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在无特定疫病养殖场建设区,按照《无特定疫病畜禽养殖场的建立规程》对养羊场进行全面改建,采取加强规模养羊场防疫、检疫、监督,设置防检疫服务点、沼气池、隔离林带、种畜引进隔离场等综合技术和措施,实现全方位的疫病控制与净化。采用疫病调查、临床诊断、化验室检验和定点屠宰检疫手段,统计分析疫病控制的效果。结果发现,建立无特定疫病规模养羊场后,疫病的发生种类和发病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各生产性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规模养猪场疫病控制方法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当代畜牧》2011,(8):25-26
在无特定疫病养殖场建设区,按照《无特定疫病畜禽养殖场的建立规程》对养猪场全面改建,采取加强规模养猪场防疫、检疫、监督,设置和建立防检疫服务点、沼气、隔离林带、种畜引进隔离场等全方位疫病控制与净化技术和措施,使该场生猪的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病率由原来的1.53%降低到现在的零水平,猪口蹄疫继续保持零发生,仔猪副伤寒、猪肺疫、猪丹毒、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5种传染病从原来的零星散发也控制到了现在的零发生,大肠杆菌病,肠道寄生虫,疥癣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19、13.19和11.31个百分点;对特定疫病实施计划免疫后,采取血清学方法检测免疫血清抗体,其保护率较建立前有了很大提高;在定点屠宰出栏生猪的检疫中,猪体颌下淋巴结,咽部淋巴结,肩前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胸腔淋巴结的病变率较原来分别下降了2.32、3.42、0.67、1.05、0.97、3.12和3.24个百分点,肠道内寄生虫的检出率下降了17.26个百分点。养猪场的疫病控制与净化工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无特定疫病建设区,按照《无特定疫病畜禽养殖场的建立技术规程》,对区内奶牛场全面改建,采取加强奶牛场防疫、检疫和监督,设置、建立防检疫服务点、隔离林带、奶牛引进隔离场等全方位疫病控制与净化技术措施,使试验场布氏杆菌病继续保持零发生;奶牛结核病、犊牛副伤寒、病毒性腹泻、疥癣等4种病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保持了15个月的零发生;危害最大的犊牛大肠杆菌病、隐性乳房炎、生殖、消化系统普通病、肠道寄生虫病等的发病率分别下降了5.4%、2.6%、5.4%、6.6%和9.6%。  相似文献   

4.
为了控制畜禽疫病。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改建、新建布局合理的养殖场。加强畜禽防疫、检疫、兽医卫生监督。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等综合防制措施,使规模养羊场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种畜在国与国之间流动日益频繁的同时各种动物疫病却日益肆虐,根据我国动植物检疫法律的相关规定"进口动物在运抵口岸后应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在指定的隔离场进行隔离检疫",进口种畜需在出口国先经过30 d的农场检疫,之后进入出口国认可的隔离场进行隔离检疫,在口岸监装还需进行临床检疫,检疫合格后方能出口至我国。多次的动物疫病筛查、剔除工作以及多样化检疫手段能显著提高动物疫病的检出率。通过原产地农场期、隔离检疫期2次隔离检疫筛查以及国内外2次隔离检疫期的临床检疫,有效控制了动物疫病传入我国境内的风险。在隔离检疫体系中,使用多种检疫手段如实验室检测动物疫病、兽医官员临床检疫等使之互为补充,能够更加全面科学地检出动物传染病,保证了隔离检疫对动物疫病控制的能力和效果。此外,隔离场消毒防疫制度、人员出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组成严密的防疫体系,也是隔离检疫控制动物疫病手段的重要补充部分。主要介绍了隔离检疫对进口种羊疫病传入的风险控制,以期为隔离检疫控制动物疫病传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肉蛋奶食用安全,消除发达国家新的技术壁垒对我国畜产品的限制,提高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少动物疫病给畜牧业造成的损失,加强畜牧业生产各环节的防疫检疫,消灭动物传染病,建立无特定疫病区养殖场,走场带户的科学生产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养羊场在运作过程中严重影响收益的一个要素是疫病,疫病能够导致羊群大量死亡,同时会污染土质、环境,不利于养羊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引起重视,养羊场疫病控制方式以及手段层出不穷,需要通过实际的效果观察才能够确定特定方式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永靖县规模羊场生物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借鉴省内外规模羊场生物安全技术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永靖县规模羊场主要疫病、寄生虫病和常见疾病调查结果,将规模羊场科学选址、设计建造、隔离检疫、免疫消毒、监测净化、添加剂监管、无害化处理、草料搭配、分段饲养、全进全出、生态养殖等生物安全技术集成示范,建立和完善规模养羊场防疫监管责任制,全面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探索出了以"14699"为主要内容的规模羊场生物安全技术体系模式,发挥生物安全技术体系的综合整体效应,提高规模羊场的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欧盟在根除动物疫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动物疫病防范制度完善,现有法规体系的动物疫情防控效果理想。欧盟进境动物检疫重视风险分析,对授权进口动物的基本卫生要求普遍较高,对出口欧盟的国家、地区实行清单管理,对主要检疫疫病的最短无疫时间做了明确规定,动物境外隔离期限较长而境内隔离期限较短。由此建议,我国应强化风险分析在动物进境检疫中的预警作用,在法律层面完善准入清单制度,并对特定疫病做附加规定,依据疫病特点规定出口国最短无疫时间,适当增加境外隔离检疫期限并减少境内隔离检疫期限。本文对于提升和完善我国进境动物检疫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搞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保护草食动物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供各地参考。1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治责任制和管理制度1.1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牧场、养殖场动物防疫实行场长负责制。规模养殖小区可成立草食动物协会,协助当地政府和业务部门做好动物疫病防治等工作。1.2制度建设各规模场、养殖小区和动物防疫机构应建立和完善疫情报告、检疫与疫病监测、防疫档案、引种调种、免疫接种、预防驱虫、隔离诊疗、消毒和污物处理、用药登记等管理制度。2栏舍建造与环境防疫2.1牛羊栏舍建造防疫条件2.1…  相似文献   

