病例来看,不同年龄、季节的猪只均有发生,主要危害中猪、大猪,以夏秋季多发,无明显症兆,突然发病死亡,常见于午后和晚上。2发病原因主要以下三种:(1)大多数生猪猝死症的诱因是由于生猪受到外界环  相似文献   

2.
<正>生猪猝死症是近年来猪场多发的一种病症。笔者2011年通过对了多例生猪猝死症生猪的解剖和参考有关资料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应对办法,供大家参考。1发病情况未见任何明显症兆,突然发病死亡;仔猪、小猪、中猪、大猪和母猪等不同年龄的猪均有发生,3040kg中猪、8040kg中猪、80100kg大猪和临产前后的母猪多发;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一般多发于夏、秋季,而且病例多发于午后和晚上。2临床症状无任何先兆症状突然死亡;病程稍缓,病猪突然鸣叫,叫声嘶哑,乱窜,倒地,四肢乱划,全身肌肉颤抖,  相似文献   

3.
正生猪咬尾症是一种应激综合症,也称为"反不适综合症",由各种不适因素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尤其在现代化规模化饲养条件下,不合理、不规范的饲养管理将引起生猪咬尾症。现围绕发病原因提出防治对策。1科学引种有相关文献报道,长白猪、哈白猪等品种发生咬尾症的较多,但民猪却不常发生。引种时,选择抗应激品种的生猪,可从根本上有效杜绝咬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针对猪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先制定猪饲养管理方案,其中该方案为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以预防为主、平衡营养,防止饲料霉变,科学饲养、精心管理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防控技术,主要包括提高养殖场地的卫生水平、做好春季发病的防治、综合采取免疫措施,进而降低生猪发生疾病的概率,进一步促进生猪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猪猝死症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猝死症的诊断吴庆东周能贤王晓刚(重庆市兽医防疫站,630043)1992年以来,我市的合川等县区的部分乡镇先后发生一种病原不清、病理不明的生猪疾病,笔者暂定为猪猝死症。其特点是发病地点比较集中,持续时间较长,生猪突然发病,呕吐,横冲直撞,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6.
仔猪水肿病是我县近几年的常发病与多发病,它发病急,死亡率高,给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近年来我县生猪市场迅速壮大,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为了缩短生猪的饲养周期,在饲养管理上改变了生猪自身代谢规律,致使本病由原来的零星散发继发为地方流行。  相似文献   

7.
猪无名高热综合症防制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无名高热综合症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母猪和育成期的猪。该病2006年5月在江西首发,后来10多个省相继发病,9月份我县陆续发病。据我县门诊统计,该病发病率约30%,死亡率约30%~50%,乳猪小猪死亡率高达70%~100%。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饲养管理差的猪场发病早,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该病给富平县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特点从2006年9月开始富平县大面积流行猪蓝耳病;首先在交通要道周围、养猪密集区发病;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饲养管理差的中小猪场发病早,病程长;短时间药物难以控制;多种疾病继…  相似文献   

8.
黄永军  王中发 《养猪》2000,(2):39-39
近几年来 ,我县生猪中多次发生一种以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快为特征的疾病 ,俗称“猝死症”。我们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结合实验室检查 ,确诊本病的主要病原为魏氏梭菌 ,确诊为猪魏氏梭菌病。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取得了较显著控制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特点1 .1 发病情况  本病在我县最早于 1 993年发生 ,几年来 ,全县 2 9个乡镇共有生猪 2 62 8头发病 ,死亡2 3 83头 ,死亡率 90 .7%,使用多种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 ,效果均不理想。1 .2 发病特点  本病多呈零星发生 ,无明显的区域性 ,亦无明显的季节性 ,但在春秋…  相似文献   

9.
<正>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见猪咬尾的现象,如果处置不当,轻者引起创伤感染,严重引起断尾、断耳、猪群互相撕咬,从而给生猪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1什么是猪咬尾症猪咬尾是猪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是异食癖中的一种。2发病原因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等因素的变化均可造成猪只发生咬尾现象。临床上发生猪咬尾主要原因有5种:(1)品种原因;(2)生猪饲养密度过大;(3)生猪营养不良;(4)饲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生猪的饲养密度大,生存环境过于拥挤,温度过高,再加上人为干扰太多,猪不断受到惊扰,使应激的发生率大幅度上升,且以良种猪、瘦肉型猪发生较多,轻者引起发病,重则可造成急性死亡. 1 临床症状 猝死性综合症又叫突毙综合症,即生猪受到极强的刺激,未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便突然死亡,是应激反应最为严重的形式.如个别应激敏感猪在受到抓捕惊吓或免疫注射时突然死亡,在配种时由于过度兴奋而死亡,在车船运输途中突然死亡等.  相似文献   

