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推广应用水平条田机械化整地方法的实践,详细总结了水平条田机械化整地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分析了其显著的优点和效果,以促进这种新型整地方法在其他类似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责任山和自留山两山落实到户是我们林业政策上一个大的调整,是根据山区特点和林业的现有生产力水平作出的重大决策。“两山”到户的目的,是要把责、权、利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植树造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加速荒山绿化,发展林业商品生产,兴林致富,从根本上改变山区贫困面貌。但是,从“两山”到户以后几年的实践看,单有这项政策是不够的。那种认为“农业大包干,粮食大增产,‘两山’到了户,群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邢台县是一个山区县,浅山丘陵区及三河两岸的沙荒区至今仍有荒山荒滩4814万亩。由于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虽经多年治理,造林成活率依旧很低,严重制约了全县的绿化建设进程。为攻克这一难题,邢台县积极探索适合该地区的造林模式,于2001年分别在大沙河沙荒地和浅山丘陵区试验挖掘机整地技术,总结出一套成功的机械整地新技术,彻底改变了以往人工整地和爆破整地速度慢、标准低、成本高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围山转”造林技术及其生态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围山转”造林是河北省迁西县广大农民和科技人员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在多年的林果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综合治理开发荒山的一种工程模式。自80年代后期以来,河北省推广面积已近8万hm~2,并先后在京、津、晋、鲁、豫等十几个省市进行推广。实践证明,采用“围山转”整地模式造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安阳市太行山浅山区是森林火灾多发区和森林防火重点区域。采取计划火烧的方法,开展太行山浅山区防火隔离带开设技术试验,选择有利天气,采用人为、有计划、有控制的火烧方法,定向清除林区可燃物,开设防火隔离带。对降低森林火灾危害,预防本地区森林火灾的发生蔓延,提高火灾救援科学性,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浅山区阳坡造林中长期沿用的常规雨季造林模式,成活率低、效果差。通过试验研究,组装配套的适合太行山浅山区阳坡立地条件的高标准快速绿化综合技术,取得了造林成活率达98.6%、保存率96.5%的良好成效,分别高出常规雨季造林22.3和35.0个百分点,且实现了快速成林、见成效快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造林绿化事业的快速推进,立地条件好的区域造林绿化任务已基本完成,干旱缺水、土壤瘠薄等立地条件较差的困难造林地,多次造林成效不佳,林木覆盖率较低。困难地造林已成为制约林业生态建设的瓶颈和短板。通过对安阳太行山浅山丘陵区困难地造林技术和机制的对比分析,确定整地、抗旱措施、栽植方式、苗木处理方式及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8.
《防护林科技》2019,(5):F0004-F0004
由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主持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石质荒山抗旱造林技术推广与示范”于2019年5月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中兴乡兴久村的白虎山和骆驼山开始整地造林。该项目针对石质荒山,通过采用壕式整地、应用保水剂、覆膜保墒等造林技术将完成4hm^2的石质荒山绿化示范林。  相似文献   

9.
孙吉定 《河北林业科技》1995,(3):55-56,F004
河北省太行山蜜源植物(一)孙吉定(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太行山区有丰富的蜜源植物,据不完全统计,有主要蜜源植物13种,主要的辅助蜜源植物72种。太行山南北长360km,宽30~95km,海拔从100m至2882m。地域广,高差变化大,植物繁多,花期交...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谷坊坝水毁原因分析与建议毛向红顾新庆孙吉定张金香王振亮(河北省林业科学院石家庄市五七路050061)王米云(平山县林业局)李改堂(涉县林业局)河北太行山南起漳河、北接拒马河,是华北地区和京津地区的天然屏障。由于历史的原因,缺少森林和植被,水土流...  相似文献   