11.
做好舍饲、半舍饲绒山羊的疫病防治工作,是保证绒山羊舍饲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具体内容如下: 1 加强绒山羊养殖场的防病基础设施建设 养羊场须设堆粪场、病羊隔离圈、死羊存尸井、出入口消毒带、消毒室等.所有清除的羊粪在堆粪场堆积,经过消毒、发酵后方可运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羊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养殖场初生羔羊死亡出现了新的特点,本文在总结我县规模养殖场羔羊疫病流行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羔羊死亡的原因,有针对性的从计划生产,各阶段羊的营养需要调制饲料,做好补饲和微量元素的补充,重视初产母羊的管理及哺乳,人员管理,程序化的免疫接种和定期驱虫,消毒、隔离,羔羊初生7d内的科学护理,濒死羔羊救治等方面论述了羔羊疫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前肉羊养殖在建设养殖场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诸如养羊场盲目建设、羊场生产工艺流程不达标等,导致羊群生产性能低下,甚至发生疫病。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经验,拟对标准化养羊场建设要点进行简要分析,旨在规范养羊场管理,防止疫病发生,提高肉羊品质,增加养羊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贵州省惠水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不断增多,很多返乡的在外积攒了一些资金,回家后根据当地山林适合发展养羊特点以及养羊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我县山羊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是在山羊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场(户)缺乏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知识,我县大部分养羊场不断出现了因弓形虫感染导致羊流产事件,养羊场常年得不到发展,严重影响到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甚至导致部分养羊场倒闭。本文主要就山羊弓形虫性流产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养殖规模化呈现上升趋势,牛、猪、羊、禽、特种养殖全面发展,而影响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疫病控制水平。当前,养殖业疫病复杂,困扰着许多规模养殖场,某些场因控制措施不科学而发生疫病传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控制疫病流行,是规模养殖场的重要课题。现就相关技术问题作简要介绍。一、科学选址规模养殖场投资规模大、使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养羊业的发、交易频繁,加之一些养羊场户引种不慎、检疫隔离不到位和消毒不严等多重防范环节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偏差,以致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杆菌病在一些养羊场户中时有流行,严重威胁着养羊人的身体健康和养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规模羊场疫病综合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羊肉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多种肉用和毛肉兼用型种羊用于本地羊的改良,对羊肉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县自1995年引进波尔山羊,通过纯繁纯育,建立波尔山羊种羊场后,全县的养羊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羊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县先后建立了省级波尔山羊繁育基地、十大杂改示范场和较多养羊专业户,但规模化养羊由于养殖密度高、羊只流通频繁,加上部分规模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水平还比较落后,先后发生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口疮、山羊痘和焦虫病等,规模羊场一旦发生疫病,便很快在羊群中传播蔓延,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根据14年来我县规模养羊疫病防治经验,谈谈规模羊场疫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搞好养鹅场的卫生隔离,是防疫工作的需要,是搞好消毒工作的基础,也是预防和控制疫病的重要保证。只有良好的隔离卫生,才能保证消毒的实际效果,更加有利于生物安全和疫病控制。1养鹅场设计规划与隔离卫生设施1.1鹅场选址与规划中的隔离鹅场选址时要充分考虑自然隔离条件,与人员和车辆相对集中、来往频繁的场所(如村镇、集市、学校等)要保持相对较远的距离,以减少人员和车辆对鹅养殖场的污染;远离屠宰场和其它养  相似文献   

19.
动物产地检疫是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的关键,是促进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有效手段,是保证动物产品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前提保障。为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我们在传统产地检疫模式基础上,根据当前畜牧业发展形势、国家有关政策和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当前产地检疫工作的六种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1强化规模饲养场的管理促进产地检疫对规模养殖场实行专户专帐、定人定岗、定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区草畜产业的发展,养羊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养殖户缺乏基本的养殖知识,尤其是在疫病防治方面更是不懂,导致疫病泛滥蔓延扩散,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根据以上疫病的流行趋势和调查分析,特提供甘州区规模养羊场推荐免疫程序,以供广大规模养羊场户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