11.
猪咬尾症发生的诱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猪咬尾现象频繁发生,损伤的猪尾部通常发生类肿胀、尾巴变短或者脱落,导致患病猪发育不良,猪群生长发育减缓,甚至死亡。当日粮营养水平低于饲养标准或者饲料配制不合理、生活环境单调、环境卫生条件差、猪群饲养密度过大、组群方式不合理、猪患有疥癣和虱子等体外寄生虫时,均可诱发猪咬尾症。根据实际情况可通过提供充足的营养、科学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定期驱虫、仔猪断尾等措施加以预防。探讨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对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全面提升生猪健康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猪瘟通常会引起生猪的大面积感染,生猪在感染猪瘟之后,会产生猝死症和慢死症,猪瘟病毒的传播能力极强,且具有强烈的热性急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极高,利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明显,会给生猪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感染猪瘟后易发生猝死以及慢性死亡。1猝死生猪的猝死是养猪场中常见病症。生猪在猝死时,没有任何征兆,在猝死之前,猪也并没有特殊症状,而在身体状态正常的情况之下,生猪突然死亡,且死亡的生猪年龄范围较广,从仔猪至大猪以及母猪都可能会突然猝死,这种猝死是无法预防的。  相似文献   

13.
李华志 《当代畜牧》2014,(26):23-24
由于生猪的饲养环境普遍较差,饲养人员也不是很注重猪的饲养福利问题,这会直接造成生猪的生产性能下降以及猪只的身体健康受到损伤,从而导致猪肉的产品品质下滑,还可能会产生猪肉中存有药物或者激素的生产安全问题。本文针对会泽县生猪饲养环境的动物福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这对于提升猪只的整体健康质量,从而实现安全猪肉的生产,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本文还指出了在饲养猪只的过程中,如若注重落实动物的福利问题,则非常有利于增强我县养猪业的竞争能力,且打破一直以来所谓的“动物福利壁垒”。  相似文献   

14.
当生猪受到外界剧烈的刺激时,包括气候、饲养管理、运输、拥挤、骚乱、噪音等,使其机体在生理上和精神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引起激动、紧张、高热、衰竭和休克等症侯,甚至猝死,这一生理上、精神上的变化,在现代兽医学上称为猪应激综合症。这一应激综合症在我们食品经营环节中,主要反映在生猪的外调运输过程,它极易与运输中猪的中暑症相混淆。笔者认为该二症在发病原因、病猪表现、预防措施上有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各地陆续发生牛的“猝死症”,其特征为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2000年入春以来,我县峡河、大柳等乡也发生了黄牛“猝死症”,死亡率几乎达到100%,严重威胁我县养牛业的发展.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猪饲养环境福利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猪饲养环境福利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为题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当前猪饲养环境福利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有关的生猪饲养经验,提出改善环境,降低饲养密度,禁止乱用药,改善料型等具体预防的措施。希望可以改善猪的生存环境,促进生猪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1完善标准体系 2008年我县建立了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技术和管理标准,包括种母猪、种公猪、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标准与生猪宰前后检疫标准,并将其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册、明白纸发放到示范区生猪饲养管理人员、检疫检验人员手中,人手1册.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猪场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咬尾症在规模化猪场时有发生,特别是在猪场饲养密度较大、饲养管理稍差的情况下,发生猪咬尾症的机率就会更大。如果对这种不良行为不及时加以制止,极易导致猪的尾巴溃烂、化脓甚至死亡,继而对猪只的生长发育以及猪场的经济效益带来较大影响。找出诱发猪咬尾症的真正原因是防治该病发生的关键所在。但在实际生产中其诱发因素可能有很多,猪场管理者很难准确地找出发病的具体原因。最好的方法是要首先将有恶癖的猪移出原来的圈舍单独饲养;其次是找出最有可能的原因及时进行解决;最后采取综防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9.
猪的生长速度、健康情况与饲养环境密切相关。本文简述了饲养环境对生猪健康的重要性,介绍了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噪音、卫生等饲养环境对生猪健康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有效控制环境卫生、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措施:选择猪场环境,控制猪场环境,防控猪场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20.
瘦肉型猪有一定的应激敏感性,当猪体受到许多不良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就是猪的应激综合症。1病因由于在饲养过程中追赶、保定、疫苗注射、温度过高或过低、环境发生突然变化、猪群互相嘶咬、殴斗,在猪群发生转栏或出栏时吃得过饱,出运过程中生猪相互挤压或饲料中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猪体受应激源的强烈刺激,猪体本身不能适应,体内促肾上腺皮质素分泌增多,最后陷入衰竭时,引起发病或死亡的病理过程。2预防对长期引起应激敏感猪,应减少骚动,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猪过度惊恐,并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减少栏内猪群的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