11.
山黄麻是南方山区典型的生态经济树种,能抵御干旱、风沙危害,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在立地条件差的地区也能正常生长发育。实践证明,整地措施及整地方式对山黄麻种植成活率无影响,但对造林保存率及生长量影响较大。山黄麻宜采用种子育苗,于每年5—7月雨季来临定植比较适宜,在坡度较陡、冲刷严重,土层浅、肥力差的山区造林,宜采用带状撩壕整地,并选用1年生苗木造林,造林密度以56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山区综合开发的成功模式—“围山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唐山市北部的迁西、迁安等山区县,广大干部群众在长期的山区农业开发实践中,创造了“围山转”造林整地经验,不但加快了荒山绿化速度,使山区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围山转”已经成为山区综合经济开发的新模式。“围山转”是在鱼鳞坑、水平沟水土保持工程的启迪下,综合了水平梯田和挖大垵栽植果树的优点而逐步发展完善的。“围山转”即高标准的环山水平沟造林整地工程。因水平沟层层叠叠,依山而起,宛如一条条彩带围绕在山坡上,所以当地群众形象地称其为“围山转”。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浅山区沙产业发展潜力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了沙产业的特点和祁连山浅山区沙产业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分析了祁连山浅山区沙产业发展的障碍;提出了促进祁连山浅山区沙产业发展的5条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济源市思礼乡夏神庙村,立足山区形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林果业生产,逐步走出一条“靠山吃山、吃山治山、治山致富”的成功之路。 位于太行山浅山区的夏神庙村,坡多地少,石多土少,有宜林荒山荒坡7000多亩。从1983年开始,该村在市、乡林业部门的帮助下,制订了“山顶刺槐戴帽、山腰果树缠绕、山脚粮食蔬菜”的规划方案,统一标准,优惠政策,一年一面坡,两年一条沟,硬是靠人挖、炮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刺槐人工林多目标经营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制王振亮,毕君(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石家庄050061)科学的森林经营方式对保护开发现有的森林资源是一分重要的。传统的营林生产由于某一环节的失误可导致整个营林活动的失败,如何做到科学决策、科学营林并做到...  相似文献   

16.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跳出山区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怪圈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在国民经济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山区人口膨胀,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广种薄收的单一农业生产模式,山区林草植被屡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力低下,山区经济始终处于落后状态,难以跳出“越穷越砍,越砍越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怪圈。要建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先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给他谋生手段。当前要跳出山区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怪圈,必须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找出保…  相似文献   

17.
我场地处太湖之滨山区。解放前,这里是一片荒山。七子山更是个山高、风大、土薄、石多的穷山秃岭。过去一直认为七子山茅草还长不好,哪能长杉木?1966年前,曾试用块状整地栽植了一小块杉木,后来大部分成了“小老树”。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们改块状整地为深沟条垦筑梯田的方法进行造林。经过连续几年苦战,共开挖土石十万多方,营造杉木林1110亩,目前,长势良好。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对杉木造林,有如下几点体会:1.水平梯带、宽面深沟整地.各地经验证明,整地是成林成材的基础。我场总结了前几年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带垦开大穴整地造杉,因整地较浅,穴底石块没有撬清,结果,杉木根系发育不良,栽植二、三年后,生长迟缓。后来,为了根除这一“后遗  相似文献   

18.
炼山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炼山是我国林业上一种常见的伐区清理方式,在一些荒山、宜林地清理上也多采用这种方式。近年来,针对林地炼山问题,林业界众说纷纭。但大多认为炼山后造成有机质烧失,氮素含量下降,使土壤肥力降低,还易引起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前几年,日本林业代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所有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山林归集体所有,妇女们,尤其是女青年开始组织起来参加林业生产。我国福建省尤溪县位于本省中部山区,这里山多林少,需要开山造林,任务相当艰巨,当地妇女为了绿化荒山于1963年创建了第一支妇女耕山队,她们一起育苗,开山种树、种茶、种果,在为集体积累财富的同时,增加了个人收入,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太行山区是核桃主产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河南省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核桃种植已成为该区域内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但目前生产中,由于良种化程度不高,尤其是缺乏适合本区域生产的良种,严重阻碍了该区域核桃产业的发展.主要着手于河南省太行山浅山区8个核桃良种的生态适应性进行研究,旨在选出适合该区域栽培推广的核桃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