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主要由微生物和各种损伤引起,分为急性与慢性2种类型。可引起泌乳量明显下降,乳汁变质严重者乳腺发生硬结、萎缩甚至化脓,坏疽完全丧失泌乳机能而被淘汰。防治乳房炎是养殖户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在奶牛日常生产过程中,发生乳房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饲养管理不良、牛舍潮湿、粪尿不及时清除、洗乳房的水不清洁、违反挤奶操作规程以及不正确的挤奶方法。1乳房炎的症状1.1急性乳房炎。由于不同因素而使乳汁潴留和蓄积在乳房内,或由于畜舍、牛床、挤乳手指及盛乳器等招致细菌污染引起。对泌乳的乳牛未能按时挤清…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0头健康奶牛和30头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中药复方制剂饲喂试验,对奶牛的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进行测定,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健康奶牛的EAC花环形成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隐性乳房炎奶牛(P<0.01或P<0.05);中药复方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的EAC花环形成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或P<0.05).试验表明,中药复方制剂可以增强奶牛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促使隐性乳房炎奶牛免疫机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诊断中,乳房炎患病率比较高,乳房炎是奶牛产后或产前的一种多发性常见病。临床乳房炎患牛具有红、肿、热、痛及机能障碍等症状,乳房的机能障碍突出的表现为乳汁量及质的变化,即乳汁减少或消失,乳汁稀薄,含有絮状物、乳凝块、脓汁和血液,患牛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常因乳房肿痛、精神不安而拒绝挤奶和哺乳。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房炎影响奶牛泌乳机能,使产奶量减少,甚至使乳房丧失机能,饮用患病牛的奶对人体有害.近年来,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备受关注.中药具有低毒性、低残留及安全性好等优势,人们在防治奶牛乳房炎中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中草药,以期替代抗生素类药物.应用中草药防治乳房炎正日益被国内外专家所关注.笔者概述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的研究近况以及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临床试验研究与应用,同时进行了中草药防治乳房炎作用效果的试验研究,对疗效的作用机理做了初步探讨,并且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发生各种不同性质的炎症,其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乳腺内感染而引起的.为奶牛泌乳期最多发的一种乳房疾病,不仅影响泌乳机能和产奶量,对养奶牛业危害极为严重,而且危及人体健康。现将近年来对几十头奶牛乳房炎的诊治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对奶牛的乳品质与产奶量具有重要影响,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很高,所以,乳房炎对奶农养殖效益具有直接影响。中草药由于具有无毒害、无抗药性的优势不仅成为目前奶牛饲料重要添加剂,也成为有关学者的研究热点,并被广泛应用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本文主要论述了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奶牛产生乳房炎的原因、中草药添加剂对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运用效果及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防治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奶牛的乳房炎又称乳腺炎.是乳房组织发生的炎症.常使一个或数个乳叶的机能丧失.甚至不能产乳而不得不将病牛淘汰。它不仅影响到奶牛场的生产.而且病牛所产乳汁内含有大量病原体和毒素,对人体健康也有较大危害。  相似文献   

8.
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炎性变化,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乳房发生不同程度的各种类型的炎症,可引起泌乳量下降,乳汁变质,严重者乳腺发生的硬结、萎缩,甚至化脓,完全丧失泌乳机能而被淘汰,因此给养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9.
<正>一、病因该病主要是由于栏舍不卫生,潮湿、积粪多,奶牛的乳头未保持清洁,或由于挤奶员技术不熟练,致使奶牛的乳房受损伤,感染细菌或病毒,以及其他原因,如子宫炎的继发症等而致病。  相似文献   

10.
<正>母牛由于在妊娠后期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营养,产后处于生理病态,表现为产后的最初几天里乳房水肿,乳腺及循环系统的机能不正常。有的奶牛饲养户为了多赚钱,不顾奶牛的健康而大量挤奶,结果非但没有给奶牛一个身体恢复的机会,反而使奶牛的血钙转入奶中,造成机体缺钙,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发病后严重影响牛奶的品质,可以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增加药物费用,造成奶农的经济损失。奶牛乳房炎主要表现为临床型和隐性型.其中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明显较临床型乳房炎高。由于奶牛隐性乳房炎无临床症状,乳房和乳汁通常肉眼无可见变化,所以通过实验室群体检测.2008年3月,阿克苏市动物防疫监督站对依杆其乡某奶牛场临床健康奶牛进行乳房炎检测,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7.3%。而对病牛进行治疗和淘汰,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邹开胜 《农村科技》2009,(5):104-104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可导致奶牛的乳腺机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泌乳机能,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前乳房水肿是怀孕母牛的一种常见病症,多因运动不足或心、肾功能不佳而引发,中兽医称之为“胎气”。由于乳房过度水肿,影响孕牛运动和挤乳,且易发生乳房炎。下面介绍一种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的治疗良方。取花茶0.5公斤~1.5公斤,混在饲料中喂服,每次100克~300克,也可熬茶  相似文献   

14.
探讨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和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奶业的发展,奶牛园区和个体奶牛饲养场也正在兴起和发展。然而奶牛疾病严重地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尤其是奶牛乳房炎疾病。奶牛乳房炎虽属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比较复杂。根据发病过程和表现可分为急性、慢性、隐性。根据感染程度和危害又分为卡他性、化脓性、纤维素性、出血性、浆液性、蜂窝织炎等。奶牛乳房炎对乳业的影响直接危害是奶牛本身,健康水平下降、乳品质改变,治疗无效导致终生的泌乳机能丧失。间接危害是奶牛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详细了解病因,根据病因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生产和淘汰的主要原因.甘肃农业大学组织有关专家,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奶牛乳房炎的最新研究成果编写了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奶牛乳房炎概述、泌乳生理学、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奶牛乳房炎的免疫机制、奶牛乳房炎的分类及症状、奶牛乳房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受到理化刺激而导致的乳腺及乳头发炎。奶牛乳房炎主要的病原微生物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奶牛乳房炎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且诊断需借助诊断液,不可肉眼观察。对于奶牛乳房炎可以采取的防治措施有应用抗生素、中草药、饲料添加以及疫苗防治等。各个养殖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的分类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乳汁中体细胞含量增加,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是奶牛场的常发病之一。国外对奶牛乳房炎的研究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我国对乳房炎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奶牛乳房炎对奶牛场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可使奶牛泌乳机能受损,  相似文献   

18.
《饲料博览》2004,(2):53-53
高产奶牛在外形上的基本特点是:皮薄骨细,血管显露,背毛细短而有光泽;肌肉不甚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不多;胸腹宽深,后躯和乳房十分发达,细致紧凑型表现十分明显。体形明显楔形。这些特点表明内部的消化系统、泌乳系统发育良好,肺活量大,产奶量高。高产奶牛的乳房是一个发育很好的标准乳房,前乳房应向前延伸至腹部和腰角垂线之前,后乳房应向肢间的后上方充分延伸,附着极高,使乳房充满股间而突出于躯体的后方。由于结缔组织的良好支撑与联系,使整个乳房牢固地附着在两大腿之间而形成半圆形,4个乳区发育匀称,4个乳头大小、长短适中而呈圆柱状,乳头…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饲养中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是由于奶牛乳腺受到奶牛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影响,微生物、化学、物理的刺激后引起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该病能直接导致奶牛奶产量降低,作者结合实践经验简要介绍如何预防奶牛乳房炎的饲养管理措施,以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马岩 《农村科技》2007,(9):72-73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种局部炎症。在细菌病原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绿脓杆菌等最多。奶牛乳房炎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是奶牛泌乳期最多发的一种乳房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